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想到现在的阻力还是这么严重。
不过李弘既然敢上书此事,自然有他的依仗……
那就是李治!
凭他对于自己这个父皇的了解来说,李治虽然同样的自幼受儒家教育,但是因为跟着太宗皇帝耳濡目染的关系,反倒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淡。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将突厥收入囊中,无论是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
和亲,还是李弘这种法子,对于李治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对李治来说,可能后者更加稳妥!
之前只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方才李弘轻轻提点了一声,李治便瞬间想通了其中的端倪。
此刻的态度自然与刚刚不同。
一念至此,李弘继续说道。
“刘相方才说,与突厥之事议定?孤倒是想要问问刘相,两国之间的如此大事,何曾如此轻率便能决定了吗?那阿史那伏念不过是向我大唐递上降书罢了,何曾有过受降之举,父皇母后既未明令天下,政事堂也未曾形成决议,怎么就叫做出尔反尔了?”
对于刘仁轨这个打不疼的老头,李弘一向没什么好态度。
既然他敢跳出来打擂台,就要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先前他倒是嚣张的很,却不料如今李弘比他更加咄咄逼人。
一连串的质问压得刘仁轨满脸通红,李治的确没有明令天下,政事堂也没有正式的公文出现,但是历次大唐受降,都是如此办理,不曾讨价还价,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潜规则。
而且当天大朝会上,李治显然对于阿史那伏念的诚意极为满意,是以刘仁轨才敢说的如此笃定。
不过如今李弘非要扣着这一点来作法,他也没有一点办法。
他总不能说,这本来就是皇帝陛下已经默许了的事情,擅自更改就是出尔反尔?
恐怕话一出口,他自己就先被扔进大牢里了,擅自揣摩圣意,可不是什么小罪!
刘仁轨被李弘两句话堵得哑口无言,也让大殿内的众臣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的李弘总是十分温和,向今天这般步步紧逼尚属首次,一时之间,许多原本赞成维持和谈之事的大臣心中也有几分动摇。
毕竟如今太子的实力已经是不容小觑,如果说为了这件事情得罪太子殿下,多少有几分不值得。
众臣的脸色李弘都收在眼底,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最大难点是在于大臣们的非议。
所以他一开始就摆出这样一副强硬的态度,为的就是让这些人明白,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决心。
不再看刘仁轨一片涨红的脸色,李弘将目光转向了刘祥道。
不过对于后者,李弘的口气就温和了许多,毕竟这个老头除了有些不管事,给他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这次出面反对李弘的提议,恐怕一方面是出于李治的授意,另一方面也是老头子出于公心。
“刘尚书,若说是赔款之事,前朝的确是未有此事!但是此次突厥之乱,全因起叛乱而起,我大唐因为此战,靡费甚巨,此等巨额钱财,若是全有国库填补,纵然是我大唐国库充裕,也力有不逮!
何况若是不让突厥知道,叛乱的后果之严重,又何以警戒突厥?让其不敢再生异心?”
李弘的话语并不客气,但是言谈之间,却是抽丝剥茧,全无刚才的凌厉气势。
让刘祥道心中一松,其实打心底里。
他本来是不愿意站出来的,一来对于他来说,突厥的乱子已经平定,如何处理后事,算不得什么大事。
二来则是因为主持这件事情的是李弘本人,虽然如今李弘只是太子,但是刘祥道也并不像得罪他。
只是无奈李治授意他出面,老头子才勉为其难的说了两句。
尤其是刚刚李弘对刘仁轨的态度,更是让他有些提心吊胆,此刻眼见李弘的态度如此温和,这才放下心来。
拱了拱手,道。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只不过突厥如今大战刚过,元气大伤,如何能够承担的起如此巨额的赔款呢?”
李弘对刘祥道态度温和,老头子也投桃报李。
他相信李弘既然能够想到这个赔款的法子,自然是对这件事情有所准备。
只不过差一个契机罢了。
果不其然,李弘听闻刘祥道的问话,脸上泛起一丝笑意,缓缓开口道。
“这一点刘尚书放心,我大唐乃是泱泱大国,岂会行此逼人无路可走的行径!”
这句话一出口,明白内情的几个人脸上都泛起一丝古怪,倒是其他不明内情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其实打心底里,他们也十分好奇,李弘究竟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百四十九章:又见挖坑!
“如今突厥元气大伤,我大唐自然不会强人所难,非要他们立刻付清所有赔款!”
李弘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淡淡的开口道。
“如今的突厥的确是无力偿还如此大批的赔款,但是大可让他们分开支付,每年支付一些,谓之“岁币”!
至于支付的赔款,也不必局限于钱财,突厥虽然贫瘠,但是却盛产良马,肉牛,羊羔,用这些牲畜折价支付,也非不可!”
这下子倒是让大殿内的众臣都陷入了沉思当中,他们倒是没有想过,原来还可以用这种方式,而且李弘所提出的岁币,倒是一个新鲜玩意,不过细细想来,确实是可行之策。
其实岁币这种东西,古已有之,但是都是中原地区向外族支付,强如汉朝之时,有时候也要每年“赏赐”匈奴一笔钱财,让他们不在边境寻衅滋事!
只不过这个概念一直到宋朝的时候,才明确下来!
如今李弘只不过是将它提前搬了出来罢了。
片刻之后,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李绩率先站了出来,老头子抚着花白的胡子,缓缓开口说道。
“陛下,以老臣之见,此策可行!突厥盛产良马,但是我大唐却地处中原,难以驯养出良马,若是借此时机,从突厥引进大批良马,我大唐军力,必能更上一层楼!”
说到最后,李绩的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光芒!
无论他的年龄多大,李绩都是那个纵横沙场的铁血战将,所以当裴行俭对他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李绩的第一反应就是突厥的良马对于大唐军力的提升!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像大唐严格控制对于盐铁流入突厥一样,突厥同样不会将良马运入大唐。
而这次则正是名正言顺的机会,所以当时老大人便直接拍板决定,别的事情不管,突厥的良马一定要抢过来!
这也是今天李绩会过来的原因,不然的话,就算是李治的圣旨到府,老大人也通常称病溜号儿!
“哦?李师所言当真?”
眼见李绩如此激动,李治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其实李治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视军队的皇帝,这一点从他一直死死把控军权,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李绩出现如此神情,倒还是李治首次得见。
“陛下,突厥骑兵的确是战力惊人,此次大战,我军也的确因此而吃了不少亏!”
裴行俭拱了拱手,接着李绩的话说道。
眼见这一老一壮如此一唱一和,刘仁轨不由地心中大急,这可是李贤首次交托给他办事,要是办砸了,他可还有什么脸面。
一时之间,刘仁轨也顾不上李治此刻的脸色,开口说道。
“陛下,此事还是暂缓商议为好!诚如几位所说,突厥良马是好,但是一来经历大战,恐怕本身生活都难以为继,哪有余力去饲养良马!二来,我大唐若是真的如此做了,不免让外邦小瞧了我大唐的气度,请陛下三思啊!”
李弘瞥了一脸激动的刘仁轨一眼。
心中冷笑,倒是亏了这个老东西短短时间之内还能想到这一点!
顿了顿,李弘继续说道。
“正因为突厥如今孱弱,我大唐才更应该尽作为宗主国的义务,纵然是突厥大战之后,良马稀少,但总不会灭绝!
父皇,近些年我大唐大部分地区都是丰收,官仓当中的粮食都已经是陈粮,所以儿臣建议将这些粮食送去突厥,救济其民,当然,要用其良马来交换,若是不足,便用肉牛牲畜来交换!
若是还尚且不足,我大唐也不会欺人太甚,一同计入岁币便是!”
李弘的声音淡薄,却是让在场的人都是心中一惊。
真没想到这位主才是心狠的主,突厥人本来就已经没有了多少东西可做交换,此举看似是在帮他们,但是实际上却只会让他们的岁币一年比一年沉重!
不过细细想来,倒也没什么不对,难不成大唐好心援助突厥,反倒错了吗?
“你……”
刘仁轨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理由反驳,只好气的脸色发红,哑口无言。
不过片刻之后,刘仁轨微微冷静下来,气急败坏的道。
“殿下此言何意?若是按照殿下的法子,突厥本就背上大笔岁币,再加上粮食的欠账,何时能够还清?”
不得不说,刘仁轨这个朝堂当中的老油条,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洞悉了李弘的用意,粮食兑换马匹牲畜,如何兑换,其中的价格如何,还不是由大唐说了算,到时候他们恐怕会越欠越多,虽然可能粮食会比以前更多,但是生活必然大不如前,恢复元气更是遥遥无期之事!
相似小说推荐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
-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6-08-31 清史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一代人的理想,那一代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甘愿挥洒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