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苏我臣顿时是勃然大怒,向成平大王道:“臣一心为国,岂敢有半分私心,倒是某些人怂恿大王出战,此战若败,我大和国岂有立锥之地?看看现在的狗奴国王井上,如丧家之狗一般,就算是逃到了伊予岛,汉人还是穷追不舍,逼得他最后只能是切腹自尽,如果不是当初其无故招惹汉人,又岂会遭此噩运?请大王三思,莫要受某些小人的盅惑,做遗恨万年之事。”

成平大王一听,苏我臣也是言之有理啊,主动地投降和被动的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邪马台和狗奴国拒降出战,被人家灭得连渣都不剩了,三韩主动地投降,现在人家的日子过得不还是挺滋润的吗?

称臣纳贡,那不过是低人一头的事罢了,其实向汉人称臣之后,对大和国王的王位并没有任何的影响,该怎么统治还是怎么统治。

想到这儿,成平大王便委派苏我臣为议和使臣,前往池田,与汉军进行议和。成平大王给出的底线就是以三韩为例,可以接受三韩的那种称臣纳贡方法,就是大和国做汉朝的藩属国。

苏我臣得意洋洋地瞥了物部连一眼,傲然地转身而去。直气得物部连是脸色铁青,但却也是无可奈何。

苏我臣率着一个庞大的使团和带着一些朝贡的物品,来到了池田,求见汉军在倭国的最高统帅严询。

严询此刻正在接见本州岛上的另外几个小国的使者,听到大和国的使者前来,只是淡淡地吩咐道:“本督现在没空,让他们在营门口等着。”

苏我臣等人只能在营门口候着,这一等就等了两三个时辰,被正午灼热的太阳给晒得几乎蔫了,可他们又不敢离去,只能是老老实实地等候下去。

终于,等到日头偏西的时候,他们才获准晋见。

严询对他们奉上来的礼物是不屑一顾,对于苏我臣提出的称臣纳贡之事也是不置可否,严询称,称臣纳贡可以,但仿三韩例不可行,大和国以及周边的几国所有的领土,都将被大汉朝廷统一征用,大和国和其他诸国将会被另行安排到别的地方重新立国。

苏我臣顿时便傻了眼,看来即使他们投降,也是不可能享受到三韩人的待遇的,无奈之下,苏我臣只能是以禀报国主之名向严询告退,准备回去和成平大王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严询自然不拦他们,大和国不比周边的小国,这些小国再屈辱地条件也必须得答应,因为他们没有和汉军开战的资本,但大和国不同,当是迁国这一项,显然他们是很难同意的。

不过严询不在乎,虽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但如果不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这种苛刻的条件是很难让他们接受的。

迁国之令是刘胤提出来的,这是一切倭国投降者必须要接受的一个先决条件,否则一切免谈。如果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刘胤丝毫不介意付诸于武力。

第1290章对战

苏我臣回到了大和国,向成平大王禀明了汉人的条件。

成平大王顿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也没有想到汉人的条件竟然会如此地苛刻,迁国?大和国的根基就在这儿,无论迁到那儿又能和这儿相比,汉人此举,完全就是要吞并大和国,而不是什么称臣纳贡。

物部连兴灾乐祸地道:“投降?你们还真以投降就这么简单吗,汉人如此劳师远来,仅仅只是为让大和国称臣纳贡吗?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苏我臣,不知道你如此做为,是不是亡国之举啊?”

看着物部连一付猖狂的模样,苏我臣气噎胸口,偏偏他此刻又是无言以对,只能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物部连对成平大王道:“大王,事情已经变得很清楚了,汉人是不可能接受什么投降的,他们此来,要谋夺的就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臣民,事到如今,除了殊死一战之外,别无他途。”

平群臣素来和物部连是一个派系,物部连强烈支持开战,平群臣自然要助其一臂之力,他当即道:“大王,臣以为,物部大臣所言极是,汉人已经将刀逼在了我们的脖子上,我们不战也得战啊。臣已经探明,此次汉人前来我国的人马,不过才四万之众,现在我们所能调动的国中的武士,已然不下五万人,若再加上其他附庸小国的人马,凑齐十万大军,也不是难事,臣不信我们调集十万大军,还打不败四万汉人吗?”

成平大王闻言点头称是,他本来就不是坚定的投降派,只是为汉军在筑紫岛大胜邪马台和狗奴国的威势所惧,才会同意苏我臣的议和之举,只是没想到汉人的条件竟然是如此地苛刻,这显然远远地超出了成平大王的底线,这样的要求,那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

如果不答应的话,摆在大和面前的,也只有一战了。

如果说大和国现在能凑出十万大军的话,没人认为他们是没有一战之力的,毕竟汉人只有四万多的人马,以十万对四万,大和国还是可以占据到明显的优势。

成平大王立刻任命物部连为镇国大将军,平群臣镇国副将军,由两人全权统率国中的兵马,与汉人进行决死一战。

看到物部连是大权独揽,苏我臣脸色难看,搞成这个局面绝对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苏我臣知道物部连一旦小人得志,执掌大权,定然不会只为王国考虑,铲除异己才会是他首先要做的事。

果然不出所料,两天之后,物部连军率领军队突然地包围了苏我臣、葛连臣和大伴连的府邸,将他们三人及家属统统地擒拿,洋洋得意地拿出国王的诏书,以通敌之罪名,将他们统统下狱。

然后在狱中,物部连对苏我臣等人及亲属是进行了严刑拷问,屈打成招,逼他们供认与汉人勾结卖国的事实。

随后,物部连带着这些所谓的“证供”去禀报成平大王,要求成平大王处斩这些“倭奸”:“大王,苏我臣等人里通汉人,叛国求荣,如今证据确凿,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凝聚众武士之心。”

成平大王犹豫再三,其实物部连和苏我臣两派相争之事,他也很清楚,他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有所纵容,认为这样有利用王权的巩固。但现在物部连执掌大权,想要铲除异己,成平大王如何不知,可现在他还得倚仗物部连去对付汉人,最后他没办法,只得下令将苏我臣、葛连臣、大伴连三人灭族,同时嘉勉物部连,要他全心尽力,以退汉兵。

物部连铲除政敌之后,志得意满,不过他也很清楚,如果不能打退汉军的话,那么接下来他的下场未必不会同苏我臣等人一样,所以物部连对召集军队之事还是挺上心的,他给大和国的那些附庸小国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这些小国的军队,必须要三日之内到大和国进行集结,否则的话,不等汉人的军队杀到,大和国的首先出兵灭了这些国家,鸡犬不留。

其实物部连就是色厉内荏,现在大和国遭遇强敌来袭,而且汉军就在距离大和国都不远的池田,须臾即至,就算这些小国不遵从他的号令,大和的军队也未必能抽出兵马来对付这些小国,更别说杀个鸡犬不留了。

不过这些小国臣服于大和,也实在是被大和国给打怕了,此时大和国的征召令一下,这些小国又焉敢不从,毕竟汉军再强大,那也不过是遥远的传说,大和国的强大,才是一种现实的东西。出于对大和国的畏惧,生怕遭来亡国之祸,于是各个小国立刻倾尽国中之力,派出了全部的兵马,日夜兼程地赶往了大和。

大和国在秣兵厉马,积极备战,那边严询得到消息,不过他却并不急于进攻了,严询倒想要看看,大和国究竟能集合多少的兵力,能不能抗得住汉军的一击之力。

其实,大和国此举到是严询所盼望的,如果这些军队分散而逃的,真正想要追剿他们,费时且费力,集中到一起全部歼灭的话,也算是大省事了。

对于这最后一战,严询是冷眼旁观,看看倭人到底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

物部连自然是不遗余力,把本国的武士全部召集了起来,当然这个武士并不是后世的那种可以杀身成仁的日本武士,仅仅是可以打仗的士兵的一种称谓。除了能打仗的武士之外,物部连就连十五岁以下十二岁以上尚未成年的男子和五十岁以上尚能拿得起武器的男子也全部征召了起来,本国的军队加上从各个小国征召来的军队,还真让物部连凑到了十万大军。

季汉兴国四年秋八月,征倭都督严询率四万汉军从池田进军,在大和近畿城外,与大和国镇国大将军物部连所率的大和十万大军遭遇,双方摆开了阵势,大战是一触即发。

第1291章强势碾压(上)

近畿附近山环水绕,但城外却是一片平原,是再理想不过的战场了。

两军对垒,阵势森严。

从规模上来看,大和军的阵势显然要比汉军强大的多,十万人马排出来的方阵,浩浩荡荡。反观汉军的阵势,却是弱小的多。

物部连眺望着对面的汉军,嘴角之上挂上了一个轻蔑的笑容,世上的事,果真还得是眼见为实才行,先前光是耳听汉军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轻易地灭掉了邪马台和狗奴国,就把倭人的胆给吓破了,现在真正地面对汉军,才发现汉军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并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就汉军的这么一点人马,无论从规模上和气势上,都无法和大和军队相提并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