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军北非派遣军的辉煌战果立刻震动了整个世界,困守在北非利比亚西北部以及突尼斯的轴心国德意非洲军团各部顷刻间士气大振,中、德、意、芬兰、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轴心国同盟的成员国纷纷开动政府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中国东北军的这一巨大胜利。德国的《人民观察家报》和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声称“中国东北军对苏丹首都喀土穆三城的攻取,是继德军攻克了北非要塞托卜鲁克后的又一场对英联邦的沉重打击!”、“喀土穆成为了第二个托卜鲁克,它是所有英国人的噩梦,因为那里是葬送了三万英国大兵的巨大坟墓!”“大英帝国在非洲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即将被英勇无畏的轴心国非洲军团给彻底终结!”…等等;而英联邦的这一边,稠密的失败阴云和悲观的气氛正在一点点地笼罩着伦敦的上空。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一怒之下解除了鲍尔·弗莱贝格上将的职务,并将他调到了和英隔着整个大西洋的南美洲圭亚那殖民地任职,丘吉尔十分地清楚,北非利比亚和东非苏丹这两块殖民地的接连沦陷,将让驻守在埃及的英联邦军遭受到来自西面和南面的两路轴心国大军的打击,而且越来越多的痕迹显示,中国东北军的印度洋舰队很快要对印度或者南非、西南亚动手了!因此他严厉命令英联邦军中东总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上将“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住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私下底,这位快被大英帝国越来越险恶困窘的局势给逼疯了的英国首相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地大叫道:“奥金莱克他们有整整三十五万人!如果丢掉了埃及,那么大英帝国流出来的血都能填满整个苏伊士运河了!一旦出现了最坏的结局,在他们阵亡之前我一定要组织几支行刑队提前枪毙这些饭桶!”
楚奇明走运了,作为NNE东非苏丹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他一下子成为了轴心国的英雄,来个各方的祝贺电报、嘉奖令雪片般地飞到他的面前。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特地授予他一枚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这是很多战功赫赫的德军将领都不曾获得过的崇高荣誉;由于中国东北军成功攻取了苏丹,这相当于稳固地确保了意大利在东非殖民地的北部安全,埃塞俄比亚和素马里从此再也不会遭到来自北非的英军的威胁了,虽然自己的军队屡屡拖中国东北军的后腿并且还险些葬送了东北军的两个主力旅,但意大利领袖贝尼托·墨素里尼还是非常慷慨开心地授予了楚奇明一枚“意大利大十字荣誉勋章”,除了楚奇明外,这种意大利的至高荣誉勋章只有张学良和为数很少的几名意军将领获得过;国内方面的反响也相当地热烈,南京国民政府用了足足一千多字的公函通告洋洋洒洒地赞扬楚奇明和整个中国东北军北非派遣军,称赞他们“奋勇杀敌、异域扬威,使得英寇宵小自此闻我中华而风靡丧胆,各个友邦盟国因而刮目相看、钦佩赞叹,大长了我华夏雄风、党国国威、国军军威”,国民政府军政部的何上将还特地代表蒋委员长嘉奖“运筹帷幄、英勇善战、胆识过人”的楚奇明二等“青天白日”勋章一枚,当然了,除了这一枚含金量不低的奖章外,一向一毛不拔的国民政府的所谓嘉奖也就没有了下文;而东北边防部则没有那么多虚情假意的官样文章,军政厅授予了楚奇明一枚“二等金质战斧勋章”,另外还有11500多名浴血奋战或为国捐躯的官兵被授予了不同等阶的战斧勋章或“中华英雄”、“中华烈士”的荣誉称号,并且张学良还特地拨款30万大洋用以处理阵亡、伤残官兵的善后抚恤事宜。
除此之外,楚奇明还得到了来自敌人的褒扬。由于楚奇明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专门针对英军以往经常惯用的“岗亭”连环碉堡群防御法和雷区的“响尾蛇”步坦混合装甲突击战术以及屡屡使用并令英军心惊胆寒的“坑道颠覆爆破法”(第一次使用是在朝鲜战争中的龙源里战役,日军第2旅团3000多人全部连人带山峰被炸得灰飞烟灭),而被英联邦官兵冠以了“沙漠之蛇”的称号,由于鲍尔·弗莱贝格上将曾评价楚奇明说他的战术手段和性格很像德国元帅埃尔温隆美尔,因此楚奇明还获得了第二个外号“小隆美尔”,不过对他十分恐惧或厌恶的英国将领则将这个外号换成了另外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一一“隆美尔的私生子”(楚奇明比埃尔温美尔小17岁)。
面对着一大堆金光闪闪的勋章和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楚奇明倒很释然,他想:我当了英雄也好,毕竟在非洲战场上,中德意盟国已经很久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情了。但他仍然深深地沉浸在于震师长阵亡而带来的内疚中,苏丹的战事结束后,楚奇明立刻问东北军陆军副总司令、于震的父亲于学忠上将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致歉信。
而于上将很快便用电报答复了他,电文中只有三句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国而战,军人职责;为国而死,无上光荣。”另外,痛失爱子的于上将还在信中慨然地认楚奇明为义子。
同于上将的回电一道而来的还有东北边防部军政厅主任兼中南军区总司令何柱国上将的电文,何上将询问道:“为了确保北非战事能得以继续下去,NNE需要什么?”
楚奇明的回复只有短短的三个字:“我要兵。”他在电文中发给了何上将一串串触目惊心、不忍卒读的悲惨数字:东北军第1野战旅,出国人数8450人,阵亡、重伤、残疾、失踪共计5033人,现有战斗兵员3417人;东北军第45野战旅,出国人数11200人,阵亡、重伤、残疾、失踪共计6112人,现有战斗兵员5088人;两部加起来战斗减员达到了满编的57%;第108师、第8旅、第11旅的情况略好一点,但三部的伤亡人数加起来也超过了3500人。胜利,是用惨重的代价换取来的。
12月15日,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运输舰队再次抵达意属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港湾,陆续给东北军第i旅和第45旅送来了4700名补充新兵。但是令所有的北非派遣军的东北军军官们大出意外的是,这些新兵并不是汉族人或者朝鲜族人、蒙古族人等,而全部是从西藏的尼泊尔地区招募的廓尔喀族士兵。这些人人背负着银月形廓尔喀弯刀的高原士兵号称“世界上最令人生畏、最彪悍勇猛的雇佣军”。在过去的百年间,廓尔喀雇佣军在英联邦军中也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力量,足迹随着大英帝国在全球的扩张而遍布全世界,他们吃苦耐劳、忠心不二、顽强勇猛、视死如归,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女王等历代王室都非常器重的一支劲旅。楚奇明当初指挥着第45旅进攻尼泊尔王国的时候曾遭到尼军廓尔喀步兵团的强有力阻击,因此也对他们悍勇无比的战斗力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此时,随着尼泊尔并入了中国,廓尔喀民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大批以当雇佣兵为生计的廓尔喀青年纷纷报名加入了中国东北军和中国西藏边防军。当然了,在接过AK突击步枪和穿上中国东北军野战军服之前,每一个廓尔喀士兵对着东北军的战斧军旗下郑重宣誓:永远忠于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而浴血奋战。
得到了4700名廓尔喀族士兵的兵员补充,无疑是给东北军北非派遣军注射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与这些忠勇士兵一道而来的,还有从东南亚和中南半岛运来的数以万吨计的军械、弹药、粮食、燃油等辎重物资,以及一种最新式由东北著名军械专家刘先志博士(真实历史人物)研究并设计的57mm口径中型反坦克战防炮。这种重量只有37mm战防炮两倍的新型反坦克炮使用一种新式的贫铀穿甲弹,其强劲威力足以在1000米的距离内击穿lOOmni厚的坦克装甲以及厚防护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是对付英军坦克和混凝土碉堡群的必杀利器。
军官们纷纷欢呼雀跃,但是楚奇明仍然有点纳闷,因为他向军政厅要求起码给他的部队补充一万名新兵,可现在只补充了不到一半,还是无法乘胜追击展开对北非英联邦军的全面进攻的。对此,何上将这样解释道,边防部马上就要在南非和西南亚开辟第二道和第三道战线了,由于多线作战,因此陆军、海军,空军都兵力匮乏困窘,因而无法继续给北非派遣军补充兵员了,因此边防部让楚奇明自己想办法解决兵源短缺的问题。(明天休息,陪GF过中秋,理解万岁)
第一百五十六节双线闪击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二日,当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运输舰队运载着两万多吨的辎重物资乘风破浪驶向意属东非殖民地素马里的摩加迪沙港湾的同时,浩瀚无垠的印度洋再次风起云涌,战舰如林,庞大的东北军印度洋舰队再度驶出了新加坡军港基地迅猛出击向印度洋,展开了以“夺取整个印度洋的全面制海霸权以及攻占盛产石油的西南亚地区与盛产黄金钻石的南非地区”为目的,代号为“台风·海啸”的大规模陆海战役。中国东北军陆海空三军最高统帅张学良上将和中国东北边防部交给东北军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上将和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舰队总司令董岩杰中将的作战指令简洁而干脆:“将整个西南亚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的非洲大陆统统纳入中国版图!不放过印度洋上的任何一个岛屿!”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江山美人 (毅铭情) 起点VIP2015-07-01 秦汉三国 妖异的日食,诡异的穿越! 面对波澜壮阔的汉末江山,名震千古的英雄美人,强劲而神秘的...
-
勇闯天涯 (天子) 创世VIP2014-09-14 清史民国因家族恩怨纷争受到陷害锒铛入狱的吴铭,艰难逃出监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吴铭奇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