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臣 [校对全本] (更俗)


  除了龙池山附近的流民大营外,其他流民大营的设置,都与当地要动工的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结合起来。
  以工代赈这种技术活,也早就被棠邑玩溜了。
  郭端铎年逾四旬,其父乃是梁太祖身边的幕僚宾客,梁国未创就不幸病逝,他早年伴读朱裕身侧。
  朱裕十八岁率百余部属出领洛州刺史,郭端铎就在其列。
  当时河洛被多年来反反复复的血腥战事摧残得就剩一地残墟,诸县皆破,朱温受封梁王时,河洛地区在编户不足万口,是朱裕招揽流民分置十八县,短短三年间就充实民户三十余万口,恢复屯垦近二万顷,一度汴京诸军食粮都靠河洛供给。
  当时郭端铎就觉得太祖不传位给陛下,当真是没有天理了。
  他在寿春逗留十数日,兼之之前从淮西过境,即便他内心更倾向于陛下,也深刻感受到天下之大,并非没有与陛下互为瑜亮之人。


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
  历史的长流,悄然间就跨入延佑八年,大楚开国也跨入第二十五个年头。
  普通人不会管蒙兀人的强大及在河淮地区的肆虐杀戮,不会去管更深层的内忧外患,那延佑八年的大楚,在陛下与太后的携手治理下,俨然颇有承平盛世的景象。
  金陵逆乱已经过去七年,金陵内外城郭也修整一新,秋浦河、江荡口舟船如云,三山五海进入金陵城的商货琳琅满目、堆积如山,金陵城也再现往昔繁华盛景。
  对外,也收复淮西故土,梁国被迫议和,而蜀国纳贡称臣,以硖、梁之地相割;往南则攻下桂、柳、邕、钦等州,差不多夺下清源军节度使府近三分之一的地盘,使帝国疆域差不多往南拓展上千里之遥。
  这么一想,延佑三四年间水师主力在洪泽浦之上的惨败,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新春刚过,天气还没有回暖,淮西又下了一场大雪。
  韩谦清晨醒来,看涟园里也是银装素裹,但很可惜,书斋前后院子里的积雪,没一会儿就被早起的文信带着文媛,踩踏得面目全非。
  等着文信被侍卫抓去学堂读书,才稍稍清静些。
  韩谦将女儿文媛抱在膝盖头批阅公函。
  这个年节没有什么紧急事件发生,韩谦也是难得的歇了几天,没有理事,今日大年初五,他还是第一次走进他在历阳涟园专门署理公务的书斋末雨阁,就见案牍上就堆满一大叠各式公函等着他批阅。
  如今赵庭儿更多心思放在历阳学堂的建设与完善上,而王珺年前好不容易确定有了身孕,韩谦没有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大家都劝阻安胎养胎期间,不能再让王珺接触耗用心神之事。
  几番劝告,王珺这些年也就不怎么到末雨阁来。
  韩谦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偷懒。
  常规性的事务,都拟定了章程,没有大的更改之前,通政司、都厅司、工造司以及军情参谋司都照章程处置就是,只需要报备到韩谦这里来。
  不过,棠邑内外部所处的环境、局势极为复杂,可以说是瞬息多变,大量非常规性事务,都需要韩谦拍板才能决策。
  这个工作量就大了。
  韩谦年后第一天到末雨阁署事,清晨用很快时间将报备过来的公函看完,便抱着女儿文媛在末雨阁的厢房吃过早点,太阳爬上树梢头后,冯缭、袁国维、季希尧、高绍、赵启、陈济堂、温博、谭育良、洗寻樵、赵无忌等人相继带着一堆待议未决的非常规性事务跑过来。
  韩谦便抱着文媛,跟众人议事。
  “大通岭煤矿进行一年多的建设及试生产,年后就能更大规模的往京畿地区倾销煤石。大通岭煤矿作为棠邑目前所建的最大型浅层煤场,前期建设投入的成本巨大,但目前预计每年能产高达一百万担煤石,照这个产能规模,只要能保证销路,煤价下调三成,也能保证三年内将投入成本摊销掉。”
  兼领工造司的季希尧目前主管制置府所有的水利道路及城池修缮及工造、煤铁矿开采以及工造局等事务。
  大通岭煤矿是前年底制置府重点推进的工作,甚至之前不惜强硬的先将石梁县从淮东手里讨要过来。
  煤矿的开采,特别是浅层煤的开采,不是难事,关键是大通岭煤矿出山到石梁河码头的轨路铺设以及浦阳河运煤码头的建设及衔接浦阳河与石梁河的永阳渠开挖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年前陆续建成,大通岭的煤矿大规模往外输出,才成为可能。
  大通岭煤矿的建成,淮西煤炭每年的开采量,一下子从六十万担激增到一百六十万担,这时候必然要将整个京畿地区、也是韩谦最早培育的用煤市场拿下来,才有可能吃掉这么大规模的产量。
  往京畿供煤,价格是下调三成,还是直接下调五成,将京畿附近的煤场都直接压垮掉,冯缭以及负责工造司的季希尧及其他相关官员,都讨论了很久,还拿不定主意。
  除此之外,工造司在大通岭以南十五六里处的大尧峰勘测到大储量优质铁矿,对这一铁矿如此开发利用,工造司内部存在很大的争议。
  一方面这两年投建的炼铁炉全部达产后,棠邑一年的炼铁规模将达到十六万担,这个数字差不多达到前朝中叶官冶一年的总产量。
  很多人担心江淮地区对铁料的需求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主张在大尧峰依照旧例,由永阳县或滁州府负责建造产年一万担规模的炼铁场即可。
  而有些人认为在这么近的区域内,同时发现优质储煤及储铁极为难得,不建大型炼铁场太可惜了。
  大尧峰南侧的磨盘谷有相对平整、开阔的土地,可以建造大型炼铁场,而大通岭出来只需要在目前建在的轨路基础之上,再加修九里长的轨路,就能将煤石运往计划建于磨盘谷内的炼铁场,主张由制置府直接出面修造年产五万担甚至更大规模的大型炼铁场。
  这事去年底就呈报韩谦这里。
  韩谦交给冯缭他们进一步研究,是不是可能将永阳县新城的建造跟大型炼铁场投资结合起来搞。
  当然了,通政司大多数官员还是担心一个炼铁场就要新增五万担甚至十万担产能,而其他已经建成的七座炼铁场后续还将要扩大产能,往后每年炼制逾三十万担的铁料,还能倾销出去吗?
  毕竟目前最大规模的龙牙山炼铁场,才年产四万担生铁、精铁。
  优质储煤及储铁挨在一起,又有极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炼铁场的规模越大,成本则能摊得越低,更不要说新的炼铁技术在当世还在极广阔的空间可以挖掘。
  而事实上只需要成本够低,精铁铸件的性能要比传统的木料优越太多,未来应用场景极广,韩谦不会担心需求会成问题。
  而事实上一座普通铁梁桥的用铁量就高得难以想象,即便每年治炼三四十万担的铁料,可能也只够江淮地区修造三四十座中等规模的铁桥而已。
  这种对铁料的需求量,是当世目光主要还停留在铁制品仅限于刀具、农具及铠甲等有限场景的官员所能想象的。
  韩谦目前更关心是新的炼铁场,产能定在五万担或十万担时的平均成本分别能摊到多低,同时也关心目前工师院的技术水准,有没有能力建造更大规模的炼铁高炉。
  这也是韩谦年前将工造司文函打回去作进一步讨论、研究的关键。
  特别是高炉技术能否成功得到突破,是炼铁成本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关键。
  另外,工师院也早就确认采用优质块状闷烧煤填充炉膛,炉温高低与炉膛的延长度等结构数据,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是能进一步建造稳定性足够可靠的大型高炉,很可能就能达到烧融河砂的炉温,这将是能否成功烧制玻璃的关键。
  目前龙牙山的炼铁炉,炉渣之中发现夹有类似琉璃,但更洁净的结晶体。
  可见龙牙山的炼铁炉能勉强达到熔化河砂、烧结玻璃的炉温,但想稳定的烧结玻璃,在燃烧炉的结构上还要作进一步的优化。
  韩谦翻看通政司、工造司这段时间来的讨论结论,工师院对新型高炉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开始哪座炼铁场着手建造第一座试验炉验证。
  韩谦与众人讨论片晌,便决定就在大尧山先试造试验高炉,等看试验高炉的运作状况,再决定永阳新城建造以及大尧山炼铁场最终建设规模。
  还有一件需要立刻就做出决定的事情。
  淮西这两年相继收复濠寿光霍等州,制置府所领的县,从最初的十四县(含叙州),增加到四十二个县,乡司从九十六个,增加到二百七十四个。
  经过一年半多时间的梳理、消化,新收复及新置的县及乡司,各方面情况都大体稳定下来,后续则要作进一步的深度建设及经营。
  年前就决定在这些新增设的乡司办初级学堂,而在县一级则要增办中级学堂。
  初级学堂两年学制,对普通人来说,仅仅能满足基本的脱盲需求,学成结业的标淮也仅仅是要求识读一千个汉字、会通读简单的文章以及掌握基本的演算,也会传授一些基础的农耕技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