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风流 (大苹果)



正德摆手道:“说这些作甚?朕只是随口开个玩笑罢了,准了你便是。三百万两银子,户部要闹翻天了。”

宋楠哼了一声道:“三百万两就算多么?在这之后,我还需要采购三百万两的火器随军呢。”

正德吓了一跳,叫道:“你还要?两百门还不够?”

宋楠道:“赶走西北的十几万鞑子或许够了,但要想一劳永逸,那还需大批的火器。”

正德愕然道:“一劳永逸?”

宋楠道:“臣所提的第二个条件便是这件事,须得皇上定下方略。臣认为,我们跟鞑子这么无限制的对持下去不知何时才是个头;臣这断时间,不仅是关注战事,还细细思量了为何我大明边陲总是难以长治久安的原因,在咨询了不少有识之士之后,臣综合自己的判断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正德极为感兴趣。

“河套既失,边镇难安。一切的缘由都在于河套地区的丢失,臣此次请皇上下旨,驱逐鞑子之后,准许臣率兵收复河套,将鞑子赶回狼山、阴山、大青山以北的荒原上去,让他们失去河套水草肥美之地,从此再无力恢复生气,无力进犯我大明边陲。”

正德脑子里一片浆糊,他压根不明白宋楠说的什么河套问题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懂这些战略上的大局观,但他从宋楠的神态和口气中听出宋楠说的是一件大事,一件极大的大事。宋楠的意思好像是说,不仅要驱逐走入侵西北的鞑靼人,还要将他们赶的更远,赶到天边去,永远不要烦自己。

所谓河套地区,通俗来说,是指黄河几字湾流经的大片流域,黄河充沛的水资源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北方的鱼米之地;从贺兰山到大同宣府以北的大片区域,水草肥美,物产丰富,是块膏腴之地。

大明朝建国之初,在河套地区的防御是以大宁、东胜、开平三卫连成一线,形成一个防御体系;正值小冰川时代的来临,北方气候严寒,冰雪难消,孤悬于外的大宁东胜两卫无法屯田自足,朝廷的物资也难以运抵补给,不久后,大宁东胜两卫便宣布撤销。剩下开平一卫独木难支,终于在宣德五年宣布撤销,所属全部百姓随之内迁安置在河北山西凤阳府一带。

而永乐大帝起兵之时,借用了原属宁王的蒙古军队协助,后来永乐登基之时,便索性将原来大宁卫的地盘送给了蒙古人。

表面看起来,永乐帝当年放弃大宁东胜卫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防线的遥远漫长,补给的困难,防御的诸般难处,以及寒冷的天气,都似乎预示着收缩防线到长城以内防守乃是上佳之策。但其实,收缩防线便预示着放弃长城以北的大片地域,蒙古各部落纷纷往南迁移,最后整个河套地区尽数被蒙古人所占据;而这里充沛的水资源,丰富的物产,也让占据此处的蒙古人乐不思蜀,这里几乎成了蒙古人的大本营。

然而,弊端还不在于这么一处,由于放弃河套地区,导致了蒙古鞑子可以直接和大明朝的几大边镇对峙,等于洞开了北方的防御纵深,在门口养了一群狼。固然大门坚固,防御严密,但狼总归是狼,他们总归要择人而噬。

正统十四年夏,蒙古狼露出了獠牙,蒙古大汗也先挥军兵分数路东进南下,东面攻击的是大明控制的辽东,而南边攻击的是甘肃、大同、宣府一线。之所以能这么快便攻击到大同宣府这些边陲重镇,便是因为河套控制在鞑子手中,他们并不需要越过狼山阴山大青山远奔而来,而是装个身便将屠刀砍向大明的大门。

在后来,众所周知的土木堡之败,大明元气大伤,与其说土木堡之变是王振这个太监的责任,还不如说,追本溯源,当年大明放弃大宁东胜开平三卫,失去对河套的控制,便是为后来的败局埋下了祸根。

自此之后,大明边镇永无宁日,每一年在九边重镇发生的大小战役不下千起,大明朝也被迫花费巨大精力防御九边重镇,被折腾的筋疲力尽。

在辽东一带,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大明失去了对东北辽东的控制,在九边以北,鞑子肆虐于河套及漠北,大明朝自长城一线往北都已经失去了开国之初的控制力。

宋楠今天所说的便是关于河套的得失问题,宋楠原本并不太懂大局上的布局,但这几年,宋楠读的书多了,见得人多了,每每和一些有见识的人谈论时事,不免涉及这些话题。一来二去,引发了宋楠对于这些故去之事的思考。这次鞑子大举来犯,勾起了宋楠对于此事的思索,宋楠这才提及了此事。

但其实,复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正德点了头便成了,打败鞑子夺取河套是一回事,真正能复套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能否守住河套,在黄河以北建立稳固的防守体系,这才是关键所在。而这一切,将要花费的钱银数不胜数,将要付出的代价也将大到咂舌;河套地区已经被鞑子视为核心地区,也是战略要地,岂是一个说复便复的事情。

但无论如何,宋楠要提出来,宋楠并未估算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朝廷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宋楠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大明朝想要建设成为强国,想要长治久安,就不能允许有人在卧榻边捣乱。辛辛苦苦休养生息了数年的时间,朝庭好不容易缓过气来,鞑子一场入侵之战,又将耗费掉所有的积累,长此以往如何能强国富民?

既如此,不如一了百了解决这个问题,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彻底解决北方的毒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六九二章出征

对于宋楠突然提出的如此重大的问题,正德虽然不太懂,但他也明白这不是自己轻易能下决定的事情。\ .\正德的脑子还是够聪明,既然河套地区如此重要,父皇弘治在世之时可谓励精图治,但在位十八年间,却为何没将复套的问题解决?

正德明白,自己跟父皇相比,才干眼光均相差良多,父皇做不成或者说是没把握做成的事情,自己更没有可能成功了。但鉴于这是宋楠郑重提出的建议,正德答应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让朝中群臣公议而决。

宋楠也明白此事的艰难之处,复套是个美好的规划,但实行起来难度颇大,河套地区已经是鞑靼人的重点防御地区,想要重新夺回河套,所费兵粮钱财不在少数。且不说能否夺下河套,便是拿下了这一地区,将来所耗的筑城守堡等钱银也将是天文数字,朝廷是否会花重金去经营失而复得的这片地方才是关键,否则夺回来迟早还是要丢,夺了也无用。

“皇上,复套之议可廷议而决,臣是主张收复河套加以经营永绝边境后患的,但现在的首务还是西北的战事,如皇上和诸位大人议决此事,臣愿意担当复套作战之将。”

“朕知道了,除了你,朕也不会放心让其他人去,这件事暂且放下,你还有什么条件么?”

“臣的第三个条件便是,臣此次出征需从京营调兵,臣要带上神枢营和团营两部,外二军也要随臣前往。西北兵力略显薄弱,臣不想一味的从他处调兵增援,如今大同宣府各地均要严密防范,若再抽调兵马增援宁夏镇一带,恐有隐忧。”

正德点头道:“朕同意你的请求,神枢营和外二军本就是你所属兵马,朕也只是暂时夺了你的职位罢了,但其实朕心里一直都想着还到你的手上,这一次名正言顺了。即日起,恢复你神枢营和外二军提督大臣之职,至于团营的兵马么,明日需得早朝上跟英国公知会一声,毕竟调动团营兵马也需要他来安排。”

宋楠赶忙拜谢皇恩,终于在国难当头之际,神枢营和外二军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手上,正德说是一直想给自己复职,其实都是漂亮话,若无这次危机,他恐怕永远想不到这件事。将这两军交还给自己,也不过是在战前让自己安心,给自己嘴上涂蜜糖罢了。

……

次日一早,早朝之上,正德正式下旨,拜授宋楠镇国大将军之职,率神枢营外二军,团营江彬许泰两营兵马奔赴西北迎战鞑子兵。朝中众臣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来。

不知为何,虽然不愿意看到宋楠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之中,不愿意看到宋楠又成为焦点中心,但宋楠一旦答应接手西北的烂摊子,大家在颓废之中又看到了希望。这个人虽然看着可恨可厌,但他的身上似乎有一种力挽狂澜的气势,他出马,比其他任何人出马都要有胜算的多。

而对于复套之事,朝廷之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当听说此议是宋楠提出之时,很多人都直言不讳的说宋楠是哗众取宠,若河套是那么容易夺回的,又岂会拖延了这么多年?而且眼下的要务是西北战事,而非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能不能将鞑子驱除出西北尚无胜算,倒要考虑后边的这些不切实际之事了。

宋楠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扯皮,他要积极的准备出征之事,不接手的时候他固然可以躺在后园看星星,但一旦接手,这便是自己的职责。所以还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宋楠一转身便将这些事抛诸脑后,开始马不停蹄的调配军队物资,准备出征事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