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所言,点到为止。但茹太素却想通了许多。
朱振武人出身,爱惜军卒很正常,但是水师乃是新建,而且并非朱振直属嫡系,朱振却不愿意看到他们战死疆场。
宁愿自己亲临险地,用自己的威势去对抗敌手。
爱惜士卒到了这般地步,他不快人一步,封侯拜爵,又有谁能呢?
海州城外,被朱振新命名的连云码头。
当地的州府官员有些仓促的接到了朱振到来的消息,所以码头的百姓和商旅并未第一时间清空,只是开辟处一处宽阔的区域,临时布置了些彩旗,倒也显得很是热闹。
当朱振的旗舰楼船缓慢的停靠在码头,经历过无数次战场厮杀,满身甲胄的精锐士卒,杀气腾腾的踩着甲板上岸的时候,整个海州城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方面固然是海州城昔日里贫苦,往来舟船较少,当地百姓没见过这等声势的楼船,而楼船居高临下,显得码头周遭的船只,都如同一片片树叶般渺小,自然让无数人望
而生畏。另外一方面,这楼船,乃是分数层,层层站满了军士,军士脚下还有重型床弩。杀气腾腾,着实摄人心魄。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朱振已然在淮安传开的赫赫凶名。
“娘,这船好威风啊。”
看热闹的人群之中,不知道哪个无知的孩子喊了一声,立刻吓得妇人抱起孩子,扭头就往家里跑。
周遭的百姓看向这艘巨舰,内心也颇为复杂。
大家都说朱振,曾经借霍山大战之机,肆意屠杀百姓,连世族家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不放过。淮安一日之间,两个半世家覆灭的事情,那可是实打实的。
他来海州城想做什么?
大家都隐隐约约的知道些,这位伯爷跟淮安的世家关系不睦,万一哪天他凶性大发,将海州城也变成战场怎么办?
想想都浑身发颤。
郭桓乃是贤人馆出身,为朱元璋发掘出来的人才,为政处事都颇为干练,是此次朱振主政淮安,朱元璋借给朱振为数不错的能吏。
听闻朱振来海州视察,这位大人却不带任何虑色,一脸春风和睦之色,领着海州百官上前给朱振行礼,那些百姓则远远的观察着这位一省最高长官的风采。
“这伯爷看着好生年轻,你看他笑得跟镇上的书生一般,哪里像是外界传言的凶人一样?”
“得了吧,老人们都说了,读书人才真的是心狠手黑。”
“那也不一定啊,老人还都说面由心生呢。我就瞅着这伯爷俊俏,就是黑点。”
“骚蹄子,看上了,跟你爹说,去提亲啊。”
来自于底层百姓的迷之歪楼。
…………
海州的官员毕恭毕敬的行礼之后,簇拥着朱振前往府衙,毕竟先前海州城的官员都已经接到了通知,淮安行省准备大干一场,其中重中之重便是他们海州。
至于具体怎么大干一场,大家伙心里没有底,如今伯爷来了,也恰恰是个双方沟通的大好时机。
朱振在公开场合,却俨然习惯戴上“面具”一副封疆大吏的做派,但也不是纯粹的肃然,虽然气息压得在场的小吏喘不过气来,但是却总是能露出一抹温润的笑意。朱振指着那些对自己指指点点的百姓,对郭桓说道:“郭大人,这海州城的百姓在你的管理下,过得很不错啊,原本我以为你这里,也得跟其他府县一样,衣衫褴褛、骨瘦
如柴呢。而且,你看他们那脸上的笑容,似乎对本伯很是欢迎呢。”郭桓却看不出朱振这话是真心实意,还是对自己的嘲讽,只是呵呵笑道:“伯爷坐镇淮安,如三月春风,拂润人心,百姓的日子比先前也富足了许多,大家欢迎伯爷,也是
理所应当之事。若不是伯爷来的有些忽然,怕是百姓们已经自发的送些礼物与伯爷了呢。”
朱振看了一眼郭桓,淡然笑道:“本伯倒是有个疑问,别的地方都有关于本伯的流言,莫非咱们海州就没有吗?”
郭桓一脸尴尬,内心很是抗拒,表示这话不好接。边走边打量着把自己当猴看的百姓,朱振忽然止住了脚步,对着慢自己半个身位的郭桓说道:“郭大人且看,这淮安新政其实才实施没多久,百姓就已经这般安居乐业了,
若是能够持续下去,不敢说天下大同那般,但是居者有其所,学者有其庠,还是能做到的吧?这都是我们牧民之人的功绩,郭大人你说然否?”
郭桓不可置否的点点头说道:“伯爷掌政,如羚羊挂角,虽无迹可寻,但却是实打实的仁政。”
在场淮安的官员其实内心也颇为复杂,朱振的新政确实好,但也只是对百姓好,他们这些官员口袋里却是没什么好处的。
大家千里为官图的啥?
为人民服务么?
这跟我们所学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不是一个逻辑。
朱振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是也能传出去一段距离,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让周遭的百姓知晓了大半。
只是大家不明白,这怎么成了伯爷的好处?
不是很多好处都是世家自愿让出来的吗?
记得官府时长贴出来的檄文上说,他们领到的耕牛和种子,也是世家暂借给他们的,只是不收取利息罢了,这跟你伯爵的仁政有什么关系?
百姓一时之间,感觉很糊涂,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又是假的。“听说海州的世家很配合,耕牛、种子、荒田,只要新政上有的,他们都愿意交出来?有这回事儿吗?你们没强迫世家吧?”朱振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声音也不似先前那
么温润,因为此时百姓已经只能看见他的背影了。
郭桓的脸色蓦然间有些苍白,因为有些话朱振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只要提一句,郭桓就知道,朱振已经知道了。
“伯爷,事情内有曲折,请允许下官回府衙详禀。”
朱振翻身上了亲卫牵来的战马,朗声笑道:“本伯还是相信郭大人的,咱们州府衙门见。”说完一甩马鞭,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第382章 江南红衣
囡囡跟朱振说过:“衣衫破了,可以缝缝补补,房子倒了,阿爷可以去修,唯独伤心了,心痛了,很难弥补。”
同理,淮安百姓的心思,朱振根本不用去走访,便能猜出一二。
他们恨透了自己。
而感恩那些摄于压力,不都屈服与他,给了百姓些许恩惠的世家。
所以他也根本没在码头多做停留。
郭桓等一众官员被扔在原地,表情复杂。
这真的是来者不善。
郭桓心中很是疑惑,朱振不是在霍山么一直,他怎么会对海州的事情一清二楚?
要知道检校是在杨宪手里,杨宪跟朱振又是生死仇敌,不应该给他情报上的支持才对。莫非朱振有自己的情报组织?
如果是这样,事情可就不好办了。从郭桓往下,海州的官员虽然都不怎么欢迎朱振,但是朱振好歹是淮安行省的最高长官,而且爵位也不是他们能望其项背的,只能忍着内心的酸楚和郁闷,追着往官衙赶
。
街头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瞧,这可是近距离观察这个绝世大魔王的机会,断然不可错过。
行至路办,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茶楼窗户上传来一声娇喝。
“丧心病狂之恶徒,纳命来!”
朱振会心一惊,猛地勒住战马。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刚才还在听曲儿的几位爷吓得手都一哆嗦,这好好的唱着曲儿,怎么说抽宝剑就抽宝剑了呢?
距离不算近,朱振也看不太清楚,只见一红装女子,身形窈窕,手持一把出鞘的宝剑,正一脸杀意的看着自己。
朱振一脸疑惑道:“姑娘,且慢,我与你何怨何愁?”
“我乃是替淮安百姓杀你,与私怨无关。”
那女子声音清脆,说完之后,脚尖在房檐上一点,身子便蹿了出来,另外一只脚又在树枝上轻轻一借力,整个人凌空飞下,直取朱振面门。
身旁的虎二大惊,立刻高声喊道:“保护伯爷。”
正在骑马赶来的郭桓被吓了一跳,接着就是一脸鄙夷,现在的刺客都那么不专业了吗?
你直接射出几十支暗箭,不就能要了朱振的命了吗?
念头刚起,那女子便在空中一甩,一把银针射出,朱振在马上立刻低头,郭桓摔落马下。
“彼其娘之。”郭桓心中咒骂。不过这银针虽然射了郭桓一脸,但是郭桓只感觉一阵酥麻的意味,却不会要了自己的性命,不过想来若是刚才扎在朱振身上,朱振此时周身麻痹,而且那女子手中有剑,
此时朱振怕事危险了。
当然,幸好没扎在朱振身上。
因为郭桓很清楚,若是朱振死在海州,以朱元璋的性格,第一个弄死的人,未必是仇人,而是自己。
可转念一想,若是朱振死在此处,那么淮安世家朝思暮想的事情,岂不是现在就完成了?
一时间,郭桓的心思又复杂起来,他不知道朱振到底该不该死在这里。
朱振朗声道:“姑娘,切莫冲动,某从未作恶。”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