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墙 (炮王)



“主公,你不用为难了,铁壁军服从主公的一切命令。”张任沉声对刘福说道。

刘福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公义,难为你了。铁壁军是好样的,在这次与鲜卑的作战中,他们无愧铁壁这两个字。只是鸡鹿塞在日后不仅仅是一个防御要塞那么简单。别看现在鲜卑打得那么热闹,可能够结束残局的,只有我们。而考虑由龙骑军驻守鸡鹿塞,就是为了日后我们能够在尽短的时间内对鲜卑发动突袭。”

“主公,我明白。”

“你能理解我很高兴。铁壁军的重建你要抓紧,无论是什么难题,我都会尽力为你们解决。”

“主公,不知铁壁军日后驻守哪里?”张任出声问道。

“益州巴蜀之地。”

“驻守巴蜀?”

“嗯,那里本来就是安排给你们去驻守的。铁壁军多是步军,而巴蜀之地多山,并不适合骑军行动。回头我会将张燕的白虎军归入铁壁军,交由你来指挥。”

“主公准备何时对益南动手?”

“两年之内是不会主动出击的,所以铁壁军有两年的准备时间。在这两年里,铁壁军要尽快恢复战力。大师兄,你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呵呵……铁壁军不怕任何困难。”张任笑着说道。

刘福对张任笑了笑,扭头对一旁的赵云说道:“子龙,鸡鹿塞我就交给你了。提醒你一句,刚才我跟大师兄说的对鲜卑发动突袭,并不单单只是指魁头或者蹇曼手中所掌握的鲜卑人。”

“主公的意思是……”

“任何鲜卑人,都是龙骑军可能会突袭的对象,包括拓跋鲜卑。”

“……主公,末将明白了。”赵云沉声答道。

刘福见状笑着说道:“三师兄不用那么严肃,若是拓跋武识时务,我们并不介意让他们收纳入大汉,但若是他不识时务,一心想做下一个鲜卑王,那就只能让他去地下做他的鲜卑王了。”

“末将明白。”

解决了鸡鹿塞的驻军问题,刘福的心情不错。回到临时驻地,命人准备了饭菜,把张任、赵云还有张绣这三个同门给找到了一起。众人吃吃喝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童飞的身上。

童飞想要娶拓跋燕并不容易。关键就是童飞的老子童渊不太愿意接受拓跋燕这个外族儿媳妇。刘福还是头一回知道,自己的师父童渊还是个大汉至上论的支持者。在童渊的眼里,外族与无异,自己的儿媳妇应该是大汉的大家闺秀,绝对不能是骑马打猎的野女人。

在童渊看来,自己是关中王的师父,童飞也是有本事的,凭这种条件,汉家女子即便不是任君挑选,但也总能选出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儿媳妇。可偏偏童飞这个混账儿子在外面私定了终身。为了童飞的亲事,童渊差点跟上门说此事的刘福翻脸。

不过老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别人拿童渊没辙,可童渊的妻子却是童渊的克星。倒不是童渊怕老婆,而是对自己的老婆,童渊心中有愧。在面对自己老婆的时候,童渊会不自觉的矮上三分。不过虽然不再强硬的反对,但小情绪还是有的,如今童渊正跟童飞闹着别扭,童飞也不愿意整天看童渊那张长脸,索性眼不见为净,躲到拓跋部去了。

“师弟,童飞那小子打算什么时候回去见恩师?”赵云出声问刘福道。在私底下,刘福并没有什么规矩,跟赵云这些人都是兄弟相称。听到赵云询问,刘福摇头答道:“不知道,那小子跟童师都是牛脾气,谁也不肯轻易低头。不过我估计,最先低头的很有可能是童师。”

“啊?为什么?”张绣不解的问道。

“这就要看童飞有没有那个胆子了。”刘福笑嘻嘻的说道。

“……师弟,有话就明说吧。”赵云皱眉说道。

“好吧,我的意思是,童师是个好面子的人,要是童飞让拓跋燕珠胎暗结……”

“噗~”一直没说话的张任忍不住喷出嘴里的那口烈酒,一点没浪费的落在了坐他对面的张绣脸上。

“不,不至于吧?”赵云也有点吃不准的说道。

刘福闻言坏笑道:“哼哼,童飞那小子可不是三师兄你这种摸一下女孩手都脸红的老实孩子。”

...

第213章用人之道

冬去春来,一转眼的工夫,一年的光景就这样过去了。鲜卑的魁头跟蹇曼已经杀红了眼,活在草原上的鲜卑百姓忍受不了这种没日没夜的厮杀,不断南逃,短短一年的光景,关中就接受了近二十万鲜卑难民。这些因为战祸而失去家园,变的赤贫的人们,在关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杀光鲜卑人!

刘福从来就没有这种想法!

二十万鲜卑人,虽然老弱妇孺占了很大的比例,但青壮还是有那么四五万人。刘福不需要这四五万人为自己去打仗,但让他们为自己干些体力活还是没问题的。

要想富,先修路!刘福别的不敢拿出来跟别的地方比,但要论到交通,刘福可以自信的说关中是做的最好的。益州多山的结构限制了益州的发展,同时也给刘福的统治留下了隐患。为了连贯关中与益州的联系,加强对益州的控制力,早在益州北部被收入关中囊内开始,就开始了几条主干道的施工,直到今日,关中通往益州的主干道,已经不再是一条,而是五条,通过这五条主干道,关中加深了与益州的联系,强化了对益州的控制,只要刘福愿意,关中汉军可以很快进入益州,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翻山越岭。

能够修成这些道路,鲜卑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刘福不是个喜欢竭泽而渔的人,既然想要让鲜卑人卖苦力,自然不会过分压迫鲜卑人。在鲜卑人忍受不了战乱逃入关中以后,刘福命人将这些鲜卑人编入户籍,统一管理。当然为了避免这些鲜卑人在日后聚众作乱,刘福下令将这些鲜卑人以家为单位,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地方。二十万鲜卑人虽然听起来不少,但在刘福如今所控制的地方一稀释,也就干不出什么大事了。

为了让这些鲜卑人能够安心做事,刘福派人教授他们种地养蚕,学习除了放牧以外的生活技能,同时还将鲜卑人中的青壮招入施工队,随着施工队在四处施工。在关中境内,只要肯卖力气,肯遵守大汉的律法,鲜卑人生活的还算不错。

生活安定了,自然也就没有了闹事的心思。如今在关中的鲜卑人,除了用心做事外,就是希望可以早日成为大汉境内的二等国民,与那些早先投靠汉人的羌人一样,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在刘福治下,百姓分成了三等,汉人是第一等,可以享受最好的待遇,次一等的就是接受汉化的异族,羌人、西域各族人都有,只要通过了大汉的考验,就能享受大部分汉人的待遇,最差的就是刚刚加入关中的外族,这些人虽然只要遵纪守法就可以生活安定,但大汉官府所发布的福利,他们就基本上享受不到了。当然这个福利不包括孩童。对于教育,关中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但若是想要进入高等学府,那对异族的限制就很严了。

不过即便如此,生活在关中的大部分异族在看那些还生活在故地的同族时,还是会生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的确如此,关中安定,只要肯干活,那就不愁吃喝,只要遵纪守法,就不用担心会被人突然杀死,与如今已经变得血流成河的草原相比,生活在关中的鲜卑人如同置身天堂。

但在这天堂里也分三六九等,想要享受更好的待遇,更少的限制,那就只有努力成为二等国民,获得汉人的认可。

不是没有人想要趁机作乱,可响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生活在关中的外族已经清楚认识到关中王刘福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但只要不犯了他所订下的规矩,他也不会没事找人麻烦。

强大的军队保证了百姓生活上安定,而只要生活安定,百姓并不是很在意由谁来统治他们。至少那些忧国忧民的人,在关中并不是很受人待见。()关中鼓励自荐,但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要自己去官府通过了面试,那就可以得到安排一展所长。而那些总是吃饱了饭后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心的人,往往会得到的只有旁人的嘲笑。

“你既然看得如此通透,为什么不去官府说明,直接指出官府工作上的不足,跑到这里来说什么?煽动别人去闹事,自己再躲在暗处看热闹?无耻!”

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这是最朴实的追求,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只有一小撮人不满现状,总是希望搞出一点事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今的关中,只要肯干,人人都能做到吃饱穿暖,只要守法,就不会有人来欺负你。就算有人欺负了你,官府也会出面为你撑腰。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官府的不满很低,往往即便官府做错了一些事,大多数百姓也会理解。

只有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才是天下不安的根源,对待那些人,关中的处置很严厉。不管这些人是受人蒙蔽蛊惑还是有意为之,但凡是抓住的,统统送去西域劳动改造,十年之内不许返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域是刘福治下最混乱的地方。不过对西域,刘福并不是太看重,交通的限制让刘福只能将西域作为一个物资补给点,而无法用心去经营。对于西域,刘福放弃了对土地的占有,只对西域的财富感兴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