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不过···”
  此时,陈轸略微沉重的道:“不过,根据灵寿城那边传来的消息,赵主父之所以做出那么出人意料的决定,是因为他在下诏之前曾与赵王何进行一场秘密交谈。
  这场交谈的内容,旁人已经无法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这场交谈,让赵主父的态度发生惊天转变。
  由此,臣可以确定,赵王何必定口才惊人或者谋略过人。”
  熊槐深以为然点了点头,虽然他对赵王何这个名字非常陌生。
  但是,平原君这个名号,还是有所耳闻的。
  甚至,完璧归赵,将相和等小学时候学的课文,他现在还记忆犹深。
  从他大胆启用太监门客蔺相如的事迹来看,他的眼光与用人方面,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此时,陈轸见楚王点头,又沉思了一会儿,在楚王回神后,又开口道:“大王,还有一事,之前我们本以为是赵成联合李兑操纵了赵王何。
  但是,根据灵寿传来的消息,赵王何与赵成去灵寿城见赵主父的时候,二人只带了一百将士。
  而众所周知的事,因为公子章被乱箭射死,还有以赵国为首的五国联盟分崩离析的缘故,赵主父已经恨赵成入骨,甚至还下诏让赵成去见他,但赵成没敢去。
  所以,既然赵成不敢奉召去见赵主父,那他也一定不敢只带这区区百人,就与赵王何一同进入灵寿城见赵主父。
  所以,臣大胆推测,赵王何与赵成去见赵主父的事情,一定不是赵成主导的,而是赵王何主导。
  而赵王何能在大军之中,让不敢去见赵主父的赵成,跟着他去见赵主父。
  这就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灵寿城外的赵军,恐怕不是被赵成控制的,而是赵主父控制的。
  而通过赵王何让李兑统领大军的情况来看,恐怕我们原本以为的李兑跟赵成勾结的事情,完成只是我们的臆想,是错误的。
  真正的情况是,李兑是赵王何的人。
  故而,臣推测,之前平定公子章之乱,恐怕不是赵成与李兑操纵赵王何,以借君王名义平乱。而是赵王何操纵赵成李兑二人,先用平原君代替自己,然后以他自己与相国肥义为饵,引诱公子章动手,然后趁机除掉公子章。”
  熊槐愣了愣,他刚刚听陈轸禀报赵国的情报的时候,只是隐隐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只是惊叹于赵王何的胆大,还没有通过此事与之前的邯郸内战联系在一起。
  现在一听陈轸禀报,他立即反应过来。
  虽然陈轸的推测很大胆,但···熊槐默默推算了一番,恐怕陈轸说得没错。
  想着,熊槐心中对赵王何的评价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最重要的是,赵王何今年才十七岁···
  想到这,熊槐突然想起一句话来: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人又议论了一阵赵王何后,熊槐下令道:“传令,让朝中重臣立即进宫议事。”
  “唯!”
  不久后,群臣聚集大殿。
  熊槐让陈轸将赵国的情报告知群臣,等群臣回过神来,开口道:“诸卿,赵国内乱,赵王何初掌赵国,齐赵联盟,五国联盟土崩瓦解,而齐国大举进攻燕国,且秦魏韩三国战云密布,随时都要爆发大战。
  值此天下大乱之际,不知诸卿何以教寡人。”
  众人早就得到赵国内乱的消息了,虽然他们也没想到赵国最后会演变成这样,但好在他们也有准备。
  此时,昭雎最先开口道:“大王,赵国离我们太远,无论是赵国强盛还是衰弱,短时间内都不会影响我们楚国,与我们楚国无关。所以,臣以为,对于赵国,我们只需交好便可。
  是故,臣建议,大王立即派出使者去祝贺赵王何行冠礼,并祝贺赵成楼缓二人担任赵相。
  至于齐国伐燕···”
  说着,昭雎冷冷一笑:“多行不义必自毙,既然齐国刚搞定赵国,就去搞燕国,那我们只需在一旁看着便好,即便燕国派人来求援,我们也不必出兵救援,只需派出使者调停便可。
  而秦魏韩三国那边,臣以为我们虽然不参与三国战事,但应该在出兵以外的地方扶持魏韩两国,以限制秦国。”
  昭雎话音一落,主持变法的屈原立即跟着道:“大王,令尹所言极是,如今我楚国变法正急,对于各国纠纷,当以不变应万变。”
  此时,柱国唐昧将放在昭雎身上的目光收回,然后拱手道:“大王,令尹所言极是,但臣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那就是关于秦魏韩三国,臣以为,虽然因为赵国内乱的缘故,五国联盟已经土崩瓦解,但是,赵国依然实力犹存,而且三晋联盟也没有彻底破碎,魏韩两国还需要向赵国借力。现在只是因为赵国内部不稳,所以三晋才无法合力对外征战罢了。
  所以,臣以为,以秦国的实力,面对三晋这个强大的对手,依然没有必胜的把握。
  更何况,现在齐赵两国结盟,一旦秦国逼急了三晋,三晋完全可以向齐国求援,如此,秦国必定不是对手。
  而以我楚国目前的形势,短时间内不宜插手外事。
  故,臣以为,对于秦魏韩三国之事,我楚国完全不必参与。”


第1253章 一急一缓
  熊槐听到唐昧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昭雎与唐昧的意思。
  昭雎一直深恨齐国。
  而现在,在齐王地的自负下,齐国内部的两条大腿,田氏宗亲这条腿已经断了,而稷下学宫这条已经断了一半,齐国内部乱象已经显露。
  所以,昭雎建议不管齐国对其他的国家的攻伐,甚至还要暗中推波助澜,其目的就是让齐国将周边所有的国家全都得罪了,然后联合各国讨伐暴齐。
  至于扶持魏韩两国,其目的除了限制秦国外,更重要的是排挤秦国,然后让各国的怒火集中在齐国身上,以方便伐齐。
  但是,昭雎的计划有两个极大的缺陷。
  其一是排挤秦国容易,但如何保证秦国在各国伐齐之时,不会趁机出兵攻打各国后方呢?齐国一出兵,那一棍子打死齐国的计划就会破产,战事必定会演变成持久战。
  而,熊槐自己决定,他可能已经没那么多时间了。
  其二是,过早的推动各国伐齐,这···楚国还没有做好准备。
  想着,熊槐不禁用眼睛瞥了一眼昭雎。
  昭雎的建议快则快矣,但缺陷明显,以昭雎的才能,应该不会提出如此急促的建议才是。
  想着,熊槐心里微微一突。
  而唐昧的建议则更合熊槐的心意,他的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秦齐两国合力削弱三晋,然后逼三晋向齐国求援,让齐国出手限制秦国。
  至于为什么不是三晋向秦国求援限制齐国,其实很简单,秦国一向都是虎狼之国,对三晋的威胁远远超过齐国。
  当然,更主要的是,齐赵两国结盟,在赵国还没有解决内部问题的情况下,赵国是不会与齐国翻脸的。
  而赵国依然还是三晋的主导者。
  所以,只要齐国出手限制秦国,齐秦两国必定反目,甚至,若是操作得当,还可以让秦国恨上齐国。
  如此,一旦各国反齐联盟成立,还可以将秦国拉上战车。这样,一个可能在背后扯后腿的国家,就将成为自己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有了秦国这个搅屎棍在三晋后面搅风搅雨,可以推延各国联合反齐的时间,给楚国足够的时间稳定内部,推动变法。
  对于昭雎与唐昧给出的方略,熊槐自己十分倾向于稳妥的办法。
  按他的意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一击必中,不给其他国家任何机会。
  另一边,昭雎见唐昧反对自己关于秦魏韩三国的策略,而楚王似乎也认同唐昧观点的样子。
  见此,他心中一急。
  唐昧的办法好是好,但太慢了,也忘记了楚国自身的情况。
  他最担心的就是,楚国可能已经没有那么长时间可以等了。
  从最近楚王对太子的态度,他分明嗅到了一股异样的气氛。
  若是楚王继续这么对待太子,那太子一定会与楚王离心的。
  太子横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同样也监国多年,镇守郢都的景阳乃是太子好友,寿郢的两万楚军也在太子手中,这股实力已经非同一般,而且还要朝中群臣的认可。
  而楚王的其余公子,也就一个公子旺财刚刚成年,还无法承担起国家大任。
  一旦楚王与太子反目,那楚国极有可能会演变成宋国那样,举国分成两派,楚王一派,太子一派。如此,楚国能自保不被他国攻击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实力去攻打齐国呢?
  而如果,楚国发生赵国刚刚发生的事情,那楚国就遭了。
  想到这,昭雎看了唐昧一眼,然后又用眼睛的余光看了后侧的公子旺财一眼,然后拱手道:
  “大王,臣以为柱国之言不妥,一旦我们不管魏韩两国,以魏国元气大伤的情况,以及韩国实力不足的情况,那么秦国十有八九会彻底突破三晋的封锁。
  臣担心,如此一来,三晋会遭到秦齐两国的联合绞杀,然后元气大损。而秦齐两国为了瓜分三晋,恐怕会展开深入的联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