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屈原之前每每从史籍上读到此处,不由深深的意识到,秦国变法的成功,不仅是商鞅本人为成就千古大功而不拘小节,更重要的是,变法还得有一大批支持者,以及受益者,否则,变法岂能长久。
  人亡政息,不外如是。
  一想到这,屈原看了看楚王,这已经是楚王第二次将变法的事情托付于他了。
  而现在,第二次变法才刚刚进行一步,就遭遇到这样的挫折,屈原心中不禁沉甸甸的。
  不过,在已经变法失败一次的情况下,又被楚王放在襄阳十年,此时屈原虽然感到压力极大,但同样也毫无惧意。
  接着,屈原沉吟许久,心中已经有所决断,拱手道:“大王,这次各地举荐贤才的事情,已经就此夭折,若想获得足够的人才,臣以为还需另想办法。”
  熊槐点头道:“贤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人才从何而来?”
  屈原一脸肃然道:“大王,楚国的人才众多,公门不少,私门更多。我楚国学派众多,学问岂独在贵族高第与大学太学。且不提老子学说,在楚国源远流长,儒墨农三大学派,亦在楚国声名赫赫。
  太傅乃是道家大贤,老子嫡传,门人弟子无数。楚墨首领已齿乃是我楚国工尹,这些年我楚国一直在扶持楚墨,现在,是楚墨回报楚国的时候了。农家之持牛耳者,许子正在主持修建江汉的水渠,其诸多门人弟子,正在为其效力,这其中,也不乏可造之材。
  大王只需向三人开口,哪里还怕人才不够?”
  此言一出,一直在屈原对面旁听的陈轸顿时脸色一变,急忙行礼道:“大王,此举还需慎重,宜缓不宜急。”
  熊槐闻言,看了看陈轸,然后又看了看屈原,露出迟疑之色。
  令熊槐迟疑的不是屈原的建议不对,而是此刻这么做,是否会得不偿失。
  虽然屈原的建议的确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此时去这几大学派要人,却有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动摇朝中政局。
  如今楚国朝中的政局,一向是以公族为主,其他贵族为辅,再加上高高在上的楚王,三者共享权力。楚国虽然人才辈出,各大学派也都在楚国扎下了根。但是,这些人却无法大规模的参与到朝中来。
  原因就是因为遭到公族与贵族的抵制。
  熊槐也不愿意在这个收回地方权力的时候,打破郢都势力的平衡,导致地方与朝中同时出现动乱。
  所以,之前之所以明知道各大学派有人,但熊槐却没有去要,就是对朝中的贵戚的妥协。免得既让地方离心,又跟朝中群臣闹翻,如此,那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更何况,这些来,楚国地方的势力虽然削弱了不少,但是,随着朝中权势的增强,无论是熊槐这个楚王,还是朝中大臣,权势都越发重了。
  景翠昭雎等人,全都有了一块自己的封地,财力私兵都有所加强。
  这种情况下,熊槐觉得自己去个各大学派要人,无疑是表明他这个楚王要借各大学派的实力,与群臣争权。
  这个误会一旦形成,朝中群臣必然会出现恐慌,如此,郢都难以平静下来。
  失去了实力强大的公族的支持,自己这个楚王与屈原等人,能否压服地方,让变法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熊槐心中没底···
  此时,屈原见楚王犹豫不决,自然清楚楚王的顾虑在什么地方,想了想,开口道:“大王可是担心引入各大学派的人之后,会造成朝中大臣的恐慌?”
  熊槐点了点头。
  屈原见此,笑着拱手道:“大王,请给臣三天时间,臣必说服令尹,让令尹亲自向大王请求,引进各大学派的人才,以充斥地方。”
  “哦!”熊槐一听不用自己主动开口,而是让景翠出面,顿时精神一振。接着,点了笑道:“好,三天时间,寡人还是等的起的。”
  ······
  翌日。
  为迎接接子,熊槐一大早便带着群臣在宫外相候,并命人清扫从东门到楚宫的街道,以等候接子。
  等候了大半个时辰后,熊槐远远的就望见一辆马车疾驰而来,马车到了近前,熊槐见是在城外相迎的屈原亲自驾车,顿知接子已到。
  待马车停在不远处后,熊槐不等接子下车,便主动迈步向前。
  此时,接子等马车停下,正欲下车,却听见屈原道:“先生,大王走过来了。”
  接子闻言微微一愣,顿时想起昔日齐王的两件事迹来。
  昔日王斗见齐王,齐王派人请王斗入宫一会,结果,王斗却说:
  我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前来见我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背上趋炎附势的恶名,败坏齐王不爱大贤的名声,还不如让大王主动来见我,如此,还可成就齐王的美名,并成全了我。
  齐王听到这话,立即主动前去迎接王斗。
  另一件事,则是齐王见颜斶,齐王被颜斶狠狠的说了一顿,这才主动上前拜会。
  此刻,接子一听自己还没有下车,楚王便主动前来相见,心中顿时一热。
  这次楚王可是与之前齐王不同,齐王是被说服的,也是被逼的。但是,自己可是什么也没有说,甚至还没有下马车。
  而且,现在的楚王,可是名震天下的霸主,地位远不是刚刚即位的齐王所比。而楚王给他的礼遇,已经超过齐王给他的礼遇。
  如此,足见楚王的诚意。


第730章 举荐何人?
  接子心理清楚,这份礼遇已经超过了他的名气。虽然他在齐国很有名,但是,齐国稷下学宫与他名气不相上下的,还有十几二十人。
  楚王上次如此重礼接待大贤,还是接见犀首公孙衍的时候。而公孙衍,此刻已经是楚国的司马。虽然还没有司马之名,但已经有司马之实。
  给自己与犀首同样礼遇,接子虽然还没有见到楚王,还没有与楚王说话,但是已经感受到了楚王的诚意以及决心。
  想着,接子立即快速下车,见楚王已到近前,立即正了正衣冠,让后快速向前走了数步,主动拱手行礼道:“在下见过大王,让大王在宫外亲迎,在下有罪。”
  “哈哈哈”熊槐大笑道:“先生不远千里,从齐国赶到楚国来见寡人,这是寡人的荣幸。从宫中走到宫外,区区数步之距,还请先生不要以为寡人怠慢了才是。”
  “岂敢!”接子笑道:“大王亲迎,臣心中感激不已。”
  ······
  宫中。
  群臣散去,熊槐独留接子。
  此时,二人相对而坐,熊槐看着接子道:“先生,寡人听左徒说,先生自离齐之后,便一直待在襄阳,与左徒一同建城,至今已有七年矣。”
  说到这,熊槐拱手行礼道:“先生在楚多年,不知以为我楚国如何?”
  接子闻言抚摸着夹杂着丝丝白线的胡续,目不转睛的看着熊槐,却没有说话。
  沉吟了一段时间后,见楚王始终面不改色,才开口道:“楚国疆域辽阔,尤其是吞并越国之后,地宽七千里,足以与北方各国总和相当。此外,楚国带甲之士百万,粮食积聚如山,称霸天下,本是应有之事。”
  说到这,接子话风一转,摇头道:“不过,如此强大的楚国,实力远超秦国的楚国,却一直到灭亡越国之后,才引起各国的恐慌,导致各国联合伐楚。而地处西陲的秦国,并未灭亡某个大国,却略略遭到各国联合针对。
  不知大王以为这是何故?”
  熊槐闻言自嘲的笑道:“大概天下人都以为,秦国才是威胁,而我楚国的威胁,则远不如秦国。”
  接子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此时,熊槐拱手道:“先生,自我先王以来,楚国国土日益萎缩,大梁襄陵失守,国界线从河水之北退到淮水,甚至连陈蔡之地也多次落入敌手,寡人深以为优。不知先生以为,我楚国有何弊端,以致落入如此境地?”
  接子笑道:“楚国之弊,前辈先人早有定论,大王知之甚详,何须在下开口!”
  熊槐点了点头:“不错,早在百年前,吴子就已经点出楚国的弊端,朝中大臣权势太重,地方封君太多,这就是我楚国空有百万大军,却连国土也守不住的原因所在。虽然吴子在楚国进行了变法,先王肃王即位时,更是灭了勋贵七十余家。
  但是,吴子死后,变法被废,百年后的今天,我楚国再次重蹈覆辙,如今,寡人面临的问题,比之先王悼王,还要严重的多。”
  说着,熊槐叹了一口气:“寡人虽有心革除弊端,但是国中贵族权势太大,以致十余年前的变法才刚刚开始,便勋贵的反对中夭折。如今,寡人准备了十余年,再次开展变法,却依旧感到贤才不足。”
  说着,熊槐看着接子笑道:“寡人听左徒说,先生有天下之才,故而寡人特请先生前来,希望先生不要以寡人愚钝,还请不吝赐教。”
  接子闻言点了点头。
  他在襄阳之时,屈原就多次打算将他举荐给楚王。但是,当时因为他对楚国的国情以及政局还有诸多疑虑,连墨子宋妍这等大贤,也都无功而返,故而他也不想自取其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