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深居宫闱,不与人争斗,不代表韦氏是那种闭门造车之人。恰恰相反,韦氏独具慧眼,目光长远,就连赵佶都不曾知道,有些事情藏在心里比说出来或是做出来要好。
如果可以的话,韦氏不希望赵构小小年纪便进入朝中任职。毕竟,朝中官员尔虞我诈堪比后宫争斗,为了取得皇上宠幸更是不择手段。常年身居在宫中的韦氏,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恬静的心让她置身于事外,不愿意掺和其中。
自从赵构离开后,韦氏便一心一意的礼佛,修身养性。名利在她眼中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构能够健康安全,此乃最大的心愿。即使是皇上来了,韦氏眼神也不曾丝毫的波动,唯有赵构才能牵动她的心,只因他是自己的儿子。
赵构在朝中发生的一切,小兰悉数告之,韦氏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曾说过什么。但是,韦氏心如明镜,对于朝中的势力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赵桓被赐封为太子后,以赵构的本事势必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韦氏与太子赵桓的母亲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
现在有这样的地方,可以说与乔氏有很大的关系,韦氏不愿与乔氏因为儿子的事情闹得不愉快,最后老死不相往来。经过这么多事情后,韦氏心里已经明白有些事情无法避免,还是发生这样的问题,心里只能感慨。
如果韦氏不是选择清修,只怕与乔氏早已发生斗争。并且,乔氏已经成为皇后,要是真的无可避免唯有应对才行。她可以忍受一切,不论自己的地位或是权力等都可以不要,只要赵构安全即可。
为了儿子的安全,哪怕是与皇后斗上一斗也无所谓。韦氏看见赵构第一眼,心里百转千回,想了许多,心中所想的事情全部浮现在脸上,时而忧愁,时而担心,时而坚定,时而无奈……
赵构、赵有恭二人面面相觑,低头不语,他们静静地等待着韦氏。片刻后,韦氏下定决心,笃定了自己的信念,看着赵构、赵有恭二人伫立不动的模样,莞尔一笑,道:“你们不必如此拘束,一切随意!”
“是,母亲!”赵构、赵有恭二人点点头,他们还真的有些拘束,想要放松也放不下来。
韦氏率先转身离去,小兰急忙上前搀扶住,赵构、赵有恭二人紧紧地跟随在后面。赵构眉头紧皱,凝望着有些佝偻且单薄的身影,脸上有些哀伤,暗暗地想道:“想必母亲吃了不少苦!……”
皇宫中的伙食本来就好,就算是平常妃子饮食都有规律的,决不会如此消瘦且憔悴,唯一的解释韦氏身子大不如前定然与之前一次性命攸关的事情有关,还有便是操心不已,让韦氏担忧的只有自己了,再无他人。
这一刻,赵构更是愧疚不已,只觉得自己真的不孝顺!
“小兰,你去拿些糕点来,备上一些茶水!”
韦氏坐在椅子上,示意身边的小兰下去准备,小兰答应一声便离去了,临行前还偷偷地瞄了一眼赵构,心跳个不停,韦氏哭笑不得笑了笑,目光看向了赵有恭,惊疑地问道:“你是有恭?十三弟赵似之子?”
“回禀韦贤妃,侄儿正是!”赵有恭不解的回望着韦氏,不明白她怎么会有此一问。
韦氏听闻赵有恭的喊声,又见他还是有些拘束,面露不悦,道:“既然你是十三弟之子,那便不是外人了!你也不必喊我什么贤妃了,可以称呼我一声‘姨娘’吧!”
“姨娘?”赵有恭大吃一惊,整个人傻了,怔怔不语,满面的不可思议,就连赵构都有些诧异的看着母亲,心里有些不明白了,为何母亲会说出这句话,着实令人费解。
韦氏见赵有恭惊讶的模样,又瞥见赵构疑惑不解的神情,莞尔一笑,道:“不错!你可以称呼我‘姨娘’,不必如此惊讶!至于为何如此称呼,想必没人告诉你吧,待会一一告知!”
第三百零一章 有母亲的感觉真好
片刻后,小兰便端上一些宫廷糕点,有:太后饼、枣泥酥饼、蜜汁蜂巢糕等,还有上等的信阳毛尖茶。韦氏让赵构、赵有恭二人享用,看见赵构拿起太后饼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有恭见赵构拿起糕点吃了,放下心中的疑惑,也拿起枣泥酥饼吃了起来,只觉味道香甜可口,与以往吃得有些不同,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同,一连吃了四个才觉得满足。
赵构咬下太后饼的那一刻,只觉得满口都是香酥无比,又有熟悉的味道,仿佛回到少年时吃得一样。刹那间,赵构愣住了,因为这股熟悉的味道不是御厨做的,而是母亲亲手做的。
当初,赵构博览群书时关上门足不出户的日夜看书,想要找寻救国之法。有时候三餐不定,直到一名婢女送来一些糕点只觉味道有些特别,便天天吃仍然不腻,后来才知道这是母亲韦氏亲手做的。
韦氏贵为贤妃,身份地位与以往大大的不同,在侍候郑皇后时韦氏便心灵手巧,一些家常糕点或是宫廷糕点都会制作,只是后来很少亲自动手。韦氏看见赵构茶饭不思,一心读书忧心忡忡之下便亲自下手,还隐瞒着所有人,不能让外人知晓。
“母亲,您……”赵构忍不住眼眶再次红润了,手中的太后饼格外好吃。
韦氏慈祥的看着赵构,见他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糕点,眼含热泪地笑道:“只要你喜欢就好,构儿你多吃点吧!”又看着赵有恭,“有恭,你也多吃点!”
小兰看见赵构满含热泪的模样,也是高兴不已。因为这些糕点全部都是韦氏亲手制作的,就连她都不允许插手,这些都是给赵构做的,乃是韦氏作为母亲对儿子的一片心意。
赵构一连吃了六个太后饼,这些都是母亲的心意,岂能寒了母亲的心,吃饱后又喝了茶水,全身心都舒坦了;赵有恭也吃饱喝足了,他近距离看着韦氏,越觉得她与自己的母亲有三四分相似。
“构儿,这些年你过得可好?”韦氏见赵构吃饱喝足,露出满意的笑容,只觉这些年的苦都值得。
赵构愣了一下,正声道:“回母亲,这些年孩儿过得很好,劳烦母亲担心了,乃孩儿之错。母亲,您的身体是否安好?”
“好了!好了!……”韦氏温柔地回道,“构儿,为何你今日前来?”
赵构听出母亲声音中的担忧之色,还有一丝埋怨之意。如果不在京城,一切好说,偏偏回来后都不愿意拜见自己,这让韦氏多少有些怨言。韦氏不像皇后或是其他妃子,赵构是她唯一的儿子,对儿子的思念与日俱增,尤其是差点死去的时候最想见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儿子。
“回禀母亲,朝中局势未定,孩儿怕母亲受到牵连;今日前来,亦是母亲的生辰,也想拜见母亲。”提及此事,赵构心里愧疚难当,他觉得自己身为人子却未在身边尽孝。
韦氏见赵构如此说道,心里的怨气也消失殆尽,朝中的局势多少了解一点。此时,赵构又如实回答自己,韦氏还能怎么说,而她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女子,大是大非还是知道的。
她的怨言并非是赵构没有拜见,而是赵构在外面多年,看见他一连吃了六个太后饼便猜到赵构在外吃了不少苦,想到此处韦氏忍不住再一次流出眼泪,心里更加心疼赵构。
赵构眼见母亲再次流泪,急忙上前关心道:“母亲,您没事吧!”
韦氏慈爱的笑了笑,摇摇头,擦拭着泪水,笑道:“母亲没事,构儿莫要担心!母亲只是想到一些事情才会如此伤心,构儿难得记得我的生辰,这是我过得最好的生辰,一切足够了。”
赵构讪然一笑,尴尬的回道:“回禀母亲,您的生日是父皇告诉孩儿的!”
韦氏身子颤抖了一下,心里一紧,勉强笑了笑,撇过头看向赵有恭,微笑道:“有恭,你的母亲与我本是姐妹,我是姐姐,她是我的妹妹。你的母亲本姓宋,我说的可对?”
赵有恭木讷地点点头,他的母亲的确是姓宋,正因如此他才觉得奇怪,二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姓氏,怎么可能是姐妹呢!并且,她的母亲也没有说过这件事,就连父王都没有提及此事,还真的不知道。
“若是按照宗亲来说,你的母亲乃是我母亲妹妹的女儿,是我的表妹。只是我家中有两位兄长,一位弟弟,并无姐妹;姨娘姨夫早逝,独留下表妹一人,故而表妹一直寄居在我家,与我一同长大。”
“原本府上还算富裕,只是家道中落后,爹爹迫于无奈之下只得将我们姐妹二人送到宫中作为婢女。我们二人一同入宫,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皇上将她赐予十三弟,也就是你的父王,还赐婚。”
“可惜表妹福缘较薄,再生下你后发生血崩,不久便病逝了。”韦氏娓娓道来,和蔼可亲的望着赵有恭。
赵有恭怔怔不语,他心里已经相信了八分,只因韦氏的容貌与自己的母亲的确有几分相似。并且,韦氏是赵构的母亲,又是贤妃,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不可能欺骗自己。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宝鉴 (春风绿了谁家) 创世VIP2017-10-25 架空历史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是一个小男人在大唐不得不说的故事!...
-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起点VIP2017-10-31两晋隋唐他本平庸,无心权贵。只愿一树桃花,伴佳人左右。他本淡薄,没想过扬名立世。只愿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