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虽然昭奇的策问严重跑题,但是昭氏中人,就他答得最好,故而才被景翠选上。
  接着,熊槐再次观看了数人的策问,中规中矩,大而空泛,言之无物。
  到了第六人,熊槐展开一看,依旧是寻寻常常的以国家大策入手,以道家无为为本,论述治国之策。
  但是,当熊槐看到第二卷 ,策问突然笔锋一转,从土地水利气候粮食价格论述增加农民收入的变法,接着又从粮食的交易扩张到整个国家市场的规范交易(统一价格、统一度量衡,限制商业等等),以论述国中所有百姓各有所得的办法,最终让整个国家的重心全都转移到种田与打战上来。
  看到这,熊槐眼前顿时一亮,这是他看到的第一篇具体论述增加百姓财富的策问。虽然其中有许多东西都略显激进,但是,这一篇策问无疑是言之有物的,并且还有具体的施行办法。
  而后,又看到这人关于集权的论述,从五口之家的小家庭制,到国郡县乡村的层层控制之策,熊槐眼睛再次一亮。
  直到八圈答卷全部看完,熊槐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然后立即找到这人的姓名,当看到是陈相时,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许行的弟子,难怪如此精通农事,商鞅在秦国确立的耕战体系,本来就带有极深的农家观点,农家的人对耕战体系了解的如此深入,这并没有出乎熊槐的意料之外。
  而且,这陈相与昭奇等人不同,他身兼儒农两家之长,成名十余年,远不是那些还没有多少经历的学子可比。
  想着,熊槐便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再次拿出下一个人的答卷。
  直到将这二十人的答卷全都看完,虽然其后又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对策,但是,令熊槐遗憾的是,这其中也没有出现比陈相的答案更好的了。
  熊槐略一沉吟,便明白过来,为什么没有贤才前来。
  可能这次从宣布到考核的时间太短,许多国外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这边就考核结束了。
  另外,这次选拔各县属吏的事情,早已传了出去,可能真正的大贤,也不会为了一个区区属吏,而参与其中。
  或许,还有一些人仍然在观望,对楚国的决心还在怀疑,故而还没有行动。
  想着,熊槐便在心中长长一叹:任重道远啊!


第744章 汉北三分
  想罢,熊槐便对一旁等候的景翠道:“令尹,寡人已经将这十人的答卷全部看完,都很不错。不过,这十人,也得有一个名次才行。故而寡人决定以许行弟子陈相也为首,公室子弟昭奇为次,太傅弟子叶巡为第三。其他人的名次,就由令尹排序。”
  “唯!”
  景翠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这一次他一口气获得六百多个合格的后备官吏,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但是这些人的水平同样也让他担心大王会不满意。
  现在大王认可了这次的考核,那他就算完成了上任以来大王交代的第一件大事。
  只是,接下来,各县可能都不用为无人可用而发愁了。
  这究竟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景翠心中已经分不清了。
  接着,熊槐又开口道:“有劳令尹在排序完成之后,就前去公布合格者的名单,并通知这些合格者在郢都宾客等候消息。另外,令尹可左徒二人统计各县所需的属吏,除了县丞与县尉外,其他的佐吏全都由县尹上书,然后朝中调拨。
  还有,三日后,寡人将与诸卿共同商议县尹的人选。”
  “唯!”
  景翠离去后不久,陈轸便走了近来。
  “大王。”
  “免礼!”熊槐点了点头:“情况如何?”
  陈轸拱手应道:“大王,根据令尹给出的名单,这次考核中,甲等公族两人,景氏昭氏各一人,太学的贵族子弟三人,道农儒三家各一人,另外两人则是之前封君举荐的令尹。”
  熊槐不置可否,刚刚这十人的答卷,他都已经看过了,勉强过关吧。
  至于墨家的人,没有一个进入甲等,熊槐也有心理准备,毕竟,楚墨的优秀弟子,不是被墨家藏起来继续培养,就是已经在为楚国效力了,剩下的那些人,还太过稚嫩,不足以独当一面。
  景翠能从道农儒三家中各选一人,已经算是给他这个楚王面子了。
  毕竟,他这个楚王也不可能亲自将这千余人的答卷全都一一查阅吧!
  陈轸接着道:“而一等一百人,太学的公族贵族子弟占据三分之一,而道农儒墨四大学派则占据约一半,剩下的二十多人,全都是被封君举荐而来的令尹与司马。”
  熊槐点了点头,虽然其中约有水分,但是不可否认,景翠平衡性做的很好,能让各方都满意。
  最起码熊槐自己对这个结果便是认可的。
  陈轸继续道:“至于丙等的两百多人,贵族子弟占据四分之一,而江汉那些封君们举荐的人,也大都在这一个等级中,占据的份额接近四分之一。而身下的一般,则由各大学派与自荐的那些人占据。
  至于丁等的人,除了部分学派子弟与少量封君举荐外,大都是自荐者。”
  说着,陈轸看着楚王的脸色,缓缓开口道:“而那些各地举荐的人,只有十三人考核合格,其他两百余人全都落选。”
  熊槐闻言,脸上略微一惊,没想到各地举荐的人,竟然也有十余人考核合格,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原本他还以为没有人合格才是。
  想着,熊槐便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接着开口道:“对于令尹选取的人才,寡人很满意,就这样吧!”
  陈轸立即应道:“唯。”
  陈轸离去后,熊槐再次吩咐道:“请接子与左徒来见寡人。”
  “唯!”
  不久,接子与屈原便一同来到大殿上。
  而后,熊槐将陈轸已经标注好背景的名录传给二人,缓缓开口道:“两位贤卿,这次考核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合格者有六百余人。”
  屈原二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六百余人,别说满足汉北诸地,就是满足楚国各县的空缺也足够了,如今,人才不足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接着,熊槐继续道:“汉北诸地不仅是这次变法的实验基地,同时也是未来变法的人才来援,故而为了更大限度的排除来自各方的阻力,寡人打算在汉北设郡,以增强汉北的地位。”
  屈原迟疑道:“大王,汉北之地原本就有近二十县,在加上封君的封地被收回后,最近新设立的县,如此,汉北之地就有近三十县,地近千百里,人口百万有余。若是贸然设郡,臣担心朝中诸公会担心汉北郡权势过大,而进行反对。”
  熊槐点了点头:“贤卿所言正是寡人的忧虑所在,故而寡人打算将襄阳,以及襄阳附近的罗、卢等县一并划入汉北,然后将汉北三分,分别以叶、宛、襄阳为核心设立三郡。”
  说着,熊槐便看向接子道:“先生,寡人打算请先生去我楚国汉北的核心之地宛城,担任汉北郡守。从淅水以东,方城长城以南,叶县以西,邓县以北,共十七个县,还望先生为寡人分忧。”
  接子闻言心脏顿时出现一阵短暂的暂停。
  十七个县,还要加上宛城,这绝对是一个重担。昔日名满天下的吴起初到楚国,所担任的职务不过就是一个宛城令而已。
  汉北郡守的位置,绝对算是楚王对他的重视了。
  想着,接子立即拱手应道:“愿为大王效力。”
  熊槐右手虚扶笑道:“好,那寡人就将汉北郡托付于先生了。”
  “唯!”
  接着,熊槐有沉吟道:“至于以叶县为核心的叶郡,管辖方城长城以北的八县,而叶郡守的位置,寡人打算以现宛城令庄辛担任。”
  说着,熊槐看着屈原道:“贤卿,庄辛虽然是公室中人,但是庄氏一脉日渐衰弱,这个庄辛乃是寡人一手提拔上来的。虽然此刻还不能确认他对变法的态度,但是寡人却不怀疑他的能力,以及他对寡人的忠诚。
  故,只需贤卿在朝中总览汉北诸事,让庄辛直接听命于你,那么他的才能,就将为变法所用。”
  屈原应道:“大王请放心。”
  熊槐点了点头,继续道:“至于南部襄阳郡的七县,因为襄阳已经有贤卿二人打下的基础,只需以襄阳为核心,将政策推广到包括邓县在内的六县便可。至于襄阳郡守,寡人这里有一个名额,不知二位贤卿以为如何。”
  说话间,熊槐便将陈相的答卷递给二人,等二人看完后,问道:“如何,是否可以担任襄阳郡守的位置。”


第745章 开始
  屈原略一沉吟,便开口道:“陈相这人的大名,臣早已有所耳闻。十余年前,大儒陈良病死,陈相带着兄弟陈辛一起投奔了许行,然后便跟随许行一同前去滕国。抵达滕国后,正是陈相前去说服滕君,而后滕君便在以儒家为本的基础上,又大量采用了农家的治国方略。
  滕国由此富强,而陈相的美名也由此广为传播。以陈相的名望,就算没有参加这次考核,担任一郡之守也足够了,更何况还在这次的考核中脱颖而出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