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好!”昭雎点头道:“今夜有劳先生亲自带兵出迎巡视,然后再将武当的壮丁全都带来。注意这些壮丁,不仅要瞒住秦国的探子,更不能让我们的将士知道。”
  “臣明白!”桓臧点了点头。
  是夜,桓臧带着三千士卒悄悄出营,接着,两个时辰后,又带着三千人回到楚营之中。一切都自然而然,无论是秦军还是楚军,都没有察觉到不正常的地方。
  第三日早上,楚军再次在郧关外摆开阵势。
  接着,昭雎正打算下令攻城之际,突然发现郧关的城墙上出现上庸郡守宋墨将旗,见此,昭雎不禁皱了皱眉头。
  楚军这才攻城两日,以郧关的实力远远还没有到吃力的程度,结果,楚军一攻城,宋墨便亲自赶到郧关。
  这宋墨是担心郧关战局呢?
  还是打算引蛇出洞,自己主动离开上庸,假装楚军攻势猛烈,郧关不稳,以引诱上庸各县的楚人冒头?
  亦或者是察觉到了什么?
  心中想着,但是昭雎面上丝毫不为所动,直接下令:“擂鼓,攻城。”
  这是第三日的攻城,接连攻城两日,楚军损失并不大,同时也没有疲惫,这一日的攻城,依旧极为猛烈,但是,最后依旧无功而返。
  回到军营,昭雎立即召来桓臧:“先生,不知上庸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桓臧奇怪的看了看昭雎,虽然不解昭雎为何一回到军营便立即询问上庸动静,但是依然迅速应道:“回君上,上庸那边并无特别消息。不过,因为汉中那边楚人纷纷起事的缘故,上庸各县已经加强了戒备,全都戒严了。”
  难道是我多心了?昭雎皱了皱,然后摇了摇头,再次吩咐道:“有劳先生今夜再次换走三千士卒。”
  “诺。”
  接着,昭雎想了想,看着桓臧道:“先生随雎多年,雎无以为报,只能将先生举荐给大王,以报答先生的辛劳。故,今夜先生带着壮丁回来后,还请先生立即出营,然后带着在外隐蔽的楚军连夜赶往仞山小道埋伏。后日决战,雎希望能在郧关见到先生。
  待回到郢都,雎必会为先生向大王请功。”
  桓臧闻言呼吸微微一乱,然后拱手行礼道:“多谢君上。”
  昭雎点了点头。
  另一边,郧关。
  宋墨看着秦军斥候从楚国各地收集来的情报,脸上浮现出阵阵笑意。
  “武当县大量征召士卒,而且士卒正在县外聚集。”
  宋墨摇了摇头。
  仅仅只有武当县一地征召士卒,这说明楚军的主力必定不是从左近而来,否则此时另行征召士卒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楚军主力从何而来。
  宋墨笑了笑,答案不言而喻。
  “汉水自丹口一下,一直到鄢陵,已经连续多日未见船只出没!”
  宋墨顿时眼睛一亮。
  虽然现在为止还未发现楚军水师到来的迹象,但是汉水之上没有船只出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这表明楚国已经征调了所有的船只,一则为大规模的水师船队让路,二则避免汉水上的船只撞破水师行藏,三则用这些船只运输士卒。
  而且一定还是许多士卒,否则楚国也不必征调各地的船只。
  想着,宋墨笑道:“看来楚国的主攻方向一定便是水路了。”
  次日。
  昭雎一大早起来,还没有来的及用食,便对身侧的人吩咐道:“传本将将令,让武当县尹今日将武当县的士卒全部带来,务必在日落之时,我军返回大营之际赶到,不能早了也不能晚。”
  “诺。”
  接着,用过朝食后,楚军再次出营强攻郧关一日,待黄昏时分,又无功而返。
  但是,这次楚军回营恰逢武当近一万援军赶到楚营。
  楚军将士原本因攻城三日而微微下跌的士气,在援军到来后,顿时再度高涨起来。
  昭雎见将士们脸色因为攻城失败而沉默的脸,再次露出兴奋之色,不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直奔自己的军帐。
  当夜。
  昭雎一直在大帐静坐,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消息不断传大他的手中。
  “桓臧已经率军出发,今夜便会赶到仞山秦营十里外埋伏。”
  “水师将军潘献不久后边可赶到丹口,明日一早便可直扑汉水秦军。”
  “郑当鲁奉的人也到了秦军不远处!”
  ···
  另一边,郧关中。
  宋墨查看各地传来的情报。
  “武当县的楚军今日增援楚军!”
  宋墨摇了摇头。
  虚张声势,区区一万援军,再加上郧关外的近三万楚军,就想要攻破我重兵防守的郧关?
  做梦!
  “都尉赵平来讯:大网已经张开,鱼已入网,只等明日。”
  宋墨笑了笑。
  “公孙郝将军率两万援军杀到汉中,汉中的楚长城根本无人防守,公孙将军轻取长城,明日就会杀到汉中治所郇邑。”
  宋墨大喜道:“好好好,公孙将军来的正是时候,本来我还担心明日汉中楚人出杀到上庸境内来,现在则后患尽去矣。”
  说着,宋墨便冷笑道:“希望明日各县中有不开眼的人出来闹事,待本将大破楚军,必定会将这帮心向楚国的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翌日。
  朝食过后,昭雎带着四万楚军全部出营,大军直扑郧关。
  待大军列阵完毕,昭雎看着横在面前的郧关,面无表情的向前一指:“攻城!”
  郧关的大战开始后不久。
  一支五十秦军看守,三百民夫运输的运粮队,离开郧县后,往北面的山中而去。


第776章
  此时,仞山小道十余里外的一座小山上,黄克正带着四十人小心的埋伏着,不远处的另一座小山,同样也埋伏着四十人。
  他手中的八十人,大部分都是通过上庸刺史府聚集的手下,也有一部分是知北涯安插在上庸的探子。
  刺史是数年前熊槐新设的机构,原本是自顾流传的乐官,乐尹每隔几年便会向各地派出采风的乐官,以监察全国各地的民情。
  但是,熊槐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便改乐尹为刺史府,让刺史府每年都派出刺史前往各地查看民情,以督察各地。
  不过,因为刺史令与知北涯的长官都是陈轸,为了尽快将知北涯的摊子铺开,陈轸便选择了用商队、使者团以及各国游侠组织向各国派出探子。而在国中,则直接借用向各地派出刺史的机会,将探子散布在整个楚国。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前往各地查探的刺史,变成了人人深恶痛绝的探子首领。
  但其实他们不是,刺史府与知北涯是两个部门,各地刺史只负责观察各地民情政风,而不负责打探官员的隐情。
  只是因为长官都是陈轸,故而时常相互帮助罢了。
  汉中上庸的丢失,早就在熊槐的预料之中,这是他自己放弃的。只不过这放弃并不是彻底的放弃,而是放弃的同时,还在汉中上庸留下的钉子。
  这钉子就是楚国派往两地的刺史。
  因各地刺史只有监察之职,没有守土之责。故而在汉中上庸丢失之前,两郡的刺史便奉命潜伏下来,以为将来收复两地做准备。
  虽然这次昭雎攻略上庸,并没有一定要攻下上庸的任务,同样楚王也没有下令上庸刺史全力辅佐柱国昭雎收复上庸。
  但是,在昭雎为了攻克上庸,开口要调用刺史之时,楚王无法拒绝,陈轸更无法拒绝。
  于是,潜伏不久的黄克,就只能将自己的大部分的手下,以及部分上庸郡知北涯的人全都聚集到郧县,以配合昭雎的行动。
  当然,整个上庸郡两部的人自然不止八十人,其他人或者在郧县准备接应,或者早已通过其他渠道埋伏好了。
  黄克埋伏好后,过了一个多时辰,秦军的运粮队伍这才不紧不慢的到来。
  眼看秦军进入埋伏,黄克直接大吼一声:“杀!”
  接着,山上的四十人便一拥而上,纷纷起身向山下的秦军杀去。
  “有埋伏,警戒备战。”
  秦军一听有埋伏,顿时一慌,接着就见前后的山上各杀出数十人,只是见这些人一窝蜂的冲下山,根本毫无阵型可言,心中微微一松。
  只是,就在秦军还在迅速集结备战中,队伍中突然传来一阵大吼:“杀。”
  秦军一惊,接着眼睛的余光就瞥见刚刚还在帮助他们运粮的民夫,迅速从粮车上抽出铁剑,然后向一旁的秦军扑了过去。
  秦军士卒大恐:“楚人全都反了!”
  大吼间,三百伪装成民夫的探子就将散落在整个运粮队的秦军分割包围起来。
  这就是在敌国作战,或者新占领地区作战的弊端。
  谁也不知道周围的百姓是不是良民,或者说当自己军力强大的时候,就可以保证治下的百姓全是良民,谁也不敢冒头作乱。
  但是,一旦实力衰弱,那么周围的人就随时都有可能露出爪牙。
  尤其是这一次,为秦军运送粮食的民夫,还是黄克通过投靠秦人的楚国勋贵运作的。
  虽然郧县县令是随机抽调的民夫,但是他根本没法保证抽调的民夫是不是楚国的探子,更无法保证被抽调民夫来的是不是本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