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逐鹿传 [全本校对] (任鸟飞)


  见中骑追来,完颜宗翰亲率一万女真人殿后。
  双方经过几次试探之后,在一处平原上,展开了一场血腥厮杀。
  因为步军和奔雷车部队没有及时跟上来,这是一场纯纯粹粹的骑兵对杀。
  金军,准确的说是,女真骑兵,正好一万。
  而中军,所有部队加到一起,三万五千人,六七万匹战马。
  可以说,不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马数上,中军这边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然而——
  打起来以后,中军这边才知道,这场仗并没有他们之前想象得那么轻松。
  战斗一打响,完颜宗翰就身先士卒——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拼杀在所有女真人的最前面。
  可能是正是因为如此,也可能是被中军咬杀了一两个月的怨气集中爆发,还有可能是走投无路的女真人激发了其死志,更有可能是想起了他们女真人往昔的辉煌,总之,女真人这次爆发出来了极强大的战斗力,让中军将士终于体会到了,甚么叫“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不过——
  中军这边也全都是精锐骑兵,第一营,铁浮屠,拐子左右军,义勇营,全部出动,并且由悍将张宪所统领。
  双方从早上一直杀到中午,又从中午一直杀到下午。
  直到傍晚时分,完颜宗翰被杨再兴一枪挑下了战马,这场战斗才算结束,剩下不到一千女真人在两万中骑的团团包围之下终于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虽然取得了这场大战的最终胜利,斩杀了金军主将完颜宗翰,全歼了这一万女真人,可中军将士无一人脸上有胜利的喜悦。
  先不说,女真人虽然败了,但他们的战略目前达到了——他们成功拖住了中骑整整一天时间。
  只说,这场仗的本身。
  这场仗打得太惨烈了。
  除了投降的这不到一千女真人,其余女真人几乎全都战死。
  而中军这边的死伤更是高达一万五千多。
  单以死伤人数论,这场仗中军这边实际上是败了。
  而且,不要忘了,中军这边可谓是精骑尽出。
  所以,中军将士并不认为这是一场大胜。
  女真人的悍勇,赢得了张宪、卢俊义、杨再兴等中军将士的尊重,以至于他们并没有将这一千多女真人尽数屠杀,只是将已经杀死了的女真人削首制成京观。
  由于有完颜宗翰他们这一万女真人做出的巨大牺牲,另外一万多金人成功撤入壶关,然后马不停蹄的北上。
  张宪他们全都是骑兵,不具有攻城的能力,所以,被拦在了壶关外。
  三日后,刘锜和韩世忠率领大军陆续抵达壶关。
  五日后,折可求率领折家军也来到了壶关与大部队汇合。
  刘锜分出一军,让他们送完颜宗翰的尸体、押送金军俘虏、护送被解救出来的人质、运送他们缴获到的金人从宋国抢动讹诈的东西回东京面圣。
  这里顺便说一句,金人从宋国抢走的最珍贵的珍宝,以及金人掘了巩义宋陵所得的最珍贵的重宝,暂时不翼而飞。
  有人说,完颜宗翰生前曾派亲信之人将这些重宝全都运到嵩山上的一个秘洞中藏了起来,准备以后有机会再来将其带走。
  回京献俘的部队走后,刘锜和韩世忠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攻打壶关,一路绕道平阳府,准备从平阳府北上,而张宪则带着本部人马去了陕州,准备夺取潼关,将宋西军锁在陕西,不教宋西军出来捣乱。
  没错。
  刘锜、韩世忠、张宪所摆出来的架势,正是准备一举收复河东!
  ……


第七百零八章 美妇
  ……
  东京郊区。
  由十五辆马车组成的一个车队正从远处驶来。
  待到车队近一些,一些路人愕然发现,这个车队的主人竟然是一个美妇。
  这美妇,一身白色的拖地长裙,宽大的衣摆上绣着粉色的花纹,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芊芊细腰,用一条紫色镶着翡翠织锦腰带系上,乌黑的秀发用一条淡紫色的丝带系起,几丝秀发淘气的垂落双肩,将弹指可破的肌肤衬得更加湛白,脸上未施粉黛,却仍掩不住其绝色容颜,她神情淡漠,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这美妇姓“李”,丈夫姓“赵”,原是淄州留守。
  一年前,金人败盟南下,赵留守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秩序有功转一官,眼见着前途就要更加璀璨。
  可没想到的是,仅仅时隔半年,金人就再度南下,辽东王李衍也出兵中原。
  赵留守乃饱读诗书之人,怎会做那二臣之事?
  在中军,嗯……那时应该还叫梁山军,打到淄州时,赵留守实在是无力抵抗,只能挂印而去。
  在那之后,赵留守与李氏过起了你耕我织的田园生活。
  夫妇二人本想就这样一直到老。
  不成想,不久前赵留守突闻噩耗,老母死于江宁(后世南京市),于是匆忙南下奔丧。
  赵留守走后不久,李氏得到一个消息——赵康王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成为赵宋的第十位皇帝。
  又过不久,李氏又听到了一个消息,中金开战,宋军大败退致长江以南。
  眼见着,中宋就要画江而治。
  李氏不禁担心起来——淄州与江宁之间的距离虽然不算远,可一旦中宋画江而治,那么两地就会分属两国。如果两国的关系紧张些,那她再想见到她丈夫赵留守,可就是千难万难了,说不定,两人会就此天各一方。
  思索了两日之后,李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南下找自己的官人去。
  李氏也不想如此,可李氏深知,官人不愿也不会做中臣,因此,一旦中宋分属两国,那么官人很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所以,为了不与官人天各一方,李氏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
  李氏并非那世间俗人,除了其珍藏之典籍以外,没甚么是她割舍不了的。
  不过,仅仅是书籍和一些衣物,李氏仍装了整整十五辆大车。
  这让李氏为了难——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从淄州运十五辆大车去江宁,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氏本想走水路,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可如今水路被中军封死了——连年灾荒加上兵祸,让中原地区大量缺粮,中原百姓饱受饥食之苦,为了解决缺粮这个大难题,中军集中了中国所有运力从高丽、日本、台湾三地同时往中原地区运送粮食,同时,交通部还下令,有偿征召所有船只,暂封所有水路,集中全部力量往中原地区送食。
  在这种情况下,李氏走水路去江宁的计划自然是难以实施的。
  如此一来,李氏只能走陆路前往江宁。
  老实说,李氏很不愿意走陆路前往江宁。
  在李氏看来,陆路必然盗匪溃兵横行,她能顺利到达江宁的可能性很小。
  可李氏更不愿意跟丈夫天各一方。
  所以,咬咬牙,李氏最终还是选择走陆路去江宁。
  然而——
  让李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路上远比她所想象的安全。
  这一路之上,到处都有中军维护秩序。
  而且,李氏还听说,中军正在四处剿匪,并且,截止到目前为止,山东有名有姓的土匪,基本上已经全被中军剿灭了。
  另外,三十里一馆,十里一驿站,五里一亭,李氏走到哪都能找到安全的休息地方。
  就是驿馆、驿站、驿亭的价格比别的地方要贵上几倍。
  不过李氏也能理解——这些驿馆、驿站、驿亭都有大量的护卫维护治安,而且供应当下所急缺的时蔬、新鲜鱼肉、美酒,比私店贵一些,也很正常。
  总而言之,本以为这将是一场艰难之旅的李氏,无惊无险的就从淄州来到了东京。
  这一路走过、一路看过,李氏隐隐有了一个想法:由辽东王来坐这天下,似乎也不错的样子。
  经常与丈夫讨论民生民计的李氏,非常清楚,这几年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过得有多疾苦。
  金人南下的这两年就不说了,两地的百姓几乎就是活在地狱当中。
  就是金人没南下的前几年,两地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到处都是乱兵土匪,各处都是饿死之人,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人人都没了盼头。
  这一路走过来,李氏观察到:
  百姓们的脸上虽然仍有些菜色,但路上已经没有饿死之人了,更没有乱兵土匪。
  到处都有接济点。
  每个驿馆附近还有免费为百姓瞧兵的医疗点,连药材都免费送。
  而且,哪哪都有有偿招工,到处都在修路,清理河道,建驿馆,建学堂,建医馆,建钱庄,修建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而只要不懒,一个成年男人干一天活,就能得粮食一斗、钱二分,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两三天的了,就是女人和孩子,也可以应招,干些不需要出大力气的活,干一天活,也能得粮半斗、钱一分,可以说,百姓们全都有了活路。
  饱读诗书的李氏,怎么会不明白,大中朝廷这是在搞以工代赈?
  看着百姓们一点一点恢复生机,可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听着到处都在歌颂新皇、新朝廷,一直随丈夫忠于赵宋的李氏,不禁有些动摇了,他不断的问自己:“赵氏复辟,会比大中做得好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