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但是你们有没有丝毫为大哥作想过?俺这个嫡长子天生就有名分,要是没得到那个位置,天生就是威胁,全家有活路吗?
  或许,俺本来就该去死!只有死了,所有人才都能开心。
  朱高炽的脸涨得通红,浑身的肉都在颤栗,灵魂深处隐约冒出了另一个冷冷的声音,那个声音时不时就会跳出来,不止一次了,但寻常又寻找不到。
  俺没有错,错的是他们、错的是所有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甚么温情脉脉,有的只是尔虞我诈、自私自利!那些蠢乎乎相信感情的人,都活该失败、被埋葬、被唾弃!
  甚么仁义道德,全是骗人听话的玩意。只有不择手段,够狠,才能在这个冰冷而充满仇恨的世道上,活下去。
  俺是皇帝嫡长子,俺是太祖的亲孙儿,俺是名正言顺的真龙天子,凭什么要你们这些蝼蚁来掌控俺?!
  俺做错的事,只有一件,没有亲手让那个人死!捉拿高煦根本就是明智的做法,你不仁我不义,何错之有?
  只有不信任何邪的人,才能一身轻松、高兴、为所欲为。
  朱高炽从小就那么在乎亲情的人,只有这么看待这个世道,他才能放下,才能内心舒服,才能原谅自己。
  ……几个大臣没有吭声,反而是武将谭清最先反应过来,问道:“太子殿下,要不俺们先看地道往哪个方向,立刻带兵出宫堵截汉王?”
  金忠的声音道:“不妥。这地道里面如果曲折了方向,我们弄得满城风雨,也不一定能截住汉王。立刻派两个人下去,循着地道走一遍,看出口在何处。”
  还不等其它的人出谋划策,朱高炽便道:“照金忠说的话做。”
  谭清拜道:“遵命!”
  金忠的建议马上得到太子的认可,他似乎受到了鼓舞,立刻再次进言:“汉王从地道逃走,捉他去认错的事,败局已定,我们应立刻放下此事,照商议的大略继续办其它事了。”
  朱高炽微微颔首,头也不回地向奉先殿外艰难地走去。那辆辇车撞门时有点损坏,但关键的承重木头和轮子还在,朱高炽走路很慢,便径直走到辇车前。
  大伙儿忙活了一阵,扶朱高炽上辇车。朱高炽转头,招手让郭资上前,俯首在郭资的耳边悄悄说道:“立刻准备一下,俺要写信给贵州的镇远侯顾成。”


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
  幽暗而狭窄憋屈的暗渠内,充斥着三个人的喘息声。妙锦和王寅的喘气长短不一,他们爬上暗道里的一道斜坡时,十分艰难。只有朱高煦感觉还好,身体活动的节奏和呼吸的频率如果协调一些,体力能支撑更久。
  走在前面的妙锦手脚并用。朱高煦手里的灯笼泛着橙黄的灯光,看见妙锦的身体在前面扭动着艰难爬行。
  终于爬上了坡顶,前面依然黑漆漆一片没有一丝亮光。不过除了喘气儿的声音,暗道内响起了流水的“咕咕”微响。
  下了斜坡,朱高煦低头一看,透过脚下铺着的几块稀疏石板,发现下面还有一条横穿的水渠,里面有水在流动。有流水的地方,就有空气流动。古人很讲究风水,用这种方法,保持了暗道内的人不至于窒息。
  朱高煦在密道里,一边观察着道路的情形,一边还在拼命地想着事儿。
  可是,他的愤怒、震惊、害怕仍旧萦绕在心头,有点静不下心来。
  三人走到了另一段平坦的密道里,前面的妙锦长长地呼吸了几口气,终于说话了:“宫中那些甲兵,要做甚?”
  朱高煦听罢更是愤怒异常,冷冷道:“太子要杀我!”
  妙锦吃惊地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
  朱高煦又道:“我父皇可能已经驾崩了。”
  “啊?”妙锦似乎还没仔细想过,听到这样一句话,发出了震惊的声音。
  朱高煦道:“若是父皇要对付我,何须如此围困!他只要一句话,怎么处置我,我有任何法子反抗吗?
  所以对付我的人必是太子,彼时我在宫中见到的、也全是太子的人,不是太子是谁?甲兵居然进了皇宫,若是父皇还在,太子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调兵进宫对付我!”
  妙锦听到高煦一番话,犹犹豫豫地“嗯”了一声,但并没有反驳朱高煦。她可能也没力气说太多话了。
  朱高煦已忍不住,把心中的愤慨径直骂出口,他一边走,一边说:“父皇常常猜忌我、提防我,但我也没法太责怪他,也无力反抗。毕竟正因为我有个好爹,才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他给我的,同样很多!我从来都是打心眼里,对父皇母后感恩戴德!
  就算父皇真的要了我的命,我当然不愿意,却还是不能太仇恨他。至少我的出身,让我过了那么多年好日子罢?
  但是,太子凭什么要我的命?!
  他也就是比我早出生了两三年,同样是受父皇母后的好处,没有给我任何帮助,凭甚么,啊?
  建文要咱们家命的时候,我跟着父皇南征北战,大小战役上百次,刀山火海箭矢火铳中穿梭,拿命在拼!没有我朱高煦,‘靖难之役’能赢吗?若到了地下、人有灵魂,我倒要问问父皇,如果没有我,父皇觉得能不能赢建文朝廷!
  好,咱们打下了江山,我这条烂命也没用了,太子想来摘桃子了,就要马上把我弄死!”
  朱高煦越说越气,声音也在发颤,“我就是活该被人利用,没价值的时候,就该被人当垃圾处理掉!?”
  妙锦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用手按着柔软的胸脯,那对绝美的杏眼里闪着灯笼的亮光,泪汪汪的满是心痛的泪光。
  朱高煦见她的眼角滑落了一滴清泪,也站在原地怔了一下。
  妙锦抬头望着他,片刻后才喘着气道,“我们先离开此地,我再与你说话。”
  “嗯。”朱高煦点头道。他一时间又觉得刚才的抱怨,确实有点情绪失控,便改口说了一句,“我只要逃出去,谁想弄死我,先脱三层皮!”
  ……这时朱高煦更加意识到,要干甚么事,不是仅靠一腔悲愤就行的。他渐渐地竟然能冷静下来了。
  或许是刚才对妙锦说出了心中的话,让他好受了一点。哪怕是条汉子,人有时候还真的需要倾述,有一定好处的。
  朱高煦首先想到的事,就是朱棣已经驾崩了!之前他没细想,只是一种直觉,因为他的脑海里,很容易地就浮现出了一个胆小的大胖子。太子高炽在父皇跟前那么畏缩的人,竟敢干调兵进宫这种事,除非父皇驾崩了!
  现在朱高煦稍稍静下心来,觉得他一开始的直觉很有道理,所以变成了一种判断。
  判断并不是确定一件事,也是在冒险。
  朱高煦知道的太少了,他进宫之前、简直做梦都没想到朱棣有驾崩的可能。他缺乏的想象力,还是因为受了知识的误导……朱高煦学历不高,但也知道郑和几次下西洋等事,永乐帝太有名了,现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还没回来,怎么永乐就没了?
  所以知识多了,有时候反而会误导判断。
  就算是现在,朱高煦也拿不准永乐是不是驾崩了。仅靠宫里进来了甲兵一件事,只能推断出可能性,但根本无法确认……万一出于甚么原因,那些兵是朱棣之前就调进宫的呢?又或是朱棣卧床,但还没落下那口气,太子党铤而走险呢?
  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也许还有朱高煦没想象到的原因。
  但是朱高煦想了一会儿,太子在父皇跟前那胆小的大胖子模样,在他脑中始终挥之不去。朱高煦还是排除了各种干扰他判断的事儿,一门心思认定朱棣驾崩了!
  朱高煦以前是个赌徒,他有胆量下注的。或许他在大明朝变成了朱棣次子后,打仗还挺有天分,就是因为他有那种赌性……战场上也是这样的,带兵的人根本不可能了解所有情况,很多决策都是在赌!
  而且朱棣驾崩的时间并不长,应该是最近两三天以内的事……
  昨天旁晚,朱高煦率众在距离京师很近的仙人矶扎营。先去了京师一趟的陈大锤回来,带来了一些消息。
  锦衣卫的杜二郎没发现京师有任何异样。翰林院官员高贤宁、勋贵王贞亮最近上朝,亲眼见过皇帝上朝。
  有至少两个人的消息同时佐证,最近几天皇帝肯定没事。朱高煦认为这个消息算是非常可靠了。
  ……接着朱高煦开始寻思,他目前在京师有甚么、在甚么场合可以用得上。
  押解俘虏的军队一共不到一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江西、浙江的卫所兵,之前属于张辅部下。
  选择这些兵马,有兵部的调令。但朱高煦不认为,这是兵部处心积虑的事,因为正如他判断的事、皇帝几天前还好好的;兵部可能只考虑到江西、浙江兵返回卫所时,路比较近。
  当时在安南国,朱高煦也这么认为,所以他没有丝毫不满。父皇还在位,他调甚么兵押解俘虏并不重要。因为朱棣不会用这种方法对付朱高煦,朱高煦也没法反抗朱棣。
  近万卫所军,现在在京师城外的营房,大明朝行政的效率并不高,一天之内应该还没解散。不过按照制度,朱高煦已经不能调动这些兵马了;军队里的武将、文官、宦官按道理,应该听从兵部的调动,陆续返回卫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