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 (堕落的狼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堕落的狼崽
- 入库:04.13
“太原战事紧急,苏定方正在进攻太原,房玄龄和侯君集两人抵挡的很辛苦,所以世民就回去了。”李渊笑呵呵的说道。
“李信不是已经退兵了吗?那苏定方应该知道此事,为何还在强行进攻太原呢?”张妃佯装着不懂的样子疑问道。
李渊听了心情顿时有些不高兴了,摆了摆手说道:“路途遥远,苏定方哪里那么快就能接到消息的。他回去也好,留在这里只能是让朕为难?哎!”
“皇上至高无上,有什么能让皇上为难的?”张妃眼珠转动,忍不住询问道。
“黄河决堤,总得找一个人来。”李渊叹息道:“不然天下人会认为是朕下旨意的,对我大赵声望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世民是南征主帅,按照道理,他是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的,但是世民现在回太原,事情就找不到他了,而且这件事情他是没有错的,朕也不忍这样对他,毕竟世民对大赵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张妃心中顿时有些不妙了,既然不是李世民,那就只能是李元吉了,她这次前来,就是奉了李元吉之命,想办法解决此事的,李元吉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黄河决堤之事关系重大,李渊需要有一个人来背黑锅,弄不好就是自己。李元吉赶紧让张妃前来斡旋。
“那就是齐王了,齐王是副帅,陛下,这手心手背可都是肉啊!您这么做,齐王心里肯定是很难受的。”张妃忍不住叹息道:“我说那秦王也是的,不就是暂时受点委屈嘛!陛下事后补偿一些就是了。臣妾看他是爱惜羽毛,还是冲着太子之位来的。”
“这与太子之位又怎么扯上关系了?”李渊最不喜欢就是有人在他面前提到夺嫡之争,哪怕他心中知道此事,也不愿意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此事。
“皇上, 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如何能做太子呢?臣妾看秦王不想承担此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妃十分平静的说道。
李渊闻言一愣,目光深处闪烁着一丝阴沉来,原本他心中有一根刺,只是没有想出来而已,现在经过张妃这么一说,他还真的有些明白,李世民为何这个时候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军队,连信都都不进,回了太原。
真的是因为太原战事紧急吗?苏定方不是傻子,李信都已经撤军了,他这个方面大将还会猛攻城高池深的太原吗?
“这件事情不要胡说了。”李渊忽然面色平静的说道:“秦王是因为太原之事而没有回京的,知道了吗?”
“臣妾明白。”张妃听了之后,赶紧行礼说道,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按照她对李渊的了解,就知道自己的一席话已经起到了作用,李渊这个时候已经怀疑李世民的做法了,有这一点,就算李元吉受了一点委屈,但是绝对能得到大笔的补偿的。
至于李世民,或许他会逃脱惩罚,但是在李渊心目中的印象肯定是差了许多,一个为了自己的名声,不肯为自己的父亲背黑锅的人,就不是一个好儿子,更何况,他还是为了太子之位。
这个太子之位是掌握在谁的手上,不是在天下百姓的手中,也不是在满朝文武的手中,而是在李渊的手中,李渊让谁当太子,谁就是太子。李世民显然是想错了这一点。
当然,李世民错得更加厉害的,就是没有想到,张妃居然会为李元吉说话。或许,当他想起夜宴的时候,李元吉和张妃之间的苟且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日。张妃没有告发李元吉,两人之间就应该有勾结。
“来人,去传裴寂来见朕。”李渊猛的下定决心,李世民这个时候还没有回太原,李元吉还在回军途中,可是黄河决堤的事情已经传出来了,这个时候若是李赵还没有反应,恐怕天下人要说话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八十章 东皋子王绩]
李信的兵马是四月底才到荥阳的,李靖就在荥阳,当然等到他赶到荥阳的时候,才知道有一个叫王绩的人正在等着自己。
王绩是谁,他被人称之为五斗先生、东皋子,他是绛州龙门人,更重要的是,他是大儒王通之弟,在士林中享有广泛的声誉,当今天下,也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无论他是在李渊的境内,或者是李信的境内,他都可以畅通无阻,因为他不仅仅是大儒的弟弟,还是本身就是大儒,都是受到当朝政要的尊重。这次来到荥阳,李信回军的时候,所以来到荥阳。
“靖兄,这个东皋子怎么来荥阳了?”李靖来五十里外迎接李信,李信迫不及待的说道。
“陛下,东皋子前辈来者不善啊!”李靖认真的说道:“陛下还记得女学吗?东皋子虽然没有提过,可是陈还是猜测出来了,东皋子前来就是为了女学而来的,现在朝野上下议论的不就是此事的吗?”
“一个女学有必要这样紧张吗?那东皋子好久都没有出过龙门了,这次一出来就是为了此事,这是给朕来个下马威啊!”李信冷哼哼的说道。
“陛下,此人在朝野上下名声很好,专心教学,臣听说许多文人墨客都是出自王通兄弟门下。”李靖有些担心的说道。
“虽然如此,朝廷之事岂是他可以随便议论的?”李信有些不满的说道。
“陛下以为这件事情朝野上下不会有人议论吗?现在是一个东皋子,再过上几天就不是一个东皋子了。”李靖低声说道。
实际上两个人都很明白,上元夜的事情只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还是女学,虽然隋朝到现在风气比较开放,但是不管怎模样,女子的地位还是很低,现在长孙无垢开了女学,女人有了文化,会发生什么事情。东皋子这次前来不是为了其他,就是为了女学。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女学,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风波。”李信不屑的说道。
“殿下以为呢?”李靖深深的望了李信一眼,说道:“陛下。甚至还有人说陛下还准备让女人当官,给女人提高权力呢!”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李信冷哼哼的说道:“女人为何不能当官,若是逼急了朕,这种事情,朕也不是不能做的。”
李信很是气愤。冷哼哼的说道:“在朝廷有太学、国子监,在地方也是有各级学府,朝廷可以免费适龄的学子学习,为此朝廷支出了大量的金钱,有学问的学子都可以参加科举,这不是好事吗?可是在这些人眼中,朝廷虽然做出了许多事情,却是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许多人都自认为是儒家大宗师,学子们都必须是他们的门下。他们开展私塾、书院,这些朕都是支持的,但是若是因此来要挟朝廷,朕却是不允许的。”
李信记得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学派,这些学派是怎么来的,都是由私塾、书院形成的,有大儒在一起讲学,许多学子慕名而来,慢慢的师生、同窗等等都形成了一个团体,在政坛上发出力量。发出声音。比如后来的东林书院等等,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还有后来的浙党、赣党等等,这些都是由私人书院组成,或者有的商人资助。使得读书人在朝堂上为这些商人们张目。在历史上,明朝中期的晋党,明朝末期东林党人都是如此。私人私塾、书院最容易形成的就是这样的利益团体存在。
他们一开始或许是因为一个好的事情,但是走到了最后,就是有着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比如隋末大儒王通。在讲学的时候,门下弟子达数千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实力,就算是坐镇龙门,李信和李渊都无可奈何,从传播教化来说,他们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有的时候,却成为一个弊端。
李信以前很希望这种大儒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张目,但是现在不一样,这样的人将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利的影响,你在这边讲学,天下人还会去朝廷开设的学府学习吗?
“大将军,那是什么地方?”李信忽然看见远处有青山叠翠,虽然比较远,但还是能感觉到风景不错,心中极为喜欢,顿时好奇的询问道。
“陛下,那是环翠峪,是荥阳的风景所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子前往此处,游山玩水,写诗作画。臣也曾经去过这个地方,也忍不住为其中的景色而吸引。”李靖老老实实的说道。
“好,登善,走,你和大将军一起陪着朕去见见环翠峪。”李信忽然想到了什么笑呵呵说道。
“殿下,荥阳文武都在等着陛下呢!”李靖有些迟疑的说道。
“元庆,去招呼他们,让他们也来环翠峪。对了,东皋子在什么地方?”李信忽然笑呵呵的说道:“他的年纪大了,还是让他回去休息吧!朕明日再去见他。”
“陛下,东皋子前辈正在环翠峪。”李靖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低声说道:“东皋子前来,荥阳学子闻风而动,纷纷登门请求指点学问,好在明年科举之中大显身手呢!”
随着李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李信的地盘越来越大,本身的官吏根本不够,所以才会每年都会开恩科,虽然每年录取的人数不多,但是比三年一度要好的多。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
-
抗战之钢铁风暴 (搞个锤子) 起点VIP2016-07-31 抗战烽火穿越到抗战之前成为东北军驻北大营的一个营长。时间是9月12日,距离918事变只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