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自己夫妻吃的是学校的,母亲和孩子吃的粮是自己收租的粮,菜主要是自己种的,基本上不花钱,这买盐却花了一块五。

  比起他缴的那点田赋多多了。

  “盐价确实贵,但现在的盐也确实好,雪白的精盐,跟粉一样,过去也能买到私盐。但哪有这样好,又黑又粗还有砂。味道还苦涩。三十文一斤倒也值这个价,再说这两年什么都涨价,就是粮食和盐没涨。”

  蒋勋在自己的帐本上记下食盐一千五百钱这个数字,摇了摇头。他很清楚,盐这东西本身并不值钱,盐是直接从海里取出来的。以前还说要买薪煮盐。现在听说都是直接用盐田晒盐,再经过加工精炼,效率高的多。

  但是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专营,盐这东西其实就是变相的人头税,毕竟人人都得吃盐。在宋时,朝廷两税收入不过折合两千多万贯,而商税只有一千万左右,但食盐专卖每年却能得到四千多万贯的收入,相当于两税的两倍还多。

  不过比起如今的朝廷来说。税收为过去历朝之最的宋代,尤其是南宋,则距大汉差远了。不说从报纸上看到的朝廷年收入二十亿,仅是一个盐。朝廷一年盐税就达到了六千万块银元。

  六千万块银元似乎比四千万贯要少,但朝廷的盐务除了盐税外,还有产销经营过程中的所得税等,一年也还有好几百万。

  宋代的茶、酒专卖也获利很丰,南宋时一千万上下,不过朝廷的茶酒外还有烟,这方面的税收只高不低。

  至于朝廷的田赋。则要比南宋多的多。毕竟南宋与大汉相比,现在大汉的耕地面积是南宋时的数倍。而且也没有各种隐田和特权免税的田,加之还有个摊丁入亩,田赋收入是宋两税收入的十倍不止。

  不过对于蒋勋来说,朝廷年财政收入二十亿,哪怕除掉战争的收益外,各种税收也还是很惊人的,但这些跟他没什么关系。

  蒋勋家今年的收入,光他一人就收入了一百多块,妻子也有几十块,全部加起来已经达到了近两百块银元的惊人数字。

  但他交的税,也就那点田赋,加起来都没有一块银元,占他们收入的两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个人所得税是从月收入十块银元起征,他现在的基本薪水才五块,不够起征点免税。

  当然,细算起来,他们家也是还有交税的,比如他买的盐,那一块五银元里就包含了盐税了,真正的盐价一斤十文,盐税却有二十文,盐税是直接加在盐价里面的,只是没有另外征收罢了,这相当于他们家买盐就交了一块银元的盐税。

  此外还有他们购买的茶、糖、布匹等,基本上每项购买的商品,其实朝廷都已经在商品流转的时候从商家那里征过一道税了,然后商品价格提升,把税已经包含在了商品价格中,最终税还是转嫁到了消费的他们身上。只是一切不明显,而且这种税是你买了才有,且并不是单独算的。

  相比起过去的那种按人头收税,按户收税的方式,这种税收方式明显更加合理。消费的多,不知不觉中税交的也多了,消费的少,税自然就少。就跟他家田少,那税少。地主们田多,田税多。

  而且现在没有了劳役瑶役等,丁银钱也没了,既不用去辛苦服役,也不用出银钱免役,这算是最好的一点了。

  蒋勋家去年花费最大的是盐开支,然后是茶叶开支,另外烟酒糖,以及油等几项也不少。但细算下来,家里的开支依然不大,没超过十块。

  看着家里帐上近两百块的收支节余,蒋勋不由的笑出了声。

  “今年多扯点布吧,全家每人都做一身新衣裳,再买一人买些新靴子,母亲和夫人也打套头面。”

  “学校不是刚发了一匹布和五斤棉花,都够做好几件新衣了,哪还需要再买。”

  “娘,你们都好几年没做过新衣裳了,这次肯定要做,每人做两身。几个孩子也要做,如今不比过去了,既然有钱了总得穿的体面些。”

  蒋勋算了下,今年家里收入近两百块银元,按现在上米两块一担来算,家里今年收入可买一百担米,这个收入,都差不多可以赶上过去知县的俸禄了。

  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民办老师,但却享受着过去知县老爷的收入待遇,那有钱自然也不能抠索了,自己也是为人师表,自己的母亲妻儿,总也得有几身体面的衣服啊。

  “南方冬天湿冷,咱们买点羊毛线回来,织毛衣毛裤。王校长上次就买了,织的那个羊毛衫穿的可暖和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文 第709章 炮灰先上]

  “军费开支太大了,必须再裁减部份军队数量。◇↓◇↓。¥f”

  钱赚的快,但花的更快。今年的财收相当喜人,可当刘钧仔细的看着龙汉二年的财政支出报告时,表情很纠结。

  百万大军听着确实很让人兴奋,但养一支百万大军的花费却能让人心都滴血。这可不是一百万大明的卫所军,也不是什么隋唐时代的府军,这可是新式的常备军,类似于宋代的职业军队。

  大宋为了养他那支庞大的职业军队,每年开支的百分之七十多用到了军队上。而现在大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若是没有去年几场大战的胜利,特别是吞并日本后所得到的那宠大的战利财的填补,估计财务卿早就跟他哭穷了。

  大汉如今看着蒸蒸日上,烈火烹油的。但普遍的薪水上涨和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大汉将士们的薪水也蹭蹭蹭的提高,以及装备费用的大幅提升。

  帝国陆海军经过上轮裁减后,依然还有一百万。而在这一百万大军里,军官的比例很高,数量惊人,多达十六万多人,此外,士官的数量也很多,士官达到了五十多万,普通士兵反比士官还少,只有三十多万。

  这样的军官、士官、士兵的比例,固然使得军队战斗力很高,但也使得军队仅薪水一项开支就非常高昂。军官薪水福利一项支出,一年就高达五千多万,士官们的薪资福利则更达到六千多万,普通士兵的薪水支出也达到三千多万。三项加起来,高达近一亿五千万块银元。

  这还仅是军官和士兵们的薪水福利,军费支出里更大头的还有装备训练、训练费用、以及吃喝等消耗费用。骑兵的战马、炮兵们的大炮、海军的战舰,各地军营堡垒等的建设维设,海军的基地、港口、岸防炮,陆军水师的舰船。

  还有陆海炮等各军事院校,各个培养士官的训练营等等。

  这些开支都一加,再加上战争的开销。今年的军费总支出达到了六个多亿银元,看的刘钧胃都疼了。

  “必须再裁减军队,削减军费开支。”刘钧握紧拳头对着财务卿和兵部尚书道,至于枢密使傅山。只能无奈的坐在一边。

  他只掌握着帝国的军令系统,军费开支预算拔给,装备后勤以及薪水福利这些是归兵部和财务司的。

  “再裁二十万!”

  刘钧完全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军费开支,今年还是攻占了日本、收复了辽东,还合并了朝鲜。要不然,朝廷也根本不可能有二十亿的财收。可这一年六亿的军费开支,虽然也包含了战争开支这一大笔,但剩下的开支依然极大。军费开支可是年年得有的,朝廷可无法年年承担这么大的开支。

  朝廷也不可能给将士们减薪,那样做无疑是愚蠢的。

  职业军队是今后军队的唯一出路,而职业军人必须得保证他们的收入。养支叫花子军队的后果,就是当你需要军队这把利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只是把涂了漆的木剑,到时坑的还是自己。就跟朱元璋似的。总吹嘘自己养百万兵,而不费朝廷一粒粮,结果自然是人人皆知。

  “再裁二十万?”傅山惊讶,朝廷刚刚才裁二十万,又要裁二十万,这一刀刀砍的也太猛了点吧。

  “兵在精不在多,目前大汉的周边形势比较良好,眼下唯有南面和西面两边需要用兵。八十万陆军有些多了,况且我们就算再裁二十万,也还有一支庞大的预备役。而且蒙古诸侯、皇协军团、外籍军团加起来也还有二三十万了,关键时候也是可用的。”

  蒙古军团、皇协军团、外籍军团,这三支军团是帝国的三支编外力量,不隶属帝国现役之中。而且他们属于自备装备。朝廷不开工资,自己解决补给等问题的军队。调他们上战场,朝廷还能卖给他们军械、粮草,还能从他们的战利品中分成,因此刘钧觉得还是这样的军队好用,便宜又省事。

  相比起这三支军团。帝**人均一年得耗费六百块银元,太贵了。

  “还有,海军的那个新舰计划,削减一下。除了已经开建的,其余的新舰暂时停止建造,搁置起来。”

  帝国海军现在的军舰数量已经不少了,虽说不少军舰都是旧式的,甚至是商船改造的,在海军看来是属于过渡式的,但刘钧觉得不能再支持海军那种无度的扩张计划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