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少时,太史慈进了帐内。
  一进帐,便见太史慈恭敬的向着陶商一拱手,道:“太傅,慈已经向孔北海致辞,陈说欲往扬州见刘使君,以报当日刘使君相邀之情,今日特来见礼。”
  陶商闻言一喜,笑道:“子义言下之意,是想随陶某一同返回金陵城?”
  太史慈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目求离朱之明,耳索师旷之聪,慈与太傅相处数月,深觉受益匪浅,天子一事,府君将陛下安置于范县,不予掌控,更是超脱于天下诸侯之上,此等忠臣君子,慈原先从未碰到过……慈此番辞官,愿随府君去金陵城,如蒙不弃,从今往后,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陶商听这话听的浑身舒坦,心中不知为何竟然蹦出一种少有的桀骜飞扬之感。
  他压制住略有些激动的心情,思虑了一下,回身从武器架上拿下了那柄倚天剑。
  陶商走到了太史慈的面前,将倚天剑交到了他的手中,道:“这柄剑,和子龙兄从夏侯恩身上缴获的青釭剑乃是一对,青釭剑已经由子龙兄佩戴,这柄倚天剑,就交给子义执掌!”
  “这!”太史慈顿时一愣:“此物未免太过贵重了吧?”
  “宝剑配良将,此剑在陶某的手里,并无多大用处,可若是交给在战场上驰骋的英雄,最是相得益彰,子义还是不要推辞了。”
  太史慈天生也不是个矫情的人,见陶商说的这般郑重,也不再推辞,他欠身伸手,接过倚天剑。
  看着太史慈接过了倚天剑,陶商来回扫视着二人,突然豪言道:“今日得蒙两位猛将皆愿留在我金陵城,再加上咱们仨个意气相投,陶某突然有了一个好想法,就是想值此时机,我与两位兄长结为异姓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知子义和子龙意下如何?”
  “结为兄弟?”
  赵云和太史慈顿时愣住了。
  在这个时代,彼此义结金兰倒也是没什么。
  但重就重在这个身份。
  陶商乃是天下知名的太平公子,如今又当上了太傅,而赵云不过是冀州之地的一名武夫,出身门第并不是很高,太史慈昔年虽有官职,但也是早以抹为白身。
  以陶商今时今日的地位,别说是太史慈和赵云这样的身份,就是豪门的士族子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跟他轻易搭上关系的——更别说是义结金兰了。
  赵云低着头,没好意思搭腔。
  太史慈则是拱手道:“太傅,如此行径……是不是有些过了?慈的身份,若与太傅结拜,只怕是僭越。”
  陶商摆了摆手,笑道:“有什么过的?能跟你们两位豪杰结为兄弟,乃是陶某的荣幸。”
  “但我的身份?”
  陶商眉头一挑:“我观你们二人也应该是和陶某一样,不顾及世俗偏见的好汉子,怎地也对这身份门第之事这般看重?着实是落了下乘!”
  一听陶商这么说,太史慈和赵云不由的在心中大家感慨。
  温温如玉的君子,心胸广博的丈夫,说的或许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吧!
  少时,却见赵云拱手,朗声道:“承蒙太傅不弃,云愿与太傅义结金兰,从今往后,同甘苦共患难!”
  太史慈亦是正色道:“既然如此,那慈便也不推诿了……听说当年刘关张在涿郡桃园三结义,其后三人皆成名,此故事流传天下,如今慈与子龙和太傅结拜,这结拜的地点,却不可选的差了!至少不能弱于刘关张才是。”
  陶商摸了摸下巴,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却是没想到什么好地方。
  赵云却是突然醒悟道:“听说离这十里之外,有一片菊花园,今朝正是开的茂盛,其间美景非常,我三人不妨前往此处,在菊花园内结拜,如何?”
  “菊园三结义?”太史慈闻言一喜,道:“此言甚妙!我兄弟三人日后必可流芳千古。”
  陶商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了。
  人家刘关张是桃园三结义……听着多有感觉。
  自己可倒好,这算是什么?
  菊园三结义?
  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倒是没有什么。
  可若是千年之后,太史慈,赵云,陶商的结拜事迹一旦在史书上记载……那后世的那些碎嘴子会把他们三个称为什么?
  菊花三兄弟么!


第360章 曹操的复仇
  郎朗的晴空,清风徐吹,菊花园内一片芬芳,正所谓“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雅句中形容的,便是这股子自然的奇景。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一朵一朵黄灿灿的大菊花,陶商的心中不由唏嘘非常。
  两世为人,第一次和别人焚香叩头的结拜仪式……就要在这些黄灿灿的大菊花堆里进行了。
  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幸运还是不幸。
  裴钱等一众虎卫军将士们在场间替陶商等三人安排布置,焚香置炉,摆放贡品,准备三牲,并设立桌案。
  许褚和郭嘉两人在一旁抱着肩膀瞅着,眼眸中的目光复杂莫名。
  两人的目光一点都不嫉妒,反倒是有点……同情的意味。
  陶商对着他们两个人招了招手,道:“要不然,也算你们俩一份?”
  许褚和郭嘉互相对视一眼。
  接着便见许褚心虚的嘿嘿一笑,使劲的摇了摇头。
  郭嘉亦是清了清嗓子,道:“郭某是文人,不兴结拜的这一套……你们仨继续!不用理会吾等。”
  实话实说,在他们俩的心中,当陶商的结拜兄弟,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赵云和太史慈,那属于是没看清他们的真面目,才会中了姓陶的道。
  许褚和郭嘉则不同,他俩太了解陶商了。
  跟他结拜,名义上是兄弟,估计最后得跟使唤儿子差不多。
  少时,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见陶商,太史慈,赵云三人同时跪拜,上跪天,下叩地,口中念叨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誓词等等,在众人的观摩和见证下,结成了异姓三兄弟。
  太史慈年二十八岁,最为年长,为大兄。
  赵云年二十五岁,次之,为二兄。
  陶商二十一岁,为三弟。
  饮酒之后,礼成。
  菊花三兄弟,于初平年间,在汉朝的土地上,正式登场。
  ……
  濮阳城,贾诩府邸。
  前线的奏报已经被人送回了濮阳,范县那边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被鹰蛇府的鹰士带回给了贾诩。
  在知晓了陶商卖官的事情之后,贾诩在人生中第一次有些发傻了。
  不对啊!
  这算是个什么情况?
  自己本来是苦口婆心的给天子刘协画下了道道,让他册封陶商为大将军,以便让陶商日后成为被袁绍针对的主要目标,借此利用袁绍对陶商进行报复。
  可结果陶商不但没有当上这个大将军,而且反倒是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卖给了袁绍。
  听说众诸侯纷纷从陶商的手中买走官位,帮他筹钱为天子在范县建设宫殿,重建朝廷……如此一来,怎么他反倒是得到了天子的赏识了?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贾诩顿时有些慌张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着实是出乎老毒物的意料之外。
  而且如果不出贾诩所想的话,陶商必然已经知晓了向天子献计的人是自己。
  不论陶商会从哪个渠道知晓自己的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自己隐秘的智士身份一定是被这小子发现了。
  贾诩的心下不由有些憋屈。
  活了五十年,想不到自己的毒计竟然一朝被别人破解了!
  而且破解自己计谋的人,岁数还没有自己的儿子大。
  这对于贾诩来说,着实是一个奇耻大辱。
  而且姓陶的若果真是从天子那边知晓了自己的本事,那对于自己今后的安全着实是不利的。
  贾诩是一个不愿意出风头的人,他喜欢躲在幕后操纵一切,不让他人看穿自己的真身……说白了,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可能也沾了点毛病。
  可如此一来,知道了贾诩是天下智士的陶商,在老毒物的心中,就成了一个必须要斩除的人物。
  此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手段,能够轻描淡写的化解自己的毒计,待日后成熟了,那还得了?
  想到这,贾诩心下略作筹谋,又心生一计,随即提笔奋笔疾书,准备向曹操进献报仇之计。
  ……
  范县的事情有了着落之后,众诸侯临界的兵马开始徐徐的向着自己的属地而撤,而那些诸侯使者亦是早已起行,回去向自家的主公复命。
  天子此次共计卖官三十余位,获得了一大笔钱财,足够天子建立宫殿,在范县立朝,不过天子手中目下却没有足够的人夫,于是便向太傅陶商求援。
  帮助天子建立宫殿,也是一件关乎于天下脸面的大事,陶商义不容辞的答应了刘协,说他回兵徐州之后,自然会征调民夫,来范县帮助刘协建立宫殿。
  面对毫不推脱的陶商,刘协的心中再一次的充满了感激之情。
  陶太傅,真是个讲究人啊。
  陶谦的徐州军已经先行撤军了,但陶商的金陵军却并没有着急行动。
  他还要在观望一阵,以免诸侯当中有哪个人真的不要脸,去而复返,不顾其他诸侯的利益而将天子劫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