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显然给朱高煦的两种选择,都不是“两全法”。
  在先期的大略上,瞿能的北路军之所以行程延后,现在还在贵州;原因不仅是西南官道不好走、汉王府有意分散兵力进行调动,更因为瞿能军大多是从四川布政使司调来的人马。
  若照原定计划,瞿能部一大部分将士的行军路线,总体便是从四川走渝播间要道、至贵州;然后走“入湖广道”其中一段路,从辰溪县至湖广省。
  (因贵州东面有难以翻越的雪峰山脉,瞿能部若不走这条路,从四川聚集的大量兵马,便会从四川到贵州、再到云南或广西、再南北纵穿广西省去湖广省。全程数千里之遥,确实有点辛苦。)
  如果现在改变方略,调北路军回四川增援,那北路军的士气便会跌落到谷地!
  很简单的理由,大伙儿从四川走了近千里路到贵州,结果甚么也没干,又原路回去再走近千里;其感受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朱高煦更担心,援救四川会成为战略转折点,汉王军会因进攻乏力、而被迫转攻为守。北路军一旦被牵制到四川布政使司,朝廷有可能会同时从北线陕西布政使司、开辟新的战场,对四川进行两路战略反攻。
  如此一来防御四川便需要更多兵力、更长时间,形势有可能会僵持更久!
  朱高煦不得不考虑现在汉王军庞大的人数,所需的军饷和粮秣、多耗一个月也是天文数字!仅靠西南四个省,想长期维持数十万大军,实在比较困难。
  且汉王府上下前期做的很多事,都是在为湖广会战准备。如北路军在辰溪县修建仓库,囤积粮草;广西诸部陆续沿漓江设置据点仓库。
  这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准备,若要放弃,一时间如何叫人甘心……
  但若不救四川,以沐晟、韦达的单薄兵力,维持四川布政使司的战线会十分艰难,四川有重新丢失的危险。
  四川布政使司、作为汉王府现在控制的最富庶的地盘,一旦丢失,无疑对汉王军捉襟见肘的收支是雪上加霜!汉王军难以久持,往后的战役必会更加被动;因为可选择的战术,被消耗的代价限制了。
  不救四川,原定的方略也得改变:那便是提前开始湖广决战。否则一旦湖广会战的战果不佳,后方又丢掉四川,这一场战役会变成彻底的失败!
  ……朱高煦多年的性格和习惯,好像程序一样注定了,他当然选择拼一把!
  毕竟万一湖广会战赢了呢?那一切都不需要头疼了,四川被占去了也无妨。
  朱高煦只花了两天时间,便下定了与官军对赌的决心。现在他需要再多一点时间,以便巩固这个决意,并说服统一诸将的主张,进行具体的部署。
  而原先想多准备一阵子的打算,只能放弃了……
  朱高煦一面与大将们商议方略,一面开始大量封赏提拔有功将士,以鼓舞士气。
  朱高煦只是个藩王,没有封爵的权力和名分,不过他在围攻贵州城时、弄出了一个“汉王忠卫”铁券;许诺凡是有此名号的武将,将来优先封侯。
  将来若要给部将封侯,他便必须是天子;而今朱高煦已不顾上遮掩、其野心是昭然若揭!但这不是坏事。如果他无意皇权、那大伙儿跟着卖命图甚么?
  最近得到封赏的武将,陆续在中军行辕得到了召见。
  眼下站在中军行辕的中堂里的,便是其中一些有功武将;他们的名字也将登记造册,备档在汉王府官署。
  “原陆凉卫指挥使陈贞,升都督府同知,兼领中路军右副将军,赐汉王忠卫铁券。”侯海对着卷宗念道。
  朱高煦从妙锦手里接过一枚铁牌,送到陈贞面前。鬓发已花白的陈贞,之前熬了大半辈子、在云南打了无数仗才到卫指挥使;这时他脸上红得发光,高兴的心情外露,他抱拳大声说道:“末将谢王爷栽培,愿为王爷前驱!”
  “你与王斌在洛容大战,虽未获胜,但罪不在你,退兵时表现也不俗。”朱高煦夸赞道,“陈将军以残军进逼平乐府,迅速迫降府城,为阳朔县会战创造战机,居功甚大。”
  “原云南前卫左千户尹得胜,升云南前卫指挥佥事。”侯海接着念道,并加了一句,“尹将军已得过忠卫铁卷。”
  朱高煦站在尹得胜面前,鼓励道:“本王记得你,好好干!咱们伐罪军赏罚分明,必不会亏待勇猛有功的将士,尹将军将来还能加官进爵。”
  不料尹得胜说道:“王爷,末将对加官进爵已不太在意了。”
  朱高煦愣了一下,但当着大伙儿的面,他依旧保持着极有耐心的姿态,问道:“那你想要甚么?”
  尹得胜不顾陈贞的眼色暗示,犹自说道:“末将不想那些死掉的弟兄白死!
  以前末将在安南国打多邦城,麾下将士伤亡过半,剩下的弟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后来末将又跟着王爷打四川、攻贵州城,进军广西,那些死里逃生的弟兄一个个都死了。末将也对生死看淡了不少,只是不想伐罪军变成叛军、那些战死的弟兄被人辱骂为叛贼。”
  “当然不能白死!”朱高煦正色道,“咱们流血,是为了天下的大义,为了将大明朝治理得更好。本王也想不死人、便能完成如此大业,但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事。”
  尹得胜的话有点刺激到朱高煦了。朱高煦一开始起兵,发动内战确实是为了自保、其次是争权夺利,但他亲自带兵经历无数战役,自然清楚战场上的代价、双方的厮杀导致的无数死伤。
  朱高煦从来不觉得自己高尚,但他还没坏到一定程度。面对严重的后果,他从来没有后悔,却难免心有愧意……不管谁对谁错,这场战争的伤亡规模数以十万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而它在历史上是原本没有发生过的事。
  所以朱高煦好像是在说服自己,话也多说了两句:“本王若统治大明朝,必定能做得更好!”
  尹得胜是这里最年轻的武将,他似乎并不怀疑朱高煦的话。朱高煦从他的眼神便看出来了,此人原来似乎是个百户,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向卫一级的军职靠拢,想法反而没有别人那么复杂。
  而在场的大多武将却完全不管别的,听到朱高煦说要统治大明,大伙儿顿时十分期待地抱拳齐声道:“王爷英明神武!”
  过了一会儿,朱高煦终于完全镇定下来,继续嘉奖别的武将。
  这时端着盛放金银珠宝木盘的军士也进来了,朱高煦准备用这些东西折算赏钱,分发给有功的武将。
  ……朱高煦起兵以来,对追随他的各种势力给予了很多好处和许诺。
  他现在穷得叮当响,汉王府基本不剩值钱的东西了,所有可以变卖的都充了公;虽然接连的胜仗和扩张,整个汉王军劫掠了各地府库很多财富,但都分给了将士们。
  于是朱高煦麾下的文武还是很拥护他的,因为朱高煦的存在,为很多人的生存和利益提供了保障。
  他不太相信大伙儿表忠,但比较相信世人会忠于他们自己。或许只有把战果好处与一群人分享,才能获得更多人的忠诚。
  王斌也在中堂里,他不仅没得到奖赏,还从都督直接贬到一个亲兵把总的位置。朱高煦有意无意地观察王斌,见他似乎十分淡然,并未有啥不满。
  像靖江王的先祖父,还是亲戚呢,以前好像因为太祖皇帝的封赏不均而不满,曾想投靠陈友谅。
  朱高煦想到这里,用随意的口气对王斌说道:“亲兄弟可能不是好友,但好友往往像亲兄弟。”
  王斌愣了一下,忙抱拳道:“末将不敢当。”


第五百零二章 传下去
  九月初,直隶下了一场雨,秋雨之后天气下凉,京师已有了几分初冬的气息。
  坤宁宫西边的红墙之间,有一道门楼;一过门楼,外面就是西六宫。当今圣上登基不久,封的妃嫔不多,而以前太宗皇帝的嫔妃也搬走了,所以西六宫有些院子已空了出来。
  因张皇后信佛,宫里的宦官们便在西六宫挑了其中一座院子,布置成了佛堂。
  簇拥在皇后轿子周围的人,大多是宫女和女官。剩下的除了几个小宦官,还有两个太监:一个是海涛、另一个叫杨庆。
  轿子到佛堂院子外的门厅就停了,杨庆立刻撑开伞,十分稳当地遮挡在轿子门外;海涛则拿了一条手感很柔软的丝布垫着他的手腕,上前让皇后扶着下来。皇后会下厨做一些家务,但她只会为圣上操劳,一双手当然不能因为宦官的衣裳料子粗糙、而被丝毫磨粗了。
  皇后被簇拥着走进门厅。海涛转身下令道:“你们都在门厅里候着,别乱出声。”
  众宫妇道:“是。”
  皇后先没有去佛堂,而是沿着檐台下的廊屋,进了一间厢房。海涛下令杨庆去端茶,他自己则跟着进了厢房。
  海涛待皇后坐定,便躬身上前道:“夔州城的内情,奴婢已问清楚了。说是叛军守军里有个百户,名叫李嘉明;他原先在重庆府当武官,后来跟着重庆卫指挥使徐华,投降了叛军。但那百户的一个亲兄弟,却在湖广荆州这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