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甘泉将手中庠序教谕部的信函缓缓的放在了案几上,目光灼灼的望着玉螭虎。
“这是什么意思!”
碳炉上的铜壶“咕嘟~咕嘟~”的冒着蒸汽,张小公爷却没有接过信函。
而是望着湛甘泉轻声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湛甘泉双目渐渐的变冷了下来,死死的盯着张小公爷。
手缓缓的抬起,按在了案几上:“这是要废我名教千年根基啊!!”
张小公爷缓缓的抬起头,丝毫没有避讳湛甘泉的目光。
“天人感应,非是无稽。然,罪于其臣、责在其民。”
玉螭虎的这话,更是让湛甘泉浑身都在颤栗。
“皇权不限,则大祸临头!欲海无边,举天下之力为一人、一家谋如何不败耶?!”
湛甘泉怎能不激动?!
儒家董夫子为何大力提倡天人感应?!后世儒家子弟为何大力提倡天人感应?!
无非就是要以此限制于皇权,甚至进一步能够架空于皇权。
“先生所言,以至于让小子差点儿以为前宋在内诸多前朝有大儒、先贤还未败亡呢!”
这话说的,直接让湛甘泉面皮都涨红了。
为何?!因为他师从陈白沙,而陈白沙师从崇仁学派吴与弼。
吴与弼又是精研于洛、闽朱程理学的大家,可朱程理学所诞生的大宋早特么灰飞烟灭了。
张小公爷的这话可就很打脸了,你们特么的管国家都管的灰飞烟灭了。
那还管你个逑去啊!
湛甘泉这才想起,这位小爷可是打起嘴炮来直灭当朝阁老的狠犊子啊!
别看人家年纪小,撸开嘴炮来能群嘲天下士子还全身而退。
一个人顶着礼部,骂的礼部就差被人拆了屋子。
自己来找他争论这事儿,那不是自找不痛快么?!
“皇权不予限制,然生祸端!天人感应,自有其道不可妄动……”
张小公爷望着湛甘泉,轻声道:“徐武功天全翁被打成奸臣,即便是在赦罪后亦不得起复……”
“恐怕,亦是跟‘天人感应’有关罢?!”
湛甘泉听得这话瞬间脸色“刷”的就白了,张小公爷见状轻叹了一口气。
史载曰“徐有贞张秋治水,或谓当浚一大沟,或谓多开支河……”
“乃以一瓮窍方寸者一,又以一瓮窍之方分者十,并实水开窍,窍十者先竭……”
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水箱放水实验”,徐有贞的这次试验直至四百年后才被美国物理学家史密斯重现。
甚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都是以此理论为根基开凿的。
张小公爷从前只是以为,这大明朝儒家重道轻器且攻讦徐有贞人品才废弃此学。
然而现在看来,他们根本就是恐惧于徐有贞的发现会彻底的动摇他们的根基——天人感应!
若是被证明了可以“人定胜天”,那“天人感应”又有何存在的意义?!
包括了白昂,为何第一次他治水得力却建议被搁置?!
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他的理论是来自于徐有贞!
而当水患爆发后为何是刘大夏,陪着他一并去处理水患?!
就是要淡化掉处理水患中,徐有贞理论的存在感。
苗头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会动摇“天人感应”这个根基的都是“奇巧杂学”。
唯有如此,他们才可以随意的发难于皇帝。
地震,皇帝失德。
旱灾,皇帝失德。
蝗灾,皇帝失德。
……
这几乎可以是万用灵药,是文官系统拿捏皇帝的最好手段。
“自从六科、御史以‘风闻奏事’之名,行攻讦结党之实后……”
张小公爷望着湛甘泉,轻声道:“陛下已经对此不满了,只是缺少一个发动的时机。”
“恐怕,此事乃玉螭虎所推动的罢?!”
湛甘泉脸色沉暮,这让他显得极为疲惫。
“朝堂上之百官、天下如此多学派,陛下考虑过如此行径之下恐生巨变么!”
张小公爷淡淡的望了这位老夫子一眼,轻叹道。
“庠序教谕部、礼部、吏部……甚至包括了内阁阁老,如今皆望于‘帝国皇家元老院’。”
这句话一出口,湛甘泉脸色顿时煞白!
“百官?!不想竞入侍郎、尚书,抑或布政使……甚至内阁么?!”
湛甘泉浑身开始颤栗,嘴角发苦。
“如今经筵辩讲,得恩赐者则为国朝正统。庠序教谕部将大力聘之,为陛下御赐经书博士……”
湛甘泉“扑通~”一声,整个人颓然的直接靠在了椅子上。
人家这都算的清清楚楚,把所有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各部尚书、内阁年纪都不小了,元老院那是什么地方啊?!
那是荣身而进,享誉享禄且地位崇高之地啊!
但元老院前面挂着的牌子,可是“皇家御赐”。
跟陛下对着干、跟皇家对着干,你还想进元老院?!
诸部侍郎等,哪个不指望着外放为官抑或是再进一步甚至入阁为相?!
诸家学派……人家说的清楚了,如果接到了信函却又反对者。
他们自然会被排除在这次经筵辩讲录取者之外,那么他们的结局可想而知。
“先生莫忘了,儒家如何得幸耶?!”
张小公爷望着湛甘泉,淡淡的道:“无非汉武雄才大略,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尔!”
湛甘泉面带苦涩,唯有叹气不语。
武帝建元元年,武帝策问董夫子。
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建元五年,武帝令罢黜百家而专立“五经博士”。
儒家独占官学之利,广播天下成就后世。
亦是自此,百家失官不得,从此没落。
“天下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张小公爷认认真真的,一字一句的望着湛甘泉轻声道:“惊涛拍岸,莫做前浪!”
“老先生一生清名,白沙先生世传之学莫要就此尘封。”
湛甘泉双目无神,缓缓的抬起头望着张小公爷那张俊美之姿容。
竟是有些心下生惧、生厌,甚至生出些许怒……
“若是就此折节,白沙衣钵还能算是白沙衣钵么?!”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似乎不以为意:“《周易·系辞》,二章。老先生当多读。”
第五百八十二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六)
湛甘泉听得这话脸色猛的变了数次,他几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但终究是化作了一声长叹。
“您即便是不同意,诸家学派难道都不同意么?!”
说着,张小公爷倒去残茶重新冲泡。
身形依旧是行云流水,姿容依然赏心悦目。
“请茶。”
清清淡淡的一句,只是心境已不同……
“庠序教谕部已经安排您明日第一个经筵辩讲,何去何从皆由您决定!”
说着,张小公爷微笑着端茶送客。
湛甘泉沉默了一会儿,终究是一声长叹起身而去。
踏着夜色走出了草庐,湛甘泉拒绝了弟子搀扶上马车。
他选择了直接安步当车,缓步走在回宅的路上。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湛甘泉背着手,缓步走在这官道上。
嗓音低沉而带着飘逸的韵味,咬字抑扬顿挫。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弟子们跟在湛甘泉身后垂首缓行,虽不知道为何老师出来后如此。
但没有人敢问,只是默默的跟随着。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春夜清风起,吹散流云。
一轮明月于天际,幽幽月光洋洋洒洒而落。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湛甘泉负手而行,那苍老的声音渐渐的大了起来。
抑扬顿挫中带着慷慨激昂,横烈向前悍不畏死之豪侠之气!
“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诸弟子们无人敢问,老师为何吟诵《周易·系辞下·二章》。
他们只是低着头,亦步亦随的跟着湛甘泉前行。
“……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念到了最后,湛甘泉昂首而立仰天长啸!
对于如今儒家诸学派的问题,其实湛甘泉何尝不知道?!
这一切他心知肚明,甚至自家学派也并非是完善的。
明代心学的两大流派,一者为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主。
而另一派则是以湛甘泉的“随处体认天理”为代表,是为“广派陈湛理学”。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