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医行大唐 (淡然飘过)



毕竟身份还是有了巨大区别,闲聊适可而止,陈某起身:“陛下若无其他事情,那微臣就回去了。”

皇帝很满意:“大郎做的不错,左将军的出手也很及时,将来...我们大有可为。”

“那是!”陈墨也不客气,布局已经做好,就看以后是不是顺利了。

皇帝的交代怎么也要上心,出了含元殿,陈墨立刻跑到了中书省。

杜让能也刚刚吃过饭,这是午休时间,杜让能却在研究一张舆图。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其实是中书侍郎,韦昭度的中书令只是虚衔,真正掌管中书省的还是杜让能。

陈墨就这样毫无顾忌找到了杜让能的中书省,这也让杜让能一阵惊喜。

“竟然还知道回来,既然来了就和我一起研究一下。”

陈墨上前,一张舆图出现在眼前。舆图可是这个时代的宝贝,普通官员根本不允许接触,能够接触到舆图的人都是朝廷重臣,普通官员和百姓敢拥有舆图就形同谋逆。

“杜公是在研究兵力部署和当前局势吧?小子随便看,这不违律吧?”

“我就不相信你没看过舆图,别装模作样了,给我分析一下。”杜让能可知道陈墨比自己更熟悉舆图,军事方面,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绝对不如陈墨。

陈墨当然看过很多舆图,左睿的军中更是囊括了大唐所有地方的舆图,有很多还是他给左睿送过去的,并经过了一些详细改良。

“杜公是不是要小子解释一下东都附近的地理和军事情况?”这种舆图太过简单,精确更说不上。只是简单的描绘着山川河流以及城市和地方疆域,详细的地势和村镇并不详细,所以杜让能才让陈墨给他进行分析。

“都说一说,我对当前局势很看好,主要还是河南道的情况。”

嘴里说的是河南道,实际上杜让能说的是朱全忠,兵部尚书岂能白做,对局势看的很透彻,杜让能也知道朱全忠才是最大的威胁。左睿能够占据东都洛阳等于全盘皆活,杜让能迫不及待想要陈墨给他分析一下如何继续遏制朱全忠。

历史上,光启皇帝离世意味着大唐已经名存实亡。陈墨改变了历史,左睿的出现让本来就混乱的局势变得有些清晰起来。历史上最强的两个节度使还是最强,但加上了一个正在逐步强大并加入战团的左睿,这也让对军事很了解的杜让能看到了大唐重新强盛的希望。

“某些人很强,杜公应该看清楚,此人强在哪里?”

陈墨自然不会说出朱全忠的名字,那毕竟是大唐的一个郡王,朱全忠并没有明目张胆的造反,陈墨只要让杜让能知道他说的是谁就可以了。指着舆图,陈墨并没有指向朱全忠实际控制的宣武军和一些地域,而是指向周边。

“子涵说的是周边吧?是不是消除他周边的盟友?”

“杜公明鉴。当然是周边。南面还好说,他要南侵需要时间,东都洛阳已经归了朝廷。主要还是北方。只是北面朝廷不好控制,若能让北方给他添乱,加上河东,一定会扼制他的脚步。”

“子涵果然是早有预谋,两位相公也有这样的看法,只是没想到子涵看的更为细致,若是能让北方几镇共同挟遏制他。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只是......”杜让能和两位宰辅想到过阻挡朱全忠西进的脚步,可没想到过去对付朱全忠周边的盟友,这釜底抽薪太厉害了。只是执行起来更加有难度。

“西侧有河中与河东,并不容易攻取;东都属于朝廷,左将军守住东都易如反掌;淮南的那个杨行密不错,应该能够有些用处;关键是北方。距离太远。除了讯息不灵通,也不好控制,所以北方才是关键。”

陈墨说的正是朱全忠扩展的脚步,历史不可能记忆的那样清晰,可凭借判断陈墨也能够猜得出朱全忠怎么做。万事皆有规律,朱全忠是人不是神,他早期的确是足够英武,作战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军事家。但后来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一个暴虐而残酷的人,也因此毁掉了统一的机会。

“杨行密此人有所听闻。只是不太熟悉,子涵为何看重此人?”杜让能早就忘了杨行密曾经被陈墨安排到天成军的事情,南方有名气的人物数不胜数,杜让能只是记忆中对杨行密这个名字稍稍有些印象,禁不住就问了起来。

“小子也是听别人说杨行密此人心思慎密,很有一套,无论治理地方和作战都有方略,这才向杜公提起。”陈墨可不敢说自己先知先觉,只能这样解释了。

“若真是如此,这个杨行密可以一用。改日老夫与两位宰辅提一提,让这个杨行密做一个南面行营都统也行,也好让淮南能够有力量阻挡某些人南下。”

杜让能说的某些人自然是朱全忠,朱全忠已经在向南扩展自己的地盘,能够扼制逐步强大起来的朱全忠杜让能绝不会有任何犹豫。

陈墨的力量在显示,所有的铺垫开始显出效果。

“不知杜公对越州刺史何霖可否熟悉?”陈墨越过了战争的事情,提起了皇帝交给的任务,这才是他来这里的最初目的,而能与杜让能探讨天下局势那算是意外之喜。

“何霖是当今陛下何王妃的父亲,他不是进士出身,当年还是因为黄匪之乱才有机会被举荐担任越州刺史,子涵与何刺史有什么交集还是......”

女以婿贵,昔日的亲王成了皇帝,何王妃将来有可能升级,她的父亲自然要水涨船高。陈墨提起何霖,杜让能不得不考虑何霖是不是要走陈墨的门路,可是...这好像有些不对,陈墨级别太低,何霖不应该走陈墨这条路线,就是走也应该走几位宰辅的路线。

“杜公看看是不是有某些官员上了奏章举荐何刺史入京,应该是有这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杜让能点头:“我问问其他宰辅与尚书,看看是怎么回事,子涵这个消息是不是......”

“刚刚陛下无意中提起,所以小子才问起了杜公。”

“我知道了。”杜让能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果然有人向皇帝上了奏章,也不知是某些官员为了邀宠还是何霖自己所为,这件事应该关心一下:“陛下是什么意思,子涵怎么看?”

“进京可以,不可大任。”

“理应如此!”又是政治的角逐,何霖要入京自然为了自己的女儿何王妃,做为外戚,这个举动应该被遏制。可为了不让皇帝没面子,阻止何霖入京也不可能,只能在任职方面进行压制,陈墨的说法非常正确,杜让能很支持。

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一般会在大行皇帝的丧事办完了之后再隆重举行,而在登基大典之后再册立皇后,再为皇后举行册立大典。光启皇帝的丧期在宫中还要保持很久,而背后的角逐却已经开始。

250东都少尹

夏季来临,按照传统,二十七天之后,光启皇帝的大丧期终于过了,百姓服国丧的日子结束。

唐代是一个讲究风光大葬的时代,光启皇帝的陵寝还要修建很久,入皇陵恐怕要到年底,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好在夏收开始,陈墨对农业的支持显示出成果,今年的收成仍旧不错,财政不会太紧张。

董怀玉终于被放了出去,他得到了一个东都少尹的位置。因为东都洛阳的事情,皇帝的威严显示出来,文官们没有阻拦的理由,内官掌握的枢密院也没有人阻挡,董怀玉得偿所愿。

董怀玉的宅邸距离陈墨的家很近,就在不远处的怀远坊。

老朋友要上前线了,陈墨怎么也要送一送,在董怀玉被授职的第二天,陈墨出现在董怀玉的家中。这是一处旧宅,虽然无法和陈墨的大宅相比,也算是一个豪宅,配得上董怀玉世家的身份。

整天在皇帝身边,能够做东都少尹,董怀玉当然知道是陈墨的建议,也明白他的意思。

说不上热烈欢迎,陈墨的到来注定要有很多话要说。进入雅致的书房,上茶,屏退左右,两人很快进入关键的对话。

“还要多谢大郎,有机会去东都,这是要扬名了!”

“不扬名怎么成,明年陛下举行登基大典,随后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何刺史已经要入京,你不去捞点功劳就没有资格。力量过强不是好事,没有力量也不行,想要站稳总要有付出。你还是去努力一把,也算得偿所愿!”

“什么的尝试所愿?这个少尹是文官,去了也是缩在后面,还不如当初的潼谷关,可以放手血战。再者,卫府尹与陈将军也不会贸然行动,还是要守城。以天成军的战力,谁攻的下洛阳?我去了就是混功劳,让名气响起来罢了。”董怀玉明白陈墨与皇帝的安排。做铺垫而已,将来好有竞争的资格,立谁不立谁关键还是在于皇帝与朝臣的拥护力度,他这个人物等于是董家的标杆。要做给天下人看。

“你还真想做大将军啊?有了那个身份更不利。你本就是门阀出身,陛下不会允许外戚过强,诸位臣工也不愿意看到,若真那样,那些内官还不吃了你!好好做你的少尹,将来混一个清要的职位,也算是给自己祖宗争光了。”

陈墨的意思是董怀玉不要痴心妄想,想做大将军绝无可能。一个过强的外戚会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混日子来的更实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