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腊月青梅子
- 入库:04.13
“谢大王!”惠盎顿时松了一口气,墨家工匠闻名在外,有了他们的支持,他身上的任务也轻了许多。
次日,刚刚抵达郢都惠盎便带着楚王的诏令,再次乘船东去。
惠盎离去不久,各地将领先后回到郢都。
三月十五,楚国大朝。
此时,熊槐坐在王位上,看着下方的群臣道:“不久前对秦国的一战,我楚国虽未竟全功,没能攻下南郑,但是,这是时运不济,非战之罪也。”
群臣闻言,并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即便是负责攻打南郑的昭雎,也一脸平静,只有令尹景翠,脸上带着淡淡的不悦。
当初他去寿县,是意气风发的去的,本想给自己的战绩上再添一笔。
但没想到的是,他才到寿县没多久,还没有与齐魏两国开战,那边楚王就跟秦国讲和了。
当然,他也曾质询过楚王为何讲和如此之快,之前大费周章的动员全国,并频频联系各国,如此大的动作,如此强硬的态度,一副不攻破南郑誓不罢休的样子,为何如此轻易地就中止了呢?
难道真是因为外面传说中的钱粮不足?
结果,楚王给的答复却是民心不稳,尤其是江淮地区,百姓怨声载道,继续与各国对持下去,空有内乱之忧。
对此,尤其是看到陈轸给的情报后,景翠默然许久。
身处寿县,江淮地区的谣言他自然也有所耳闻,但是,他却没想到事情闹得那般大,以致大王放弃了攻打南郑的大好机会。
景翠对此,久久难以忘怀,既感叹时运不济,让秦国逃过一劫,而心中也有对江淮封君的淡淡不满。
若非他们,他景翠现在还在寿县呢!
正想着,就听见楚王继续道:
“柱国,此战卿以区区三万兵力,且以极轻的代价,一举夺回上庸汉中,是为大功一件。是以,寡人决定扩大贤卿的封地,加封一县。”
熊槐话音一落,群臣顿时倒吸一口冷气,纷纷炽热的看着昭雎。
之前灭越之时,楚王就已经封给昭雎一县,现在夺回上庸汉中,楚王又分封一县,这就是两县之地。如此一来,昭雎已经成为楚国首屈一指的大封君,已经可以从昭氏中独立出来,另立门户了。
但此时,与群臣心中一片火热不同,昭雎心中不仅没有热血沸腾,相反,此时他心中正一片寒冷。
通过之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楚王正有意变法,从各地封君手中收回封地。若是他的封地达到两县,此时此刻,这不仅不是荣耀与福分,反而还会成为祸患。
一旦楚王进行下一步动作,那么身为楚国名列前茅的大封君,那他必然首当其冲,遭到楚王的针对。
与其另立门户,还不如继续呆在昭氏之中,依靠昭氏抱团取暖。
想到这,昭雎见楚王正笑着看着他,立即长拜道:“此战能夺回上庸汉中,皆赖将士效命,汉中上庸百姓奋起反抗,以及上庸汉中两地刺史全力协助。故而臣不敢据功,还请大王明察。”
熊槐一怔,诧异的看着昭雎,接着,又见群臣不解的看着他,立即开口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寡人的准则。其他人有功,寡人自会封赏,然柱国身为首功,亦当重赏。”
说着,熊槐笑了笑道:“上庸一战,将军桓臧有功,寡人欲以桓臧将军为汉中郡守,坐镇汉中防备秦国,上庸刺史黄克有功,寡人欲以刺史黄克为上庸郡守。汉中上庸两地百姓抗秦有功,寡人决定赐税两年。”
将其他人的封赏说完后,熊槐看着昭雎笑道:“柱国这次夺回两郡之地,如此大功,还望贤卿莫要推辞,免得其他国家的人以为寡人舍不得地,吝啬封赏。”
第809章 转封
见楚王第二次开口,昭雎这次没敢拒绝。
不过,增封一县这种事情,他是不敢要的。昭氏虽强,他虽然已经高居柱国之位,但是在楚王变法之际,走到楚王的对立面,这也是他所不敢的。
但是,还好,昔日鄂君曾经给他做了榜样,如今他自然可以学鄂君。
而且,纵观楚王最近的一系列动作,虽然楚王已经决意收回封地,但是,楚王却并没有彻底废除封君的想法,阴君等人虽然封地被收回了,但是却全都转为了食邑封君,最起码明面上每年的俸禄并不比有封地时低。
想着,昭雎立即拱手道:“大王,齐国数次兵临淮水,对我楚国虎视眈眈,臣身为柱国,不能为大王击破齐国,收回淮北失地,臣深以为耻。
是以,臣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王能臣的封地转到淮水之南,臣愿为国屏藩。”
熊槐一怔,迟疑的看着昭雎许久。
淮水与齐国相接的地方,主要是淮阴与淮阴东部的射阳地区。
淮阴已经被他封给公子子青,自然不可能再转封给昭雎,剩下的地方就只有射阳一地。
当时,射阳地区刚刚从越国手中夺来,哪里乃是确确实实的不毛之地,其中的主流射阳河虽不大但是扭曲而湍急,难以通航,更因为靠近淮水,接近淮阴,而导致人口异常稀少。
想着,熊槐迟疑的问道:“不知柱国想要哪里?”
“臣属意射阳,愿与公子子青为邻!”
果然是射阳。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令尹景翠问道:“令尹,不知射阳一地有多少户百姓?”
景翠驺然被楚王询问,顿时一愣。
射阳有多少人口,我怎么知道。
但是现在楚王开口,他怎么回答,总不能信口开河吧!
“这···臣···”
见景翠左顾右盼,吞吞吐吐,熊槐不由摇了摇头,然后看着屈原问道:“左徒,卿可知道射阳有多少户百姓?”
景翠闻言脸色一僵。
屈原拱手应道:“回大王,射阳有地近百里,但因为之前楚越两国围绕淮阴城反复争夺,射阳也属于战区,故而射阳在越国之时就没有多少百姓。再加上射阳之地多沼泽,射阳河又险恶非常,故而臣从越国的户籍哪里得知,射阳之地只有九百余户百姓。
但是,楚越之战,再加上齐国两度兵临淮水,当地百姓纷纷逃亡,三个月前我楚国统计的户数,只有五百三十七户。而现在,当地的百姓肯定更加少了。”
熊槐闻言皱了皱额头,所谓穷山恶水,这射阳一定就是恶水了。
五百余户百姓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座小城,最起码也有好几百户,但是整个射阳之地近百里大小,却只有五百户人口。可以想象,整个射阳应该一座城池都没有,做多也就是几座村落罢了。
这样的地方封给昭雎?
熊槐摇了摇头,看着昭雎开口:“柱国,左徒之言卿也听到了,射阳实在贫瘠,难以匹配柱国的身份以及功劳,柱国虽一心为国,但是寡人不忍见射阳封给卿,故而柱国还是另选一地吧。”
昭雎闻言拜道:“大王多多虑了,臣与贤相孙叔敖相比,论身份,不过只是柱国之位,论功劳,更是与辅佐庄王称霸的大功相去甚远,然以孙叔敖的身份功劳,仅仅只是寝丘的四百户百姓就满足了,更何况射阳之地五百户呢,臣已经知足了。”
熊槐看着昭雎好一会儿,见昭雎始终面不改色,态度坚决,心中不由感叹。
见微知著,知大势明得失,说的大概就是昭雎这样的人吧。
要是说昭雎早有孙叔敖之德,他自然是不信的,否则上次灭越之时,他就将那一县之地给推辞。
结果,等到现在他变法的意图初步显露之后,这才想要转封,为国屏藩。
熊槐心中沉吟许久,然后不由微微一笑,既然昭雎有此意,那当然是答应他了。
经此一事,说明昭雎看出楚国的大势,但他不愿站在他这个楚王的对立面,而愿意站在他这个楚王这边。
而且,昭雎身为柱国,位高权重,才智过人,熊槐同样也不希望他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处处阻挠变法。
答应他的请求,自然可以安定其心。
想着,熊槐开口道:“管子殷富,可使齐国称霸天下,晏子安贫,亦可使齐国称霸天下。虽说相国的贫富与国家并无关系,但是,孙叔的德行,却是寡人所倾慕的,既然柱国有意学习孙叔,寡人自会成全。”
昭雎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楚王能答应他的请求,如此,他也就安心了。
若是楚王真的有意收回封君的封地,就凭他所在的射阳,自然不会成为楚王的目标了。而且,射阳虽贫,但也是一块封地,有百姓五百户。
岂不闻孙叔敖的封地已经传承十代人了吗?
更何况,他身为昭氏之人,只要能保住权势,难道还怕子孙后代饿肚子吗?
另一边,熊槐想了想,心中始终决定将昭雎转封后太过亏待他了。
在增加户数与恩赐食邑上,熊槐果断选择了后者。
于是,再次开口道:“柱国愿意为国尽忠,特将封地转到射阳,寡人心中甚慰。然射阳人少,不足以匹配柱国的功劳。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乃寡人所愿。是以,寡人决定封柱国为射阳君,另加封柱国食邑五千户,以资嘉奖。”
相似小说推荐
-
谍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0-04-15完结山河破碎,倭寇横行,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看似不起眼的小翻译,在敌人的情报机构中慢慢成长,...
-
朔明 完结 (特别白) 起点VIP2020-04-22完结 西北边镇的年轻人,明末的风云变幻,刀弓火器和行商贸易,家国的恩怨情仇,都从戈壁滩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