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她不仅长期虐待公主和驸马,而且还在府上长期培养自己的势力,简直就把自己当成皇帝了!

而寿宁候居然也参与了公主夫妇和刘嬷嬷争斗的过程中,他扮演了一个极其不光明的角色,他暗中威逼刘嬷嬷,让对方处处刁难公主和驸马两人!

皇帝一怒之下就刘嬷嬷赶出了公主府,甚至不让她回到皇宫当中。

可怜刘嬷嬷身无分文的被净身出户,这个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平日里在皇宫中结交的朋友是不足为信的。

皇帝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奴才都吓的战战兢兢,又有几个会想起她的?

可怜刘嬷嬷一把年纪如今却要露宿街头,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皇帝一怒之下发配了刘嬷嬷,又将公主手下的一个丫鬟升为驸马府管事嬷嬷,他的怒气这才消了不少!

虽然打人的太监没有得到处罚,而寿宁候也没有因为他们而受过,但是公主和驸马已经很满足了。

至少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李会元,我和驸马能够有今天全部都是托您的福,这次我们除了感谢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

客厅中只有他们三个人的时候,永嘉公主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外界传言,当今圣上只宠爱过一个女子,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大约在十三四年的时候,宫中还有一个姓郑的女子,她原本是皇后的侍女但是却怀了身孕。

后来这女子被送将了在浣衣局,而那位宫女所生的子女也不知所踪。

“我怀疑李阁老的女儿就是那位宫女所生的公主,只是当时我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事情记得并不是很清晰,但是我敢保证,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件事情!”。永嘉公主对李凌继续说道:“现在张皇后一人受皇帝独宠,皇帝性子过于温和,许多事情照顾不到,我害怕你会受此牵连啊,大丈夫何患无妻,更何况你也是有正妻的人,李会元又何必为了一女子而放弃自己的前程!”。

永嘉公主过去一直没有和李言玉正面接触过,上次这丫头见到自己的时候居然混身发抖,她就觉得事情有古怪。

值到两天前她做梦梦到小时候的事情,郑氏凄惨的从她面前走过,永嘉公主这才记起一些往事。

李言玉这丫头很可能是自己的侄女,也是张皇后必须要杀之而后快的人物。

自己的恩公李凌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

永嘉公主这才和丈夫来到了李府,一方面是对李凌的帮助进行致谢,另一方面就是让他远离祸端!

李言玉这丫头是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李凌又何必将自己给搭进去?

“叮咛......”。李凌突然听到一门外低沉的啜泣声。

他打开门的时候却见李言玉正站在门口哭泣。

现在的李言玉虽然开朗了一点,但是依然很惧怕陌生人,她对李凌的依赖性依然很强。

她来来客厅找李凌的时候却听到了永嘉公主劝说李凌抛弃她。

李凌一把将李言玉从门口的墙角来了起来,将她拥入了自己怀中!

“任何时候我都不会丢下你的,我要你像现在一样伺候我一辈子。”李凌坚决的说道,轻轻的擦掉了她脸上的眼泪。



第一百二十二章殿试

殿试实际是是对会试的确认和履行天子取士的形式。其结果是将中式举人分为进士三等并确定一甲三名的名次。期间的人为因素颇大。

明朝的一甲进士,特别是状元,绝大部分学行可称,多以名臣、诤臣见诸史册。

殿试之日,贡士们经过士兵检查以后进入奉天殿,考场就在两庑之内。

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站,也是考生最有把握的一次考核,最不济也会落个三甲赐同进士。

正因为如此,考生们一般不会作弊的,而负责检测的士兵也很随意。

殿试不像以前的考试,它的试题一般只有策论一道而已,考试时间不过两个时辰。

考生不必带干粮、饮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他们甚至不需要带任何的考试用品。

考生孑然而来,自然不可能带有作弊用具!

皇帝临轩策士,举行隆重的开考仪式。文武百官如常朝侍立内外,皇帝升殿,鞭炮齐鸣,执事官举策题放置案上,贡士朝案行五拜三口礼,而后,百官依次退出,贡士就位考试。

由于是皇帝亲自主考,所以不设主、副考官,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

能在考场是进行巡视的只有皇帝和监视官。

由专职的士兵引领着,李凌终于到了属于自己的考桌前面,核对过信息无误以后,士兵退了出去。

考桌上不只有试卷和答卷,而且笔墨纸砚以及草稿等全部齐备。

众人坐下之后就开始翻阅试卷,各人脸上的表情不一,有的窃喜,有的沮丧。人生百态,在此刻尽显。

李凌也打开了试卷,发现是一道和录取官员相关的制策:

朕稽古名事者而畏神,人趋事以历知,日运不息,岁运无已,虽在寝食,未尝忘其所以。

由是大辅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为此也。朕自登基以来,官遵古制,律仿旧章,孜孜求贤,数用不当。有能者委以腹心,或面从而志异;有德者授以禄位,或无所建明;中材下士寡廉鲜耻,不能克己。

若此无已,奈何为治。尔诸文士当进学之秋,既承朕命,悉乃心力,立身扬名,在斯始举。其条陈之。

朝廷最关心的是要录取德才兼备的官员。

制策中就突出地提出了这一问题,明确强调了此前选官中存在的弊端:即能力强的人中有和朝廷不一心的;品德好的人,在工作上却无建树;能力与品德都一般的人,则多“寡廉鲜耻,不能克己”者。

让贡士们围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回答应对,并就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这种策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其实历界会试甚至是乡试偶尔都会出现这样的命题。几乎所有的考生以前都做过类似的命题,大家在文字修饰上都下过一翻功夫,至于能不能入得皇帝法眼,就看各自的观点是否合乎阅卷人的心意了。

大凡皇帝一般都喜欢任用贤良,考生所有做的就是罗列出具体鉴别人才的方法,帮助朝廷选举出真正有贤德的人。

李凌做为穿越者,毕竟比其他考生多了几百年的“远见”,正所谓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他对各种选举方式以及其利弊还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李凌却没有立即动笔做答,而是先打了草稿,将自己的观点逐一列出,在心中反复思考了数次这次动手。

为的就是做到一气呵成,保持卷面整洁。

大家对殿试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出了一个常见的题目,有些考生摇头叹息,有人却是欢喜之色跃然脸上。

许多考生一见是自己拿手的题目,他们异常速度的开始答题。

只是做事情急噪了未免就会出现差池,一个考生心花怒放的进行答卷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糟糕,多了一个墨点!”。一个考生突然喊了起来,声音比平时不只高了几个分贝。

他书写的时候速度过快了,不小心在后面多了一个墨点。

明朝是没有标点符号,整个卷子上多出这么显眼的墨点,读卷官也许根本就不会看,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将名单扔进三甲之列。

这张卷子皇帝或许根本就看不到。考试刚刚开始,他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位仁兄的经历给了大家很大的启示,殿试是皇帝亲策,而且不存在黜落的问题,所以对策比乡试、会试相对要宽松一点,气氛较温和,诸事亦有可通融。

但是若有出格的举动,还是会影响到考试名次的,而这场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考生一生的前程。

考生们不得不重视。

众人从其中吸取了教训,答题的时候开始小心。

考生们一心一意的答题,考场上立即安静了下来。

十几名监视官不断来往于考场上,将大殿内的所有人举动都看的清楚,三百来人全部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殿试的时候要想作弊是十分困难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监视官的注意力都在考生的卷子上,遇到合乎自己胃口的考生,监视官总要驻足观摩一番,暗中对这人的答卷做一番评论。

虽然这些人没有参加阅卷的资格,但是他们的眼里还是有的,考生一般都可以从监视官的脸色上看出自己的答卷究竟质量如何。

先后有七位监视管验看过李凌的卷子,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驻足,大概是因为他是会元的缘故。

连中三元是所有读书人最高的荣耀,朝廷也极其重视,往往将大元看成是一种瑞兆。

李凌已经连中两元,皇帝很可能顺水推舟顺势让李凌做状元。

监视官也想看看他的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配的上状元这个称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