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们打算先把天授传国玉玺这件事散布出去,然后再进行登基大典。()年号就定为兴汉……”一旁的郭嘉听到刘福这话,立刻开口说道。
刘福静静的听着郭嘉对日后的安排,偶尔插嘴询问几句,一旁的卢植、蔡邕见状相视而笑,等到郭嘉讲完,日头已经偏西。刘福亲自送走了卢植、蔡邕等人,随即转身拦住了身后准备离开的郭嘉等人。
“主公,还有什么事吗?”郭嘉不解的问道。
“什么事?”刘福冷笑道:“卢师、蔡师那样的人我惹不起,可你们这帮混蛋,我视你们如兄弟,可你们事先却连一点口风都不漏,你们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嘿嘿……主公恕罪,我们这不是怕你不同意嘛。”郭嘉陪着笑说道。
“哼哼哼……现在好了,我被你们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照你们的计划来做,你们是不是满意了?”
“嘿嘿……主公从善如流,我等很满意。”
“你们满意,可老子不满意,今天不给你们一点苦头吃吃,日后你们还不知道会瞒着我干出什么事情来。来人,一人二十板,不许偷奸耍滑!”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宫中侍卫立刻两个人架着一个往空地上走,包括郭嘉在内,一溜排二十余人,文武都有,全被刘福下令脱了裤子打板子。一时间噼里啪啦声此起彼伏,郭嘉等人被打得怪叫连连……
“下不为例!”在把郭嘉等人赶出去前,刘福扔下了这句话。而听了刘福这话以后,郭嘉等人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这回瞒着刘福配合郑玄“逼宫”,郭嘉等人心里也怪忐忑的。刘福虽然大度,但也要分是什么事,真要是惹火了刘福,那他整治人的花样多得是,郭嘉等人可吃不消。现在听到刘福说下不为例,那就意味着他不会再追究此事,郭嘉等人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看着那帮人趴在担架上被各自的家人抬回家,刘福忍不住摇了摇头,转身回后宫去见何太后。马上就要登基了,这事老太太一直挂念在心,嘴上虽然不说,但这心里,可以说是比谁都着急。
见到刘福来了,何太后哪里还忍得住,紧张的看着刘福,唯恐这儿子还不愿意这时候登基。刘福见状又好气又好笑,摇头说道:“母后别担心了,不日孩儿就会登基。”
“呵呵呵……好,好,就该如此。”何太后连连点头笑道。
母子俩说了一会话,刘福就告辞离去。既然决定选择吉日登基,那需要刘福操心的事情就多了起来,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亲人。
皇帝自称天子,那就意味着这君权是上天给予的。老百姓都信这套,即便有识之士认为关中发生的天授玉玺这事只是关中王及其手下自编自导的一出戏,但这样的有识之士太少,大多数人还是相信关中王刘福才是大汉的正牌天子。
既然大汉的气运在关中,那些忠心拥护大汉的人自然纷纷涌向关中,至于许昌的天子刘协,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伪帝。
这也不能怪人们势利。自刘协登基以来,先是被李李肃欺凌,后又被曹操掌握,至始至终,刘协就是一个傀儡,任人摆布,毫无作为。而关中王刘福,留给人们的印象则是强大,仁厚,与刘协的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有心人的推动,刘协是董卓拥立这种旧账也被翻了出来,话里话外的向人们暗示着刘协得位不正,因此惹怒了上天,才给大汉带来这么多的灾祸。
深居皇宫的刘协有心辩解,可他连皇宫大门都出不去,又找谁去辩解?更何况就连刘协自己,在无人的时候也会暗暗反思,自己与刘福究竟差在了哪里?眼下这种情况,除非刘福暴毙,大汉天子这个称号才会继续戴在刘协的头上。否则,一旦关中刘福称帝,刘协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被人视为伪帝。
“陛下,夜深了,早些安歇吧。”伏皇后来到刘协身边轻声说道。
“……梓童,你先去休息吧,我睡不着。”刘协闻言温柔的说道。刘协身边没有多少女人,除了一个伏皇后,就只有一个董贵人。这两个女人是在刘协被董卓带到长安以后娶得,一直不离不弃的跟随着刘协,刘协对这二人的感情很深,认为这世上自己只剩下这两个亲近之人。
“陛下……”伏皇后欲言又止,刘协见状问道:“梓童,有什么烦心事吗?”
“父亲托妾身问陛下,对于关中之事,陛下可有什么应对之策?”伏皇后沉默了片刻,轻声对刘协说道。
刘协闻言不由苦笑,“梓童,国丈担心此事作甚?你兄长伏典如今不是已经人在关中?”
“陛下……”
“梓童不必惊慌,朕没有怪你伏家的意思。夫妻本为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能在这时候还陪着朕,朕已经很感激了。”
“陛下切莫如此说,妾身既已嫁给陛下,自然要与陛下同生共死。”伏寿急声说道。
“同生共死……是啊,除了同生共死,此时的我也想不出还会有什么别的结果了。”刘协长叹一声,心灰意冷的说道。
“……陛下,你与关中王是兄弟……”伏寿试探的说道。
不过没等伏寿把话说完,刘协苦笑一声,“兄弟又如何?若是你知道朕曾命人去刺杀过关中王,你还觉得关中王会放过我这个兄弟?”
“什么?!陛下,你,你真的……”伏寿吃惊的问道。
本来这种事刘协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但此时此刻,已经对未来感到绝望的刘协也不在乎这事会被人知道了,点头对伏寿说道:“没错,一开始想杀关中王的是董太后,不过随着朕的年纪的增长,朕也开始将关中王视为了眼中钉。几年前,关中分发各诸侯土豆的时候,朕就命人刺杀过关中王,可惜失败了。”
“……就是关中宣称是外族谋刺关中王那次?”
“没错,你不是一直纳闷有段时间宫里的冷公公不见踪影吗?他就是奉我之命前去行刺关中王,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陛下,你跟关中王是兄弟,你为何……”
“他对我来说是个威胁!只要他存在一天,我的皇位就一天不能算是稳固!这是父皇临终前交给我的,我谁也不会给!”刘协神情忽然有些激动的叫道。
伏寿有些怜悯的看着情绪激动起来的刘协,一直以来,刘协给伏寿的印象都是一个意志力顽强的男人,很少出现这种失控的大吼大叫。
就如同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刘协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出生开始的琐碎往事,说着自己与关中王的童年,伏寿静静的听着,看着刘协泪流满面,大声叫骂,直到刘协再也没有出声,默默地坐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抽泣,这才上前轻轻的将刘协搂在怀中,哼唱起了自己孩时母亲经常哄自己睡觉时会哼唱的歌谣。
夫妻俩就这样过了,次日清晨,刘协醒来以后,看着搂了自己的伏寿,颇有些不好意思。叫醒伏寿让其回宫歇息以后,刘协命人去见曹操,说是有事相商。而此时的曹操,也正为关中王准备登基称帝的举动感到头疼。
虽然曹操知道关中王称帝是早晚的事情,可真事到临头了,曹操还是真的有点束手无策。传国玉玺会在刘福的手里,曹操也曾怀疑过,毕竟自汉灵帝死后,传国玉玺就不知所踪,可曹操没想到的是,传国玉玺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好算计啊,就凭天授这两个字,就将刘福意图自立为帝的恶名给洗去,反而成了名正言顺的大义。有了天授这两个字,刘福称帝也就成为顺应天意的行为,而自己所掌握的汉帝刘协,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伪帝,成为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如何化解关中王这次给天下诸侯所出的难题,成了曹操以及一众谋臣这几天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可讨论来讨论去,曹操等人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也就在这时候,刘协派的人来到了曹操的面前。听说刘协有事找曹操相商,戏志才脑中灵光一闪,一个主意顿时冒了出来。
曹操挥手让使者先回去,告诉刘协自己稍候就去。等到使者退下,戏志才出声对曹操说道:“主公,忠有一计,可解关中之难。”
“计将安出?”曹操急忙问道,坐在一旁的众人也纷纷看向戏志才。
“此计的关键,就在天子的身上。”戏志才沉声说道。
戏志才的计策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三个字,不承认。这虽然有点无赖,可却也是眼下唯一能够行得通的计策。不管关中如何,曹操就是不承认,就只承认刘协才是正牌的大汉天子。当然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做出这个决定,那就意味着跟关中翻脸,需要随时提防关中的进攻。
为了让关中不敢轻举妄动,戏志才建议曹操派出使者,联合各路诸侯,一同抵制关中刘福的称帝。
“难怪要用到天子,诸位觉得此计如何?”曹操点点头,问众人道。
“此计……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也唯有如此,才能解开眼下的困局。只是主公,天子会配合我等吗?”程昱有些担心的问道。
“哼哼,仲德多虑了。他怎么会不配合?我等即便投降关中,最差也能捞个一官半职,可若是他落到关中王的手里……”曹操冷笑着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神捕乱宋 (理查德唐僧)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 一个无辜的21世纪网络宅男,在家上网的时候,错点了[确定],携带着一个牛B的系统,俯...
-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创世VIP2016-02-16 两晋隋唐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