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离开刘府,回到家中时候已经是深更半夜。方应物在家门外忍不住唏嘘感慨一番,自从苏州回京以来也没多少日子,这这已经是第几次奔波到半夜回家了?
按说他现在是待察期间,无官无职一身轻的阶段,却比谁都忙碌,还要忍受被绑架这种莫名其妙的惊吓。
另外,他的江湖地位还是不够高端,不然一句话下去便可稳坐家中召见别人,自己哪里还用跑腿?
刚进了门内,忽然听到门房里有人呼叫。方应物扭头看去。却有个身影缓缓从门房里走了出来。
借着灯笼瞧了瞧,方应物便感到很意外。眼前此人居然是慈仁寺的性闲和尚,也就是周太后的幼弟。
方应物当即变了脸色。也顾不得与性闲法师寒暄,对着自家门子厉声训斥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怎么做事的?既然性闲法师来了,为何不请进去,却叫法师在门房里等候?等禀报过父亲便扒了你们的皮!”
性闲和尚连忙道:“休要怪他们,是贫僧执意不肯进去,只在这里等候方大人传几句话而已。”
方应物将左右全部斥退,然后作揖道:“不知法师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性闲法师也唱了个喏道:“东朝托了贫僧传话,如今宫中奸邪环侧,东宫不稳。此非国家之福也。方大人乃国之栋梁,当秉持正道,做那忠义之人。”
东朝,代指太后也,盖因所居仁寿宫位于大内东部。方应物心里暗暗讶异,不过嘴上很利索的表态道:“顺天应人此乃朝臣分内之事也,何须圣母为此劳心?”
性闲法师本性淡泊名利不爱参与政治,这次来传话也真是迫不得己。
话说方应物被推举入东宫侍班,力保东宫的太后很想笼络这位“狠角色”。虽然太后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明白在眼前这个关键时刻,方应物这样的人远比饱学鸿儒道德君子用处要大。
但如果太后派宫人来见方应物,未免动静太大,传出去容易招惹不测。所以想来想去便把与方应物有交情的幼弟利用起来了。
性闲法师完成了任务,便挥挥袖子飘然离去。方应物站在门外目送性闲法师远去,一动不动的反复思量了半晌。
自己一个小小的六七品官儿进东宫。居然也惊动了太后派人来传话?又想起刘棉花表现出的孤注一掷狠绝,莫非眼下储君之争真的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刻?
本来方应物自恃掌握历史大势。一直比较放松,但这时候却感到有点儿被这气氛带动的紧张起来了。陛下的垂询。怀恩的推举,汪芷的两难,刘棉花的野心,太后的传话,父亲的纠结千丝万缕千头万绪把自己缠得死死。
这是一场牵涉到无数人荣辱的战争,也是根本输不起的战争。不过让方应物莫名其妙的是,他明明是打算抱着置身事外的心态看戏,为何不知不觉的走进了风暴眼中?
按理说,他明明只是个小小的低级官员,应该在太子废立这种大事件里插不上手,但为何所有人都迷信他一定能有所作为?
难道这就是威望?只凭一个名字就能震慑人心的威望?声望只是声望,但声望具备了威慑力就是威望了。
当初看历史资料的时候,方应物不大理解威望是怎么回事,不理解为何有的人即便什么也不做也会引发周边连锁反应,现在总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方应物甩开胡思乱想,豪情万丈的伸了几个懒腰,对自己而言,进宫之时便意味着战争的开始!既然身肩朝堂内外重望,无数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那就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及到次日,方应物醒的比较迟,父亲大人已经出门上朝去了。但方应物却没法出门,一来父有命不敢违,要想法子清理掉门外的闲杂人;二来陆陆续续总有登门拜访的,大方不在,小方总要当家接待一二。
访客大都是国子监监生,优异的,落伍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才接待了两拨,淹没在世兄长世兄短里的方应物便烦不胜烦了,感觉像是来了一群群的苍蝇。
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全都进门。于是持有足够分量荐举名帖的,便得以进门,运气好的还有一杯茶,其他人就只能在门外了。
京城里人脉关系错综复杂,能找来重量级名帖充当方家敲门砖的监生数目也很不少,于是方家大堂里人头攒动,仿佛变成了说书场似的。
方家大门外人数更多,进不去的人就只能看着门内眼红。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自怨自艾自家关系不过硬,连个有脸面的中间人都找不到。
正当此时,忽然有人高呼道:“同为太学生,不以人才论定,只以权势定等,方家如此看待尊卑之分乎?吾辈不服!”
这话很戳中门外人的心窝子,登时沸沸扬扬的议论起来了,性急的人已经开始吵吵闹闹。
方应物刚迎了人进门,对外面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他愣了愣,这算是有人闹事?
忽然他产生了若干直觉,这可能不是偶然突发现象,也许不用等到进宫时,战争现在已经开始了!
ps:下面大体上设计好了,又有妹子爆照,只好加班熬夜码字了……争取天亮时更新
六百二十三章名不虚传
方应物的直觉自然有其道理,直觉也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他知道,自家这里是未来国子监祭酒的门庭,而国子监祭酒具有主官和师长双重身份,对监生的权力极大,说是前途命运都攥着也不为过。
所以前来拜访的监生即便心有怨言,大概也是不敢发声的,更遑论叫喊非议,不然纯粹就是和自家前程过不去。
可是偏偏还就发生了意料之外的负面现象,门外还真就有人胆敢非议方家,这难道不异常?方应物向来相信,事有反常即为妖,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异常。
当然,也有能背景强到不用看国子监祭酒脸色的监生,但这样的监生也不会眼巴巴的出现在此地并被挡在门外。
方应物便让门子打开角门,出去立在阶上,对着门外人群道:“方才是谁高声非议我方家?本官有所请教,不妨出来一见。”
片刻之后,果然有位圆脸书生从人群里挤到前方,年岁大概不到三十,对方应物道:“晚生谢明弦,只是有感而发生了几句议论而已,谈何非议?”
晚生两个字一出口,门外诸生顿生自卑之心。看着方应物才二十出头,便是朝廷名臣了,而自家见了方应物却只能以“晚生”自称人比人不能比。
还真有人敢站出来?方应物面上看不出什么,再次沉声质问道:“刚才就是你肆意妄言?”
谢明弦并未显得畏惧,侃侃而谈道:“方大人此言差矣,吾辈皆为太学生,至此拜访师长。若要一概不见尚可理解,又缘何因权势富贵而有门墙之别?
圣人尚且一视同仁,方家却非有教无类乎?晚生未免有所不解,故而与同行者质疑,方大人若欲因言罪人。实在承受不起。”
方应物冷笑几声:“好个伶牙俐齿的刁钻学生,以你的意思,你们如此多人簇拥而来,我方家要么全见,要么全不见,不然就是不厚道了?”
谢明弦很诚恳劝道:“晚生斗胆逆耳劝一句。若方家凭借名帖而厚此薄彼,非为师长之道,方家久有盛名,不可其实难副也。传了出去,只怕与尊名有损。或被指摘嫌贫爱富。”
至此方应物可以确定,这姓谢的学生肯定有备而来的,三言两语几句话下来,就要把方家声誉贬损下去,又能引起门外诸生的不满。若就此延伸出去,还不定有什么后招。
“哈哈哈哈!”方应物大笑了几声,然后再开口道:“你口口声声拜访师长,敢问师长在哪里?谁是师长?”
谢明弦答道:“方学士要做国子监祭酒。自然为吾辈师长。”
方应物貌似很疑惑的问道:“咦?本官怎么没有听说过?难道朝廷有了旨意,还是官府出了公示?你若是有,拿来与我看看。”
谢明弦哪里拿得出这种东西。只能道:“传闻如此,十之*而已,不然何至于有如此多太学生登门拜见。”
就等得这句!方应物登时疾言厉色,开口斥责道:“你也知道是流言!吾辈官员尚不敢说知道,你区区一个监生,也敢在此对朝廷铨选言之凿凿!
想你受国恩得以坐监。不去研读圣贤书,专心修习圣人学问。却窥测宫廷机密,妄自揣摩朝廷天机。意图跳梁幸进,究竟是何道理?读书修身,就是这样做的么?”
谢明弦却是事先打了很多草稿,故而先前说的流利通畅头头是道,却不料方应物并不正面辩驳,却迂回从这个角度来质疑。一时间卡了壳,不该如何回答。
方应物见谢明弦不答话,便继续说:“见到朝廷旨意之前,我方家不敢以师长自居,无论诸君为何而来,但我方家只接待亲友之礼行事!
本官觉得今日人数太多,方家容纳不下,而人总有亲疏之别,关系近亲的邀请登堂入室,生疏远客无要事便暂时避而不见,有何不妥?莫非你们谢家门庭,是不分远近亲疏,一概开门相迎?”
是的,不是师生见面,是亲友拜会,不是公事是私事,难道谁还能管得了方家的私人亲疏远近?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主宰江山 (终南左柳) 创世VIP2015-04-16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
-
神级大人物 (巨火) 起点VIP2015-02-13 架空历史 帝国殇,共和立,列强环伺,军阀割据,乱世将起。 这是一本讲述纨绔恶少如何一步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