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平凡不是错
- 入库:04.13
与此同时,英王也有其它的担忧,如果他们这一次将印度给丢了,保不准其它殖民地也会争相效仿,而到了那时候,局面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显然是英帝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保住印度这块殖民地,对英国来说,那是相当的重要。
既然如此,那派出重兵以援就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英军怎又会来得如此之快呢,威廉这请援信才发出没多久,援军就来了。
原来,在亚洲,由于有印度这样规模的殖民地存在,更加有其它重要的商业利益,所以,英国除了在印殖民地驻有大量的军队之外。还在印度洋上一个名叫必尔各答的地方驻有大量的军队。
这个名叫必尔各答的地方,准确说起来,应该是印度洋上一个有着100多平方公里的岛国,不过,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它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它几乎就象一颗钉子一样钉在印度洋上,扼守着印度洋上的黄金航道,几乎所有通过印度洋的商船以及舰队都必须通过必尔各答。
所以,英国在这样的战略重地驻有重兵也就说得通了。
而这个必尔各答岛原本有着很多的原住民,不过。在英国人接管这里之后,这些原住名便不复存在了,英国人杀光了这里的原住民,把这里变成了英国的军事基地。
当然,英国之所以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也不光是因为这里是战略要地,更为重要的是,这地方离英帝国在亚洲大陆上的殖民地很近,特别印支殖民地,从必尔各答出发,几乎只要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印度次大陆,这样一来。英国才能非常方便地就近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
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威廉的信没发出多久,英军的救援大军便到了的原因之所在。
而且。威廉的运气也实在是不错,此次救援行动正好赶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在加尔各答轮训,所以,此次出动前往救援的英国舰队无比庞大,除了原本就驻在加尔各答的海军舰队之外,大西洋舰队也加入了进来。这几乎是英海军大半的力量。
如此一来,他们对太平军无敌舰队的无视也就很正常了。
实力决定一切。英舰队觉得他们的实力高出太平军无敌舰队甚多,对其予以轻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这就更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冲进无敌舰队的伏击圈。
如果是不堪一击的伏击圈,这能算是伏击圈吗,很显然不是,英国舰队是这样想的。
可是,战斗的过程却并非如英国人所愿。
在无敌舰队开火之后,英国人才明白,他们遇到了大麻烦。
无敌舰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弱。
而李鸿章等人要的就是英国人的轻视,只有轻视,无敌舰队才机会。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在担心英国人会不如他们所愿地闯进他们的伏击圈,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一切都是出其地顺利,而且英国人有着出乎他们想象的狂妄,他们竟然无视无敌舰队的存在,毫不犹豫地就闯入了伏击圈。
既如此,送上门的菜,那无敌舰队就却之不恭了。
于是,李鸿章第一时间命令无敌舰队开火。
首先是巨炮舰的吼声响起。
接着便是多炮齐鸣。
最后,一艘又一艘的英舰被命中,起火,沉没。
英国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时之间损失不小。
但是,英国人毕竟是在海上横行惯了的种,而且实力强大,所以,在经过初始的慌乱并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他们也慢慢开始稳住阵角,并逐渐展开反击。
英国人的驱护舰交替掩护进攻,再加上其它舰船上面的火力,他们虽然虽是处于被围的一方,但却与无敌舰队斗了个旗鼓相当,而且在有些环节,英国人还占据了上风。
由此可见,这英国人的强大可不是吹出来的,他们能在海上横行这么多年,那的确是有所倚仗的。
不过,说到底,综合实力还是衡量孰优孰劣最重要的标准。
从综合实力来讲,英国人的确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他们的舰只不仅在数理上占有优势,质量上更是超出无敌舰队不少,这不是有钱就能堆积出来,这是一种底蕴,是经过多年的积累而来的。
而太平军无敌舰队差的正是这种底蕴。
经过多年的追赶和恶补,太平军无敌舰队实力大增,各方面的建设也都在如火如荼展开,论实力,不敢说已是名列世界前茅,但至少,无敌舰队的实力已经追上甚至是接近了世界最高水平,甚至极个别地方还占据了世界最高水平的位置。
这是值得高兴的地方,但也并不代表无敌舰队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之一。
这些年的恶补虽然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但却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弥补多年的亏欠,与英帝国这种老牌帝国的差距也真实存在,这在此次的实战之中表现的格外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中埋伏的是英国人,却还与无敌舰队斗了个不相上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这只能说,无敌舰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样,不论有无差距,今天这仗已经接上了,那就必须拼出个结果来,如果能够侥幸拼掉这不可一世的英国舰队,那无敌舰队就是赚大发了,即使没拼掉英国舰队,只要是能大量地消灭它的有生力量,延缓或者阻挡它对英印联军的支援,那无敌舰队此次的作战行动就仍然是成功的。
所以,无敌舰队说什么都要顶住了。
而双方的战斗很激烈,或者说是惨烈。
英国舰队因为要分身出来掩护运输舰队,因此处处受着掣肘,没办法发挥出它真实的实力,这也让无敌舰队钻了空子。
而无敌舰队的进攻策略也非常之清晰,也就专门朝英海军的运输舰上招呼,让英国人投鼠忌器,不能将大部分的力量用于对无敌舰队的反击之中。
这就为无敌舰队的进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而无敌舰队也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杀伤了大量的英舰和英国人。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手,双方的伤亡也开始增加。
但是,谁也无法在一时之间找到置对方以死地的办法,所以,僵持也就发生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海战的深入
僵持中的无敌舰队与英国舰队仍是互相杀伤着。…≦,
不过,随着战斗的进一步深入,无敌舰队在实力方面的劣势便逐渐显现了出来,在英舰的反击之下,无敌舰队的伤亡变得越来越大。
本来,无敌舰队就想着可以凭借伏击这一手段在与英舰的争夺之中占据上风,可是,没想这英舰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强大,虽然他们遭到了无敌舰队的伏击,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主力还在,尚保存完整,再加上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与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很快便在无敌舰队的伏击下稳住了阵脚并逐步展开反击。
而形势被自然反转,英舰在太平军的伏击之下反而占据上风。
如此一来,形势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如果再任由形势恶化下去,无敌舰队将会有陷入绝境的危险。
这形势变化的真快。
而做为无敌舰队的掌舵人,李鸿章与骆秉章当然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原计划可以通过伏击战重创英舰,但没想却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变成了得不偿失的局面。
而且,如果再任由情况恶化下去,那就不仅仅是得不偿失的问题了,有可能连整个无敌舰队都会陷入困境之中,真到那个时候,那就麻烦了。
英国海军实力之强,的确已经超过了李鸿章等人的预料。
怎么办?李鸿章必须想出办法,可是,办法就那么几个,而且都不是好办法,一向足智多谋的李鸿章也很是为难起来。
而当前的办法有这么几个:
一,他们要么冒险继续与英舰交火。等待将来出现反转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的出现显然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所以,即使要继续打。那也得改变策略,不能明着来。
二,就此撤退,然后再寻找机会与英舰一决雌雄,这固然可以保存无敌舰队的实力,但他们也将就此失去歼敌的机会,而在此之后的后果将很难预料,英军的援军可能就此与新德里的英印军汇合,尔后的印度战役极可能会由此发生改变。一切都将偏离他们事先预定的方向与轨道,一切都将变得不再受他们控制,这将会是最差的结果。
三,不惜与英舰决一死战,以自己的伤亡换取英国人的伤亡,以此来更大可能地杀伤英国人以及英国舰队,这样做的好处是,极有可能令英舰丧失大部的战斗力。甚至可以令今天在伏击圈中的大部分英舰主力有来无回。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法。基本上是属于拼命的做法。
可是,这虽然有助于达成事先预定的目标,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太平军无敌舰队可能需要付出整个无敌舰队做为代价,这是包括黄旭在内的太平军高层所无法接受的。除非事情已经走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这一条路行不通。
以上三种对策都算不上完美,李鸿章为难就在这里。
而相比较而言,李鸿章更加愿意选择第一种策略。那就是有所改变地继续战斗。
可是,这改变又谈何容易,现在两军交战正酣,任何的改变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必须是慎之又慎,李鸿章必须思虑周详。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婿 (蜀中布衣) 创世VIP2015-11-02 两晋隋唐大唐公主刁蛮跋扈,持宠而骄,其昭彰之恶行,实在令人发指,驸马之命更是贱如猪狗,时人云...
-
三国之窃国之贼 (三七开) 起点VIP2015-10-24 秦汉三国 我晚上睡的是龙榻,白天调兵遣将,大将是吕布,要我问我是谁,我其实是穿越到汉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