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们几个.别讲报信.等你们跑回去.恐怕土匪早就攻下村子了.
“五老爷您别不行.你看.只要发现土匪.我们就把竹片子往小黄的肚子下那个小布袋上一放.让小黄跑回村里.保长一看到竹片就晓得了.”
这个时候.刘少勋才发现几个老妇身边有条黄色土狗.正趴在草丛里吐舌头……这就是百姓的智慧啊~.
又问了几句.刘少勋脸上的笑容不断.对于王世华管辖下的百姓生活和自信.很满意.
就要离开时.王世华却笑道:“几位老人家.把你们手里的珍珠米卖我成不.”
“好.”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位一直偷瞄王世华的老妇.突然有点畏惧.又满怀希望的看着王世华.问道:“敢问您是不是家主.”
见王世华含笑点头.那个老妇大喜的一把跪下磕头.大叫道:“老婆子拜见家主.祝您长命百岁……我讲你们还愣着搞么子.还有沒有规矩了.快跪下给家主请安.”
“拜见家主.”
“您老见过我.”
“回家主的话.半年前我到镇上赶场.有幸能远远地见过您的尊荣.便一直记在心里.刚才还不敢太肯定.沒有第一时间给您请安.请家主责罚.”
“呵.呵.几位老人家恕世华有伤在身.不好下车.都快快请起.”
那个老妇站起來后.解下鱼篓边的纱布.一拉.将纱布从鱼篓里拉出來.连带着拉出一团珍珠米.双手恭敬地递给刘少勋.并低头道:“家主能看上老婆子这点珍珠米.是老婆子全家的荣幸.万万不敢提钱.”
另外几个老妇也纷纷学之.人人面色激动.
刘少勋表情有点怪异的看着她们.又看着手里的珍珠米.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可眼神深处.却流动着狂喜.
王世华对她们道谢.很快.马车在几个老婆子注视中出发.
一直等马车行至百米外.一个护卫却提着一个钱袋回來.道:“传家主的话:你们对王家忠心可佳.这是赏赐给你们的.并不是买你们的珍珠米.每人二十块.还请几位老人家收好.”
感动的几个老婆热泪盈眶的再次对着马车磕头道谢.
“少勋.你老是惦着珍珠米搞么子.”
“世华.我拿的是珍珠米.感受的确实百姓对你的爱戴.”
“哦~.那你讲讲.我王家人如何.”
“她们虽然只是几个老人家.可文化与素养却是一脉相传.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王家子弟的骄傲.自信.诚恳.善良.”
“哈.哈.讲的好.”王世华得意的哈哈大笑.却补充道:“不过.有机会我让你看看我王家子弟凶猛如狼.气势如虎的一面.”
有了刚才这一幕.刘少勋的心情显然大好.话也多了.一路上不停的问这问那.王世华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心情好.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不知不觉.队伍來到了一处叫金竹山的地方.
感觉马车一停.王世华伸出脑袋一看.见队伍也停了下來.疑惑的问道:“二狗子.怎么回事.”
“回家主的话.前面有好戏要上演了.石头已经让队伍停下.并派人來问.您想不想看看.”
“么子好戏.”
“您上次不是讲.沒看见虎叔是如何亲帅十万大军剿灭蝗虫的么.现在.机会來了.”
“太好了.快带我去看看.”
“少爷.您用不着下车.小的把马车赶过去就是了.”
“再去问问翠云想不想看.免得她到时候又埋怨我不带上她看戏.”
“小的已经派人过去了.”
果不其然.张翠云几人的马车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第两百六十八章大战蝗虫
金竹村位于金竹山南面.全村有两百四十二户.上千人.是王家势力最东面的村子.其村南面与大道接壤之间.有上百亩上好良田.
自从昨天虎叔率领着两千人.车载人扛的带着数万鸡鸭來到村里.并告知他们蝗虫很可能会在今天袭击该村良田后.村里炸开了锅:蝗虫來了.那还得了.但是.从今天早上开始.村里村外全都静悄悄一片.所有人都戴上了发下來的面罩.连狗都沒放过.静等着蝗虫的降临.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怀疑虎叔他们的消息准确性.等到了中午.有的人想回家做饭.却被制止.大家只能烤糍粑粑吃.
几辆马车顺着田间铺设的村路快速而來.虎叔赶紧带人迎接.
“拜见家主、主母和两位夫人.”
王世华走出马车.制止了大家的齐拜:“不用多礼.我顺道來看看你们.”
下了马车.王世华边走边问道:“虎叔.准备的怎么样.”
“家主.您放心.早就准备妥当.就等这那些该死的蝗虫自投罗网了.”说起对付蝗虫.虎叔的脸上就有了笑意.道:“还是家主英明神武.老祖宗们拿这些蝗虫沒一点办法.有利器在身边而不知.可您却硬是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就凭这一点.家主.您就该青史留名万万年了.”
“虎叔.您老就别拍我马屁了.”
“家主.我的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您见过我么子时候给人溜须拍马过.我讲的是实话.后世子孙要是再面对蝗灾时.只要用上这个办法.必然就会想起您的名字.这还不是青史留名是么子.”
笑谈间.王世华为了不丢面子.勉强支撑着走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实在是累的够呛.只能坐下.喝了口茶后.问道:“蝗虫么子时候到.”
“按估算.中午就应该到了.可现在还沒到.估计还得等一下.”
虎叔的话音一落.却见一个枪兵指着对面山顶.叫道:“虎叔.对面山上发信号了.”
王世华抬头看去.却见对面山顶上有一面白色旗帜正左右摇动.
虎叔肃穆的叫道:“都不是第一次干这买卖了.按先前部署的办.快.”
众人立即有序的散开.纷纷跑进屋子躲避.连王世华的三辆马车都被赶到后面去.
不到两分钟.却见左边山体上空突然窜出一片黄黑色云团.如同突然从空间中跳跃而出一样.极为夺目.数目恐怕不下百万.
随即.黄黑色云团如同洪流一般顺着山体倾泻而下.倒入山下的百亩良田边缘.再飞速的向良田中间侵染过去.所过之处.那些一尺多高的稻子全都不见了.只有干裂的田地……趴在床边的王世华和家人们都是第一次目睹蝗灾吞噬的场景.看的各个呆若木鸡.眼中流露出恐惧.
倒是对此习以为常的虎叔.轻车熟路的对身边的人吩咐:“让田中的人把鸡笼里的鸡鸭嘴上的套子都打开.等蝗虫离藏于田中的鸡笼不到五米时.再打开笼门.”
立即有人跑出去.抽出手中的小红旗向田举了一下.再放下.
埋伏在田中的一百人立即伸手进鸡笼.取出鸡鸭嘴上的套子.一时间.鸡鸭的叫声大起.与蝗虫飞行时所形成的“嗡嗡”声此起彼伏.
距离差不多了.传令官立马举起小红旗对着田地间向前一比.再往左边一挥.
田中的人.猛地一拉手中的绳子.在他们身边的十个鸡笼上.用绳子拴住的门环立即打开.笼中那些饥饿的鸡鸭立即成群结队的向蝗虫疯狂冲去.不少鸡鸭甚至急的飞起扑向蝗虫……如果从高空俯视.定会发现.上万只鸡鸭如同一道色彩斑斓的洪流.正迎头撞向那股黄黑色的洪流.
二者相撞.沒有惊涛拍岸之声.却比巨浪相撞更为壮观:鸡鸭的叫声虽然惊飞了不少蝗虫.可蝗虫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又被鸡鸭近距离突袭.一时间哪能各个都逃脱.一时间.田中到处都是追杀和鸡鸭欢快叫声的场面.
眼见蝗虫太多.这些鸡鸭虽然拼命追杀.可蝗虫席卷的速度依然不减.只是在鸡鸭所过之处.纷纷飞起而已.从刚空俯视.这些鸡鸭如同掉在**大海上.激起一朵朵浪花.但一时间对大局并沒有太大的影响.
“把田边的鸡笼打开.让它们参战.”
虎叔把灭蝗灾当成了真正行军作战.部署的十分到位.随着旗手摇动着手里的旗子发出信号.真正对蝗虫造成打击的一幕出现了.
整整四万只鸡鸭部署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从四面疯狂扑向蝗虫.
这里面有个极大体现百姓智慧的事:有些老母鸡都带着小鸡仔一起冲锋.而这些老母鸡哪怕自己吃饱.也会习惯性的继续追杀蝗虫.一嘴把蝗虫啄死后.并不吃掉.而是留给小鸡仔.自己则继续欢快的追杀蝗虫.
五分钟后.蝗虫终于支撑不住了.天性使然.它们要逃.可它们沒有智慧.只是本能对危险的畏惧而想离开这里.四散开來.
“虎叔.它们要逃了.”
“主母放心.跑不了.”虎叔笑的极为开心.双目精光闪烁.满眼杀机.如同真的再跟同类作战.
又过去了三四分钟.见留在田地里的蝗虫基本被消灭.小部分已经逃到四周不高的小林子里.正在集结.准备再次祸害其他地方.
“让埋伏在外围的人做最后的清算.”
埋伏在林子里的人立即打开鸡笼……虎叔真可谓算无遗漏.把什么都考虑进去了:在田地里作战的都是鸭子和母鸡.因为母鸡飞不高.但大公鸡是可以飞到树枝上的.在林子里.这些饿极了大公鸡一见蝗虫落于树杈之上.哪还顾得上别的.纷纷扬起翅膀.扑腾扑腾几下就飞到了树杈之上.迎头便啄.激起了蝗虫纷纷高飞.落于别的树杈上.可上万只大公鸡早就占满了树杈.哪有它们容身之地……
“多派几个人.骑快马追踪.一定要弄清楚它们下一个聚集点.”
“是.”
仅仅二十分钟.近七万鸡鸭大军.就消灭了七八十万只蝗虫.逃走了二十來万只.过程虽短.可这里面的部署之功绝对不容忽视.否则.绝不可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大英雄 (痴冬书亦) 创世中文网VIP2015.12.25完结一个掉队的八路军列兵-贾英雄!…… 一个被俘的日本翻译官-小四眼!&h...
-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叶家十二) 起点VIP2016-02-26 秦汉三国 看主角叶墨,带着帝国系统重生在三国,如何扶大汉于将倾。 医人何须杀人,大汉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