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太子贞一离开都城,所有人基本上都明白了他的心思。
  拐弯抹角劝说他不要乱来者有之,与太子贞划清界限者有之,劝他直接废立太子者亦有之。
  不过,宋王自己心里明白,眼下太子贞依旧声望极高,支持者甚众,还不到废立的时候。那些劝他废太子的,根本就没安什么好心思。
  所以,宋王这几个月来,一直都是默默干着废太子的事,却从不将此事宣之于口。免得引发群臣不满,更是为了避免挑拨太子贞早已极度不安的心,以致太子贞铤而走险。
  为此,宋王还将公开劝说他行废立之事的大臣给罢免了,以安太子贞焦躁之心。
  现在,这上官大夫竟然在大殿之中,群臣之间,直接将这事挑明,意图挟持群臣之心,绑架他的意志。
  这···
  宋王看了看殿中寂静无声的群臣,又看了看那个该死的上官大夫,眼中冒出一股怒火。
  此时此刻,他可不能直截了当的说要废太子,这话一出口,宋国肯定要炸。
  同时,现在他也不能说没有废太子的意思。
  不然,这上官大夫一定会挟持群臣劝说他让太子贞回来。如此一来,群臣全都站在太子贞那边,与他这个宋王对立,让他这个宋王彻底陷入不利不说,还会导致宋国面对楚国极为不利。
  而要是太子贞这次回来了,那下次再想赶太子贞走,那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想着,宋王头上微微冒出一丝汗迹,看了看殿中群臣,又看了看上官大夫,来回看了看后,最终将目光放在殿中似笑非笑的上官大夫,良久不语。


第861章 不依不饶
  上官大夫在殿中等待了一会儿,见宋国群臣又全都看向宋王,而宋王迟迟没有回应。
  见此,上官大夫微微一笑,然后向沉默不语的宋王开口道:“大王,众所周知,太子乃国之储君,非同一般大臣可比,不可久离国都。否则,必定国中群臣难附,百姓人心不稳,且父子相疑。
  昔日晋献公使太子申生别居在外,久之,虽晋献公无废太子之意,但是父子疏离,仅仅只是骊姬一句诬告,申生便申述无门,只能以死自证。申生死,重耳亡,诺大的晋国,便因此内乱数十年,日渐衰弱。”
  说完,上官大夫立即拱手道:“大王,由此可知,太子别居在外,实非国家之福。即便大王没有废太子之意,但大王与太子分居两地,父子相离,难免会给外人父子离心之感。
  届时,一旦有人向谗言,而后有人从中作梗,使太子贞无法自辩,再加上就不见大王,太子惊恐交加,惶惶不可终日,或走或死,这恐怕都不是宋国之福。”
  上官大夫话说完,殿中群臣不由点了点头,这话有理有据,也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而他们更担心的是,太子贞惊慌之际,若是没有按照上官大夫所说,或以死自证清白,或惊恐逃亡在外,而是起兵谋反···
  在楚国异常强盛的现在,而齐国自顾不暇之际,一旦太子贞引楚军入宋,或者楚国以帮助太子贞为名,出兵入宋,那宋国的大好局势,恐怕就会断送了。
  这一刻,宋国的太子党,亲楚派,再加上中立派,甚至是宋王的亲信,都在相互观望之际,瞬间达成了一致。
  此时,宋王见群臣在上官大夫说完后,许多人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许多原本期待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接着,殿中本来十分压抑的气氛,渐渐变得沉重。
  见此,宋王不由又惊又恐。
  他早就知道这次楚使访宋,乃是来着不善,但是,他却没想到,楚使竟在三言两语间,就让群臣都站在了太子那边。
  此刻群臣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宋王知道,这是因为楚使还在这里的缘故,所以他们还不能在此时进谏。但是,只要楚使一走,恐怕群臣就会立即云涌而至,谏言盈耳。
  宋王不由长叹一声,似乎太子贞回到宋都已经成为定局。
  只是一想起太子贞头上的那一缕白发,即便太子贞还没有回到商丘,还没有出现在他面前,宋王依然生出阵阵厌恶。
  接着,宋王厌恶的目光,透过殿中,仿佛又回到了数月前,也就是楚王强行索要太子贞之女后不久。
  当时,一向强健的宋王偶感风寒,不得不将朝政托付于太子贞。
  宋王偶然风闻太子贞在他病重期间,于府中大摆宴席,好像一副高兴的样子。而且,据说宴会中,许多大臣都对太子歌功颂德。
  同时,国中还有一些谣言,说他宋王病重将死,太子即将即位为王,这让宋王顿时心中大不痛快。
  不过因为这种谣言在他射天鞭地,与齐魏楚等国为敌时,就时常冒出来,宋王时常听到国中有诅咒他的谣言。
  所以宋王心中恼怒归恼怒,虽然对太子有些不满,但也并没有生出废太子的想法。
  可是就在第三日,当太子贞前来问候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大为恼怒的事情。
  那一日,他竟然看到往日额头总是微皱的太子贞,在他养病期间额头竟然舒展开了。
  这不是在暗暗欣喜还是什么?
  更过分的是,他还从太子贞的头上看到了几缕白发。或许太子贞的头上以前就已经冒出白发,而他没有在意,或许是这几天才冒出的。但,当他看到太子贞头上白发的那一刻,他彻底懵了。
  许久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太子贞已经快做了快三十年的太子,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他这个太子之父,这个宋王,也快到七十岁了。
  一念及此,宋王顿时勃然大怒,然后将一脸茫然的太子贞臭骂一顿,将他赶出宫去。
  其后,宋王每见太子贞,看着他头上的白发,总是冒出一股无名火,父子关系每况愈下。
  直到秦楚两国开战,宋王这才找到机会,一举将太子贞贬到淮北,来个眼不见为净。
  而且,为了让防止太子贞再次出现在他眼前,宋王已经决定废了太子贞。
  这几个月来,直到现在,宋王还在心中迟疑,究竟是立三十岁以下的儿子,还是立二十岁以下的,亦或者是···干脆立那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做太子!
  想着,宋王目光渐渐回到现实,看了看群臣,然后又看了看楚使,最后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汇聚成一句话。
  寡人还没老!就算太子贞回到商丘又能如何,他终究是太子,而寡人才是宋王,宋国的太子···终究还是寡人说了算。
  想到这,宋王笑了笑,然后看着上官大夫笑道:“楚王之意,寡人知之矣,还请贤卿回去告诉楚王,就说寡人从未有废太子之意。之前让子贞去淮北,不过是因为淮北之地,乃是楚王送给子贞的聘礼,故而在淮北筑城,唯有子贞出面最佳,而不是寡人另有他意。
  如今淮北的淮泗城即将筑成,子贞只待城池筑成,自然就会归来。
  还请贤卿回去禀报楚王,让楚王放心,让宋美人也放心,楚宋两国的友谊,绝不会改变。”
  此时群臣一听宋王在楚国的压力下松口,已经有了让太子贞回都的意思,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此,太子贞满意了,楚国也满意了,宋国暂无兵患之忧,大善。
  “大王意思,臣已经知道了。”上官大夫一听宋王说完,立即笑着行了一礼,接着,直起身体后,再次看着宋王道:“但是,臣奉寡君之命来宋,必须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如此才能不负寡君之望。”
  说着,上官大夫看向宋王,笑了笑,拱手道:“不知大王打算什么时候让太子回商丘,请大王明告于臣,也好让臣能回去禀报寡君。”


第862章 驱逐出境
  此言一出,宋国群臣顿时一怔,然后大吸一口冷气,接着纷纷冷冷的看向上官大夫。
  刚刚宋王明明已经答应让太子贞回都,而这个楚使竟然还逼迫宋王给一个确切日期,若是宋王给了,这不就是楚王使者在宋国宫殿中斥责宋王,然后宋王被楚使训斥,接着奉楚王之命,让太子贞回来吗?
  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宋国岂不是变成了楚国的属国,往后他们君臣还有什么面目与各国君臣相见。
  宋国群臣气愤间,大殿的正前方却传来了宋王的怒笑声:“使者,这事恐怕不是一国使者应该问的吧!”
  上官大夫闻言,笑了笑,然后诧异的问道:“楚宋两国乃是姻亲,太子贞乃是寡君宠妃之父,臣来宋国,代宋美人问候其父,这有何不可。”
  宋国群臣闻言,顿时惊恐交加,尤其是见王位上的宋王,脸上已经充满着愠色,纷纷对楚使怒目而视。
  现在宋国最害怕的,就是太子贞借楚国之力回都,引发楚国内乱。而比这更可怕的,那就是楚国趁齐国无暇他顾,打着帮助太子贞的旗号,出兵干预宋国内政,强行扶持太子贞上位。
  此时楚国使者在宋王松口许诺之后,依旧不依不饶,很明显,楚国已经打定主意,要主动出兵宋国了。
  想到这,不少宋国大臣气愤的指着上官大夫大叫道:
  “楚使此举失礼,这非人臣问候人君之礼,还请使者立即向寡君道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