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大马车上装着很多的粮食,但他们看起来不像官府的人。
  在灾民们惊惧的目光中,他命人卸下了粮食、支起大锅就开始施粥。
  同时还派出了人往四周,去召集灾民们往这里走。
  “善人啊……您就是活菩萨啊!!”
  当老人、孩子和女子们都吃完了,才开始给青壮们盛粥。
  人饿极了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人没有见过,甚至没有真正的感受过。
  人饿极了,什么都不会想、脑子里什么都没有。
  所有的东西都像是能吃的,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答案是:跟鬼一样。
  你可以看到他脸上的颧骨整个凸出来,眼球也是凸出来的。
  饿极了的人身上的衣衫早已经换成吃的,他们身无片缕。
  实在是换不了的,才会被穿着。
  他们跟死人的区别,就是你能够看到他们在喘气。
  他们胸前的肋骨一根根的,你都能够清晰的看到。
  他们的腹部是凹陷进去的,甚至他们全身的肌肉都是萎缩的。
  他们的双眼是无神的,几乎与死人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正在派粥身着土布的汉子默默的看着人群,悄然走到了一边。
  “悔迟先生在想些什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年约三十上下满脸虬髯亦是穿着土布、腰胯长刀的汉子靠近了他。
  这位自然就是来到了滇南的李福达,而他身边的则是这次从货殖会来的人。
  只是这位仁兄比较特别,他所隶属的是一家叫“螭虎货殖”的货殖会。
  “魏兄,恐怕也是我白莲兄弟罢?!”
  李福达没有搭话,而是看着这些个灾民们低声对着这位问道。
  这位似乎一点儿也不惊讶,李福达知道自己的底细。
  “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魏九明是也!的确曾为白莲中人。”
  李福达听得这人自报的名字,不由得眼皮子抽搐了一下。
  略有些艰难的拧过脖子,望着魏九明声音有些发涩艰难的道。
  “却没想到‘镇三山、挟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万胜刀魔魏九明,居然为小公爷效力了。”
  魏九明依旧不为所动,不过是淡淡一笑:“得些许虚名,倒是让悔迟先生见笑了。”
  李福达心里一阵麻卖批,见笑个屁!见笑个卵子!
  “镇三山、挟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万胜刀魔,光听这名号就知道这货是个狠犊子。
  而这样的狠犊子居然就蹲在自己身边,李福达心里不发寒才是见鬼了。
  “为小公爷效力倒是魏某所想,只是小公爷更想魏某多做这赈济事宜修修心性。”
  却见魏九明转过头来,没有避开李福达的眼神。
  望着他轻声道:“悔迟先生,倒是魏某闻名已久啊!”
  “九明先生才是大名鼎鼎啊!一把钢刀,斩灭七教门、屠六寨!可谓是……”
  李福达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死死的盯着魏九明:“威名赫赫,李某不敢不识!”
  魏九明再次没有反驳,只是转首望向了那些灾民。
  “悔迟先生可知,魏某出身何地?!”
  这话把李福达问的一愣,这魏九明当年手法高绝、未留活口。
  白莲之人又不可能到官府报案,大明这年月可不是后世。
  人口失踪也就失踪了,官府顶多挂一个无头悬案拉倒。
  山寨里的那些直接就是没户籍的野人,他们的地位跟野兽一般。
  死了都不会入官府视线范围,能有人好心埋了就不错了。
  但魏九明的出身却没有人知道,他出现的时候只是传闻为白莲中人。
  然后几个白莲教门不过是数月之间,便被人屠灭。
  白莲中人一度怀疑,是不是官府察觉了什么于是收敛行动。
  直至后来几处山寨也被人屠灭了,有认得魏九明的人得知他在附近出没。
  并到山寨中勘察,这才肯定了是他所为。
  然而这魏九明来无影、去无踪,别说出身甚至连相貌都没几个人见过。
  “魏某其实出身秦地,倒是与李先生有些许干系。”
  李福达默然,这秦地还真和他有些关系。
  但他遍寻自己的记忆,翻不出来自己跟魏九明到底有什么关系。
  “魏某祖上家传武艺,说起来亦和悔迟先生一般都是世代白莲。”
  这话一说李福达就想起来,的确秦地有一支白莲分支的教门姓魏。
  “旁的话,魏某亦不多说了。”
  望着那些个灾民,魏九明那双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若悔迟先生有心为小公爷做事,魏某自然保你平安。”
  李福达听得这话眼皮子不住的抽搐,那意思是我若是从中使坏……
  魏九明说着,顿了顿转过身来:“魏某是见悔迟先生与我亦有一份香火之情,才说此话。”
  “一些心思该歇就歇了,有些时候该放下得放下。”
  说完,魏九明自顾自的便走到了一边。
  开始熟门熟路的指挥那些吃饱了的青壮们,往树林子里伐木出来搭建城寨。
  城墙上的官员们傻呵呵的望着这城下的灾民,还有魏九明他们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批人要干啥玩意儿?!莫非……是要聚众造反?!
  “快!派人到春城黔国公府,请黔国公派兵相助!!”
  可怜的知县被吓坏了,那城外如今看着至少有好几万灾民啊!
  若是真的冲击起来,他这县城的城墙能不能扛得住都是个问题。
  城外的李福达却默默的看着这些灾民在聚拢,吐出一口气走到了魏九明身边。
  “九明先生,李某亦与你说实话罢!这些灾民若是放着,日久之下必将生事。”
  数万人呢,后续陆陆续续赶来的灾民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如果没有个管束的话必生祸端。
  魏九明也觉着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悔迟先生有什么见解?!”
  “李某需要货殖会,将他们带出去!”
  李福达自从京师输给了小公爷后,便开始研究小公爷。
  包括了《肥堆叙话集》还有小公爷曾经的计然策轨迹,他都没有放过。
  “货殖会欲打通滇南路途,那么这个时候动手自然是最好的!”


第六百一十九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陆)
  灾民不断汇集、人渐渐多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麻烦。
  接连不断的麻烦、一堆堆的麻烦!
  不断的把人送走,尤其是那些呆在这里有一段时间的青壮。
  保证这里的人群一直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才是正理儿。
  而且,这些人不断的来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辎重。
  人越来越多吃的怎么办?!
  几万人的吃喝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哪怕是喝粥。
  若是后续不断的有灾民涌来,这份消耗补给怎么能跟得上?!
  人多了还容易滋生疫病,事物的处理也会更加的庞杂。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离开,正好黔州要修筑驿道。
  这些人可以到那边去,他们是灾民身价也便宜。
  给口吃的、一个月几百钱,就能给卖命了。
  这份价钱若是在黔州请人,恐怕是请不到的。
  然而这里却有几万人可以请,青壮们可以负责筑路、采石。
  老幼妇孺则是可以打打下手,只要有活儿干、有口吃的、有工钱领。
  这些人就不至于会走上绝路。
  作为大明朝如今首席造反专家、造反经验丰富的大佬,李福达很清楚造反的流程。
  只要没有出现极端的压迫,造反是无法成行的。
  除了少数野心家、脑子拎不清的傻子,或者跟他们似的造反世家之外。
  大部分人只要有田有地、能吃饭挣银子,才不会跟你造反。
  但这类的野心人毕竟都是少数,所以任何的造反都必须要等大灾。
  还需要在国朝管辖不到、本来就压迫甚重的地方,他们需要在那些地方蛰伏着。
  然后引导这些本就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慢慢的滋养起造反的种子。
  只需一遭天灾起,他们就能够瞬间拉起一大批人为他们的兵卒。
  “赈灾……”
  李福达心头苦笑,没有人知道的是:张小公爷的这手,才是真正的根绝他造反之念的原因。
  毫无疑问的,小公爷的这手“以工代赈”一针见血、一招封喉。
  甚至国朝都不必出一两银子,各家货殖会为了驿道的使用权就会自发的掏银子。
  大灾发生时最开心的是谁?!
  毫无疑问的是当地的乡绅豪族们,因为地、人都不值钱了。
  他们有着足够的银子、粮食,还有家丁可以借机吞下这些。
  因为那个时候,人、地都不值钱了。
  但因着货殖会的介入,这种事情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人还是会不值钱,但他们可以通过为货殖会做事而活下来。
  没有地的也可以获得工钱,有地的在熬过去后依旧能够生存下来。
  一旦这些人有口吃的、有个奔头,谁特么疯了跟白莲去造反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