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要害遭到袭击,郑妥娘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不闪不避的,任凭一只手在胸前使坏,还得拿起茶杯来,试一试水温,再往某人的嘴边送。滋的咪一口温度正好的茶水,陈燮这才收回两指,在鼻尖嗅一下,叹道:“还是那么香。”

柳如是手里拿着烟和火柴过来,送到嘴边点上,笑道:“这东西有什么好的,味道怪的紧。”陈燮嘿嘿的笑了笑,没有辩解,抽烟不是好习惯,但是很难戒掉。

“明天那两位举人再来的话,让公主殿下出马,就一个要求,登报道歉,然后让他们回去,安心准备科举。”陈燮说这话时候,语气有点阴森。柳如是倒是习惯了,诧异道:“怎么?”

陈燮笑道:“陈家的脸,是那么好抹的么?这两位能来,就能顺利的参加科举,不来的,呵呵,那就不要怪陈某人心黑手辣。”

“老爷,还是算了,读书人可不易。”柳如是还是劝了一句,被郑妥娘伸手拽了一下衣袖,想想放弃了。陈燮站起道:“肚子有点饿了,弄点吃的送书房来。”

所谓书房,其实就是陈燮收藏秘密的大本营。这里头的很多东西,都不足为外人道。平时能进来的三位,陈燮都一再交代过,这里看见的一切,都要不能对外说。

“啪!”拉了一下开关,窗帘都拉上的书房内立刻亮了起来,一盏白炽灯泡的亮光,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电灯。自打能造出硫酸之后,陈燮就让辽东那边,鼓捣出来了一个简单的照明电路。从此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光明,直流电无疑不能跟交流电比,但这是一个跨时代你的东西。

拎着食盒进来的不是柳如是,而是朱媺娖,看家陈燮又在摆弄各种“实验”的家伙,不断的在纸上记录东西的时候,脚步都轻了许多,放下食盒低声道:“如是妹妹说,老爷要吃点东西,我让厨房给做了海鲜面,趁热吃点。”

陈燮放下手里的螺丝刀,转身微笑,接过碗大口的吃了起来。看着灯泡的亮光,朱媺娖忍不住问:“老爷,您说这电灯,大明的人都能用的上门?”

陈燮笑道:“现在不能,将来都能。”朱媺娖诧异道:“为什么?”吃完面条放下碗,陈燮这才道:“因为造价过于昂贵,而且现在这个是试验品,灯丝是竹子做的,等到钨丝灯泡出现了,这种照明系统才能进一步推广。还有一点,这是直流电,等将来出了交流电会更便宜。这么说吧,你现在看见的电灯,相当于人类的祖先,第一次用火烧熟食物,这是文明之光。现在看起来虽然灯光很弱,将来必将照亮整个世界的黑夜。”

这么说话的陈燮,底气还是很足的,大明的工业化已经被动的开始了,在利益的驱动下,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人山寨的能力很强,大明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就算是蒸汽机,现在一些地方也有山寨货了。对此,陈燮深感无奈,却没有去制止。原因是认为还不到时候,而且陈燮也乐于见到,这个国家的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并且通过这些过去被认为是奇技**巧的东西获得利益,并且乐此不彼。等到将来民间出现一股奇巧**技的潮流时,就是出台保护法律的时候了。

至于现在么,最迫切的事情不是什么保护,而是教育。推广并坚定的改变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的时间,不能再推迟了。这就是陈燮觉得最为迫切的事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崛起,最根本的就是教育。

一大早的,朱慈烺就起来了,他还算是个勤政的皇帝,梳洗之时,老周便问道:“万岁爷,早朝的规矩都改成十日一朝会了,怎么还起的这么早?”

朱慈烺笑道:“你不懂,早睡早起身体好,起来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姐夫说过,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要想把大明治理好,首先就得有一个好身体。再说了,朕听说新军操练的有点样子了,打算去看看。”

第六百六十八章巡视新军

第六百六十八章巡视新军

办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开启民智。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四个字可是不会得到整个社会上层认可的。这个时代读书人是一种身份和象征,普通人老老实实做你的营生就是了,读书不读书,真不重要,更不要说开女校了,想都别想。

这个教育要不要办?怎么办?其实陈燮已经在做了,在登州就开始做了,不论贫贱,只要是你张家庄的娃娃,都得乖乖的去上学。那会的学办的比较简单,坚持了十几年下来,这个学堂现在越办越大倒是真的,对外的影响不过是在登莱二州富庶繁华之地。

怎么说呢,很难推广。只有在辽东和大员,这个现象才有了明显的好转。地盘是陈燮的,想怎么折腾都行。官府以政令强制,八岁以上的男娃,必须上学,接受三年的义务教育。但是也仅仅在辽东和大员,还有就是兴海城。在辽东,娃娃不去上学将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逼着农户个工人把孩子送去上学。但是在大明腹地,肯定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啊?还是老办法,搞试点,在最富庶的江南,先找一个府来做示范。三五年后推广到整个江南,这是最好的结果了。陈燮选择的点是松江府,三年的义务教育能学到多少东西?识字,识数,足矣。@为了这个目标,狗腿子阮大铖,鞍前马后的辛苦,得到了一个承诺,义务教育办的好了,他就是江南巡抚,连布政司都比不过渡。

为了升官,阮大铖真是卖力气。走遍了松江府的每一个乡镇,监督当地的学校的建设。算起来,这已经是第三年了,陈燮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三年的时间松江府培养出了第一批义务教育的娃娃,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学什么都快。江南工业的快速发展的将来,无疑会收益于义务教育。

这个事情没问题,但还是有问题。君主集权时代,搞的都是一个套路,就是君权天授,老百姓都得笨一点的愚民统治。现在你玩这个,在叫政治上的不正确。身在体制内,政治上不能跟上面保持一致的话,那真是一点都不好玩了。

这个事情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要!而且要尽快!已经点了一把工业的火。你得把柴准备好,不然火烧不旺。传统的工匠,玩的都是经验,虽然都有绝活,但是对工业化来说,这些绝活用处不大。陈燮要的是流水线模式的教育,批量生产。

至于什么素质教育,其实是懒人给自己找的借口。人类社会。精英教育从来都是占据主流地位,除非人类消亡。否则不会改变。现在中国自改革之后,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工业化,最大的依仗不是别的,而是太祖时代打造的义务教育体系和产业工人队伍。没有这两样垫底,呵呵,工业化你以为是嘴巴说说就行的么?没有足够的理科生和技术工人。你拿什么来搞工业化?或者说的高大上一点,拿什么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所以说,陈燮跟周围的人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别人还在为他的军队改革构想感到彷徨的时候,他已经思绪飞到了另外一个维度。至于说到军队的问题。陈燮现在就算把军队交出去,谁又能奈何的了他?谁又能指挥的动那些军队?说穿了,就得培养一批新的军事人才,等这一代人下去了,换一代人才有可能。

一大早的陈燮就醒了,一动弹就给朱媺娖惊醒了,一双粉臂抱着脖子不让动,口中低语:“还早,再睡一会。”陈燮低声道:“你接着睡,我自己起来便是。”昨夜折腾不轻的朱媺娖可以继续睡,外间的丫鬟春红可不能再睡了,听到动静立刻进来伺候。

已经习惯这种生活的陈燮,张手任凭春红和几个丫鬟摆布,这屋里分工很细,朱媺娖身边的丫鬟最少的时候都得有八个,就这还是比较节俭的。穿戴整齐,出来梳洗,院子里活动了一圈,回来早饭准备好了,虾仁馅的水饺吃了一大碗,这才换上正装出门。

天色已经亮了,陈燮的马车出现在宫门外,昨天约好的朱慈烺,一早去新军走一趟。这不刚到门口,里头的太监便出来见礼道:“公爷稍后,陛下已经起来了。”

皇帝出巡自然是前呼后拥的,不过朱慈烺不喜欢这一套,所以跟陈燮说好的是轻车简从,各带十来个人就行。就这,朱慈烺想骑马出门,还被太监老周死死的拦住,坐马车可以,骑马有风险,万一掉下来如何是好。

朱慈烺只好作罢,马车出来,看见等在外头的陈燮,立刻从窗子里招手。陈燮笑着迎上前道:“陛下,臣在前面开道。”朱慈烺道:“姐夫,一起坐马车好了。”陈燮摇头道:“没这个规矩,陛下还是不要为难臣了。”

陈燮前头带着十余近卫开路,后面是朱慈烺的侍卫,一行人来到刚打开的城门口,就看见等待外面的五百骑兵,何显亲自带队来护驾了。朱慈烺从车窗里抱怨:“不是说好轻车简从么?”陈燮笑道:“那可不行,出了事谁都担不起,陛下还是别为难臣下。”

其实这样做已经很过分了,一个文臣都没带,就陈燮带着近卫和五百骑兵保护,出了城往丰台而去,那里是新军的营地所在。京师一带的道路修的不错,马车跑在水泥路上很轻快,塔塔塔的马蹄声很脆,朱慈烺又不安静了,又一次探头问:“姐夫,啥时候朕能坐火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