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苏联1991 (陈家过河卒)


  索尔仁尼琴毫不客气的在公共场合指出了苏联当局一些敏感的问题,所有人都替这位说话毫无顾忌的作家捏一把汗,当然中情局更是兴奋异常,如果索尔仁尼琴惨遭逮捕,那么他们又可以在人权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了。
  谁知道亚纳耶夫只是微微一笑,询问道,“文人?你说的是开枪自杀的雅科夫列夫,还是政治避难前往美国的科罗季奇和布什维科夫?如果前者因为宣传禁酒令遭到民众一致反对,然后还算是有勇气自杀的话,那么后者呢?苏联当局甚至没有发布通缉名单,禁止出版这些人的作品,他们就急匆匆的通过政治迫害的名义逃亡美国,这是心里有鬼吗?好歹当年您逃亡美国的时候还是光明正大的迫害理由。”
  “开枪自杀的雅科夫列夫,当时苏联当局还郑重的为他发布了讣告,而不是让他籍籍无名的死在某一块墓碑之下。至于科罗季奇和布什维科夫同志在美国做了些什么?创立了苏联人权维护组织?听说西方各界每年的捐款数额都有一百多万美元了吧?不过我记得他们也就在哪里哪里吃过几次饭,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下关于这个组织的声明,却没有见到他们有任何的实际行动,这算什么?敛财吗?”
  索尔仁尼琴哼了一声,对于科罗季奇他的内心是充满不屑的,当对方第一次邀请自己前往他们组织时,索尔仁尼琴就知道这家伙更像是一个投机主义者,而不是文人。总想着利用自己的名声和故事,在美国收敛大量的钱财。后来两人断绝关系之后,索尔仁尼琴还听说他已经开起了法拉利和住上了别墅。
  索尔仁尼琴至今孤身一人,不受美国主流的待见,甚至连文艺界和学术界也不再请他去讲授偏激的观点,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他就像被人抛弃的玩偶,渐渐被人淡忘,如果不是当年美国中情局想利用他那篇《北方的新沙皇》来抨击苏联,索尔仁尼琴这个名字甚至不会再出现在美国公共场合之中。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还有布什维科夫,当年刚刚去到美国的时候政府是怎么评价他的?一个伟大的自由主义战士,红色恐怖下的幸存者。但是后来这位伟大的自由主义战士做了些什么?吸毒和贩毒,直接丢进了监狱。如果这些货色代表了俄罗斯的未来,那么我们整个名字才算是真正走到尽头了。”
  亚纳耶夫毫不客气的在索尔仁尼琴面前揭露了他口中的自由主义分子的丑恶嘴脸,“这些所谓的公众知识分子并不是在争取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只不过是借助着光明正大的名义和口号来为自己的罪行所做掩护。”
  “我也不怕跟你实话实说,当年第比利斯事件走上街头的年轻人,有多少是真正的为了祖国将来?他们只不过是想参加这场狂欢,发泄心中的罪恶。当自由无法被条例所束缚的时候,它将成为罪恶和暴行。”
  “我承认你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企图改变现状的理想主义者,但很多人只是借助理想主义的旗号来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这些人上台之后,你敢保证他们所做的一切会比现在要好?起码苏维埃正在挽救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每一个人,而那些蛀虫们第一件事是先中饱私囊,强迫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喂饱这群豺狼。”
  亚纳耶夫每一个字,一个音符都在控诉着这群蛀虫的所作所为。
  “索尔仁尼琴同志,理想不是现实,起码我所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文人中,很多只是一群打着自由旗号敛财,不学无术的骗子。有些是有只能供人取乐的跳梁小丑,还有一些自命清高,实际上却又没有任何建树的迂腐文人,至于那些企图与境外势力勾结,阴险的让人捉摸不透的家伙,就更没有资格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亚纳耶夫的话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讲,就像是醍醐灌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终止,亚纳耶夫接着说道,“那些真正有资格称之为知识分子,真有学识的那些人,他们埋头研究的都是更加实质性的,虽然这些人的名字无人知晓,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会推动科技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带来切实利益。这就是我心目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至于其他那些自吹自擂为知识分子的人,他们别给这个世界添堵添乱就不错了。”
  索尔仁尼琴听完亚纳耶夫的意味深长的论述之后,一时之间陷入无名的沉默。之前他一直热衷于反对苏联政权,反对一切,现在看来,好像自己与之为伍的人才是更加应该反对的一群人。
  他们无知,他们庸俗,他们甚至就像自己书中的腐败苏联官僚一样,吮吸人民的鲜血,此时的他们甚至还不是掌控国家的领导人。
  见到索尔仁尼琴陷入了沉思,亚纳耶夫试图解释道,“当然我并不是否定索尔仁尼琴同志作品的意义……”
  “亚纳耶夫主席,你不用继续说下去了。”原本眼神迷茫的索尔仁尼琴第一次变得清晰明了起来。“我想之前困扰我的那些问题,全部都明白了。”
  亚纳耶夫楞了一下,刚才跟索尔仁尼琴所说的那番话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完全是自己发自肺腑的真言,有感而发。
  “我真的感到很欣慰,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庆幸有你这样的领导人。”
  索尔仁尼琴抬起头,这位留着海明威式胡子,目光同样忧郁坚定的异己分子笑了,终于冰释前嫌的写下了所有防备,拥抱和迎接这个国家。
  “我很高兴,没有留在美国,而是选择了回家。”


第四百二十八章 文艺复兴
  索尔仁尼琴的投敌行为让美国中情局感到恼火,原本这就是他们在暗中设计的一场戏码,如果莫斯科当局拒绝了索尔仁尼琴的回来,那么他们依旧可以向外界大做文章,宣扬苏联的人权问题。如果他们应允了索尔仁尼琴返回莫斯科,那么这位坚定的批判主义者一定会狠狠的批评苏联政策一番,让亚纳耶夫脸上无光。布兰迪甚至向特尼特局长保证,这会是一次非常精彩的表演,一个坚定的反苏主义者和一个集权主义的国家领导人进行对话。
  特尼特也是听信了布兰迪的话,然后动用关系通过了索尔仁尼琴的返回苏联请求。
  可是情报科科长布兰迪没有预料到苏联宣传部非但没有封杀索尔仁尼琴,还让莫斯科报纸重点报道了这位作家的回归,宣传了一下这位海外漂泊多年的“俄罗斯良心”。
  然后原本等着看好戏的美国中情局接到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回到莫斯科的索尔仁尼琴答应了亚纳耶夫的请求,重新定居了莫斯科定居。
  这就让原本花费了大价钱想要培养索尔仁尼琴的中情局非常尴尬了。
  更让布兰迪尴尬的是,索尔仁尼琴回到莫斯科不久,就开始写出一些观点明显站在苏联政府一方面的文章,重点表现在批判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还有当时整个社会的无知与肤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收到这个消息的布兰迪连忙派人验证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他希望是当局要挟或者强迫索尔仁尼琴写出这种有违背自身意愿的作品,但是汇报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索尔仁尼琴的确是自愿写出这样的作品,并没有受到苏联政府部门的要挟。
  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摆在了布兰迪科长面前,伟大的自由主义战士,海明威式的硬汉作家,索尔仁尼琴同志,背叛了自由国度的美利坚,毫不犹豫的投向了共产主义的怀抱。
  这简直跟当初说好的剧本不一样,当特尼特局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铁青的让布兰迪立刻封杀索尔仁尼琴的一切。
  一夜之间,这位反苏英雄的待遇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几乎就在索尔仁尼琴正式定居莫斯科之后的几天,美国政府开始全面封杀索尔仁尼琴,而且罪名竟然是克格勃潜在的意识形态间谍,有关于索尔仁尼琴的全部书籍从商店里下架,他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甚至入境管理局还宣布,将索尔仁尼琴列入移民黑名单,永远不准进入美利坚。他们试图让索尔仁尼琴在美国销声匿迹。诸如硕果仅存的科罗季奇就将索尔仁尼琴列入了自由主义背叛者的名单,恨不得将他的名字和苏联挂起来一起鞭笞。
  这可比之前苏联封杀索尔仁尼琴的时候还要更狠心一些,幸好索尔任尼琴一直孤身一人,所以没有多少财产留在美国。
  知道这件事之后,苏联政府直接为他提供了一套公寓,并且为他提供一份报社编辑的工作,只是索尔仁尼琴礼貌的拒绝了。
  这次的事件让索尔仁尼琴彻底看清了美国人的真实嘴脸。美国像是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圈养的狗叫的好听的时候赏赐一根骨头。但苏联至少在最困难的时期,依旧没有忘记给这群白眼狼一块面包。
  索尔任尼琴的到来像是给俄罗斯文学吹出了一股新风向,原本死气沉沉的文坛又开始重新活跃了起来。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苏联的文艺复兴。
  尽管苏尔科夫对此表示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毕竟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借助这一场新文化运动出现反对国家制度的论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