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首辅刘健了,内阁当中的几位阁老,谁不是人‘精’,尤其是杨廷和这番话,虽然婉转,可,意思却很明显,是以,都听的出来杨廷和这话的意思。
这话,若是换个气量小的,或许会是认为杨廷和在刻意顶撞首辅刘健。
可,内阁当中,却没人这么想,尤其是首辅刘健,也不认为如此。
此次内阁当中的几位阁老,‘私’下的关系,其实都很不错的,对各自的脾气,也都很了解,是多年的老友了。
自然知道,若是杨廷和真是对刘健这个内阁首辅不满,想要顶撞他,那,就会直接把意思给直白的说出来,根本就不会这么委婉了。
这事情,杨廷和是绝对做的出来的。
盯着杨廷和看了许久,首辅刘健双眼眯着,却是明白杨廷和的意思。
杨廷和对曾毅,是非常支持的,甚至,可以说,在曾毅一事上,内阁,其实是两个派系的。
他刘健这个内阁首辅,虽然不算是针对曾毅,可是,对曾毅,却是有不小提防的,哪怕是现在,仍旧如此。
而杨廷和,则是对曾毅完全支持,不设提防的,非常的欣赏和看好曾毅,不认为曾毅会有狼子野心。
而次辅谢迁及阁员李东阳,这两人,却是从中搅合的,或者说,是从中拉架的,两人是摇摆不定的,只要是在曾毅的事情上,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和杨廷和不起争执,那,不必说,什么事都没有。
若是一旦有争执,这两人就会各拉一个,今个这个拉这,明个,那个拉那个,而且,是换着拉的。
这么做,表达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在曾毅的事情上,他们两个中立,不持任何立场。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曾毅,他们看事不看人。
如此一来,其实,也可以说,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在曾毅一事上,最起码,现如今,已经占据了下风。
毕竟,曾毅为官以来至如今,所行之事,虽然有些猖狂,可,却都是为国为公的,从未有过一己之‘私’的。
是以,这两人的立场,现如今,可不就等于是和杨廷和站在了一起,之所以从中搅合,是不想内阁起纷争罢了。
所谓的假意搅合,就是如此了,刘健岂会不知?只是,有些事情,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有如此,在曾毅之事上,他才能保持最起码不会太过劣势,若不然,真‘逼’的次辅谢迁和阁员李东阳表态了,真把两人‘逼’到了杨廷和那边了,那,曾毅一事,也就不必再提了。
内阁实行的,可是人头票,三比一,就是他这个内阁首辅,也不管用。
这也是刘健现如今的无奈,内阁,原本带上他这个阁老,总共是五人的。
一位内阁首辅,一位内阁次辅,还有三位阁员,那个时候,只要两个阁员围绕他这个内阁首辅,这大局,也就定了,而这,基本不是什么问题。
可,先帝归天后,内阁一直缺一个阁老,一直想要递补,一直没有机会,现如今,倒是有机会了。
可,这机会,却是不能要,若不然,指不定就被刘瑾给塞进来一个阁老了。
若是如此,那可就不妙了。
哪怕是一个阁老,可内阁是朝廷中枢,是大明中枢,一旦有一个污点,那,指不定就是要出‘乱’子的。
是以,现如今,虽然内阁还却一个阁老,可,却从未有人提起要补满内阁的,防备着的,可不就是刘瑾这个不确定因素。
反正,内阁的定制是五位阁老,也就是至多五位,但是,少了,可就没人管了,最少的时候,内阁还有过一位阁老的时候。
“这事,就暂且搁置吧。”
最终,首辅刘健收回了眼神,低头看向了手中是折子,声音淡淡的道:“曾毅之事,并非是首要之事。”
“让人盯着些,也就是了,若是有消息,咱们自然会知道。”
“眼下的麻烦事情,的确不少,咱们没必要盯着曾毅,在他这‘浪’费无用之功。”
刘健虽然防备曾毅,可是,却并不偏执,是以,也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重要,不会因为意气之争而坏了大局,其实,到了他们这种地步,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意气之争的,已经过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纪了,他们现在,意气之争早就被磨掉了或者说,已经收敛了,更多的,是考虑利益和后果。
第四百五十三章担忧
能有内阁这种想法的,整个大明朝,或许没有多少官员,但是,恰巧,这些官员,大多数都聚集在京城。。
或者说,这些权贵们,大多数聚集在京城。
是以,若是单纯以京城而论,能看透曾毅别有用意的,却是不在少数,只不过,大多数,却都是和内阁一样,能看透曾毅别有用意,可,却看不透曾毅到底想要如何。
只不过,有一点,却是所有官员都明白的,那,就是日后,要好生管教一番自家的那些不肖子孙了。
若是单纯的顽劣倒也没什么,可,若是真学成了李子墨那般,可真是要把整个家族都给牵扯进去的。
就如同李南这个原湖广左布政使一般。
位置到了他如今,‘门’生故吏肯定也是不少的。
可,那又如何,此次这件事,谁敢站出来替他李南求情?谁敢说曾毅的惩罚太重了?
谁又敢说,这事,不该牵连李南?
李南身为李子墨的父亲,教子不严,以至于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自古以来,子不教父之过。
这,就是李南的过错。
李南身为湖广左布政使,为官不正,以至于其子横行霸道,方才酿成今日惨案,这,就是大罪。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为李南开脱,哪怕是李南的那些‘门’生故吏,也是不敢的,若不然,那赵家庄一百多条人命,谁来偿还?
这件案子,关键就在于牵扯太大了,牵扯的人命,太多了,而且,是一个庄子被屠杀了,此惨绝人寰之事,哪怕是把李子墨凌迟处死,哪怕是将李南这个湖广左布政使流放,抄家,都是不为过的。
是以,有了李子墨的教训,一时间,京城内的纨绔们,却都是要老实了许多,甚至,有些,都被禁足了。
没办法,有了这个例子在前面,自觉自家孩子平日惹事生非的那种,肯定是要好好说教一番。
也有些,恰巧是这个时候,下面的不肖子孙惹了老爷子不高兴,然后,就直接关了紧闭等。
“大人,这事,怕是对您不利啊。”
仍旧是京城,只不过,却是刑部尚书闵珪的府上。
此时此刻的闵珪面‘色’‘阴’沉,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曾毅此举,已然暴漏出他和南京刑部尚书文固关系非同一般,且,肯定是在谋划什么事情。”
“而南京刑部尚书文固,若是在想进一步,自然是要回到京城了。”
这开口之人的身份虽然不如闵珪,可,其和闵珪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是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也不怕闵珪不高兴。
而且,他这话,确实是没错的,且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曾毅真的和南京刑部尚书文固在谋划些什么事情,那,肯定是不能少了文固这个南京刑部尚书的好处的。
这一点,不管是从利益,从拉拢,从任何方面而言,都是如此。
若是拉拢,那不消说,曾毅肯定是要给文固好说的,若是利益‘交’换,亦是如此,哪怕是文固投效曾毅,曾毅也不能亏待了他,是以,总之,就是一句话,文固,肯定会从曾毅这得到好处的。
姑且不论曾毅到底想要和文固搞什么名堂,但是要给文固好处,这点,或许旁人不在意,也和旁人没什么干系,可,却和闵珪这个大明朝的刑部尚书有关。
大明朝内,只要是提及刑部尚书的,或者是其他尚书的,肯定都是京城的这些个尚书大人们。
若是提起的是南京刑部尚书的或者是南京其他尚书大人的,肯定是要在前面加上南京二字的。
虽说南京六部和京城六部是对等的。
可,权力,却是不如京城六部的。
这天下人,提及的,也都是京城六部,只有京城六部的尚书,才是真正的六部九卿,而南京的六部,虽说有这名头,可,其实,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已经是被边缘化了。
只有在朝堂上站不住跟脚,但,却又不好处置的一些朝廷大臣,才会被贬去南京,或者是明升暗降,前去南京任职。
是以,长久以来,南京,却是成了一处郁郁不得志的官场。
而此时,曾毅能给或者说是文固这个南京刑部尚书最想要的,肯定还是回京城了,这不仅是文固这个南京刑部尚书如此想,任何一个南京官员,包括是全天下的官员,哪个不想进京为官的?
虽说京城权贵云集,高官无数,指不定哪个小商贩就能拐弯抹角的是哪位朝廷大员或者权贵家牵扯上几分关系。
可,京城,却是大明朝权力的中枢,在这里,京城在各个权贵跟前‘露’面,在朝廷重臣跟前‘混’个脸熟,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这里,也更容易被发现所隐藏的才华。
可,文固现如今已经是南京刑部尚书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创世VIP2016-02-16 两晋隋唐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半只青蛙)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穿越者,不去粉碎历史玩,只会跟着历史走,还玩个屁啊!” 以粉碎历史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