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村寨在哪儿、有多少兵力、防御情况如何……等等,人家直接摸了个通透。
沙定州这边败亡的消息还没传回去呢,两拨壮勇和滇南本地军伍就出发了。
“轰~!”沙家寨子的厚木大门,直接被一炮轰开。
寨墙都被炸飞了一大片,无数的黔州壮勇嗷嗷叫着杀了进去。
这寨子里大部分的青壮都被沙定州带出去了,余下的不过是三百余守家小卒。
负责带队的国防军这一炮,直接就将他们的胆气全轰没了。
冲进去的黔州壮勇甚至没有遭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就愕然的看着一堆人熟练的抱头蹲下。
“说!财货在哪儿?!”
领队的国防军什长拎着刀就冲了进去,黔州的壮勇们早得了吩咐。
这些人能不杀就别杀,都能换银子呢!
回头按青壮男女老幼,可以换一分到三分不等的银子。
于是这些黔州壮勇看他们蹲下,就都没下刀子杀人。
哎哟喂~您诸位可都是咱的钱袋子啊,死不得!
黔州的壮勇们笑的很是憨厚,搓着手望着这些沙家寨子凄惶的老少们心里不住的盘算。
手上也麻溜的开始捆人,然后几个被指认出来的沙定州子嗣被拎出来拷问。
很快的就从后山一个山洞里,抄出来一箱箱的银子珠宝。
还有一堆囤积的粮秣,甚至些许刀盾弓弩。
这样的抄家大军在滇南大地上到处疯窜,只是十数天功夫便已经将各家寨子给扫荡完毕了。
“尹景州,跟咱爷们走一趟罢!”
各家村寨被扫荡的同时,大量的卫所也在被整顿。
尹景州,便是其中一座卫所的千户。
他抬起无神的双目,看了眼这些站在自己面前身着黑甲的汉子。
随后默默的低下了头。
这是他在县城里的宅子,门外躺着的是他的亲兵。
院子外面的则是凄凄惶惶的卫所军卒们,他们跪倒了一地。
“哗啦~”锁链扣在了尹景州的身上,黑甲军卒一扯便将他拉出了起来。
走出了屋外,他便看到了妻妾儿女全都被锁拿住了。
尹景州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自己赌输了。
“某就不该信沙定州那个蠢货!!”
那身后的黑甲军卒却冷声道:“尹大人,咱们就直白点儿……”
“您家里的银库在哪儿,直说罢!咱也不想为难您。”
尹景州沉默了会儿,看着一名黑甲军卒的刀缓缓的放到了他小儿子的脖子上。
他终究是长叹一声:“我书房有一副猛虎下山图,打开有暗格……”
“暗格拿出来,有一个把手可以拉开地砖……”
这样的情形不断的在滇南各处上演,百户、千户大量的被搜捕。
那些卫所看着手持军令的军伍,还有一门门的火炮、数千军伍无人敢于与之相抗。
别逼逼,那就是论罪下狱、抄家。
若是胆敢有其他的心思,那可就是直白的谋反了!
谋反,是要抄家灭族的。
这些军伍能够杀到他们的面前,说明春城的沙定州等人已然惨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造反与自杀无异。
若是他们有这个实力、胆子,早跟沙定州一并起兵了。
“这个痴虎儿啊!还真会给朕找麻烦……”
弘治皇帝嘴里埋怨着,可脸上的笑意却任谁都看得出来。
奏章在御书房里传阅着,李东阳等人看着不由得眉头直跳!
好家伙,这痴虎儿不愧是将门虎子啊!
这一番操作之下,安南、东吁哪儿还有甚活路啊?!
当然,张小公爷给弘治皇帝的密奏是没有拿出来的。
拿出来的,只是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战报。
里面除了战果之外,还写了自己的些许想法。
并要求国朝派出大员前往,负责给滇南这边收尾。
看着这份奏章李东阳不由得苦笑,老夫这才消停多久啊?!
结果又得跑了。
毕竟内阁里现在这方面事宜,处理的最多的还是他李东阳。
“哈哈哈……好!好啊!如此一来,我国朝不需多少粮秣便可修筑多处驿道了!”
户部佀钟这老家伙激动的眼珠子都红了,心里琢磨着这次户部银库的收益。
打仗必须挣钱啊,不挣钱打个毛的仗啊!
这成为了现在佀钟的信条!
唔……抄家的东西扑买后可以把军费平了,粮秣这个可以用于修筑道路。
掳获的大批牛羊战马可以卖出不少银子,战象除去几头送回京师外。
其他的就都在滇南,协助修筑道路罢!
户部这次也没出多少银子,可算下来又能盈余不少。
老佀算了算,心里美滋滋啊!
如今佀钟的腰杆子是无比的硬,主要就是手上的银子多了。
银库里的银子就是他佀钟的腰杆子,没银子说不上话啊!
“这是痴虎儿的意思,诸位爱卿议一下罢!”
照张小公爷在奏章里面的提议,国朝首先是要去一位足够有分量的大员。
毕竟接下来的作战可是应对着安南、东吁两国,须有足够分量的人在后方坐镇。
他必然是会亲临前线的,后方的安全保障就成为了主要的问题。
其次则是要调遣一部分国防接替粤北防务,粤北国防军调往滇南协助作战。
同时还要求补充大量的物资,这其中包括了枪炮弹药。
密奏里面,张小公爷专门陈述了这件事情。
国朝、皇家掌握军械营造局的重要性。
当国朝军伍尽数改成国防军后,那么他们的弹药补给就显得极为重要。
控制了弹药补给,就相当于掐住了军伍的咽喉。
枪炮威力虽大,但没了弹药就是一坨铁疙瘩。
这无异于给皇室的军权,上了又一层的保险。
弘治皇帝接到密奏的时候,心下感慨:这才是赤胆忠心啊!
“此事倒是不必再议了,老臣觉着便由西涯走这一趟罢!”
刘健笑眯眯的拱手对着弘治皇帝,轻声道:“倒是可遣石淙公为副使,一并前往。”
“石淙公本就为滇南人,地方熟悉也好协助调配。”
顺便也可以熬一把资历、历练一番,好准备将来入阁。
这是刘健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他现在已经开始为杨一清铺路了。
“善!”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缓缓的点了点头。
对于杨一清,弘治皇帝还是觉得可堪一用的。
当然,前提是他得多历练一阵子。
如今的国朝大佬们办事效率急剧提升,下午在御书房商议好、确定细节。
上午便在朝会上提出,中午下旨次日成行!
国防军一部两万余人随行,同时负责押解大量的辎重枪炮弹一并前往……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国公府觅去处(上)
“西涯公,没想到玉螭虎居然真要收回安南了啊!”
杨一清很是感慨,似乎和那位玉螭虎一比……
自己这把年纪全白活了一般,不过数年功夫这漂亮的少年已经成长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杨一清虽是祖籍滇南,但父曾任湘南澧州判官。
于是他实则生长于湘南,与刘大夏、李东阳一并被后世称为“楚中三杰”。
更是与李东阳师出同门,关系颇为亲近。
“石淙啊,你亦莫想太多!人各有际遇,怎能相较耶?!”
此时二人已经脱离了大股军伍,带着二十余护卫轻装简行。
乘水师的舰队与先头辎重一并到了粤北,然后一行人便直接出发。
亦是这次,杨一清算是切实感受到了驿道、驿站的好处。
“原本这黔州驿道沿途驿站,国朝所耗甚巨!未曾想,如今居然让他盘活了。”
原本杨一清对于将驿站、驿道交由黔州方面打理,还是不甚能理解。
但他还没提出反对意见,户部的佀钟就亲自撰文在《帝国时报》上刊发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大明的驿站驿道每年吞掉的户部银库开支,就高达近三百万两!
更别说还不时征周边百姓的徭役,导致驿站周边的百姓怨声载道。
为这事儿其实户部也头疼的很,一直都没有太好的解决方式。
毕竟这驿站驿道极大的关系到了国朝的消息传播,还有那么多驿丁裁撤不得。
(说起来著名的闯王,就是被裁员的驿站员工最后起家造反的)
将黔州十八驿转出去后,一下子户部就少承担了几十万两银子。
因为割出去后,就归属到了黔州货殖总会打理。
黔州货殖总会,可是有内库、银库和黔州布政使司的股子。
那可是真不卖面子,谁来都得正经掏钱。
徭役也不征发了,掏钱请人罢!
当然,掏钱了给开票子盖大印。
住宿所用的银子,可以回去与各布政使司报账销还。
各往来客商们亦是如此,在小公爷的暗示下京师货殖会、簪缨货殖会等率先响应。
反正这肥水没流外人田嘛,说到底可不都有咱的股子么!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