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 (上善若无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善若无水
- 入库:04.13
“公主。”秋月没有看到怀中茂德帝姬的神色,自顾自的接着说道“那位高将主很快就要迎娶柔福帝姬了。柔福帝姬和公主非常亲,她一定会照顾公主的。等柔福帝姬大婚之后。咱们去投靠柔福帝姬就好了。”
“嬛嬛吗?”茂德帝姬神色黯然,轻咬着嘴角,明媚的大眼睛好像在闪动着些什么,轻声呢喃道。
……
汴梁城里的粮食危机越发严重起来。在漕运被断绝之后,这座有着数百万人口生活着的城市对各种生活物资的需求就开始急速攀升起来。
粮食价格从一开始的一天一个价位,到现在的一个时辰一个价位,最后压根就是没得买!宋朝可没有什么战略储备计划。汴梁城里的粮食压根就不够这么多人吃上多久的。
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典当家产、卖儿卖女者有之,卖田卖地、自己卖身为奴者有之,被逼上绝路,打家劫舍,违反乱纪者有之。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就在这座天下第一城之中天天上演。
宋国的官僚机构已经逐渐失去了对这座城市的掌控。有限的差役和完全没有什么作用的都门禁军已经无法再控制城市。
至于张叔夜带来的兵和极少部分能战的汴梁城守军都在城墙上面防备着金国军队,或者是在常胜军的大营外面监控。汴梁城里面的治安渐渐败坏起来。
当然了,作为掌控整个国家资源的权贵们是不会明白民间疾苦的。百姓们再怎么日子难过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这些权贵们依然每日里醉生梦死,过着和往昔一样的奢靡生活。
对他们来说,这反倒是一件好事情。借助着这次机会,他们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粮食价格如此之高,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权贵们才是其中的主要推手。
哪怕是有李纲和张叔夜这种爱惜百姓的人存在,可是他们也救不了那么多人!
李纲不是贪官,虽然他的俸禄很高,但是也买不到多少粮食。自己家里面吃的都是朝廷发下来的。
而张叔夜那边倒是有一些军粮,可是他不敢用啊!这可是军粮!军中无粮是什么个情况,作为知兵之人,他张叔夜可是清清楚楚的很!
李纲和张叔夜等人多次上书两位皇帝,希望朝廷能够开粮仓救济百姓。但是蔡京他们的回复很简单,没有!
那俩位父子皇帝也不是傻子,汴梁城里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也从皇城司那边了解了个大概。他们不是不想救济百姓,问题是粮食是真的不多。那么多的军士(包括不能作战,只能吃饭的都门禁军。)那么多的各级官员们,那么多的勋贵和他们的走狗们。这么多张嘴都在等着朝廷发粮食吃饭。一旦救济百姓,那数以百万计的嘴很快就会将整个朝廷吃个一干二净!
没了粮食之后该怎么办?这些人可能会闹事,更有可能会造反!宋朝向来优待文人,各级官员们不能少了吃的。勋贵们权利巨大,很多都是皇亲国戚,更是不能得罪。至于那些原本地位最为低下的都门禁军,打仗他们不行,但是闹粮闹饷全都是一把好手!
虽然各级官员和勋贵们都不缺少朝廷发的这些粮食,但是一粒都不能少!这可是原则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唯一能够被牺牲的只有那些百姓们了。用宋徽宗的原话说就是“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在这种近乎于秩序崩溃的情况下,高阳出手了。
常胜军在汴梁城里面设立了多个临时搭建的粥棚,向所有汴梁城里的百姓们免费发放!
这下汴梁城里面的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就算是将常胜军的大营里面全都装满了粮食也养不了他们多久!
甚至张叔夜还特意跑到常胜军的大营里面去规劝高阳。劝他不要意气用事,常胜军可是守卫汴梁城的主力中的主力。他们的军粮可是不能动的!
张叔夜对高阳说,这件事情他会去向朝廷请求赈济的。
高阳笑着感谢一番之后,表示自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饿死。他会继续开设粥棚救济百姓。至于朝廷那边,不提也罢。
张叔夜无奈之下缓缓离开。不过,因为这件事情他对高阳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
原本他因为高阳在众目睽睽之下擅自杀害朝廷大臣,心中非常愤怒。只不过因为此刻的常胜军对于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实在是太过重要,他只好将愤怒压抑在心底。心中未尝没有秋后算账的想法。
只是高阳在这种危急关头愿意用比性命还要宝贵的军粮去救济百姓,这让张叔夜再也提不起对他的不满。“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比那些整日里醉生梦死,外面金军围城还在勾栏之中买醉,抬高物价让无数人家破人亡的权贵们好上一万倍!”那些权贵们做的事情,谁会不知道?那么多的走狗每日里耀武扬威的抬高粮食价格,这座城市里面的人谁看不到!
不仅仅是张叔夜这样想,所有得到救济的汴梁城百姓们都是这样想的。
人只有在危机关头才会发现别人对自己的好。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是真心实意!
那些每天依靠喝着常胜军提供的米粥度日的百姓们心中,那个无能的朝廷早就已经被常胜军所取代!要是高阳现在高高举起反旗,说不定就会有许多人闻风而从。
高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不是拿不出供给这座城市日常用度的物资。只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珍惜。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明白,究竟谁才是对自己真心好的人。
收揽民心。这对高阳日后在这座城市之中的举动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他在刷声望。
只是,这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复杂社会。高阳的举动极大的伤害了那些依靠抬高粮食价格,大发国难财的权贵们的利益。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如果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去铤而走险。如果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着被绞死的危险!
这条定律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国家,在这个城市里面同样适用!
第五百二十二章 清明上河图(五十三)
现在的汴梁城里面倒卖粮食何止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润?百分之一千都是往少了说的!
再说了,那些权贵们也不会害怕去践踏法律,被绞死什么的。他们就是制定法律的,向来也只有他们去绞死别人。他们有什么好怕的?
高阳的行为就是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有了口吃的百姓们怎么还会去卖儿卖女般的买天价粮食呢?
虽然那些权贵们早已经在这次的危机之中赚的体满钵满,赚的满脑袋流油。但是,又有谁会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高阳这次可算是和那些统治着这个国家的权贵们交上死仇了。
权贵们要对付高阳和他的常胜军!哪怕他们是常胜军也一样!
至于外面有金国大军围困、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什么的,城中百姓们衣食无着、卖儿卖女的快要活不下去了,常胜军是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希望什么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趴在这个帝国身上吸血的权贵们心中早就没有了国家和朝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场风暴正在悄然形成。
……
城北一座常胜军搭建的大型粥棚。
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大批神色萎靡的汴梁城百姓们就开始在粥棚外面自发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是等待着救济的百姓。每天都是依靠这座粥棚里的救济度日。
从常胜军军营里面连夜出发,来到这里的车队上面装载着大量的粮食。在随车队而来的常胜军军士们的护卫下。数十名临时招募而来的伙夫们开始熟练的架上大锅,点燃材火熬煮米粥。
和往日一样,所有人都将一切事情做的井井有条。军士们护卫治安,梳理秩序。临时伙夫们负责熬米粥发放救济。
刚刚开始发放米粥的时候的确发生过拥挤抢夺的事情,在当时带队的常胜军老兵们的无情镇压之下,现在秩序已经好了许多。百姓们也知道什么是排队了。因为每个人都有。
只是现在。为了保持战斗力,这种早早起床外出做事的活都交给了新近招募的军士们。老兵们都留在了军营之中休息。
远处天边的朝阳渐渐升起,向着苍茫大地洒出万道霞光。
大街之上,香气四溢的米粥味道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咽着唾沫,眼睛都是直勾勾的看着那些个大锅。
并不是只加了盐和一些蔬菜的米粥真的有多么的香甜可口,而是因为这是人在饿极了的情况下看到吃食的本能反应。
很快的,随着监管粥棚的常胜军军士一声吆喝,早饭开始了。
汴梁城的百姓们现在非常有秩序的排着对一个接一个的领取米粥,乘到的都到一旁去享用。没轮到的也不急,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
负责看守粥棚的都是一些常胜军新近招募的军士,他们还没来得及严加训练就被派出来做事,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这些土生土长的汴梁城人对于能够帮到自己的同乡非常开心。不时会有一些平日里面相熟的人在认出彼此之后互相打趣。
相似小说推荐
-
一品君侯 (朝霞暮雨) 创世中文网VIP2015-04-17完结一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荣汉王朝表面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其实私底下暗流汹涌,...
-
红警之回归祖国 (海外建国) 起点中文网VIP2015-06-30完结在二战期间我中华大国因内战和日寇的侵略失去很多领土,无数同胞落难,如果给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