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崇轩只是听着属下争论,不发一言,让人难以清楚他心中倾向,或者是不是另有想法。
副军团长王超此时说道:“眼下辽国和宋国大军压境,柱国大将军西征军还未回归,值此险峻形势之下,兰州战事不宜久拖。以盖朱城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能不救,但若是按照正常战略思维,解了盖朱城被围之局,再以盖朱城为据点与吐蕃人展开大战,若是只有吐蕃一家之敌,这种打法自然没有错,只是眼下这种打法耗费时间太长。我们需要近快打胜仗,将吐蕃人赶出国境之内。”
邓崇轩点了点头,说道:“副军团长的意思是不应该即刻去救援盖朱城,而是要效仿高武阳与丁加刚上次大捷,先派人潜入盖朱城中,与丁加刚取得联系,在吐蕃人正全力攻城时,再根据形势尽快将行偷袭之事?”
昨日邓崇轩和王超他们同样收到夏京韩熙载等五人联名密报和安全部关于宋、辽两国最新情报通报,知道陛下受了重伤,全国形势除了兰州之外,看似平静,但随时都可能陷入祥符国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所以,邓崇轩也知道王超所言是站在大局考虑,但是他作为军团长必须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倘若为了尽早将吐蕃人赶出去而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反而败于吐蕃人之手,从而让正在观望的宋、辽两国发兵来犯,那他可就成了朝廷的罪人了。想了一下,邓崇轩转头对一直若有所思,没有说话的寇准说道:“寇大是陛下弟子,乃文之状元,官之能臣,想必在军事一道也有所研究,以寇大人之见,眼下该如何做?”
寇准当然也知道叶尘重伤,而且他比邓崇轩知道的更清楚,叶尘重伤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和水儿送给公主殿下的那头小银狼。当时知道此事后,寇准和水儿的悔恨可想而知。二人很清楚若非是叶尘对他们犹如亲人子女一般信任,换做是他人当皇帝,他二人此时早已进了安全部的大牢,被严刑逼供才对。如今也只是让水儿回去协同安全部一起调查此事,而他甚至都没有任何影响。
此外,邓崇轩和王超考虑到的当前大的形势,寇准同样想到了,甚至因为内疚,这几天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在思考如何近快将吐蕃人打败,将兰州收回。再加上刚才听了朱雀军团众人讨论,他心中的想法也越加完善。
此时一听邓崇轩发问,寇准立刻便站起先向众人拱手行礼,然后才说道:“邓将军、王将军,各位大人,在下认为,盖朱城若只是由丁旅长一旅之军驻守,吐蕃人便会认为他们能够攻得下,这样就会将他们至少三四万人牵制于盖朱城下。而高武阳三千特种大队散隐于兰州境内山中,且又有之前高武阳以疑兵之计和丁旅长大破格旺多杰之胜,这样势必让吐蕃人如芒在背,分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去防范高武阳随时随地的各种偷袭。这样的情况下,再除去吐蕃人用来驻守兰州主城和三个县城,其实能够机动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万人。所以,只要丁旅长守住盖朱城,我们真正面对的最多也就是吐蕃三万人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官认为按照王将军之计,以盖朱城为诱饵,如高武阳那样伏击吐蕃大军并非不可能。当然,前提是丁旅长能够守得住盖朱城三天,否则盖朱城若真被吐蕃人攻下,我们就被动了。”
寇准之言,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善,心想陛下的弟子,果然不凡。更有几个旅长纷纷请战,表示既然面对的最多只有三万吐蕃大军,便没有什么可怕的。
邓崇轩挥手打断麾下众旅长的请战,略一沉思之后,说道:“王将军和寇大人所言有理,然高武阳能够以疑兵之计偷袭成功,我们若想效仿高武阳以盖朱城为诱饵进行偷袭,几乎不可能。”
寇准和王超闻言一怔,看着中间沙盘地形,若有所思,众旅长知道自家军团长轻易不说话,但只要说出来的话,便很少有错。
果然,邓崇轩继续说道:“特种大队能够躲开吐蕃人的探子偷袭成功,一是特种大队擅长潜伏、隐藏、偷袭的游击战;二是特种大队是从柔狼山军寨去的盖朱城,不需要渡河。而我们若去盖朱城必须要渡黄河,吐蕃人不可能不在黄河沿岸布下探子,所以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我们行踪,这样一来偷袭几乎不可能,除非吐蕃领军将领真是白痴。”
说到这里,邓崇轩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刚才寇大人所分析高武阳和丁加刚二人,一散藏于山中,一坚守盖朱城,势必牵制吐蕃人不少兵力,让我军直面吐蕃大军最多不过三万人,本将认为寇大人分析很对。”
第九百三十一章 宋军的挑衅
“至于丁加刚我相信他坚守盖朱城五日没有任何问题,而若再有我们替他分担吐蕃兵力,坚守十日也当不是什么难事。更新快无广告。另外,副军团长所言当前形势不容我们拖延,需要尽快将吐蕃人赶出国门之内,这也是实事。所以,本将决定休整一日,明日便准备渡河杀敌。我们伏击难以成功,难道朱雀军团正面野战就不能以少胜多?”
包括寇准和王超在内,众人早已对邓崇轩的分析心服口服,各旅、营长也是战意滔天。
………
………
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党进接到御批的第二日,他遵照御批旨意安排的对祥符国边关的挑衅就此开始了。
黄湾关原本是宋国边关,去年祥符国立国不久,宋国大举来犯,最后惨败,还丢了三处军寨,其中一个便是黄湾关。至此因为黄湾关距离宋国庆州最近,所以便成为祥符国对宋国一线最重要的军寨,这一年多以来,已经有过数次修缮,不说铜墙铁壁,但却远远不是盖朱城这种内地军寨防御所能相比。
根据党进所打探到的消息分析,要想攻破五千人驻守的黄湾关,若是没有奇谋内应,他至少要用五万大军攻打一个月才有可能攻得破。可是祥符国又怎么会任由他攻打一个月而不反攻。所以党进一想到这点便感觉很无奈。
不过,针对这种情况,党进这一年多也想了一些办法,最大的战略方向便是想法设法将黄湾关守军引诱出来进行伏击。但要想做到这一点牵扯方方面面,说是可遇不可求都不为过。因为这与黄湾关守将的性格和祥符国、宋国两国局势,等等各个因素都有关系。
今天,一支宋军来到了黄湾关前。这支宋军人马并不是太多,大约五千骑左右,从旗号军服可以看出,全是宋国西北边军。自祥符国立国以来,西北边军先后两次败于祥符国之后,为了对抗祥符国,兵力早已经不是最开始的五万,宋国朝廷不断增兵,如今的西北边军已经和宋国真定府的北大营一样,有着十万精兵。
这支宋军便在离黄湾关数里列阵,然后有一千骑左右人马自阵中缓缓前进,在黄湾关南城门前两里左右处停了下来。
宋军只来五千人,显然是并不想攻打黄湾关,而是摆出了约战的姿态。
驻守黄湾关的旅长名叫张守义,且因为最近宋军大兵压境于大口寨,所以白狼军团副军团长折御轩也亲自来到了黄湾关坐镇。折御勋是原府州折家二号人物,折兰军团军团长折御勋的弟弟。当初折家投诚祥符国后,先是以折家军队成立了折兰军团,但很快叶尘进行了第一次军事改革,在全军范围内将兵员打散,将从宋军投诚过来的,党项八氏八万骑兵,以及府州折家出身的都全部打乱重新进行了编配,完成了祥符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军事改革。原本折御轩原本是折兰军团副军团长,在第一次改革时被调至白狼军团担任副军团长至今。
只是一直以来,不管是与宋国,还是与辽国的大战,折御轩都表现平平,或者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功劳,而叶尘封爵又最为重视功劳,所以年初正旦大朝会上折御轩便成为少数几个高级将领中未能封爵的人。这件事情固然被折御轩视为奇耻大辱,但也使他对立下军功极为渴望。此次宋国大军压境随时有进犯可能,本来军团长拓跋格鲁是想要亲自坐镇黄湾关,让折御轩留守后方的,但经不住折御轩的整天请命,便让折御轩来了黄湾关。
此时宋军五千人来犯,黄湾关白狼军团的探子早已打探并将消息报给了城寨内折御轩和张守义。二人早早站在城头拿着望远镜张望,又派出数波探子再三打探确定了宋军主力一直在大口寨附近未动,再加上此时一见宋军样子,便最终确定这并不是什么引诱黄湾关守军出城而进行伏击的阴谋,反而有约战之意。二人都是强势之辈,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定下绝不示弱之策,当下便派城寨中骑兵营营长王晶率领本部一千骑兵出战。
王晶在距离黄湾关八百步左右背城结阵,与宋军之间,相隔不过一里多点。折御轩与张守义在城头观战,城内四千兵马已经做好随时出城大战的准备。
二人早已从那一千宋国骑兵看出,这一千人定是西北边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老兵,一个个气势沉稳。他们以为王晶出营便是恶战,不料那一千宋军竟是不急不忙,待到王晶带一千人结阵已毕,方才自阵中冲出一骑。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三国去捣乱 (江堰有虞) 创世VIP2017-10-30 秦汉三国一颗陨石的坠落,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扭曲,更是一场浩大的历史迁徙……...
-
兽医当国 (北门老五) 起点VIP2017-09-30 两宋元明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可钱恒学的是兽医学中最冷门的中兽医。却偏偏穿越成了宋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