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固执的胖子
- 入库:04.13
沉思了半响的吴用,终于开口了,不过他说的不是该不该支援方腊,他说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事。“元帅,这起义军败得有些蹊跷?方腊也伤的有些蹊跷?”
史进听到,有些有些疑惑地问道:“怎么蹊跷了?”
吴用摇着他的羽扇轻声回答说:“其一,起义军中除了方腊,再没有其他人中了毒箭。莫非宋军中就只有一根毒箭?而且方腊并没有亲自上战场,在亲兵团团护卫中,竟然能中毒箭。这太诡异了!”
“其二,宋军好似完全清楚起义军的调动,多次出击都恰当好处地打在了起义军的薄弱处!这太巧合了!”
“最重要的是,起义军在和宋军激战时,竟然在军中流出谣言,造成起义军军心涣散。当时起义军还没有败,方腊也没有受伤,这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谁传出来的?这太不可想象了!”
史进反应过来沉声说:“你的意思是方腊军中有人私通宋军,出卖了起义军?这才造成方腊受重伤,起义军大败!”
吴用点头说:“情报不多,现在还不敢妄下断论。但以我看这可能性起码有七成,而且那个内应在起义军的职位绝对不低,不然不可能能射伤方腊,不可能清楚知道起义军的情况,也弄出这样的局面来!”
史进听到陷入了沉思,用手指敲了一下座椅的扶手,他抬起头说:“如果是这样的,我们梁山更不可能去支援方腊,不然说不定连我们也会被那内应出卖!可如果我们不去支援方腊的话,我军又该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
吴用想了一下只能无奈地说:“现在方腊那边朝不保夕,我军为今之计只能趁朝廷剿灭方腊前,尽快占领京东两路全境,增强我军实力。然后才有底气和朝廷抗衡,争夺天下!”
史进听的一皱眉头,吴用说的这计策确实是现在是最好的。
可是这又回到原来的情况,一旦朝廷消灭了方腊军,平定了江南。到时候朝廷必然是全力对付梁山军了。
没有方腊军来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单凭梁山军自己,能不能应对朝廷的百万大军?
可恨啊!
要是方腊那厮再坚持多一会儿多好!
不多,只要再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自己就能攻占整个山东半岛,到时也能拉起十万大军,到时就算硬抗朝廷百万大军,自己也有足够的底气。
可现在自己也就是五万大军,这还要处处分兵把守一些城池。就算到时放弃了那些城池了,全力和宋军决战,最多也不过是五万大军。
面对朝廷三路围剿,自己能不能战胜?
史进有些头疼,可表面上他却一副微笑地说:“既然时局如此,诸位兄弟抓紧训练,朱武、吴用你们几个也尽快筹备粮草,五天后我们出兵攻打登州!只要我们攻占了京东两路,到时不管方腊起义军会如何,我们都进可攻,退可守,可保无碍!”
听到史进又要出兵了,鲁智深他们想开口劝一下,但想到现在时间紧迫。他们只能开口喊道:“是,元帅!”
史进知道他们要说地是什么,就是想再宽松一点时间,好多一点时间来训练新兵。
梁山军自下山以来,发展的很良好,但地盘大了,就需要更多地兵马来驻守。
之前那点兵马远远不够,只能大力招募新兵。
现在梁山军虽然号称有四万六千人,但当中有不少人都只是刚招募不足两三个月的新兵蛋子。
这样造成地影响就是梁山军中新兵占据了绝大部分,整体战斗力不升反降来了。
为什么史进要将全部精锐都抽调到自己直属地第一兵团里来。
这也是没办法,他们都是训练了两三年地百战老兵了。要是分散开来,编入普通士兵当中,轻易战死就浪费了。
所以史进才要将他们集合起来当成精锐部队,将新兵编成几个兵团。
先是让其他兵团先和敌人交战,然后再派出精锐部队,一举撕开对手的防线,击败敌人。
其他将领也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可是哪个将军不希望自己手下都是精锐部队啊!
他们都非常眼热元帅手下的第一兵团全是精锐,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带这样的军队啊!
所以鲁智深他们听到要扩充时,拼命想将好苗子拉到自己队伍里,才会想着要多一点时间来训练手下。
新兵需要多久才能训练成强兵?
三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当然这是现代训练士兵的时间,古代要想训练步兵,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要训练他们的作战技巧,还要训练他们阵法,懂得进退以及配合作战。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教会他们遵守军纪,这样才能初步训练出强军。
也正因为如此,史进都计划着攻下登州,彻底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后,修整一段时间,解决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训练新兵,提高梁山军的战斗力。
只要有一年的修整时间,那些新兵就能训练成强兵,这样有了五万强兵,再加上整个山东半岛的后勤物资支撑,史进就有叫板朝廷的资本。
可是现在起义军大败,方腊中了毒箭,危在旦夕,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
一旦方腊死了,起义军群龙无首,别说一年了,只怕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
到哪个时候,梁山军就要直接面对朝廷大军的压力了。
现在有不少豪门氏族支持自己,那是因为看到朝廷被方腊起义军和自己的梁山军弄得焦头烂额,有覆灭的危险,他们才想要投机,支持自己。
一旦让他们知道方腊命不久矣,这些支持自己的这些豪门氏族还相信自己能单独战胜朝廷的大军吗?
只怕他们转头就会出卖自己,配合着朝廷来剿灭自己了。
史进不怪他们这种墙头草的作风,大家都是为了生存,换做自己是他们,也会这样做。
这不关乎对错,只是生存发展的方式不同罢了!
就像方腊的发展方式,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暴兵流,不管什么人,都拉进自己的部队中,滚雪球般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种发展方式的好处,就是发展迅猛,短时间内方腊就拉起了二十多万的兵马,声势浩荡,短时间内就夺取了六州地盘。
当然坏处就是,他手下的兵马素质不高,而且根基不稳。
顺利还好,一鼓作气,靠着海量的人马一路碾压过去。
但一旦不顺利,士兵素质不高的缺点就暴露无疑,不然就不会在激战中,竟然会让谣言流传,而且还轻易相信,造成军心混乱,被宋军击败了。
而且一旦进攻不顺利,被宋军反击的时候,根基不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杭州这重镇竟然连供大军一个月的粮草都没有筹备,大军驻守的杭州城也被宋军轻易收复,而且最重要的是连聚集实力再战的能力都没有。
自己的发展方式有点像种田流,建梁山军根据地,然后一边训练军队,一边叫人研发科技。
这种发展方式的好处,就是手下士兵素质高,根基稳。但缺点就是耗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训练士兵,来研发科技,来积累实力。
本来计划好好的,可惜方腊起义军的惨败,打乱了史进的之前的部署。
现在为了抢时间,史进只能放弃了之前的发展计划,在方腊败亡前,尽可能的多霸占一点地盘,多扩充自己的实力,好为将来的与宋军决战,做好准备。
说这种突然改变方案,到最后效果怎样,能不能战胜宋军,史进心里也很没底,有点慌。
朱武、吴用跟着鲁智深他们出去,去处理政务,筹备粮草。史进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由得暗叹。
自己只能算中人之姿,能率领梁山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都是依靠未来的知识带来的。
朱武、吴用他们也算人中之杰。
朱武擅长军略,精通阵法。
吴用擅长阴谋诡计,能设计陷害人,也能看出对方的毒计。
林冲、王寅这些人擅长领军作战。
鲁智深、武松这些将军擅长冲锋陷阵。
他们算得上人中之杰,可是却又都只能担当一方面,对全局的掌握却还是差了一点。
梁山军一直缺乏战略发展策略,没有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更多的是走一步,然后再思考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也正因为缺乏战略发展策略,才总是会遇到这种那种困难。人才问题是这样,军队建设问题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史进有些叹息,自己手下缺一个能通盘谋划的人才啊!
一个如同张良、诸葛亮、鲁肃这种,有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眼光,帮着自己筹划长远战略布局。
吾之子房,吾之孔明何在?
正当史进正在为人才苦恼的时候,突然把手府衙门口的吕方走进拱手喊道:“元帅,公孙先生回来了!跟随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个叫许贯忠的先生。元帅,现在要不要接见公孙先生?”
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
听到吕方说道陪同公孙胜一起回来的竟然是许贯忠时,史进顿时愣了一下。
许贯忠!
一个让人看不懂深浅的人。记得是大名府人,精通兵法、谋略,琴棋书画无所不晓,端的是文武全才。
最难得的是深晓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卢俊义、燕青都称他“活地图”。
相似小说推荐
-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鲸鱼阅读VIP2019-05-30完结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公元1127年,这一年正是大宋靖康元年。已经日薄西山的大宋王朝...
-
三国隐侯 (北冰鱼) 红薯网VIP2019-01-19完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