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就是“福”字。所以慈禧以“福”字自豪,常常高兴了,给大臣赐“福”。
那些屁颠屁颠的大臣们表面上一幅恭恭敬敬、喜形于色的样子,背地里还不知怎么想扁上几脚呢!
但是很奇怪的是,作为满人的慈禧居然会写汉字!
这当然也是咸丰托她帮忙的原因了!
就是这样,慈禧不仅成了咸丰得力的助手,而且还阴差阳错——咸丰宠过的妃子虽然那么多,却只有慈禧一人为咸丰生了儿子而且抚养成人!
虽然咸丰还有个玫贵妃后来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偏偏还没来得及起名就夭折了!
咸丰帝体弱多病,兼之当时的大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农民起义,正值内忧外患之际,让他心力憔悴。懿贵妃能读写汉字,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并让其代笔批阅奏章,并且允许懿贵妃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大臣们多对叶赫那拉氏不满。
更让吴可头疼的是,在跑路皇帝咸丰接见他的时候,撞上了这位在帮着咸丰处理奏折,跑路皇帝还不知避讳,就让那位懿贵妃在一边旁听不说,要是懿贵妃有什么想法的话还可以出言议论一下。
这对夫妻倒是配合得不错,可吴可有些受不了了哇。
他当然不是啥思想保守的人,对于女人干政这样的事情也没啥心理负担。
当然了,穿越过来也快十年时间了,多多少少还是受了点封建礼教的影响,主要是大男子主义有些过于膨胀了点。
他就是不喜欢慈禧这人,更不用说这位也没受什么太好的教育,虽能读写汉字但水平却糟糕得怀念,见识方面也过于浅薄了点,眼界什么的也是不怎么样,往往说出的话让吴可有种哭笑不得对牛弹琴的无奈感觉。
说白了他就是不愿与这位有丝毫纠葛,眼看着咸丰帝一副病体孱弱不久于人世的摸样,他便打定主意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走得越远越好。
当然了,咸丰帝当面他却没任何表示,只是转告了恭亲王等留京大臣的想法,希望咸丰帝尽快返回京城坐镇主持大局。
咸丰帝一听就不乐意了,虽然没来上一出脸色大变勃然大怒之类的表演,但他也很敏锐的发现这位跑路皇帝神色间的不正常。
这厮倒也脸皮奇厚,当着吴可的面就表示自己身体有痒,还得好好静心调养。至于京城诸事还是交给一帮朝臣们处理就是,眼下回京却是不太可能。
胆小鬼!
吴可在心中暗骂,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先关心了一下跑路皇帝的身体状况,然后不依不饶问讯跑路皇帝具体什么时候回去。
咸丰帝这下真的为难了,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不愿回去的,不仅眼下不愿回去,就算解决了洋人的麻烦也不想回去。
他这次着实被列强联军给吓着了,认为京城实在不安全,随时都得面对洋人有可能从海上到来的威胁,实在太过危险了点。
见吴可还有再问的意思,跑路皇帝咸丰可不耐烦了,心情也一时大坏随便找了个由头结束了这次谈话,要吴可下去好好休整休整。
既然心中对吴可这位两江总督生了不喜,跑路皇帝咸丰也一向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和身边的懿贵妃一说心中想法,夫妻两便商量着如何赶吴可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远远的赶走。
没错,跑路皇帝生怕吴可这厮揪着回京的事情不放,便不愿意放着这么一个讨厌的家伙在眼前碍事。
如果是其他朝廷重臣倒也罢了,吴可可是此次京城保卫战的首功之臣,如果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将将人驱赶,那真是要落下不好名头的。
幸好吴可也是个识相的,之后几天见咸丰帝不再召见自己,在与承德行宫的朝臣往来之时不经意间表现了一丝失落情绪,而后又隐约透露自己出来已经快有大半年时间,还不知道两江那边有没有事情,透露出一丝想回去的意思。
跑路皇帝咸丰自然很快就听到传言,心头一动就想到了一个让吴可尽快离开的主意,一个既不伤颜面又说得过去的理由……
第528章回返
时光流逝,转眼便到了十一月隆冬季节。
吴可率三千总督卫队将士辞别了跑路皇帝咸丰以及一干随行大员,时隔大半个月之久离开了承德行宫。
回想这次承德之行,真让他有一种玩儿戏的错觉。
作为京城保卫战的首功之臣,行宫上至跑路皇帝咸丰下至随行大员没一个敢于怠慢的,吴可享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招待。
可问题是,跑路皇帝咸丰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不怎么样,身体不好竟和内宫妇人商议朝政也就罢了,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胆小怕事不经吓,也没有担当在这等关键时刻还不思回京城主持大局。
这样的情况说实话,让吴可感觉十分的不爽。
怎么地,他跟一帮留守京中大佬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守住了京师,跑路皇帝咸丰虽然嘴里说得好听,可实际行动上却是极为打击士气。
尼玛的竟然以洋人还未彻底离开京畿腹地,回京多有风险为由打定主意不回京。
这样的皇帝还能让人说什么,吴可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以后别指望他还会如此积极,尼玛的好象他多管闲事一般。
当然,让他如此急切离开承德行宫的首要原因,还是他遇上了那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慈禧。
不知道跑路皇帝咸丰什么时候挂掉,他更不想参合之后的朝堂政治纠纷中。
按照他那有限的历史知识推断,在跑路皇帝咸丰挂掉还留在承德行宫的官员,处境可不是一般的危险。
再从历史上老曾当了近八年时间两江总督,之后好象还干过一段时间的直隶总督来看,在地方上待着貌似更加安全?
慈禧太后的威名实在太甚,尽管他如今身居两江总督高位,手握雄兵过十万,可以说得上地方上的第一诸侯,可也没有在政治争斗中干翻慈禧的信心。
当然,他也不会任由慈禧像历史上那般独揽朝政,自是在暗中动了一番手脚,为了撇清干系他也得早早离了承德这是非之地。
所幸,跑路皇帝咸丰很不耐烦他提出的回京之议,正想找个法子让吴可离开承德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还别说,真被他想到了一个极妙主意……
就在吴可来到承德行宫近十天时,脆行伴驾的都察院御史突然发难,上表指责吴可不顾自身职责胡乱出兵,导致辖下兵祸连结民不聊生,肯请咸丰帝降罪用以警示地方封疆。
一石激千层浪!
任谁都没有想到,都察院那帮御史竟然顶风作案,在吴可最为风光之时暴起发难,丫的这不仅仅打了京城保卫战首功之臣吴可的脸,同时也将一干留守京中大佬的脸狠狠扇了几巴掌。
吴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要说心中不恼火怎么可能?
不过好在他心中早有离意,加上身边心腹幕僚提醒,这是太过蹊跷可能有跑路皇帝咸丰的暗中示意,可能这位跑路皇帝也不怎么待见他在跟前晃荡。
吴可当机立断借坡下驴,立即上表请辞回返两江主持大局。
怕路皇帝咸丰自然要假摸假样的挽留一番,最后见吴可去意甚坚也不在多说,只好好安慰他不要多想便答应了吴可的请辞。
到了这时,吴可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跑路皇帝咸丰不待见他这个京城保卫战的首功之臣,他又哪里情愿待在承德行宫这个是非之地?
双方正好一拍即合各遂了心意,之后几天时间吴可一边做好离开的准备,一边又拜访了一干新认识的,不管是交好还是不交好的随驾朝臣。
终于到了十一月初,承德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吴可率领三千总督卫队将士离开了承德行宫返回京师。
两天后他回到京城,自然又是好一番热闹。
一干京中大佬早知吴可在承德的遭遇,一个个同仇敌忾气愤填膺。恭王和桂良甚至拍着胸口表示,要替吴可出头找回场子。
怎么说都是一起奋战过的战友,而且又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利益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比较齐心。
吴可很是‘感动’,不过却是谢绝了一干京城大佬的好意,表示御史参他虽有鸡蛋里挑骨头之嫌,但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所破是事实。
他表示自己离开两江时间已长,加上又出了那么档子事儿,确实有些担心两江局势,所以也就起了回意让诸位‘好心’的大佬不要如此。
当然了,回到了京城他自然得关心关心僧王等人与列强联军的谈判进程。
虽然在承德行宫的时候消息也没短过,可是毕竟承德跟京城相隔有一段距离,很多事情的详细经过却是不甚了了。
果然,桂良一脸没好气的表示谈判进程缓慢,谈了这么久的判也没见啥结果,列强联军态度依旧强硬,僧王的日子苦逼着呢。
因为谈判迟迟没有进展,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聚集于京畿地区的数万清军,又与盘踞天津与通州两地的列强联军小战几回合。
结果自然都不怎么乐观,列强联军依仗火,枪与火炮之利,又背靠城防之坚固守,清军虽然数量众多但也拿列强联军无可奈何。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