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再者说来,这公司是那个李杀星带头成立。拦着他的买卖,你不想活了?这个杀星手下抄灭的家族,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是不是想成为下一个?当年突辽国因为不小心惹着他,原本就要一统天下,结果现在眼瞅着就要败亡灭族。谁敢挡这位杀星的财路,活腻歪了吧。

得了,这下两国朝廷重臣,不管真不真心,都开始大力支持并赞扬皇帝的这番仁爱举动。

这道圣旨一下,两国之中对各自皇帝的赞誉更是攀上一个新的巅峰。

两国上下,从世家大族到乡间野叟,从文人士子到不不识字的老媪小童,从大儒名士到贩夫走卒,皆在赞誉着皇帝的慈善、仁爱,是难得的圣君!

慈善家,慈善家,慈善发家。果然名不虚传!果然名利双收!

而慈善总头目,杀人如麻杀人无数,如今就要族灭突辽族的李得一,此时正美滋滋骑在悍马上,看着来往的干活民壮。这些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人人身穿暖和的厚棉袄,乐呵呵地一趟趟往定北县运送粮食等后勤物资。送下货物,就去旁边帐子里,喝一碗热乎乎的驱寒羊汤,油腻腻的大油饼管够吃。

旁边王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跟过来,对李得一拱手道:“景略拜服。不曾想,副团长巧使妙手仁心,居然激起两国皇帝仁爱之心,使得百姓如此受益。景略从未曾想天下还有如此仁圣之事,想来便是上古先贤治世,也不过如此。景略再拜。”

李得一闻言哈哈一笑,低声对着王猛把事情原原本本道出。王猛是守备团一等战兵,完全有资格知道这些。

王猛听罢,惊声道:“此乃欺世盗名之诡道尔,副团长怎可如此行事!”

“你小声点!走走,咱家去说。”李得一低声喝阻王猛,然后直接把他拽回自己帐里。

两人在帐里坐定,王猛直勾勾盯着李得一,大有你今天不把事情跟我说清楚,我就要揭发你的意思。

李得一先不急着说事,反而先问起王猛一个问题。“俺来问你,你可有办法让那些世家大族与皇室联手,如此爱护治下百姓?先平周朝也不是没有爱民之举,然而最后皆如石沉大海,毫无作用。百姓非但不能受益,往往还因此更加困苦。这些事儿想必你也都知道,不需俺来废话。”

王猛闻言就是一愣,随即陷入沉思。

这些事儿王猛当然知道,他学的就是安邦定国的扶龙之术,自然必读前朝失败的名臣事迹。就如先平周朝时,名臣王安邦,当时号称“安邦不出,奈苍生何。”整个平周朝廷上下,从皇帝到百官,下至百姓,都希望他出来挽大厦于将倾,整顿朝廷衰弱的局面。

这位王安邦当年拜相之后,也是大力革除弊政,施行新法。他本意是想强国富民,结果实际施行下去,国不曾强,民更弱,朝廷各派官员内斗也更加激烈。王猛当时总结原因时,将这位王安邦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最重要两条,其一,皇帝不能坚定支持到最后。其二,许多大臣利益受损后,改为反对变法。

诸如此类之事,王猛知道的很多。他思来想去,答案是没有。甚至于,像王猛这样学究天人的世上一等一聪明人,研究到最后,甚至也不得不相信“王朝自有气运,气运将尽,非人力可回天”这类无稽之谈。

许久之后,王猛叹气道:“若不行苛政,吾实无他法为之。然苛政若久,势必残民,与天下无益。吾无能为也……”短短几句话,简直道尽千百万年来,名臣治世的辛酸。

李得一这才说道:“俺这个办法,确实让两国皇室凭白得到许多名利。那些捐钱出来的世家大族,也都得以使儿孙顺利迈入官场。可两国百姓也因此获益良多。这天下事便是如此,凡事若只让一方获利,事必然不能长久。唯有诸方都能获利,这事才能长久办下去。而且你别忘了,这钱怎么花,始终归俺说了算。只要俺在这儿把着这个关卡,百姓就能始终获利。绝不会出现皇家白得名利,而与百姓无益的局面。”

王猛听罢,思索许久,不得不承认李副团长这办法或许是目前唯一的良法。

三百六十七章 坐看山水风云动,心有主宰坚如磐

想通此节,王猛突然道:“李副团长,这天下聪明人多如牛毛。那些因为不肯捐款而被排挤的世家大族,必然会想办法激起民议,意图搅乱此事。到时候,不知李副团长可有对策?”

“嘿嘿,俺对此早有准备。你别忘了,俺是干什么的。”李得一说着,浑身顿时变得杀气腾腾。

王猛瞬间想起那些世间传言。世间传言,这位李副团长最是嫉恶如仇,前平周朝那些祸国殃民的世家大族,只要被其遇到,必然是抄家灭族,绝无幸免。前平周朝累世公卿文家,先祖文顾私当年身为宰辅时曾说过一句:“这天下乃是陛下与士大夫共治,何必顾忌小民有无田地,士大夫多占些田地也是应当。”

据说当年文家被李副团长抄灭,这句话就是其罪证之一。平周朝时,因文顾私这一番话,也不知多少小民被吞并田地,成为无产流民,家破人亡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文顾私这一席话害死的百姓,相比突辽狼贼屠城一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家后世儿孙,即便死绝一百次,也难以偿还这累累血债。

王猛却仍不放心道:“如今守备团大军在外,那些世家大族在两国内散布流言。李副团长纵然杀伐果决,到时也怕鞭长莫及。”

王猛这话说的很实在,李副团长你虽然凶名在外,可现在你正统领大军攻伐突辽国,远在千里之外塞上草原,哪里能管到两国内的那些世家大族。

再者说来,以前李副团长你能顺手屠灭那些危害天下的世家大族,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天下无君。如今天下三分,三国已是鼎足之势。又如何能像当年那样,带兵去屠灭两国那些闹事的世家大族?毕竟那些世家大族,如今分属两国,两国皇帝断没有纵容守备团兵马随意在自己国内横行的道理。

李得一听出王猛话里隐含的意思,知道王猛这是恪守上下尊卑,在劝谏之时顾忌到面子,没把话里意思直说出来。

王猛这番话,要是放在两月前,李得一还未必能听出其话中意思。但现在,经历过最近一场战事,以及由此引发的统万城内一场乱局之后,李得一在揣摩人心上头大有长进。那场战事结束后,李得一在师哥启发(附带疼痛刺激)下,已经大有所悟,不再是之前那个从来看不清楚局势的傻愣子。李得一这忽然开悟,犹如把之前几十年所积攒的统统喷发出来一般,眼界与手段,都跃上一个新境界。

统万城内那一场变局,听起来诡秘莫测,局势风云变幻。实际上,若是把住权力这个核心点不放,始终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就会看透所有迷雾,直达背后真相。范国师处心积虑,阿史那·豁耳不惜翻脸独占胜利,无非都是为获得突辽国内至高权力。

经那一战,又经师哥提点之后,李得一已经学会从权力与利益这两个角度,去观察看待事物。从这两点出发,李得一如今再看天下人与事,果然清晰许多。

王猛说的含蓄,李得一答的也有意思,“你听说否。如今两国内捐钱的那些世家大族,儿孙多被朝廷宣召,有几个已经成为简在帝心的年轻有为官员。”

王猛听罢,略一思索,有些不肯置信道:“朝廷选拔官员,皆在为国选材,治国理政,上效天子,下安黎庶。这捐款就能让族中儿孙做官一事,岂非前平周朝那卖官鬻爵亡国之举?”

听王猛这么一说,李得一忍不住哈哈一笑,道:“好一个为国选材。你可知平唐国魏直言?”

王猛道:“魏大人乃是治世能臣,吾久闻其名。”

“治世能臣?何止,俺告诉你,那魏直言,文武兼备,乃是这世上不可多得之人才。然而直到如今,魏直言在平唐国朝廷仍不过是区区侍中。”李得一道。

王猛应道:“朝廷选派官员,自有法度。魏大人虽乃一时人杰,但平唐国朝中,能臣甚多。再说平唐国朝廷,侍中为门下省省长,皇帝近臣,便于进谏。魏大人尚需循序渐进……”话说到这儿,王猛忽然停住,因为下面的话,他也说不出口。

“排资论辈?你是不是想说这个?”李得一替他说了出来。

王猛想点头,但这实在违背他的本心,最终他也没把头点下去。王猛素来自负高才,对世上那些任用贤能还要排资论辈的官场陈规陋矩极为不屑。早些年,王猛云游天下,面见诸多枭雄却始终不肯出仕,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能受到重用,还要在官场熬资历。在王猛心中,若人君要用己,就要超拔任命自己为宰相,让自己独揽朝政,方可放手施为,一展所长。

“那魏直言如此才能,还需排在其他几位宰相之后,无非是李势銮帝王心机,平衡朝堂局势,防止一家独大的老手段。那李势銮可是素有明君之称,仍难免摆弄帝王心术,搞这套臣下平衡的把戏。由此可见,朝堂平稳,才是皇帝真正所需。你刚才说的什么选贤用能,治国理政,皆要排在这之后。是也不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