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数据三国 (三卷天书)



有飞鸽传信的便利,交州百官在南烨回来之前就得知了刘协身死的消息。于是南烨一到交州,便有官员上表,请南烨登基为帝。这些人中以审配、陈登、华歆和一群武将为主。另有一派则不赞同南烨称帝,这部分人以田丰、沮授、管宁等人为主。不过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沉默,尤其是南烨身边的重臣,不论是贾诩、郭嘉、庞统、戏志才,还是赵云、黄忠、典韦、甘宁,全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像全都等着南烨一言而决。

南烨的态度也很奇怪,对于称帝之事不置可否,只是处理着出征时积压下来的政务,与历次出征回来之后没有任何不同。如此一来,不论是揣摩上意请南烨称帝的臣子,还是反对南烨称帝的臣子都安静下来,也学着那些重臣静等南烨吩咐。

表面上南烨与往日相同,实际上南烨这些日子都快要忙疯了。白天他要处理政务,晚上则要召集戏志才、郭嘉等谋臣商议建国之事。

刘备、孙权称帝十分容易,他们一个关中王,一个吴王,在领地内本来就与皇帝没什么区别,称帝之后不过改个年号,换个称呼,麾下文武各升一级也就是了。

南烨建国可就不简单了,他一面要制定宪法控制皇权,另一面还要统一历法、度量衡等等。虽然变法等事南烨一直在做,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有些事必须要在建国的一刻才能做,就比如设计国旗、国徽、国歌……

当刘备、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交州时,南烨的准备工作也接近尾声。这一夜郭嘉等重臣齐聚在南烨府上,商议着最后的细节。

全部事项基本敲定之后,戏志才长出了口气道:“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想必明日刘备、孙权称帝的消息就会百官尽知,到时必有人再次上表请国师称帝。”

南烨闻言笑道:“那我明日正可顺势而为,将建国之事公布于众。”

贾诩犹豫了一下道:“刘备、孙权皆敢称帝,国师若称帝,百姓绝无非议。国师可再考量一番。”

南烨摇头道:“今后的皇帝可不再是为所欲为大权独揽,不但要受制于法,还要为天下表率,处处受世人监督。我自由惯了,可受不了这份约束。”

蔡琰在一旁闻言笑道:“夫君不受这约束,便让子嗣受这约束,还要改做他姓,实在不为人父。”

南烨闻言不由苦笑,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争着做皇帝,偏偏自己家这几个小子没有一个愿意做皇帝,不是要做科学家,就是要做大将军,还有一个竟然要学甘宁做海盗的。最后南烨只能让甄宓的儿子南懿来做这个皇帝,不是他愿意当这个皇帝,而是他年纪小,还不会发表反对意见。

次日一早,南烨升殿议事。果然华歆出班奏道:“前日闻山阳公遇刺身亡,我等劝国师早登帝位,以安天下,国师不肯。今日又有人来报,关中王刘备、吴王孙权皆已称帝。此二人德才不及国师尚可自立为帝,国师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尧、虞舜不过如此,岂可落于人后?群臣商议,汉祚已终,国师登基,上合天心,下合民意,还请国师准奏。”

审配又出班道:“自国师治理交州,百姓安康,万国来朝,嘉禾蔚生,甘露下降,白象、白罴祥瑞之物,皆为国师所用。此是上天示瑞,国师代汉之象也。”

沮授、田丰等人本不赞成南烨及早称帝,就是担心另外三家因此联合与南烨为敌。可此时刘备、孙权皆已称帝,便是沮授、田丰一干人等也不反对南烨为帝了。

南烨听完百官奏请之后道:“刘玄德汉室苗裔,孙仲谋玉玺为凭,我何德何能可继汉统?”

陈登出班道:“国师德布天下,救万民于战火。民心所向,如何不可为帝?”

南烨笑道:“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若无人可以为帝,我尚可勉强为之,只是如今有一人比我更宜为帝,我欲立之,正要与诸公商议。”

田丰初时虽不愿意南烨自立为帝,可更接受不了刘备、孙权为帝,于是出班道:“国师若欲将帝位让予刘备、孙权之手,我等皆不能从命!”

文武百官闻言附和道:“臣等附议!”

南烨还真是第一次领教百官抗命,不过他心中并无不喜,反而有些高兴,毕竟百官有此勇气反对自己,日后便有勇气制约皇权。他朝着郭嘉等重臣扫了一眼,见他们个个带笑,也不由一笑道:“我非是欲立刘玄德、孙仲谋。而是欲立先君刘协之子刘懿为帝,以继汉统。”

殿上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沮授疑惑道:“臣闻山阳公一家老幼皆在途中被贼人所害,如何还有子嗣在世?”

郭嘉此时出班笑道:“诸公岂不知国师有未卜先知之术?国师早知山阳公一家有难,便暗命杨雄将军前往救之。怎奈杨将军晚到一步,山阳公已然遇害,唯有三子刘懿幸免。据杨将军所言,那些山贼训练有素,不像寻常贼人,倒像军中劲旅,疑是曹丕所遣。因此国师一直未将此事告之于众,只等回到交州才敢言此事。”

第五十八回南北汉吴成鼎立四方诸侯拓疆土(5)

交州百官听闻刘协有一子未死,反被南烨所救,有的恍然大悟,感叹南烨国师未卜先知。有的则是将信将疑,不知这故事是真是假。还有人暗挑大指,认为南烨本有机会杀人灭口自立为帝,却要救回刘协子嗣拥立为帝,不愧为仁义之主。

南烨也不管百官如何去想,直接对一众文武言道:“曹丕篡逆,逼迫先帝禅让而得天下,名不正而言不顺,因此时日无多便复王位。曹丕退位,本该将帝位复还于先帝,怎奈先帝无福身死,而先帝之子理应继承汉统。因此我欲立先帝子嗣刘懿为帝,诸公以为如何?”

郭嘉、典韦一文一武带头出班道:“国师英明!臣等愿遵国师法旨!”

百官见此二人一出,才明白南烨早有计划,几个随军重臣想必全都知晓,只是没有说破。这倒是与郭嘉所言相符,就是南烨为了保护刘懿安全,将此事隐瞒下来。既然南烨与一群重臣全都意见一致,百官也就不再多言,纷纷附议。

南烨命人选择良辰吉日,筑坛于南郊,举行继位大典。与刘备、孙权相比,南烨拥有的财力、物力、人力都强出许多,典礼盛况空前,数十万百姓前来观礼。南烨领着化名为刘懿的儿子南懿走上了圜丘祭坛,朗读祭文,拜祭天地。

六岁的南懿身穿龙袍头戴龙冠,老老实实的立在南烨身旁跟着父亲一同拜祭天地、祖先。尽管他还不太明白当皇帝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叫刘懿,但是他知道听父母的话才是乖孩子,十分配合南烨的行动。

南烨对小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如此乖巧听话的孩子不由他不喜欢,此时南烨觉得南懿比他那几个有理想的哥哥强多了。其实南烨的几个儿子不愿当皇帝也和他这个当爹的教育方式有关,南烨自己就对皇权反感,潜移默化也影响了下一代。

告祭礼成,南烨与南懿转身面对祭坛之下的官员百姓。只见坛下众人分为三层,最近一层是文武百官,往外一层是旗分五彩的交州军,最外层则是密密麻麻的百姓。虽然祭坛之下有数十万之众,可是众人鸦雀无声,都将敬畏的目光聚集在南烨和南懿身上。

南懿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难免有些怯场,小手紧紧的攥住父亲的手,表现出十足的依赖。南烨低头对儿子微微一笑表示鼓励,而后宣布道:“祭天已毕,新君登基。行礼,奏国歌!”

百官闻言一齐躬身行礼,连拜三拜,众士卒齐行军礼,数十万百姓黑压压跪倒一片,山呼万岁。礼毕之后乐师奏乐,百官士卒齐声唱道:“大汉雄立宇宙间,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锦连,科学大道开新天,国运绵长亿万年……”

简单的歌词通俗凝炼朗朗上口,曲调昂扬流畅。百官士卒只唱了一遍,便有百姓跟着哼唱第二遍。等国歌唱到第三遍时,祭坛下已然是数十万人的齐唱,一时间歌声震天。

国歌唱罢,南烨又宣布道:“升国旗!”

随着南烨一声令下,百姓就见士卒之中走出一个百人组成的仪仗队。仪仗队中的士卒全都一般高矮,精神抖擞,护送着一面旗帜。仪仗队围绕祭坛绕行一周之后,这才来到祭坛之前的旗杆之下,将旗帜缓缓升起。当旗帜随风飘扬,远处的百姓才看清国旗的样式。

国旗由红、黄、蓝三色组成,黄色为底色,有炎黄子孙之意。国旗正中是红色的“汉”字,代表大汉朝。一条蓝色盘龙围绕着中央的红字盘旋飞舞,代表蓝天、蓝海、神龙皆护佑大汉。百姓见此旗帜,再次高呼万岁。

升旗仪式结束后,南烨命人奉上玉玺交给南懿,而后宣布:“阅兵仪式开始!”

一队队早已准备好的士卒排着整齐的方阵,从拱卫祭坛的大队人马中分离出来,依次走过祭坛开始阅兵。法师亲卫、陷阵营、藤甲军、交州骑兵、铁浮屠、拐子马、元戎弩兵,交州海军、无当飞军、霹雳车队……十几个方阵,不同装备、不同特色的士卒看的百姓眼花缭乱,在场所有人都直观的意识到了交州军的无比强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