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我说那个谁)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说那个谁
- 入库:04.13
根儿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还有她的二孙子杨延杨展旺,她一样牵挂。
杨青儿是个什么人,她是知道的。杨青儿根本不会带娃,孙子由她那个娘带,简直是把孙子给作贱了。还好!有天涯无名跟她在一起,有天涯无名护着娃。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庄平庄沿顺是唯一留在她身边的孙子,所以!对这个孙子,她的心里就有了许多盘算。不!是更多地疼爱。
这一年,世界并不平静。
不!大周天下并不平静,诸侯纷争很是激烈。
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魏国的君王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在这场诸侯战争中,宋国作为小国,难免会被卷入进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剔成处理国事繁忙,财力有限,也就没有再派人来庄子家取卖儿的绣品。
宋剔成要把财力和精力转移到外交上面去,对于这个没有威胁的外甥,他自然是放到一边去了,不再注意。
这一年的事,还是要从秦国的秦孝公说起。
秦孝公为了收复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派卫鞅等人游说魏国君王。
河西之地是秦国的祖业,一直被魏国占领是小,还严重威胁到秦国的国防安全。所以!一直是秦孝公的一块心病。
再则!不收复河西失去,秦国也无法完成霸主地位。
在战国时期,作为一国君王你不能成为霸主你只会成为别人利用的棋子,受人摆布。那样地君王是没有自尊和意义的,只能说图一时享乐而已。
这只是其一!其二!那就是:你不能成为霸主,你的子民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没有幸福可言。
作为智者,作为君王,往往是人民的利益大于自身的利益。他们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和荣誉都重要,人民至上。
作为一代智者的秦孝公,自然是不会只图自己的享乐而得过且过。他是有野心的!他决意用几代人的时间,来改变秦国的面貌,也改变大周的面貌。
但他并没有野心在他有生之年称霸天下,这就是他的明智之处。
也正是因为秦孝公有了这个“野心”,他才请来了卫鞅,在秦国进行大刀阔斧地变法。
现在!在卫鞅的变法下,秦国强大了,可以打仗了。
所以!他派卫鞅等人去游说魏国君王。
卫鞅等人奉命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几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
卫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意,先称王再图一统天下的霸业。
魏国君王听从卫鞅的游说开始称王,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
结果!他的这种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大国的愤怒,诸侯纷纷投奔齐国,与齐国结盟。
赵肃侯七年,赵国的公子赵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
魏惠王命大将军庞涓率三十万大军伐赵、伐齐。
齐威王用孙膑退避减灶,示弱骄兵和声东击西之计,于马陵大败庞涓,三十万魏军几乎殆尽。
魏国经此一败,元气大伤,由盛转衰,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
齐威王见魏国大败,以为齐国最大、最强,可成就他的霸业。可后来才知道,大家都着了秦国的道。
也就在魏国与诸国大战的时候,卫鞅乘机率二十万秦军收复河西失地。
魏惠王命魏公子卬率安邑、洛阳二十万魏军迎战卫鞅二十万秦军。因公子卬受卫鞅欺诈,兵败河西。
因此!秦国在悄然崛起,魏国衰落,齐国成就了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907章 杨青儿有了消息
平静地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战争就悄然地来了。
随着宋国卷入这场战争后,刚刚有了起色的宋国,又重回到了过去。
由于宋国采取的是漆园模式,人民的战争思想都很淡泊,都不愿意打仗。士兵们都无心在部队里服役,都想回家种地,娶妻生子。
还有!这两年时间里,宋国人口得到了膨胀式发展,每个家庭都有着沉重地家庭负担,人民也根本没有心思去打仗。在大家与小家面前,更多地人选择了小家,不愿意去打仗,只想多种地养家糊口。
所以!在种种原因下,宋国的军队没有战斗力。
本来规定是暂时不收赋税的,赋税保持在以前的基础上就行。可因为战争来了,宋剔成不得不稍微地提升了一下赋税。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感恩,戴六儿只得把隐藏起来“财不露白”的银子,拿出一部分,捐给宋剔成。
庄子、戴六儿、卖儿三人并非周围人所认为的那样,不存钱、有钱就吃就用就乱花。而是!一切都只是做样子,过周围人一样地生活。宋剔成给他们家的金银什么地,都藏起来了。
装穷,是为了融入生活,与周围人民群众过一样地生活。这样!别人才不眼红你,你才能过上平静、正常人的生活。
装穷!也有点装比的味道。
再则!庄子一家人一直节俭惯了,让他们乱花钱他们还舍不得,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卖儿跟随庄子生活这么多年,早已改变了过去的陋习,完全是一个道家弟子了。
在漆园的时候,卖儿还是一个守财奴,喜欢图小便宜。在庄子的感染下,现在的她,也知道施舍了。
当然!自私之心还是有的,不像庄子那样把自己的所有都施舍给别人。她不是这样地,她会保留自己的底线。明明身上有十两银子,她只会说只有一两或者是几两,根据实际需要说多少,不会说实话。帮助别人的时候,她都会保留底线的。
公元前343年冬末,快到来年春祭的时候。也就是卖儿生养儿子庄平庄沿顺三个月后,戴六儿向宋剔成捐钱救国后,庄子家里又添人丁了。
这天!北风呼呼,天空中没有下雪,却是细雨蒙蒙,一个驼背老妪找上门来了。
驼背老妪的怀里,抱着一个一岁不到大的男孩,说这个孩子是庄子的。
庄子不在家,去墨家分坛那边去了。
墨家分坛那边,房子已经初步建成,所有人都告别了野外搭帐篷的生活,住到了屋内。
庄子经常抽空过去,给嫂夫人和张山讲道。
现在!庄子也只能给嫂夫人和张山讲道了,不能给别人讲道,更不能公开讲道。因为!他在宋剔成面前发誓了“四个永远”,是不能违背誓言的,以免招惹来杀身之祸。
还有!庄子把制作竹简和编织竹简,以及给竹简涂描油漆的任务,交给了张山。
嫂夫人心细,负责编辑文字。
庄子由于一个分身在燕国那边寻找慎根,所以!经常出错,不是把文字写错了就是把字给写漏了。
后来在嫂夫人的提议下,庄子不再把文字刻录到竹简上,只用毛笔醮上油墨把想写的文字写在竹简上,然后!由嫂夫人整理,张山刻录,最后再涂描油漆。
所以!庄子经常到嫂夫人、张山这边来,偷偷地干这件事。
戴六儿见家里来了人,就下楼盘问起来。
卖儿放下自己的儿子庄平庄沿顺,把那个一岁左右的小男孩抱到怀里,上下左右地看着。
这同样是一个大块头男孩,有着杨青儿那样地大体格。在面貌上,也跟小时候的杨延差不多。还有!他身上穿的衣服,好像是杨延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由于杨延小时候长得特别快,有好多衣服几个月后就无法穿了。
因此!卖儿就有些相信了,这个小男孩可能是杨青儿与庄哥哥的孩子。算了算时间,也差不多。杨青儿从走到现在,差不多快两年时间了,完全是有可能生养出这么大的小男孩来。
还有!她听庄哥哥讲了,青儿姐临走的时候,好像怀了身孕。
“他娘是谁?”戴六儿盘问道。
驼背老妪张了张嘴巴,用半生不熟地话说道:“她说她就杨青儿,是个这么高的女人!她的嗓子是哑的……”老妪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
根据老妪讲的,杨青儿是挺着大肚子来到她家的,来了就生病了。杨青儿给了她许多银子,让她照顾她。后来!杨青儿的病好了,她本来想回到墨家分坛来的,把孩子生在庄子这里。结果!因为生病耽误了,就留了下来,把娃生在了她家。
再后来!楚国与魏国打仗,宋国等小国与魏国是联盟关系,所以!楚国人就追查下来了。结果!杨青儿可能是被楚国方面当奸细抓起来了还是怎么了,突然地失踪了。
无奈之下!她只得把孩子抚养着,等着杨青儿回来。结果!这一等就等到现在。楚国方面得知这个小男孩是宋国人的后代,就要杀掉。她害怕孩子被杀掉无法向杨青儿交差,就带上银子来宋国找庄子,把孩子送还给庄子,免得受到楚国的追查。
“那?我的延儿呢?我的延儿呢?”戴六儿哭着追问道。
“延儿?延儿留在陵阳山了!”老妪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极品后院大管家 (一只管家) 起点VIP2017-06-05 架空历史泡妞网年轻导师徐铮从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穿越,在一次旅游中进了个古香古色木制公厕...
-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起点VIP2017-05-23 外国历史“有些西方工人认为他们生活的还不错,这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这只是因为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