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向战败之臣索要赔偿,可是前所未有之事,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来讲,大唐作为宗主国收复失地,惩戒叛逆,本就是应有之意,岂可和钱财这种粗鄙之物混为一谈。
可想而知的是,这个赔款的法子一旦提出来,恐怕立刻就会受到朝臣极大的反对。
一念至此,许敬宗苦笑一声,他就知道,跟李弘扯上关系的事情,必然是大麻烦!
只是没想到这次他竟然玩的这么大,几乎是要站到整个朝臣的对立面,怪不得要把他们这么多人都召集到一起,而且先前郝处俊却已经夸下了海口,想要推脱也没有办法,看向郝处俊的目光也就多了几分幽怨。
而与此同时,郝处俊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神色间也多了几分犹豫。
他倒是不介意自己的官位,只是不明不白的就拉上了这么多人,一时之间,让郝中书有些不好意思。
不料李弘却是突然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
“诸位,孤知道此事推行难度不小,仅凭东宫之力难以实施,这也是孤今日请各位前来的原因,但是此事攸关我大唐以后数百年的边境安宁,孤曾听闻过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望能于诸位共勉!”
说罢,李弘郑重的拱了拱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郝处俊口气复杂的重复着李弘的这句话,突然脸色一凛,同样郑重的拱手道。
“殿下果真人君之范,方才是老臣错了,此事既然对我大唐有利,老臣必然竭力行之,请殿下放心!”
紧接着剩下的几位也都拱手表示赞同,等到了许敬宗的事情,却是苦笑一声,带着几分无奈同样拱了拱手道。
“殿下放心,老臣必然尽力!”
说起来,这大殿当中,只有他和李弘的关系最为疏远,但是这也同样代表着,他对李弘的煽动下最能保持冷静。
说到底,李弘还是在忽悠大殿里的这帮人替他去冲锋陷阵,摆平朝堂里那帮难搞的大臣。
不过现在的情势,的确也容不得他继续犹豫,不过许敬宗却是对于李弘的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位太子殿下,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恐怕,那些想要和他掰一掰腕子的人,心思真的是要落空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摆平许敬宗!
顿了顿,许敬宗继续说道。
“殿下,朝臣的非议,我等可以弹压下去,但是殿下不要忘了,那阿史那伏念最大的帮手,可是陛下!只要他用和亲之事来威胁陛下,恐怕陛下未必会同意赔款之事!”
许敬宗的意思很明白,朝臣那边他们可以搞定,但是李治那边就不好说话了,现在突厥人唯一的依仗,也是最大的依仗就是和亲的方略,相比于赔款,恐怕李治更加在意的是通过和亲将突厥王化。
所以相对来说,李治才是最大的难题,而他们最多也就是能够帮李弘搞定朝臣,而李治那边恐怕就要李弘来自己想办法了……
“呵呵,父皇那边许相不必担心,想必父皇英明,定然不会被奸人所迷惑!”
李弘自信满满的说道,不过许敬宗却是一副疑惑的神色。
他知道李弘必然不会这么天真,定然准备好了可以说服李治的后手,当下只好略带无奈的说道。
“陛下虽然英明,但是突厥人诡计多端,殿下可有把握?”
也不怪许敬宗谨慎,毕竟这件事情干系不小,而且许敬宗隐约之间也试探过武后的态度,对于这件事情,武后也是十分赞成的,而且从武后的神色来看,李治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十分坚决。
所以许敬宗确实想不到什么办法可以使李治改变主意。
“呵呵,突厥人的凭恃不过是父皇想要将突厥王化,所以会对其略有让步罢了,不过想要将突厥收服,又何必用和亲之法?”
李弘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这件事情可谓是他这么久以来费心思最多的一件事了,怎么可能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突厥人想要借此来威胁他,简直是可笑。
顿了顿,李弘继续说道。
“突厥之所以能够一直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其原因无非只有两点,一则其人不通礼仪,野性难驯,弱小时便臣服于我大唐,强大时便复而叛乱,二则其地苦寒,缺少许多物事,像盐巴,铁器,茶叶等必不可少的物事,突厥人却难以制作,只能与我大唐贸易。”
众人听见李弘的话,皆是点了点头,这的确是突厥屡次叛乱的原因。
他们都心中清楚,但是却一直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若是对其怀柔,突厥强大之后必然还是会叛乱,这是人性的本能,无人能解。
但是若是对其以盐铁等物控制,甚至断绝供应,一样会将其逼反,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也正是他们为难的地方。
一念至此,众人看向李弘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期待,既然李弘看到了这一点,恐怕也有了办法应对。
不过李弘脸色却是依旧十分平静,只是眼神中带了一丝冷意,继续说道。
“而突厥人一向野性难驯,我大唐商人与其贸易,时常血本无归,更有甚者,尔等竟敢劫掠边民,父皇为表惩戒,下令关闭互市不过短短一年,他们便敢擅自叛乱,简直是无法无天!”
李弘的声音隐约带着几分愤怒。
片刻之后,李弘平静下来,不过口气中却是带着几分森寒,淡淡的说道。
“孤思来想去,想要一举解决边境之事,并不现实!”
听见李弘的这句话,在场的众人不由地有几分失望,但是旋即便是摇了摇头,若是这个难题这么容易解决的话,那他们也不会苦恼这么久了!
“不过……”
李弘却是话锋一转,脸上重新浮起一丝冷笑,淡淡的说道。
“若是说这次的事情,倒也并非没有解决的法子,若是操作的好的话,即便不能解决边境之患,也能保证我大唐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这下子倒是轮到大殿中的众人惊异了。
就连许敬宗都来不及计较李弘大喘气的事情,反而急声问道。
“殿下有何良策?”
自从听了刚刚李弘对付突厥人的办法之后,许敬宗是真心觉得,这个太子机智百出,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此事。
而不说别的,只要李弘的法子能够保大唐百年不启战端,那么他们这些参与的人,都能够青史留名,怎能让他不激动!
要知道,大殿之内的众人当中,唯有许敬宗的年纪最大,官位最高,资历最老,论权柄,他早已不可能再更进一步,论钱财,他这么多年的积蓄倒也不缺,唯一顾及的就是身后之名了!
这也正是他如此激动的原因!
“呵呵,办法自然是有的!突厥人既然受我大唐的粮食,自然不能白白要走,即便是现在刚刚大战之后,元气大伤,难有牛羊良马,但是人总是有的吧!”
李弘的脸上浮起一丝神秘的笑容,淡淡的说道。
这个老狐狸,终于上钩了!
“殿下的意思是?”
许敬宗隐约明白了李弘的意思,不由得眼神发亮的问道。
“前些日子,父皇征集了长安附近的灾民修缮大明宫,如今开春之后,大明宫也该修缮完毕,这些灾民也拿到了自己的工钱,准备回乡继续耕种。
但是我大唐仍有洛阳宫,骊山宫,再不济的黄河修缮,大运河的维护,都是需要大量劳役,而我大唐如今人丁富足,修缮这种苦差事,许多百姓宁愿以钱财相抵,也不愿出工,若是让突厥人来行,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弘的声音微冷,沉声说道。
“殿下此计不错,只是且不谈两地路途甚远,那些突厥人是否愿意来到此地,若是让如此大批的突厥人涌入中原,恐怕是一大隐患啊!”
相比之下,反倒是戴至德更为冷静,仔细的分析出了这件事情的坏处。
李弘所说的工程,的确需要大批量的劳工不错,但是需要的都是青壮年,这么多异族涌入中原,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恐怕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戴相言之有理,不过一来如今突厥刚刚大战,元气大伤,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挑起事端,而且即便是有青壮年涌入,我大唐军队自然是要严加看管,并将其分散到各地,和我大唐的子民一起上工,料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至于他们愿意来否,我大唐可以许诺回程之时,让他们带回一些盐巴,茶叶之类的东西,并且保证他们所在的部族不受侵略,想必他们必然是争相而来!”
李弘的话中留了一个小小的窍门,他说的是盐巴,茶叶这种东西,都是日用品,就算带回去一些,用不了多久也会用光的,但是对于突厥人来说,却是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话虽如此,可是突厥人多生活在苦寒之地,若是冬季没有青壮年在,部族必然难以熬过,即便是有赏赐,恐怕他们也不会抛下部族跋山涉水啊!”
许敬宗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也意识到李弘的法子的确是不大现实……
第二百三十八章:解除疑虑
李弘轻轻摇了摇头,却是淡淡一笑,沉声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
-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6-08-31 清史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代人的理想,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甘愿挥洒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