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自己小瞧他了,小瞧阿普杜勒了。
人家拿自己当兄弟,自己竟然把人家当成外人,还要跟人家分家。
这,这真的是太伤感情了。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王亮,毕竟文化背景不同,王亮也是出于好意,没想到阿普杜勒是这样性格的真汉子。
“杜勒,杜勒,你听我说,你听我解释,对不起,对不起,我向你道歉,我错了。”
王亮追上阿普杜勒拽住了他的胳膊。
但是阿普杜勒的火气很大,奋力挣脱了开来。
阿普杜勒的力气不小,膀大腰粗的,爆发力很强悍。
王亮不使出全力还真控制不住他。
“杜勒,我向你道歉,是大哥不对。你也知道,咱们的文化背景不太一样,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来,咱们坐下来慢慢聊,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可以吗?你是我王亮的兄弟,一辈子的兄弟。如果在战场上,我王亮绝对愿意为你挡子弹。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再说你死去的兄弟的家人总得需要一个交代吧,我是这样想的,谁知道你突然生气了。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好好谈吧。”
王亮苦口婆心地劝解着阿普杜勒,终于,阿普杜勒的火气消了下去,也有些理解王亮了。
“亮,刚才我是真的生气了,在我们阿拉伯,真正的兄弟之间是不能谈钱的,情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个很忌讳。抱歉,我也是冲动了。”
王亮笑了笑,道:“杜勒,既然如此,我想谈谈我下一步的打算。我还要回到我的国家去,我的国家正在遭受到日本国的侵略,我要回去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至于这笔巨资,我暂时想把它寄存在你这里,可以吗?你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第五百四十八章F洲经济瞭望
“你去哪里,我阿普杜勒就去哪里。既然中国有日本鬼子,我跟你一起去,帮助你打鬼子。咱们是兄弟,打日本人,我服你,你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阿普杜勒的眼睛连眨都不带眨一下的,毅然决然地对着王亮说道。
杜勒的话让王亮很是感动,又是一位能够过命的兄弟啊!
真是太棒了。
“好,你就跟着我。”王亮紧紧地拉住阿普杜勒的手,动情地说道。
在战场上待得久了,经历了无数里死亡恐怖,人的性格思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极端化的转变。
王亮也不例外。
但是每当真挚的感情出现在身边的时候,王亮就感觉自己心中燃起了一把火焰。
这把火焰温暖着自己,让自己不再感觉到孤单和寂寞,让自己的内心不再冰冷和残忍。
也正是因为阿普杜勒、刘瑞、赵刚、鹞子、魏大勇、水生、欧翔、潘智雄、段鹏、张大彪、孙德胜等等的这些人,这些兄弟们在身边。
陪着王亮一起打鬼子,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训练......
这才让王亮在这段原本不属于的历史时空中感到不寂寞、不孤单。
有人说王亮残忍了些,对待已经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的日本人都那么地暴戾。
都用杀无赦的命令让那些已经投降的日本军人痛苦的死去。
这样的王亮未免也太过于冷漠无情了吧?
不,绝对不是这样的。
在21世纪的时候,王亮是一名军校学员。
军校学员的前提下是什么?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中的一兵,他是一名在籍军人。
什么是军人?
军人是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及国家经济建设等工作。
军人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体现,也可表现为国家魂的象征。
作为一名军人,就要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气魄。
对待日本侵略者和对待国民党军,有本质上的区别。
日本人,是侵略者,既然他们来到中国,就绝对不能放过他们,王亮的原则就是让他们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国民党军,是自己的同胞,分歧出现在政治上,这不是王亮能左右的。
政治,不是军人所能涉及到的东西。
军人,只需要服从命令就好了。
所以和国民党军队打仗,不需要弄个你死我活,大家都是中国人,能谈则谈,实在谈不下去再打。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还是继续说正事吧。
王亮和阿普杜勒商量了一番,从杜勒的兄弟中在征求志愿的前提下选出了二十个人留守索马里的别墅。
负责看管这笔不费的黄金。
同时王亮拿出一部分黄金给牺牲的阿普杜勒的家人当做抚恤金。
另一部分黄金在索马里找些雇佣军到别墅协助留守的二十人。
阿普杜勒则跟着王亮到中国去,一同抗日。
至于索马里这边,稍后王亮会派潘智雄带着几个得力的战士来接管金库。
潘智雄在东京大学修读过金融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并取得了相应的学位。
从交谈中,王亮也发现了这小子经商理财的本领。
对于潘智雄,王亮完全可以完全信任。
黄金放在那里不会生小孩,会增值不假,但是王亮的眼光更加长远。
让潘智雄到F洲这边负责做点生意,以这些黄金作为资本,让原始资本不断加倍。
在F洲做生意?
那不得赔死?
不会的。
王亮对于F洲的经历发展历史是很有研究的,毕竟是学历史的嘛,世界经济史也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王亮还曾经就F洲经济的发展历史做了一篇字数约五万字的论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赞扬和认可。
为了写这篇论文,王亮利用假期亲自去了F洲三次,待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查阅的资料无数,找过的经济学老教授不下两位数,历经千辛万苦这才弄出了一篇精品论文。
对于F洲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展望,恐怕当今世界上没人人能比王亮更加深刻了。
——F洲地处非常干旱,所以农业不发达,导致F洲经常出现饥荒
首先F洲除了北方相当于一个中国面积的外,撒哈拉以南的世界可不是什么绝对干旱的地方。
撒哈拉以南从西部国家塞拉内尔到东海岸划出一条直线,以南地区地处于热带。一直往南,安哥拉一线,这里是F洲的精华区域,F洲大多数人口也集中在这些地区。
这里分雨季和旱季,因为是热带所以没什么很分明的四季。对于当地的F洲人来说,比如人口最多的大多数人,一年这个单位可不是365天,而是一个雨季为一年,一个旱季为一年。也就是说,人家一年是分成两年过的。
这部分的F洲,也是最容易闹饥荒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现战争的地方,当然也是F洲迈入现代化中最重要的力量。
——F洲只要气候是稳定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饥荒。
——食物非常的充沛,也就导致了F洲人没有忧患意识。
比如中国人最纳闷的一点(当然也是欧洲人也非常纳闷的一点)为什么F洲黑人根本不大规模的储藏食物?
F洲黑人也非常的纳闷这一点,为什么黄猴子和白皮猪老喜欢堆积食物?树林子里不是到处都是吃的吗?为什么要吃不新鲜的东西?
所以,我们和他们的世界是不在一个平行世界的。
因为我们有冬天,所以需要准备至少五个月的粮食(冬天三个月和入春两个月没食物),所以我们的祖先永远都在为如何囤积食物而做斗争。
但是F洲人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们旱季有各类成熟的坚果吃,雨季食物多的丧心病狂。比如有在,食物多到仅靠植物果实就可以吃的膘肥体壮,当地黑人甚至没欲望去追一头野兽哪来烧烤。
第五百四十九章回国
所以说hei人特别懒惰,这一点完全是有根据的。
就为了搞清楚这一个原因,王亮可是花费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就是因为这种大自然造成的差异。到了近代后,F洲就开始悲剧了
悲剧的源泉是人口的大爆炸,F洲迎来了人口大爆炸时期后问题就比较尖锐了。
因为人口少的时候,就算有时候雨季迟到了,人口少还可以游荡游荡,去其他地盘找吃的。
人口一旦多了,地皮就被分了……于是一旦雨季推迟,旱季延长。那就可能会出现饥荒。
F洲的农作物收益非常好,但是F洲人是没有储存食物的习惯的……
所以饥荒一旦到来,就会饿死人。
撒哈拉以南的F洲,雨季推迟一个月,F洲就会开始出现饥荒,推迟一个半月每多一天就会多饿死十万人。
王亮的结论是:勤劳的人是不会被饿死的,人死于懒惰。
由此可以推理出F洲的经济状态。
王亮打算写一份框架式的F洲发展规划,然后交给潘智雄,让这个具有商人气质的经济学政治学专家来实施。
1940年12月17日,王亮在近乎两周的海上漂泊之后终于回到了中国,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相似小说推荐
-
历史维修工 (何时秋风悲画扇) 起点VIP2017-08-21 架空历史五千年浩荡历史长河中,无数穿越者兴风作浪!褒姒笑靥如花欲演甄寰传,周幽王续命西周...
-
陈国我为王 (黄氏啊肥) 起点VIP2017-09-13 架空历史文科生陈百川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陈弱衡强,庆蛮嚣张。偏偏陈百川还变成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