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罢转过头来,神情复杂、目光细腻地久久打量着朱高煦,说道:“我从来是愿你好的,当然与别人不同。不过我也有错,老是舍不下与你的……”
她说到这里,脸颊渐渐红了,那眼角细长的杏眼在此时颤抖的睫毛下,显得更加妩媚。她的神色似乎微微有点懊悔。
朱高煦见她脸上的红晕颜色娇艳,顿时心动不已,便伸手抓住她的手腕,说道:“我更舍不下。每次想到你这双手的手筋绷紧在半空伸开,然后便忽然全力抓住手边的东西……”
“你别说了!”她的贝齿咬着嘴唇,把脸避了过去,小声道,“原来还不知道,你一直在看笑话。”
朱高煦好言道:“之前有几回你不敢出声,我看你也难受。今日这宅子里的奴仆都被赶出去了,内宅也没有军士,岂非难得的好机会?”
“我总有罪孽之感。”她忽然小声说道。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无法尽然理解这句话,便抛诸脑后了。他一边在手上得寸进尺,一边说着话,“以前你说,我是看上你的美色才靠近,想想好像你也没说错。你的眼睛明亮有灵气,肌肤不仅白净光滑如缎,光泽也好像玉一样、隐隐有通透之感,还有这身段更是动人。”
她的身体和声音都柔软了,“高煦还没厌倦么?”
朱高煦摇了摇头。
她又抿了一下朱唇,幽幽道:“总有一天会变老的。”
朱高煦道:“那时我还记得咱们的真情实意。”
她的声音渐渐吃力起来,“要不是那时我浑浑噩噩,发生了钟山庙里那件事,可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得逞。而今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次,我也不知还能怎样回绝你,唉……高煦未沐浴便罢了,今日真没碰靖江王府那些女子?”
朱高煦道:“真没有!”
……次日早上,朱高煦起来得有点迟。这座带山水园林的宅邸,显然是富贵人家的产业,房屋和床都十分舒适,完全不是行军途中村子里的破屋、或是帐篷能相提并论的。
他也没忍心叫醒妙锦,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养神。
朱高煦刚走到内宅的月洞门口,便看见一个武将在门外,有点焦急地在那里踱来踱去。
“发生了何事?”朱高煦径直问道。
武将道:“江阴侯吴高今早上趁看守的士卒不备,想撞墙自尽!脑袋撞破了,人也差点就死了。”
朱高煦皱眉道:“本王去看看他。”
他走到外面倒罩房的一间屋子里,见到吴高被五花大绑在一把椅子上,额头上果然有伤口,血迹已经被擦过了。但此时此刻吴高看起来却很平静。
“江阴侯。”朱高煦抱拳道。
吴高抬头看着朱高煦道:“恕不能还礼。”
军士端了一条凳子过来,朱高煦便在吴高面前坐下来。
吴高冷静地说道:“汉王亦知,老朽投降并非出自本意,您何不将我的脑袋砍下来,以儆效尤?”
“嗯……”朱高煦发出一个意思不明的声音。
俩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吴高不禁又开口道:“汉王可愿答应老夫之请?老朽已是半截入土之人,而今丧师十万,本就该死,活下去也是无益。就此一死,尚能保全京师的家眷,望汉王成全!老朽必感激之至。”
朱高煦终于开口道:“你是被麾下将士所逮,很多人都亲眼见到的,死不死并不会有甚么影响。只需不投降就行了。”
“我不降,汉王放心留我?”吴高有些意外地问道。
朱高煦道:“江阴侯一心与我作对,几次让我十分头疼,说实话我很生气。但江阴侯是有声誉有身份的大将,应该不会做甚么下作之事,这一点我还是很信任你的。”
接下来吴高不吭声了,沉默了许久。
朱高煦又不动声色道:“您就不想再活一些日子,以便瞧瞧本王与英国公的对决?”
吴高的眼睛一亮,他虽然没有点头,但看得出来已经很动心了。
朱高煦见状站起身,果断地对身后的军士道:“松绑!”
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闻解解元
从关押吴高的倒罩房出来,朱高煦便碰见了侯海。侯海拿着一份奏报,执礼道:“下官收到盛都督那边送来的这封信,交趾人阮智、正被护送前往桂林府途中。王爷或许想看看这个消息。”
朱高煦接过来浏览了一遍,内容与刚才侯海所言差不多。他随口问道:“只有阮智,靳石头没回来?”
侯海道:“下官不知。”
“阮智一到桂林府城,立刻带来见我。”朱高煦下令道。
他心中已隐隐预感到,劝降交趾明军的事恐怕不太顺利。
当天下午,阮智便到了桂林府。朱高煦正在前院客厅里与诸将议事,他听到禀报,便传令阮智来见面。
等了一阵,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汉子便到了门口,他正是朱高煦在征安南国时结识的阮智。阮智此时穿着大明朝百姓的短衣,看起来与广西当地人的长相别无二致。
当年唐末宋初,交趾地区才逐渐脱离了中央王朝;在此之前,交趾属于静海节度使管辖,升龙那附近有不少汉人。因此靠近广西云南这一带的北部交趾人,相貌也与明朝人相近,倒是占城(南越)那边的人很好分辨。
阮智是交趾地区陈朝贵族阮公瑰的族人、属于贵胄宗族,胡氏政权时期又投靠了胡氏叛军。阮智起初在芹站附近带兵,但朱高煦认为他完全不适合做武将。后来阮家得到朱高煦的厚待和拉拢,阮智便一直都是比较倾向汉王府的交趾人。
阮智认识朱高煦,急忙上前抱拳行礼,开口便道:“汉王殿下,靳将军已被东关(升龙)明军抓住了!”
客厅里的汉王府文武,顿时便嘈杂地说起话来。
朱高煦之前就隐约猜到了结果,当下比较镇定地问道:“免礼。究竟发生了何事?”
“解缙!”阮智的情绪有点激动,只说了一个词。
朱高煦好言道:“你别急,在椅子上坐,慢慢道来。”
阮智拜谢,想了一会儿才说道:“靳将军是汉王府的人,在下是认识他的。见到他带来的汉王书信与许诺……在下便尽力安排靳将军与东关的一些明军武将见面。起初还算安全,明军武将多不愿得罪汉王府的人;何况在下是打听清楚之后,筛选出了好说话的将领,方才引荐给靳将军。
近来东关有平汉大将军张辅的一道军令,凡是揭发汉王府奸谍的人,皆能升官、得到重赏。那交趾省参议解缙,便非常卖力地执行这道军令,每每到军中劝说将士向他直接禀报密事。
终于有一次,靳将军的事被一个武将的亲兵发觉了,本来寻常军士想要告密也找不到路子,这下那亲兵却直接找到了解缙。解缙立刻抓了那明军武将,接着顺藤摸瓜查到了靳将军。在下闻讯十分担心,只好连夜逃离东关城……”
朱高煦身边的长史侯海最先没忍住,当场不顾斯文地破口大骂:“娘的!那解缙究竟有啥毛病?伪帝显然是嫌弃他了,才将他贬斥到交趾去,他还那么卖命作甚?”
阮智道:“靳将军的差事本来也进展不顺,但被抓获全因那解参议。解参议常在人多的地方慷慨陈词,称陈季扩叛军威胁交趾省,汉王不顾国家大义、交趾省之安危,意欲驱赶交趾驻军去造反送死……”
众将顿时哗然,纷纷大骂,汉王府的文武当然觉得朱高煦很冤枉。因为朱高煦在云南拒绝承认叛军建国,为了大义舍弃了可能得到的许多好处;而今却被污蔑,大伙儿自然十分生气。
一员武将站到屋子中间,抱拳道:“末将请王爷即刻发兵,从广西南下,进军交趾东关,把那些宵小小人揪出来正法!”
朱高煦不置可否,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他从阮智说的许多话里,关注到了其中一句“靳将军的差事本来也进展不顺”。
于是朱高煦猜测那些交趾明军将领的心态,他们可能是觉得大明朝的内战打不长,所以并不愿意长途跋涉回来打内战,只想坐等结果、谁赢便投靠谁……毕竟这是一年多以来、诸多势力的一致算盘。
但交趾省这股势力,也不太可能帮朝廷攻打汉王军。一则其中的贵州军官兵家眷在汉王府控制之下,临阵很容易投降;二则还是路太远。
交趾明军,暂时还不是朱高煦的敌人,至少不是主要敌人。朱高煦也不得不考虑,从桂林府到交趾东关两千里的行军距离。
他的沉默,让客厅里更加吵闹。有的人在大骂交趾明军武将们,隔岸观火、恬不知耻毫无忠心。
朱高煦抬起头,循着骂声看了一眼那个将领。他心道:虽然人们个个都在表忠,你还真信了?
这个世上,确实有人曾想把人类训练成完全忠心听话的工具,但都失败了;而且一旦把实权完全交给那些“工具”,统治者无一不被反噬其身,尝尽苦果。无论是西面的马木留克,还是唐朝的阉官,或是大明朝将来的文官。
“此事容后再议。”朱高煦终于开口出声道。
众人的吵闹声稍小了,纷纷转头望过来。朱高煦便又说道:“湖广决战才是重中之重,一切军政决策都要为此会战考虑!咱们只要打赢这一次大战,全局大势便定鼎结果了。如果对付交趾驻军,会影响湖广会战,便可先行搁置,以后再办。”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