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韩王以典客陈筮为使,面见赵太后,一番威逼利诱。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国但凡敢发一兵一卒救援齐国又或者秦国。韩国将拿长安君祭旗,举兵四十万,攻打邯郸,邯郸不破,韩国誓不退兵!如果赵国愿意献出濮阳和信陵君,韩国会在三个月后把长安君送回邯郸!
赵太后在关键的时刻。感情战胜了理智,答应了韩国的条件。所以,面对群臣请求救援秦、齐两国的上书,她统统拒绝。甚至于,为了耳根清净,拒绝了大臣们的求见!
她当然不会承认这么做是为了保住幼子长安君的性命,而是放出消息称,赵国可用之兵不过二十万,想要救援秦国。就必须劳师远征,去的少了,没有用,去的多了,邯郸则危险了!秦国有白起为将,最擅长的就是以弱胜强,以秦国之力,即使不能战而胜之。也能保住半个关中。至于围韩救秦之计,河内的战果摆在哪里。谁要是觉得可以击败李牧的十万大军,谁就去自个而出战吧!一言以概之,赵国根本不用救援秦国!
至于齐国,齐国国力根本就不在燕国之下!眼下齐国节节败退,根本原因是因为齐国不起用田单!等田单领军也打不过燕国的时候,再来讨论出兵的事情吧!现在想要出兵救援齐国的大臣。一定是收了齐国的贿赂,谁再上书,自己就会治他的罪!
为了防止有人逼宫,赵太后调集心腹守卫王宫,并亲自保管虎符!如此一来。赵国大臣们只能任由齐、秦两国各自为战,孤立无援!
平原君府上,往日谈笑风生的信陵君哪里还有战国四公子的风度,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整日借酒浇愁!平原君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怎么也挡不住信陵君,索性由他去!魏国亡了,魏王被贬为庶人,关在洛阳的一所宅院,也许信陵君只有靠美酒来麻痹自己!
平原君对妻弟信陵君的做法也是无奈,换做是自己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曾经威震天下的魏国居然说亡就亡了,亡的这么快,亡的这么突然!好不容易煞费苦心纠结了秦、赵、齐、楚四国百万大军伐韩,意图光复魏国,到头来却是齐、楚、秦割地求和,赵国按兵不动!经过这长达半年的大战,天下对韩国已经胆寒,魏国复国更加遥遥无期啊!几乎可以预见,韩国用不了多久就会携大胜之威,逼迫赵国交出信陵君!
平原君也曾劝过信陵君早作打算,譬如隐姓埋名,譬如远走塞外,但信陵君显然完全丧失了斗志,只回了一句“天下虽大,却没有无忌的容身之所,无忌又能去哪呢?还不如待在姐夫家中,得过且过!”平原君竟无言以对!
以信陵君的骄傲,是决计不愿意隐姓埋名或者和胡族为伍的,他乃堂堂魏国公子,又怎么会像个地鼠一样活着呢!如果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信陵君怕是宁愿一死吧!
三月十日,燕国,蓟城。
燕王派人将韩王的使者送出王宫后,就赶忙将丞相将渠、长大夫剧辛、中大夫栗腹等心腹大臣召集起来,商议国事。
燕王的脸色不可谓不沉重,因为如今燕军如入无人之境,打得齐国节节败退,眼看着再往前数十里就能渡过济水,兵临临淄城下了,韩王却派人要自己罢兵。燕王心里怎么会舒服呢?!
“王上!臣以为我们应该听从韩王的建议,与齐国言和!”丞相将渠率先开口道。
“理由!”燕王言简意赅道。
“理由有三,其一、韩国乃当世第一大国,万不可得罪。今齐国向赵国求援而赵国弗救,就是因为有韩国施压,燕国若是不从,韩国必然不满,他们甚至不必发兵救齐,只需向赵国暗示一二,赵国大军就会切断荣将军的退路!其二、齐国已然向韩国割地请和,一下子去掉一半的国土,齐国已经不足为虑!但如今齐国其地越少,越是弥足珍贵,齐国目前尚有近二十万大军,依托漯、济两条河流设下防线,我们燕国想要兵临临淄城下,伤亡必然大!其三、春耕已然开始,军心厌战,一年之计在于春,举全国半数精锐,耽误农时,非良策!”
“臣附议!此次出兵二十万,不过月余。既得两百里之地,已是大功!王上还是卖韩国一个面子,令百姓事农桑,恤民力,待时局有变而谋利!”长大夫剧辛也是赞成罢兵。
“臣附议!”中大夫栗腹等人也是纷纷附议。
燕王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承认。齐国少了腹背之患,燕国再和齐国打下去绝对是得不偿失。只好卖个人情给韩国,下令前线的荣蚠领大军主力返回,只留下三万多人防守漯水一线。
齐国方面,在听闻燕国大军撤离的消息后,皆是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没有人关心已经抵达洛阳的公子假(齐王之弟,ps细想了下齐王这个时候尚未行冠礼,有儿子也太小。还是让他的弟弟为质吧)和安平君田单的状况,他们只庆幸,韩国信守承诺,果真让燕国退兵了,齐国逃过一劫!
这个春天于韩国而言,是极其繁忙的,一下子开疆扩土近千里,而且这些地分属秦、齐、楚三国。单单就是人事任命上,三公九卿们也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春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韩国新占领的数郡之地从时间上,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施行新法,而且,出于安抚人心,尤其是安抚地方豪族,韩国没有颁布新法。而是宣布一切政策照旧。
各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地抵达洛阳,交好韩国大臣,想要以此拉近和韩国这个天下霸主的关系,唯有赵国,不尴不尬地没有派出使者。似乎遗忘了韩国的存在!
李牧的大军已然从荡阴前线后撤,如今,荡阴城内的韩军不过一万人,赵国在如释重负送了一口气之余,也迅速解散了大军!没有人敢献言赵太后趁机夺取河内,因为赵国已经耽搁了农时良久,再不解散大军、令青壮返乡,赵国秋天的收成就至少减少三成!要知道,赵国粮草本来就不多,如果再少三成,后果不堪设想!
御史大夫范睢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不疾不徐地抵达了邯郸。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二人亲自出城,将范睢迎进了邯郸。虽然按照礼仪,范睢不过是御史大夫,并非韩国丞相,赵国只需派蔺相如来接即可。但赵国似乎有意拔高了对范睢的待遇,奉承之意或者说重视之意,很是一目了然。蔺相如、廉颇没有出面,则恰如其分地显示出赵国的底线,那就是不会对韩国没有底线地阿谀奉承。
回到平原君的府邸,赵胜、赵豹、范睢分宾主就位,就开始商讨政事。虽然明知道对方应该是为长安君、信陵君而来,但赵胜还是佯作不知,更是对韩国的大胜、赵国的大败只字不提,只是轻声笑道:“御史大夫远道而来,一定身负韩王使命,不知可有什么是(赵)胜可以为御史大夫效劳的?”
“岂敢岂敢!”范睢打趣道:“这天下,唯一能够驱使平原君的,只有赵王和赵太后,睢何德何能,岂敢劳烦平原君?”
平原君佯怒,不悦道:“御史大夫远道而来即为客,胜身为主人,岂能怠慢?!”
平阳君赵豹亦是笑道:“王兄,御史大夫身负王命而来,肯定是想要尽快面见王上和太后。王兄若是真想帮御史大夫,就快些安排御史大夫入宫觐见吧!对吗,御史大夫?”
范睢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人说平阳君聪慧过人,如今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赵国真是好福气啊,有平原君、平阳君这样的人杰!那就劳烦平原君代睢引荐了!”
“御史大夫客气了!不过今日天色已晚,御史大夫舟车劳顿,不如权且歇息一晚,明天再进宫如何?”平原君说得和蔼可亲。
“一切听从平原君的安排!”范睢客气地回道。
“御史大夫千里迢迢而来,不知所为何事啊?”平阳君出言问道。
平原君也是面带微笑地望着范睢,心里面却有些紧张,如果对方是铁了心要信陵君的首级,自己是给还是不给?!无论给不给都是个大问题啊!
“韩王听说赵太后思念幼子长安君,朝思暮想以至于茶饭不思,不知可有此事?”范睢却是出言说道。
因为赵太后从未把自己和韩国的约定告知平原君知晓,所以,乍听此言,平原君还以为范睢是在试探自己,如果自己承认了,那就说明赵太后已经身子很差,没有了赵太后在宫中坐镇,韩国会更加轻视赵国。自己不承认的话,韩国则会问的更多!更关键的是,韩国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有劳韩王费心了!长安君前往洛阳后,太后是很是挂念,但身子一切安好,饮食尚可!”平原君斟酌道。
范睢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好!不过,长安君倒是在洛阳有些水土不服!可怜长安君年幼,思念赵太后,日渐憔悴,着实令人心疼啊!”
平原君大吃一惊,心道莫非韩国旧事重提,要拿长安君来要挟赵国?如今韩国可是天下第一强国,秦、齐、楚纷纷向韩国割地求和,燕国则是死心塌地追随韩国,韩国现在已经抽出手来,想要修理赵国可谓很是简单!说起来,四国伐韩,只有赵国还没有割地求和呢!但平原君知道,只要韩国愿意,只要不是邯郸附近的城邑,朝堂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对韩国割地以息事宁人。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