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组织豪杰去抗日 (沃土456)



别的匪兵都不说话,只有一个瘦子还嘴道:“我们也是人,也饿得慌,老百姓不给粮,不抢咋办?”

李大中真想上去扇他一个耳光,但想了想,如今自己也算个指导员了,打人犯纪律。只好引导他说:“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不给你们粮食吧!”

“知道啊,”这个瘦子说,“不打鬼子呗!专门打八路军。”

“好,还挺明白。”李大中说,“那你还跟着国民党干?”

这个瘦子说:“不干没有办法哟,当兵吃粮,养家糊口。没想到,家也没养了,自己也没有吃上饭。难啊——”

“你叫什么?”李大中问。

“我叫王老三,也就是高唐地的,离这里不远。”这个瘦子国民党兵说。

在处理这些俘虏时,按照八路军的政策,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愿意参加八路军的,欢迎。王老三和几个俘虏,愿意加入革命队伍,聊堂支队临时把他们安排到五连,也就是李大中的连队。

九月中旬的一天,聊堂支队获悉桑阿镇的敌人又要出来抢粮,就连夜进入到蔡庄一带,准备利用有利地形,和齐子修打一仗。

蔡庄村也就是在桑阿镇东北.3公里处,是聊城通往堂邑的必经之道。至于为什么要在蔡庄村打这一仗,聊堂支队在和韩行商量时,参谋长李善亭曾问过韩行:“韩科长呀,你不是说,从今以后,不再打阵地战吗,为什么要在蔡庄打阵地战?”

韩行说:“我说过,不打大的攻坚战,并没有说不打阵地战。现在主要的战争是争夺粮食,如果齐子修蹿过来,夺走了粮食,我们又要饿死一些人,齐子修又能养活一些人。现在正是秋收,保卫秋收,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是,齐子修没有炮兵,就是有几门炮,也缺乏炮弹。而我们还有几门迫击炮,最起码我们的炮火占了优势。这样的仗,我们能打!






















还有就是有利的地形和上级的支持,这个地方属于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建民不会看着我们不管的,马上和赵司令联系。”

李善亭笑着对韩行说:“韩科长呀,不让打大仗的是你,让打大仗的也是你。”

张大千和柴龙也同意韩行的意见。韩行说:“兵无常势,水无长形,人是活的,不能叫尿憋死。”

韩行还有一个担心的,就是聊城和各个大据点的鬼子,日本人不打国民党,国民党不打日本人,他们之间早有默契,如果蔡庄一打,要是日本人从后面乘机插一杠子,那就麻烦了。他叫王秀峨抓紧联系潘小安,通过情报部门,好好侦察日本人的动向。

王秀峨很快从潘小安那里得到了情报,王秀峨说:“日本人还没有出兵蔡庄的动向。”

韩行鼻子一哼说:“看来大本司令长官,狡猾狡猾的,他这是坐山观虎斗呀!甭管哪一方削弱,对他都有好处,他何必管这样的‘闲事’呢?”

王秀峨小声地对韩行说:“听说,这些情报都是从聊城‘老鼠’那里得来的。你说说,这个老鼠,到底是谁呢?”

韩行摇了摇头,说:“你搞情报的都不知道,我这个不搞情报的咋会知道呢?”

王秀峨和韩行熟了,看着韩行的眼睛说:“你肯定知道,只是让我闷在鼓里。”

韩行对她严肃地说:“不该知道的就不要问,你应该懂这个纪律。这些话,其实你就不应该说。”

九月的天气带上了秋天特有的清凉,慢慢减弱的阳光,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夏季的退场。想想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的暑热在一点点消失在岁月里,而一点点的秋凉像长在地里的庄稼,一天天变黄。

九月的阳光诗情地弥散,轻柔的风梳理着田野,飘移的云朵把天空也蹭得瓦蓝瓦蓝的。田畴里,稀稀拉拉的玉米似旌旗招展,满目的金黄闪耀了农民希冀的眸光。

土地和人一样,也不是任意索取的,它也需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它也需要阳光、空气、水、肥料,就和人类一样,需要吃饭,汲取营养。然而日本人和国民党不给它们喘息的时间,反复的蹂躏,已使这块土地不堪重负,耗尽了它最后的力量。

看来,今年的收成又不怎么样啊!

蔡庄有一个废旧的窑场,这是天然的制高点,就控制着桑阿镇到堂邑的公路,再叫农民把小小的,但已成熟的玉米收去,这里就成了一片天然的战场。

韩行对张大千建议,就把四连摆在了窑场顶上,做为支队的总预备队,而把五连摆在了最前面,作为支队的突击点,一、二连稍微往后摆一摆,建立了整个防御阵地。三连呢,放出去机动,监视着后面的日军部队。

韩行对部队说,防御阵地就是要黄土搬家,这个阵地的黄土搬得越多,阵地越坚固,伤亡就会越少。

所以每个连队搬空了阵地前面的黄土,而充实到了自己的阵地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斜坡。国军弟兄们,要是爬上这个斜坡,又耗费力气,又增加了防守方射击的角度。

韩行还把五连吴小明的重机枪班和迫击炮班搬上了窑场顶,这也叫以上击下,势如破竹。

等了一天,齐子修的部队终于来了,这次齐子修带来了将近两个旅的兵力,也就是除了他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几乎倾尽全力,前来抢粮。

齐子修的部队,一个个士兵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国民党省政府光是给了他们番号,但是没有给他们粮食。日本人本来就没有多少兵力,虽然有中间人过去调停,日本人也怕养虎为患,齐子修的力量一旦强大了,会把自己吃了。所以对于粮食问题,自己还吃不饱呢,哪能再给齐子修呢!

去年大灾,今年收成也不好,再不胡拉点儿粮食,几万人的部队只有饿死的份了。

齐子修骑着马,阴沉着脸,夹在上万人的队伍里,不紧不慢地随着队伍的节拍前进着。虽然脸上有点儿菜色,但还是显出了一点儿光泽。士兵虽然饿肚子,但是炊事员还是想尽办法让这些军官们吃得好一点儿,因为,这是部队上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军队中以官为贵。

齐子修对他的高级参议张伯禹说:“伯禹呀,你说我们的战略是不是有点儿问题?”

张伯禹比他年长十几岁,毕然是多经历了一些风霜,说:“我看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的战略是点面结合。所谓点呢,就是派出部队到日本人的地盘、共产党的地盘抢地方,建据点,发展我们的势力。一但养肥了,壮大了,就可以把日本人和共产党都控制在我们手里。

所谓面呢,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来扩大我们的地盘。我们就在聊城的梁水镇建立大本营,然后向南发展,这回又占据了共产党的地盘桑阿镇。就从地盘和兵力来说,地盘上,我们和共产党不相上下,而兵力上呢,比日本人和共产党强大的多。”

齐子修点了点头,可又犹豫地说:“可我怎么觉得,日子是越过越难了呢!尤其是粮食,没有粮食,部队饿也饿死了。”

第3回 聊堂支队(三)

张伯禹皱了皱眉头说:“这也是我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日本人吧,那好说,他们占据着最富庶的地方和交通要道,人又不多,能解决吃的问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共产党呢,他们正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党政军一体,武装人员也不少,可他们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实在是让人费解?”

“这个事儿得好好地研究一下。”齐子修说。

张伯禹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也曾考虑过。说过来,倒过去,粮食还是老百姓提供的,为什么我们堂堂的国军,老百姓不给我们粮食吃。而他们八路军,老百姓却给他们粮食吃,这就是政治问题了。我们的政治倾向是不打日本人,这肯定影响到老百姓对我们的政治态度。”

这个事儿,不能再往下谈了,齐子修变了个话题说:“听说共产党有那么多的地方武装以外,最近又成立了一个聊堂支队,是专门用来对付我们的,我们可得小心了。”

张伯禹顺着往下说:“还有更糟心的事情呢,听说聊堂支队里,韩行好在那里活动。这个韩行啊,可是我们的老对手了,三根腿的蛤蟆——难缠啊!”

提起了韩行,齐子修就有气,骂道:“这个韩行啊,太不让人省心了。原来也是国民党员,还是军统局的站长,可他不站在中央的立场上,却处处帮着共产党办事。更有让人奇怪的是,蒋委员长和军统局的人还挺器重他,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几次南征,立有战功!你说说这算什么事啊,真是出了笼的年糕,拿着烫手,扔又舍不得。”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侦察人员前来报告:“报告齐司令,蔡庄方向发现八路军的部队。人数不祥,部队番号不祥,可是他们筑有野战工事,在阻挡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