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12挺重机枪一开火,威力终于显露出来。
在八百米距离上和小鬼子的重机枪展开对射,DW12.7通用重机枪的优势就不是一般的突出,而是超出一大截。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随着重机枪手对自己新武器越来越熟悉,敌人碉堡里面的重机枪就开始变得时断时续起来。不用说,有很多子弹直接打进射击孔,把里面的敌人给干掉了。
原来,战士们刚开始没有太在意,还是和原来操作重机枪一样,要么是3——5发的短点射,要么是10——20发的长点射。
没想到白书杰“山寨”这一款重机枪,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打击移动目标,也就是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或者轰炸机,所以带有防空瞄准器,还有一个12倍的平射瞄准镜。
第一个射手使用防空瞄准器(也就是后世解放军54式12.7mm高射机枪的照准器),始终把一个射击孔套在照准器的圆心位置,然后就是急促的短点射,很快就让这个射击孔的重机枪变成了哑巴!
照准器并不是孤立的,因为白书杰直接照抄了54式12.7mm高射机枪的射击用表。刚开始,战士们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去调整射击用表,所以打击效果不理想。
但是侦察兵都是老油条,动手能力足够强大。三分钟以后,两座碉堡里面的重机枪已经快要变成摆设了。
763、二鬼子崩溃
一款新武器要在实战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威力,那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还需要使用者善于琢磨。
就拿DW12.7通用重机枪来说,战士们第一次看见,陈杰也是第一次看见。具体应该怎么使用,仅仅凭借一张纸片上面的“操作说明书”,那是没用的。
比如说防空使用的照准器,平射瞄准镜,就没有附带固定在枪身上,而是需要把重机枪安装完成以后,再根据用途选择什么瞄准器具。
战士们第一次使用这款武器投入实战,还以为和小鬼子的九二式重机枪一样,一个战士把三角支架放地上一放,另外一个战士抱起枪身在支架上一固定,挂上子弹箱,打开保险就搂火。
因为空枪净重只有35斤,支架也只有21斤,所以两个战士配合起来动作飞快,不到一分钟就组装了一挺重机枪。
等到第一射手开火以后,副射手才发现箱子里面还有很多配件。结果把大东西先装上,自然就是防空照准器。没想到防空照准器还需要根据射程表调整标尺,不然的话都不知道子弹飞到哪里去了。
等到忙乱了一阵,射手们都慢慢熟悉了防空照准器,副射手这才拿起瞄准镜开始观察。
战士们都见过狙击步枪,自然都认识瞄准镜。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起来利用重机枪进行狙击,所以就没有一个人想过重机枪也可以配备瞄准镜。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人过来现场讲解,所以战士们都被搞迷糊了。白书杰对于这一款重机枪,定位就是精确打击。
尤其是大量配备的穿甲弹,主要就是要进行精确打击,所以才会有瞄准镜。就是为了让射手们能够在800米、甚至是1500米开外,打击敌人的装甲车和坦克。
这么远的距离,肉眼根本分不清目标物的重要部位在什么地方,也谈不上瞄准了。如果不能瞄准,那还打个屁呀!
随着第一个副射手强制主射手停下来,然后卸下防空照准器,把瞄准镜安装好,把标尺调整到800米这个距离上,又把分离器调整到单发,奇迹终于发生了。
主射手看着副射手一通忙活,心里终于有所明悟。尤其是看见副射手更换了一种带红圈的子弹,他这才恍然大悟:“***,老子们都把穿甲弹给忘记了!”
噗嗤——
非常嘶哑的一声枪响,对面碉堡第二层正面的一个射击孔,突然发生爆炸——敌人的重机枪枪管发生爆炸!
其实,DW12.7通用重机枪的仿制过程,白书杰倾注了大量心血,应该说借鉴了小鬼子要求武器“适应各种战斗模式”的经验,也是一种全新的构思。
说白了,就是参照了后世的“重狙”,也就是反器材枪!利用重机枪进行狙击,精确打击中远距离目标。为此,他在三仙洞里面拆毁了两条机枪生产线,才拼成一套完整重机枪生产线。
因为不能留给杨成武将军一个空白的兵工程,白书杰后来命令魏冲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大沽造船所的生产线抢回来。
现如今,三仙洞里面的武器生产线,都是大沽造船所的东西。原来三仙洞经过他改造的生产线,这一次全部带出来了。
白书杰之所以不准随便使用新武器,正是因为这种构思相对于这个年代太超前了,中国的工业水平实在是太糟糕,现有的兵工厂根本生产不出来。但是一旦被小鬼子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得到了,那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原来如此!”副营长于永志在一旁看得心花怒放,顿时大声叫道:“所有的重机枪立即停下来,卸下防空照准器,全部把平射瞄准镜装上。把重机枪当步枪使唤,采用单发模式精确打击,使用穿甲弹炸毁敌人的机枪!”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副营长于永志命令重机枪手开始轮换上阵,利用对面的二鬼子磨练技术。
因为于永志通过这些重机枪的巨大威力,已经没有把敌人的什么增援部队放在眼中了。
就算现在敌人来了坦克装甲车,绝对只需要一枪就打成残废。然后利用精确打击,把敌人的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炸成零件,剩下的几个小鬼子,还不够这些重机枪收拾的。
二鬼子的大队长发出“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大队长就在碉堡里面,他觉得这里是最安全的。
等到两座碉堡里面的24挺重机枪,接二连三炸膛(二鬼子认为炸膛了),重机枪手自然也是被炸死给重机枪殉葬。碉堡里面的敌人终于发现,凭借自己的力量已经守不住。
帝国的重机枪,射击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打出去的子弹还不到2000发,就全部得了“炸膛的传染病”,这对任何部队都是心灵上的巨大震撼!
趁手的武器不能用,谁用谁被炸死,这是战场上最悲哀的事情。
现在,两座碉堡里面的二鬼子并没有死多少人,只不过因为重机枪连续炸膛,射手死了二十来人。总兵力还有三百多人,可是什么士气都没有了。
这三百多二鬼子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原来帝国的武器也不过如此,并没有大皇军口中说得那么天下无敌,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垃圾的武器。我们的勇士没有被敌人打死,反而是被自己的武器给炸死了。”
朝鲜二鬼子,本来就是奴才。现在主人的东西成了自己的催命符,心底的不满自然就会散发出来,好多人都开始议论纷纷:“难怪这个地方经常被敌人攻破,原来是因为武器质量有问题!”
大队长把求援电报发出去了,结果过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丝毫动静,这一下子所有的二鬼子都坐不住了。
一个小时以后,这些二鬼子的大老板,第一联队联队长姜锡佑,转来关东军司令长官的命令:“立即组织反击,把敌人赶出去,否则全部切腹向天皇陛下谢罪!”
碉堡里面的敌人闷不吭声,侦察营的副营长于永志也不着急,战士们利用敌人的碉堡磨练自己对新武器的认识,现在越来越有心得。
比如说,敌人的射击孔那么小,能不能利用穿甲弹的爆炸威力,把敌人的射击孔开大一些?放在心里想是没有用的,现在就是利用实战进行检验的时候。
有用吗?自然是有用的!白书杰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击中即消灭”,不存在受伤的可能。
12.7mm口径重狙的子弹,1000米以内能够穿透10mm厚的钢板,把碉堡的水泥块拆下来,这个难度并不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射手们也发现了枪口钻花加粗的那个家伙,原来可以把巨大的后坐力消除一部分。
虽然同样是12.7mm口径的重机枪,但是现在的DW12.7通用重机枪,就比马克沁操作起来轻松多了。
战士们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家伙,其实就是后世经常采用的“枪口制退器”。用来将部分排出的废气改向转向后喷,提供向枪口前方的推力,以抵消部分后座力。装上枪口制退器以后,枪口向两旁的喷气以及噪音都会增加。
不过,重机枪本来就隐蔽不了,枪声大小根本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缺点对于重机枪来说并不算什么。
当然,枪口制退器增加枪焰和枪声这种后果,对于专业狙击手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麻烦,但是对于重机枪可以彻底忽略不计。
战士们找到了心爱的玩具,自然就玩的不亦乐乎。结果射击孔变得越来越大,眼看两个射击孔就要连成一体,然后就要把一座碉堡拦腰切成两截。
现在,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就算碉堡上面垮塌下来不把自己压死,恐怕也躲不过切腹谢罪的可能性。
所以,二鬼子的大队长一声令下,三百多人从碉堡里面冲了出来,大部队也不要了,直接朝细河这边杀过来。
“**,这些二鬼子傻了吧?”副营长于永志看见这一幕,顿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躲在碉堡里面,老子因为担心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还不敢进去搜查。现在你们挡不住老子的重机枪,难道就能够挡住老子的轻机枪和突击步枪吗?”
相似小说推荐
-
特种战士 (四关) 17KVIP2015-03-05 战史风云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 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
-
我家后院是唐朝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15-01-10 两晋隋唐 在打开自家后院的古井以后,李愔的人生自此改变了! 六皇子李愔?二十一世纪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