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够了,跳够了。金陵军的将领们还是觉得不够劲,居然改成了唱!
大家招呼来乐师,一边伴奏,一边开起了演唱会。
独唱,双重奏,大合唱,一曲接一曲的,听的陶商脑袋疼。
想起去年过年,自己好像还是跟袁谭一起过的,也不知道那个二傻子现在怎么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于耳鼻乘着旁人都在场地间唱乐府,跳舞的时候,来向陶商敬酒。
陶商跟他喝了一盏,然后对着于耳鼻招了招手,道:“耳鼻啊,这年关过后,我想派你去办一件事。”
于耳鼻自打上一次帮助陶商诈降吕旷吕翔之后,就一直等待着陶商兑现他的承诺,帮自己夺回南匈奴的王位。
陶商笑着招呼于耳鼻在自己的身边坐下,道:“耳鼻啊,前几日,我得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南匈奴王庭那边,负责执掌权力的老王去世了。”
“什么?”于耳鼻一听这话,双手止不住的哆嗦,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丞相此言当真?”
陶商点了点头,道:“校事府的能力,想必你应该是清楚的,这事他们应该是不会弄错的。”
于耳鼻激动的不能自已了。
“哈哈,这机会岂不是来了吗?”
当年南匈奴王庭发生政变,于夫罗的亲生父亲羌渠被杀害,须卜骨都侯被立为单于,而须卜骨都侯死后,南匈奴王庭一直由上代的几名老王贵族执掌部落最高权力。
如今那些老王也都到了天命之年,相继去世,如此一来,南匈奴王庭的上层就处于真空状态。
他惊愕的看向陶商,却见陶商笑着向他微微额首示意。
“丞相的意思是?”
陶商慢悠悠的道:“如今时机已到,是时候让你回南匈奴王庭,重新执掌大权了。”
于耳鼻闻言一阵激动:“丞相此言当真?”
“当然是真的。”
“您该不是喝醉了说酒话糊弄我吧?”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跟你说点别的。”
“别!别!”于夫罗急忙摆手,道:“在下愿意听从丞相调遣,愿意听从丞相安排!愿意听丞相跟我说话。”
陶商笑着举起了酒盏,道:“好,既然如此,那回头你便回去准备吧,我让赵云率兵保护你回南匈奴王庭……不过这一次的事情,恐怕也不容易,听说南匈奴王庭那边,似是想要立你的弟弟栾提呼厨泉为大单于。”
“他?”于耳鼻露出了一个不屑的表情,豪言道:“他算个什么东西!丞相,不是属下吹嘘,就呼厨泉那等人,当年见了我,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居然想跟我争大单于之位?”
陶商微笑着听他吹完牛皮,道:“话虽如此,但你毕竟离开了南匈奴王庭近十年,而呼厨泉则是在彼,此番回去,你却也未必争的过他。”
于耳鼻自信的笑道:“在下一个人不行,这不是还有丞相帮忙么?您不是让赵子龙随我一同前往?有金陵白马军相助,想要在瞬息之间定大事,也未必是不可能之事,就这方面来说,丞相却是比我要想的远多了。”
陶商呵呵一笑,摇了摇头,道:“我有这么能耐吗?”
于耳鼻使劲的点头道:“有!必须有!”
二人在这边窃窃私语,别人不曾注意,但于耳鼻的儿子刘虎俾则是一直在仔细的看着他们这边,面上的表情忽明忽暗,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在陶商和于耳鼻窃窃私语的当口,那边厢,郭嘉已经端着酒盏,伴随着乐曲,高声唱了一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曲唱完,众人都是随声符合,高声叫好。
不过很显然,大家对郭嘉在这种场合唱这曲词颇有议论。
大好的年节,你唱的这玩意也不符合意境啊?
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不摆明了是在抱怨吗?
但想法归想法,话却不能这么说。
众人还是高声叫好,为郭嘉喝彩。
就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起高调,高声喊了一句:“值此盛时,还请丞相也唱一个!”
“对!对!”
“丞相唱一曲!”
“请丞相辞赋一首!”
众人一个借着酒劲一通哄闹,陶商则是使劲的摇摆着手,道:“我不行的。”
诸葛亮道:“老师乃是当世诗词大家,作品虽然不多,但首首足可流传后世,今日值此良辰若是不献词一首,岂不辜负今日之盛景。”
司马懿亦是道:“还请老师不要推辞了。”
陶商拗不过众人,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告诉乐师,来首节奏高昂一点的。”
敲铸钟的乐师们随即改变了音调。
但听陶商一边打着八拍,一边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嘶——!”
在场众人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词曲开场就好霸气的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丞相刚过二十五,这怎么就感叹去日苦多了?这词中的意境怎感觉像是老头子一样?
要不说丞相是高人呢!二十多岁的人……像五六十岁的人一样开始怕死。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一句委实唱到了大家的心坎里!这天下还有什么心事是一顿酒不能解决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众人闻言一起感慨,丞相果然是爱才之人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句算是怎么回事?大冬天的,哪来的鹿和艾蒿?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陶商唱到倒数第二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之时,一下子顿住了。
这最后一句,这种场合没法唱啊。
望着众人期待的目光,陶商将酒盏放下,轻轻的收气,道:“到此为止,散会!”
“什么?”
众人顿时都急了:“丞相,您好像还差了一句吧?”
陶商摇头道:“不差了!”
“不对,一定差!根本就压不上韵律。”众人也不傻,哪有唱到结尾是单数局,而且还是律节奏的?
“我说不差就不差,赶紧都滚回去睡觉,谁再废话!我让他活不过初一……散会!”
第702章 曹操之觞
陶商的词虽然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但很多句子的语境,跟当时的盛况并不相符。
比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句,就当时的情况,别说是鹿和乌鹊,就是一只臭虫,也根本没有地方找去。
归根结底,大家也只能用一个答案来解释这种情况。
就是丞相实在是太他娘的能胡编了!
但陶商的词别的都能圆过去,但最后一句他终归还是不能说出口。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实在是太敏感了,陶商说什么也不能把它抖出来。
其实当天的陶商也是喝的有点多,不然的话,他绝对不可能将《短歌行》顺嘴给背了出来。
着实是有些对不起孟德兄了。
不过仔细想想,陶商觉得自己对不起曹操的事情还有很多,好像不差这一件两件的。
大家都这么大熟了,应该不算事。
……
陶商这边张罗着过年,曹操那边也在过年,除夕夜过后的几日,曹操没太理会军务,而是每日专研一卷珍藏多时的手稿,时不时的灵感来了,就向上面填词。
这是他这段时间,精心创作的词曲《短歌行》,目下还没有问世,只是因为曹操只写完了前半段,还有后半段没有写完,需要仔细揣摩,严加核词才是。
毕竟,这首《短歌行》可是说是他这一段时间以来,最费心思的一篇佳作了。
曹操相信,自己的这篇文章一旦面世,必可流传后世,名留千古。
这一日下午,就在曹操仔细钻研自己短歌行的时候,曹昂匆匆而来,对他道:“父亲!”
曹操抬头看了看她,笑了。
这次过年,曹昂专门请缨从许昌而来,代表家人来前线看望自己,并带上了从许昌送来的礼物,可以说是孝顺至极。
对于曹昂的表现,曹操感到非常的满意。
“子修啊,来此何事?”
曹昂恭敬的向着曹操施了一礼,道:“年关已过,父亲身体无恙,一切顺利,孩儿却也是应该回去,向母亲,姨娘,还有弟弟们报平安了。”
曹操放下了手中的简牍,道:“回去吧,为父不在,你便是曹家的顶梁柱,好好照顾你的弟弟们,给他们做个表率。”
“诺。”曹昂拱手称是,低下头时,目光所及却是扫到了曹操桌案上的简牍。
“咦?”
曹昂抬过头去,仔细的读着曹操简牍上的词句,道:“这莫不是?”
曹操看见曹昂的表情,心中很是满意。
自己这乖儿子还是挺识货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起点VIP2020-07-17完结 螳臂当车,向死而生。流寇守国门,海盗死社稷。三百年的煌煌大明,为什么走到了这样的地步...
-
明朝富家子 (星辰玖) 起点VIP2020-05-28完结穷逼杨轻风出现意外穿越到大明嘉靖年间,变成泉州府最有钱的人惠安李家的长子嫡孙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