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南宋军神 (卷风)



然而谁也无法向他保证这一点,所以眼下韩世忠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观望和等待。

韩世忠能够等,但是刘涚却是无法等下去了,吴璘已经去了大散关,按照当初的约定,若是吴阶的状况有所好转,吴璘会在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回来。而刘涚这边若是一直没有接到消息,则证明情况不容乐观。

如今,刘涚这边始终没有吴璘的消息,这让刘涚不得不做出决定,哪怕高进反对这样做,刘涚还是让柴青源,带上一万兵马,直奔大散关,同时命令胡立统领一万火器军,作为第二批增援大散关的队伍。

按手中此时所掌握的情报来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增补,大散关上如今有宋军三万人,若是加上柴青源和胡立带过去的两万兵马,大散关的总兵力将会增加到五万人。

当然,刘涚这样做,有利有弊。

如此做的好处如此一来,刘涚等同于是将大散关掌控到了自己的手掌心里,也就相当于是掌控了汉中——大散关和汉中唇齿相依,甚至于不需要刘涚直接攻打,只需要掌握了吴阶留下的那些人手,汉中城就等于是向刘涚敞开了胸怀。

然而如此带来的弊端就是:赵构对刘涚的恨意,将会变得更深!

掌控了大散关,就等于是捏住了南宋西北方向的命门,南宋朝廷非但不会派兵增援大散关,指不定还会派兵攻打汉中。不,已经不需要另行派遣,韩世忠的大万大军,就屯在距离汉中不远的恭州城内,只需要赵构一声令下,韩世忠就会发动大军。

如果形势照这样走下去,刘涚军将会面临更大的防区,益州、汉中加上一个大散关,刘涚军在整体实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之下,等同是将分兵三路,每个地方所能动用的兵力必然是被大大的削弱了,不论是控制力还是防御力,都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

这也是为何高进始终反对刘涚如此计划的原因所在。

将兵力分出去,就如同摊开了手掌,单凭一根根手指的力量,又哪里比的上将拳头捏紧来的有力呢?

当然,刘涚也有自己的考虑。

如今的刘家军,战斗力不容小觑,而新都城,经过高进和高玉娘这些日子的反复建造后,已经变得牢不可摧,别说是十万大军,就是数十万大军,围困三五个月,也未必能够攻破新都城。

而只要新都城不破,派遣去另外两个地方的刘家军在接到消息之后必定可以快速回援,到那个时候,里应外合,指不定是谁吃了谁。

有火炮和火箭弹这两样守城的利器,刘涚的确没有担心被围城的必要,只是派去大散关的将士,反而要担心一个问题——当吴阶死了之后,吴璘是否能够镇服吴阶留下的兵马。

这一点,除了要看吴璘自身的魅力之外,更要看吴阶在最后是作如何安排的。

事到如今,南宋、金国和刘涚这三方势力,真正角力的地方,反而已经不是新都城,而是大散关了!

最终大散关能够被哪一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那就意味着,谁才是这场龙争虎斗的真正胜利者。

一时间,朝廷的飞马往来,韩世忠不敢死等圣旨,主动上奏,寻求战机。

而朝廷之中的大臣,也应为此事而分成了三派。一派自然是以赵构为首,认为金兀术南下,是因为没有满足金国议和的条件,所以才会由此一战,若是最佳的解决方式,自然是不管大散关,直取新都城,将刘涚掌握在自己手中,好跟金国人继续谈判。

而另外一方则是那些朝廷老臣,则一口认定,新都城不过是疥癣之患,反而是金兀术这个人靠不住,若是让其长驱直入,一旦巴蜀落入金兀术手中,那么极有可能金国不会再跟南宋搞什么议和,本来嘛,金国是进不了屋子的强盗,如今大门都已经敞开了,还不直接到家中烧杀抢掠啊?

最后剩下的那一派,是人数最少,而且受到支持也是最少的主战派,这里面甚至还不包括几个大将军,都是些在朝中郁郁不得志的武将在闹腾。这些人提出的意见是两面作战,这纯属是在闹着玩嘛,以南宋朝廷眼下的兵力,压根无法承受两线作战,光是对付金兀术的十万大军,若是没有一个大散关在手中,韩世忠的兵马未必就能挡得住。

再加上新兴起来的新都城,哪怕就是这些闹腾的武将都听说过刘家军火器的厉害,虽说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搬运起来很困难,然而眼下火器的这些弊病,用来守城却是一点都不违和,作为强攻一方的朝廷军,必然会在这方面吃大亏。试问以南宋朝廷如今的军事实力和财政能力,又有多少老底去填这样一个无底洞?

所以说,朝廷里的文臣武将虽说是分成了三派,但实际上前面两个派别对第三派的人是合力打压,也可以说是不理不睬,只因为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去认可第三派的那种想法。

而作为主和派的皇帝赵构,加上他身边的秦侩等人,让坚持第一个看法的派系实力暴增,占据了主要状态。

可以说,赵构和秦侩获得这次朝争最后胜利,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除非出现什么天大的变故。

就在这次朝争即将结束,赵构等人眼瞅着就要获得胜利,甚至于秦侩都已经拟好了即将下给韩世忠的圣旨时,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驻扎在临安的金国使节团,却是突然求见南宋皇帝赵构。

这些时日以来,负责与金国使节团打交道的人是秦侩,当赵构询问使节团求见的意义何在时,就连秦侩都是一脸的茫然,完全不知所以。

无奈之下,赵构只得同意使节团的觐见。当使节团的使者面见赵狗时,却是说出一个让赵构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来——金国皇帝完颜亶,授意使者,同意按照最初双方约定的协议内容,签订两国和平协议!

双方最初约定的协议内容?

赵构等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那金国使者却是在说完之后,直接出示了金国皇帝完颜亶的亲笔手书,里面极其明确的表述了完颜亶的意思,也就是说,两国之间的合约,跟刘涚和新都城已经没有半点关系了!

对于急于求和的赵构来说,这不啻是从天而降的馅饼,可问题是,金兀术大军逼近大散关,刘涚盘踞益州,兵锋直指汉中,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完颜亶突然来这么一出戏,对于南宋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从正常的角度来理解,赵构有理由认为,这是完颜亶的缓兵之计,指不定这边在签订停战合约的同时,那边金兀术就占据了大散关,紧跟着,长驱直入南宋境内,最终彻底的攻占南宋。

这样的判断完全是有理论依据的,汉人数千年的战争史,总结出来的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然而让赵构等人感到为难的是,金国使节团的使者,好像对签订合约非常的着急,留给赵构考虑的时间,只有两天!

也就是说,两天之后赵构不签字,那么,此次和谈,就作废了!

第456章大散关,批白单(上)

第456章大散关,批白单(上)

在听闻金国使者带来的消息后,赵构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找个借口屏退使者,赶紧跟秦侩等人商议,此事该如何抉择。

而秦侩最后给出的意见,却是支持赵构抛开益州刘涚不管,先行与金国缔结合约为主。秦侩何以会做出如此决定?按照他向赵构说出的理由,跟金国内部的纷争有一定的关系。

在秦侩的分析之中,金兀术这个人,向来是不太驯服的。别看他表面上好像从不曾在意过皇位,但实际上金兀术相当的恋栈权力,就眼下金国各方面的势力来说,金兀术可谓是无冕之王,只有他不买别人的账,从不曾有别人不买他的帐的时候。

说到底,金国方面显然是对金兀术挑这个节骨眼上出兵大散关,有意见,而且这有意见的人,应该就是以金国皇帝完颜亶为首。

而完颜亶在金兀术面前也是敢怒不敢言,非得要等到金兀术兵出大散关,距离金国朝廷远了,完颜亶才敢派出使者,快马加鞭赶来临安带话,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促成两国之间的议和,争取“生米煮成熟饭”形成既定的局面之后,让金兀术难以再改变什么。

秦侩此人的脑子的确好使,经过他这么简单的一分析,跟事实相去不远,而按照秦侩的分析,赵构这个字,还真是非签不可。

有了秦侩等一帮子大臣的支持,赵构心中也就有了底气,说到底,他还是希望将来有个万一的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帮他被黑锅,他是皇帝,当然是不能有错的,即便是错了,那也必定是有人在其中怂恿,他顶多就是个“知人不明”的罪过而已。

在秦侩等人的“主持”之下,赵构“非常犹豫”的在最先拟定的和谈协议书上签字,那金国使者立马带着签字的文书,毫不迟疑的就经过赵构许可,快马加鞭离开临安,赶返金国。

与此同时,身在大散关的吴阶,却是在吴璘的怀中,咽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口气。

吴阶死了,整个大散关陷入一片悲痛之中。

上至吴璘等将领,下到每一个士卒,都自觉自愿的为吴阶,披麻戴孝,那把就是正在墙头执勤的士兵,也为自己挂上了白色的臂花,整个大散关,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雪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