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豪杰去抗日 (沃土456)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沃土456
- 入库:04.13
刘仙洲一听,一时傻了眼,瞪着大眼睛,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枪声骤起,保安司令部的大院里响起了零星的枪声,这是突击连的各班,在解决着大院里各处的敌人。城外的部队也响起了攻城的枪声,大部队开始行动了,枪声、炮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
二十二团大部分进了城,从城内向敌人进攻。城外的基干团和各地方部队,在城外猛烈攻城,敌人受到了两面夹击惊慌失措,除了原日军司令部和南门的敌人负隅顽抗外,其余的敌人只能是缴枪投降。
部队继续强攻,伪军彻底溃败,除一部分从东门逃跑外,大部分投降。
短短几个小时的战斗,仅仅七分区的部队便收复了这座被日军称为“固若金汤”的鲁西北重镇。
刘仙洲被押到了赵建民的跟前,满脸颓丧,再也不是以前骄横跋扈的莘县保安司令了。
赵建民对他说:“刘仙洲,请你想清楚,现在的大形势你应该看清。如果配合我们解放整个莘县,我们将保证你和家属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配合的话,后果你应该知道。”
到了此时,刘仙洲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真是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自己已成了落水狗,别人愿意怎样打就怎样打了,根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本钱。只好说道:“我愿意配合八路解放莘县,请八路网开一面,保证我和家属的生命安全。”
赵建民叫刘仙洲向莘县内的王化、张屯、马厂、十八里铺、赵庄等据点的伪军写劝降信。刘仙洲没有办法,只好写了劝降信,叫他们投降。王化、张屯、十八里铺等据点的伪军见到刘仙洲的劝降信后,看到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用处,分别向二十二团和莘县县大队投降,只有赵庄守敌向聊城方向逃窜。
至此,莘县全境解放。
解放莘县,我军缴获敌人迫击炮1门,轻机枪12挺,步枪1000余支,短枪100余支,掷弹筒10余个,迫击炮弹300余发,掷弹筒弹600余发,步枪子弹0万发。俘获伪县长兼保安司令、副司令、参谋长、区长、金库主任及以下官兵2000余人。
刘仙洲本人经过教育,表示今后不再做任何有负共产党、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的事情,经军区批准释放,后去济南、济宁经商,0年代初期死于宝鸡。
莘县城内天已经亮了,晨曦把整个莘县涂得一片彩红,整个县城沐浴在光明之中。赵建民跟随部队进城,和韩行等指挥员一起,登上了古塔。
站在古塔上俯瞰全城,只见硝烟没有散尽,薄雾蒙蒙,街道巷陌,纵横交错,官屋民舍,鳞次栉比,城墙坚厚,工事碉堡一个接着一个。
赵建民感叹地说:“莘县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韩行一声长叹,接着话头说:“要不是赵司令独断乾坤,今晚强攻莘县,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得多死多少人啊!”
赵建民笑了:“那还不多亏了你力陈自己的意见,还有军区首长给我们灵活掌握进攻的权力。听你的话,怎么像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呢,这是集体的智慧呀!”
韩行强辩说:“甭管怎么说,咱七分区人员千口,主事一人,还是你说了算。”
这时候,通讯员来报告说,发现了粮仓里囤积有大批的小麦,足有几百万斤。
赵建民骂了一句:“这个刘仙洲可真是狡猾,大灾之年,竟然抢了这么多的粮食,怨不得夸口说,能独立守住莘县一年不成问题。”
韩行说:“这是个好事,也是个难事,这么多的粮食,运出去也不少费劲啊!要不,聊城、阳谷、冠县的鬼子一来,又成了他们的了。”
赵建民稍微皱了一下眉头:“如果事先通知专署来大车就好了,可通知也来不及了,再说也运不及啊。”
“只有一个办法,”韩行说,“打开仓门,发动群众,让城内和附近老百姓突击抢运这批小麦。”
“对!就这么办。”赵建民马上通知地方同志,迅速把这批小麦抢运出去。
“还有一件大事,”韩行对赵建民说,“这么坚固的城池,我们守是不守?如果守的话,另当别论,如果不守,敌人来了,又变成一座金城汤池。”
赵建民笑了,幽默地说:“和鬼子打阵地战啊,我们才不和他们罗罗呢,还是打我们的游击战。城墙必须得扒!”
韩行说:“如果扒城墙的话,我建议,谁扒的砖就算谁的。这些砖本来就是老百姓的,这也叫来之于民,回之于民。”
赵建民点了点头说:“就依你的办。”
于是,各地方政府,紧急通知各区干部带领民兵运粮破城。一时间,莘县城热闹非凡,四领八乡的农民扛着装满粮食的布袋,来去匆匆。城墙上,4000余民兵挥汗如雨,实施紧急扒城。
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聊城日伪军经过短短几天的准备,委任李海泉为伪县长,于8月8日,李海泉率聊城保安队一个团和解放莘县时逃脱的伪军共1000余人,在大批日军的支援下,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莘县城。
这时候的莘县,八路军早已撤出,根据军分区的命令,根本不和他们打阵地战。
这个李海泉,原是伪县政府的建设科长,泰安人,刘仙洲的亲信,莘县解放时逃脱。真是漏网的狐狸比狼狠,这个李海泉凶横残忍,比起刘仙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占领莘县后,李海泉在城北白马庙、高庙、城西南杨庄、城南十里井和城东赵庄安设据点,不断派出伪军,出城抢掠扫荡,抓捕抗日人员家属,残害抗日群众。在城内,疯狂搜捕拷打曾与我内线工作人员有联系的居民。
他们把抓到的和我内线人员有点儿关系的郝道昌、王其贤和河店扛过粮食扒过城墙的郭老二等十余人,绑到城外梯子上当靶子,命伪军在城墙上用机枪点射。
李海泉还强征民夫,自带口粮,修复和加固城墙,武装士兵驱赶着老百姓,从早干到晚,稍有懈怠,便是一顿毒打。整个莘县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附近农村再次遭受了劫难。
敌人的**并不表明他们的强大,恰恰是虚弱的表现。敌人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县城及附近,更广大的地域,却被抗日军民牢牢控制着。群众的充分发动,工、农、青、妇各界抗日团体的壮大,县区武装和民兵的巩固,战斗力的提高,对莘县的敌人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
莘县县委从根据地抽调大批干部、积极分子,深入新区,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反奸反霸的斗争,建立和巩固党的组织,建立抗日群众团体,武装自卫,抑制和打击李海泉匪部的抢掠。
在分区主力部队奔赴冠县开辟冠北的情况下,莘朝县大队、南峰县大队独立担负起打击莘县守敌的任务。在解放莘县战斗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范永堂、赵缙绅等共产党员,带领所联系的内线人员和部分起义反正伪军,编为南峰县二中队,进一步增强了地方武装的战斗力。
第回 第二次打堂邑(一)
两个县大队并肩作战,处处设伏,多次截获敌人运送的粮食、物资、打击出城抢掠的伪军。并乘敌人立足未稳,在一个夜间,同时出发,各个击破,端掉了高庙、白马庙、杨庄等据点。
莘县城外的抗日军民,进一步压缩包围圈,对城内敌人实施围困,封锁。白天阻击敌人出城,晚间靠近城墙喊话,发动宣传攻势。李海泉一伙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整天提心吊胆,疑神疑鬼,担心再度被歼。
11月8日夜,在聊城日军的接应下,李海泉放弃了莘县城,逃向堂邑。至此,莘县再次解放,李海泉也就是苦撑了一个月。
莘县的解放,进一步扩大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抗日力量,敌人被压缩在聊城、堂邑、沙镇、阳谷等少数城镇里。
除了李海泉逃到了堂邑外,还有一个大坏蛋,叫刘立泉,原莘县伪警备大队副队长,他搜罗了一批逃散的伪军,于10月撤到了聊城改编为道保安大队,自己任大队长。
刘立泉有四个中队,共六百来人,他率领着这批伪军,于11月进驻堂邑县,成为了堂邑守卫的中坚力量。
这时候的伪军,已非同过去,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前途暗淡,士气低落,每天只是混日子。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情报站站长潘小安考虑了一番,决定还是从敌人内部下手。考虑来考虑去,他想到了刘立泉的三中队长邹荣川。
邹荣川是莘县人,人还不算太坏,没有太多的罪恶。他早年曾在莘县伪警备大队做事,和我敌工部的楚增林是同乡。潘小安就派楚增林去做他的工作,经过几次接洽后,潘小安决定自己化装进城,在楚增林的引见下,和邹荣川敲定起义的有关事项。
潘小安化装成一个商人,戴着墨镜,穿着长袍,那个时候,这就算很不错的一套行头了。楚增林呢,装成了他的伙计。两个人来到了堂邑城,过了长木头建成的吊桥,潘小安看了看桥下的封锁沟,确实也够吓人的,足有四米深,五米宽,沟里虽然没水,但掉下去也得摔个半死。
相似小说推荐
-
侦察兵黑豹突击 (爱疯狂疯鸟叔) 起点VIP2017-01-21 军旅生涯黑豹突击队,海陆空三栖特战突击队,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的主人公黄喆,其父亲是...
-
特种军医抗日传奇 (杏林一笑) 小说阅读网VIP 军事小说特种军医江海龙,以访问学者赴日,艳*遇东洋美女,不料乐极生悲,自温柔之乡穿越到1938年,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