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元首的愤怒 (落爷孤独)



此外,由英国海军威廉森和黑尔少校精心挑选出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进行夜间超低空攻击强化训练。他们还启用了刚研制成功的磁性鱼雷,使意军精心设置的防雷网失去了作用。

1940年1月9日中午,坎宁安将军率领航母编队从亚历山大港,浩浩荡荡向西挺进。为隐蔽作战企图,英军护航舰队除了保持正常兵力和巡航路线外,还在远离战区的直布罗陀海峡频繁调动,以干扰意军注意力。而此时里卡迪将军对英军的行动却一无所知。

不是不想知道,而是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没一架可供使用的飞机。按照上级规定,他只负责基地防卫,远海侦察由空军负责。而意军最高统帅墨索里尼曾断言:意大利海军不需要自己的飞机,打起仗来海空协同就可以了。可他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战场上再好的协同也代替不了统一指挥。

10日,意大利海军司令部陆续收到空军转来的侦察报告:英军航母舰队已驶离亚历山大港,正在向西开进。坎普奥尼将军立即通知驻塔兰托港的舰队作好迎战准备,可次日清晨的空中侦察又否定了上述报告。一连几天,纷纭杂乱、相互矛盾的情报充斥着作战室,搞得坎普奥尼真假难辨。

11日20时30分,英军航母编队悄悄出现距意大利海岸东南方大约170海里的水域。一声令下,威廉森少校率领12架战机离舰升空,发起了第一波攻击。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很快打破了塔兰托的宁静。一个音响侦听站报告:收听到飞机的声音。里卡迪立即下令发出警报。塔兰托港顿时一片漆黑,人们匆匆进入防空洞,港湾里的舰只赶快做好了起锚疏散的准备。

港湾东山头的高射炮也许因炮手紧张失控,一串曳光弹射向夜空。但很快,一切便平静了。10分钟后,警报解除。不久,警报声再次响起,稍后又恢复平静。22时许,刚刚进入梦乡的居民和士兵被第3次警报吵醒。

当人们还在诅咒这一次又一次的恶作剧时,飞机发动机声已由小渐大,机群很快飞抵塔兰托上空。意军高射炮急忙射击。两架英军飞机在拦阻气球屏障外投下了照明弹。照明弹由小降落伞悬挂在高空,把整个军港映照得亮如白昼。这也是命令“旗鱼”式飞机进行俯冲攻击的信号。在强烈的照明弹光亮下,英军飞机在拦阻气球的系留钢缆间灵活穿梭,一颗颗炸弹准确地投向目标。

英军威廉森上尉冒着意军密集的防空火力,从两个拦阻气球间迅捷地飞过,低空掠过防波堤,向意军的“加富尔”号战列舰投下了鱼雷。舰舷被炸开一个大口,海水随即涌入。威廉森在退出攻击时被高射炮火击中,一头栽进大海。但紧随其后的两架飞机及时赶来,终于炸沉了“加富尔”号。此时的塔兰托港到处是冲天的火光和剧烈的爆炸声,像一个被捅翻了的马蜂窝,乱作一团。

意大利没有想到,上周的一场暴风就把90个防空气球毁坏了60多个,更没想到英军飞行员竟然能在钢缆间自由穿梭。尽管意军21个高射炮连都开了火,但士兵们大都没经过夜战训练,连目标都捕捉不到。更令里卡迪气愤的是,英军第一波飞机离开之后,高射炮仍在漫无目标地射击,好像在欢送凯旋而归的敌人。里卡迪以为袭击已经过去,便拿起电话,准备向海军司令部报告情况。他没有想到,警报声第4次响起。

英军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了。直到这时,意军官兵才变得聪明了一点,战列舰、巡洋舰和陆地的高射炮群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相互配合,组成了绵密的防空火网。当19架英军“旗鱼”式飞机进行攻击时,有1架被击落。但英军飞行员毕竟训练有素,其余18架飞机灵活地穿过密集的弹幕和滚滚浓烟,巧妙地规避机动,连续地发起攻击,再次重创意大利海军舰队,并破坏了港内船厂及其他设施,然后安全返回。

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奇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取得重大胜利。这一战役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问世以来首次大规模袭击港内舰艇,突出显示了舰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使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要舰种,迎来了在海上实施海空一体作战的新时期,使“巨舰大炮,舰队决战”的海战模式成为历史遗迹,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奇袭塔兰托的作战中,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只出动了40架飞机,以损失2架飞机和耗用38颗鱼雷及少量炸弹的代价,就在短短65分钟内击沉意大利海军战列舰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从此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意大利海军主力舰艇被送入海底。塔兰托也就成了意大利海军主力舰队的墓地。而原本处于优势地位的意大利海军却惨遭败绩,损失重大,其经验教训,颇值得探讨。

此战说明战前准备务必慎之又慎。无准备之仗不能打,准备不精心之仗也很难打赢。从这一战役的战前准备情况来看,应该说意军对防御还是相当重视的,高射炮、探照灯、拦阻气球,一应俱全,构成了完整的防空系统,似乎可以称得上“固若金汤”。

但决不是无懈可击,在1940年1月初的暴风中,被里卡迪认为是“杀手锏”的拦阻气球损毁三分之二,只有27个还能发挥作用。面对如此巨大的损耗,却没能及时补充维修。尤其是意军人员素质低劣,情报收集人员对信息真假难辨,高射炮兵部队缺乏夜战能力,加之又没有心理准备,失败在所难免。

……

ps:请求有月票的兄弟继续,赠送拉均定的,这个也是情急求助攻。

第330章模仿不能被超越

而英军的准备可谓细之又细,对参战飞行员和战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改装,对塔兰托港进行了反复的空中侦察,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迷惑行动,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宁可一再延期也不贸然出击,结果一击即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争样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知己知彼仍然是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也是战前准备的首要内容。知彼就是把对手研究透,将对手的作战力量、可能运用的战术手段、可能突击的主要方向了然于胸,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反制准备。

知己要求既要懂得如何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长,又要对自己的弱点、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相应改进,力戒骄矜之气,真正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不给对手以任何可乘之机。

模仿不能取代创新,纵观整个袭击过程,英军体现出了积极创新的军事理念。英军指挥官坎宁安将军敏锐地察觉到航空兵在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继承了李默利用航母舰载机袭击敌方海军基地的战术思想,并取得了重大战果。

英军飞行员面对意军设置的拦阻气球网,苦练精飞,巧妙应对,最终顺利闯关;工程技术人员研制的磁性鱼雷,成功突破了意军精心设置的防雷网。

而墨索里尼却思想落后,缺乏起码的合成观念,使海空协同变成了海空分家,意军指挥官不仅指挥方式呆板、保守。还把敌人发明的拦阻气球视为防空利器,结果被英军区区40架老式双翼机打了个落花流水。血的教训警示我们,“胜利可以复制,模仿难敌创新”。(★★重点)

但英国舰载防空兵的突击并没有超越李默那一次的战果,只能说是复制了李默那一经典的战术,“模仿不能超越经典,国人可知乎。”

一支缺乏创新意识的军队平时只会亦步亦趋,战时也只能被动挨打。而军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在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破除“一招鲜、吃遍天”的传统观念,而要强化系统集成和顶层设计的“大创新观”,以全面创新的行动推动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不能把“宝”单纯地押在一两件新式武器和一两个新鲜创意上。

指挥官一定要有拨云见日的判断能力,为了达成空袭的突然性,英军采取多种措施隐蔽作战意图,干扰迷惑了意军指挥机关的判断,以致英军舰队在海上航行3昼夜,不仅没有遭到意军的拦截,塔兰托军港甚至没进入高级别的戒备状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空袭当天,意军还出动了88架飞机参加对北非的空袭,却没有出动飞机保护防护能力不强的海军舰队,致使其本来就有限的防空力量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未来的高科技战场上,战况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交战双方会利用多种手段制造假象、混淆视听,寻找各种机会进行突然袭击。对此,战场指挥官决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预测对手的可能动作,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判断对手的真实动向,善用换位思考揣测敌军指挥官的作战意图,不为假象所蒙蔽,从而作出理智客观的判断。(★★★★★重点,欢迎书评讨论新时代的战略战术观点。)

……

李默听到英国舰队居然利用两艘航空母舰成功偷袭了意大利海军的驻地,当时就气的哭笑不得,因为李默已经连发了三分电报给墨索里尼,让他一定小心看好塔兰托的舰队。每次墨索里尼就信誓旦旦地说。塔兰托的防御固若金汤,连一只英国苍蝇也别想飞进来,结果意大利海军百分六十的主力舰艇被埋藏在塔兰托的墓地里面,这就是墨索里尼所说的固若金汤和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塔兰托。“相信意大利的誓言。不如相信母猪也会上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