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你不能总以自己的得失算账,他们也是一条性命啊!”大宋这块土地很神奇,文南在欧洲帮着洪涛算计成百上千欧洲人死活时,也没说过要怜惜人命,可是一靠近大宋,他那股子慈悲之心又发芽了。
“这个问题你最好去找宋理宗讨论,他一个眼神,吴舰长他们上千人就得去印度洋送命,而且还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了,合算他杀人没人想的起来,我为了自己的士兵找几个媳妇,就是罪过,这尼玛是谁规定的道理呢?来,你说说,这有道理吗?”洪涛又开始胡搅蛮缠了,而且还把旁边的炮手拉了过来当陪审团。
“太阳神的旨意就是一切,神使大人!”炮手的回答非常干脆,就一句话。
“……我也是瞎了眼……你回答的很好,去忙吧。”洪涛这时才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这个炮手不是吴用的手下,而是一个印第安水手,他的回答带着强烈的墨西卡风格。
“哈哈哈哈……老罗,咱俩也赶紧上岸吧,有些人要恼羞成怒了!我看刚才那条鱼不错,不如做成烤鱼,你我去喝上几杯,请……”文南笑得这个开心啊,能让洪涛当面吃瘪的次数这二十多年里屈指可数,有幸赶上一次,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文兄先请……”罗有德没笑出声,但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还和文南玩起了大宋的礼仪,你让我来我让你,好不热闹。
“少放点辣椒!”洪涛还得安排舰队休整时期的工作,不能像文南和罗有德一样轻松。但他很心疼自己钓上来的那条金枪鱼,虽然不是蓝鳍的,脂肪和肉质也不错,落到他们两个土鳖手里,就只会用火烤,然后撒上厚厚一层辣椒,也不怕把痔疮吃出来。
中秋节,始于唐代,盛在宋代,准确的说是北宋。宋朝人对过节非常热衷,因为他们好热闹,只要能有过节的机会绝不放过,必须好好耍一耍。而且宋代朝廷也喜欢过节,他们不光不拦着,还带头耍,看谁耍得花哨,谁就深得百姓爱戴,美其名与民同乐。
不过宋代的中秋节不流行吃月饼,不管贫富,在这一天都要登楼玩月,然后再去放河灯。玩月,没错,不是赏月,是玩。这个玩字包含了多重含义,表现了一种态度,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欢庆,彻夜狂欢,不醉不归。河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为了祈求河神不要老发脾气,少发点大水什么的,让老百姓们能平平安安的度个好年头。
说到放河灯,谁家也比不上大宋皇家的河灯华丽、个头大,因为皇家是代表着大宋所有子民,所以必须最好。一般富人家就用羊皮做成一个小船的摸样,上面插着鲜花、吃食之类的贡品,再固定上一根鲸蜡,就算比较体面了。普通百姓人家的河灯就五花八门了,有木质的、草编的、竹编的,蜡烛也没有那么粗亮,有个小火苗能让河神看见也就成了。
临安是大宋都城,皇家所在,又紧挨着钱塘江这个河神异常强大的河流,所以每年中秋夜里,官家都会带着大臣们出候潮门,去江边带头放河灯。据说在这天夜里,整个钱塘江面上都是星星点点,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风景。放完了河灯,就是一个狂欢夜了,整个临安都会变成一座不夜城,所有外城城门禁令取消,各处酒楼食肆、瓦舍勾栏全都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城的人就一个字儿,耍!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开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如此看来,苏轼这首词肯定是他玩了一个晚上之后才有的成果。
但有一个怪事儿,中秋节在南宋很热闹,可它却不是法定假日,也就是说这一天并不放假,不管你晚上如何折腾,明天一早该上班还得上班。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文南的解释是,中秋节并不算是大宋的重要节日,只是在民间比较流行,所以朝廷不会放假。
不放假,还得狂欢,还要皇帝亲自参加祭祀潮神和参观海军演习,这可是一件大事,朝廷上下都很重视。所以在十八日凌晨的早朝时,要召开一次大规模朝会,专门就用来安排祭祀时的程序。一般过了八月十六,靠近江边的几座城门就都封闭了,这是因为十八日早上皇帝要在这里祭祀潮神。皇帝出门就算再简陋,也得搭建一些观礼台之类的临时建筑,如果任人随便往来,把皇帝的摆场弄坏了可就麻烦了。
008章歌舞升平
今年的中秋节相比往年显得更隆重一些。因为朝廷收复了北方失地,这个功绩太大了,当年庆祝、次年庆祝、今年还得庆祝。虽然说现在南方出现了叛乱,但朝廷正在调兵剿灭,进展也还算顺利。为了鼓舞国民也顺便鼓励鼓励自己,官家和朝廷大臣都把这次中秋节当做了一次政治任务,必须大办特办!
江边的观礼台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是往年的两倍多大。皇家的河灯原来是木质的莲花台,现在干脆改成一条描金凃银的木船,上面光是手臂粗的鲸蜡就插了上百根,就停在水门之外,由御林军看守。
另外理宗皇帝还在凤凰山腰的冲天观里设下了十多桌酒宴,准备大宴群臣,大家一边喝酒作词,一边登高赏月。今年还有一个好景色可以欣赏,为了准备这次中秋佳节,大宋朝廷特意从金河帝国采购了五万贯的大型烟花,只等祭拜完潮神之后,就会在城墙上燃放。
就在临安百姓、朝廷官员、皇室都在高高兴兴的过节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有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驶来,此时它们正借着夜色绕过溗泗列岛,贼头贼脑的钻进了杭州湾。
明州港外的金塘岛,是大宋水师在钱塘江口最大的锚地。由于今天会有大江潮袭来,所有水师战舰都已经靠岸进港,只待天一亮就披红挂彩出航,去江面上给官家和百姓好好表演一番,这也是个惯例,为了不让百姓们自己驾舟弄潮讨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弄潮儿的风采,每年大潮来临时,水师的战舰就成了钱塘江上的表演船。如果能让官家高兴,说不定会有很多赏赐。
“刘军头,今天是你当值,为何没有按时出航巡逻?”此时在金塘岛的水师营寨里,两名年轻军官正在大声询问手下人。
“禀都头,今天是潮神来,小的们正在准备祭品,略微迟疑了一些,都头勿怪,马上就去巡航!”被喝问的几名水师水手看见这名军官都是满脸堆笑,一边作揖一边向码头上走去,上了一艘双桅快船。
“怀仁兄,此等风纪,如何能成?现在朝廷正在南方用兵,水师却在这里准备过节杂耍。我已经上书了多次,可惜如石沉大海,指挥使大人一次也没找我过问过此事,他只关心他家的海船去日本回来了没有。”面对这样一群兵油子,年轻军官也无可奈何。这也不怪士兵们,水师的高层也都跑回临安城过节去了,还能指望底层军官和大头兵认认真真?
“归北老弟,你我虽然同出自水师学校,也被朝廷重用,可这种事儿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朝廷不是不想出动水师,而是不敢,谁都知道哪些造反的海商与金河帝国的关系不清不楚。如果只是在陆地上征战,金河帝国还找不到借口干预,一旦把战争扩大到了海面上,尤其是南洋那边,保不齐他们就会亲自下场了。我大宋水师这些年虽然也在不停的更换船只,但是和金河帝国的皇家海军比起来,高下立判。上半年咱们护送商队去卡兰巴港时,在半路不是碰上过他们嘛,你觉得真要打起来,大宋水师能敌否?”
另一位年轻军官拍了拍同伴的肩头,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大宋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其实越是接触到高层,就越清楚危险正在逼近。谁都不是傻子,海峡公司国和金河帝国的关系能瞒住普通人,瞒不住朝廷官员和这些水师军官。对于大宋的未来,他们也是很担忧,可是又无能为力。
“我倒是希望金河帝国能打过来,只要他们能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宋人,也未尝不是好事儿。官家和朝廷太让我失望了,前两年把蒙古人打跑收复了北方,那是何等鼓舞!原本我以为朝廷会励精图治一番,没想到前线将士的血还没干呢,他们就想着迁都盖宫殿。要是能把这些钱物放到水师里来,未尝不可与皇家海军一战!”年轻军官看着那艘双桅快船慢慢腾腾、不情不愿的离开了码头,消失在漆黑的海面上,转头向同伴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和他的同伴都是前年从水师学校里毕业的水师军官,这座学校就是仿照金河帝国的航海学校建立的,专门为大宋水师培养中层指挥官,并且还聘请了几位金河帝国的海军将领来当老师。当初大宋朝廷也确实认识到了海军是个比较特殊的军种,没有专业人才就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战斗力。
可是随着北方战事的平定,大宋朝廷里那股改革新风也逐渐消失不见了。朝堂里各路神仙又开始争权夺利、互相攻讦,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个不休,光是迁都一件事儿,就让朝廷里分成了南北两派。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儿了,什么未来大计也就没人搭理了。
可怜的是这些怀着一腔报国心的年轻人,在学校里时豪情万丈,一走出校门,兜头就是一盆冰水。不光浇了一个透心凉,还让他们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多么格格不入。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老师是金河帝国的将领,他们在教授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无意中传染给了学生。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